張文英一看,是僱鴻銘。原來是張之洞在武漢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在所有洋務派建的企業中,張文英最瞧不起的就是張之洞建的漢陽鐵廠,因為在所有這些企業中,只有漢陽鐵廠剛一建成就開始賠錢,而且早在它還沒開始建時,就已經註定要賠錢。漢陽鐵廠本是為了要減少洋鐵進口而建的,可它最終卻被外國人控制,它本是遠東最大的鋼鐵廠,卻很快便徹底輸給了日本的後起之秀。應該承認,當時辦這樣一個廠是很有魄力的壯舉,但最後留下的更像是個笑話。

僱鴻銘來了,儘管不情願,張文英的這趟湖北之行是少不了了。

一到湖北,張之洞的招待是十分熱情的,不過看得出,張之洞對於鋼鐵廠顯然自有主張,在他看來,有那麼多洋技師幫忙,張文英算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他真正請張文英來的目的,還是辦紡織廠的事。

不知為什麼,張之洞似乎對紡紗興趣很高,這從湖北官佈局紗錠的數目就可以看出,不過香帥似乎並不想織布,以致於官佈局裡竟還沒有一臺織布機。

張文英既然來了,就還是想做些什麼的,湖北官佈局在未來是一定競爭不過華盛紡織廠的,在這上面花太大力氣是沒有意義的,既然自己來了,就不能再讓漢陽鐵廠成為笑話。

“香帥,鐵廠大概要花多少本錢呀。”準備了好幾天,張文英終於來找張之洞了。

“朝廷原有撥款兩百四十六萬兩銀子,今年有追加了四十二萬兩,我看嘛,到建成時怕是已經過五百萬兩了。”張之洞不喜歡李鴻章和盛宣懷,不過對張文英還算客氣。憑良心說,他估的價還是很準的。

“那就是說至少還要再花兩百萬兩銀子。這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在下斗膽叩請香帥,這工程還是停了吧。再怎麼也能給朝廷省下兩百萬兩銀子,拿去給李中堂,咱大清國的北洋水師說不得還能再添一艘定遠級的鐵甲艦呢。”

張之洞一聽笑了:“人都說你張載之精於計算,卻原來不過是是些小聰明罷了。你還年輕,老夫不怪你,不過以後萬不可如此鼠目寸光。照你說的做的確可以給朝廷省下兩百萬兩銀子。你還小,也許不知道,如今咱們國家到處都充斥著洋鐵,洋人靠這個賺了咱們不少錢,如果咱們不建鐵廠,就永遠要買洋人的鐵,朝廷的損失可就不止這區區兩百萬兩了。何況整個遠東,像日本及南洋各國各島,甚至遠到印度都沒有鐵廠,咱們的鐵廠建成後,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求,就是外銷也不成問題。”

“大人說的沒錯,不過依在下看,便是香帥的鐵廠建好了,如果我需要鋼鐵,也還是要買洋人的。”

“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如此崇洋媚外,你的聖賢書都讀到哪裡去了。”張之洞氣得一面拍著桌子,一面搖頭嘆氣。

“不是在下崇洋媚外,香帥的鐵在下實在是買不起呀。”張文英也有樣學樣的搖頭嘆氣。

“此話怎講?”張之洞急急的追問著,他倒是不太介意張文英的小動作。

“香帥,自古做買賣只有價錢公道才能談成,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只有那些質優價低的貨物才會有人願意買,誰也都不會去買那些質次價貴的東西。要讓鐵廠的鐵有人買,價錢就絕不能太高,價錢不能高,成本也就不能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到底想說什麼直接跟老夫講就是了,用不著跟老夫兜圈子。”其實張文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只是張之洞自己不明白罷了。

“在下剛從上海過來,對上海的情況還是知道些的。目前上海一噸洋鐵售價才三十幾兩,而香帥的鐵廠建成後,按照鍋爐的說明,煉一頓鐵僅所需的焦炭和鐵礦石就需要花費五十兩銀子。我對冶金是門外漢,不知道說明上寫的是不是真的,不過如果香帥是買家,是買洋鐵還是漢陽鐵廠產的鐵呢。”張文英前世是冶金專業的高材生,在這個年代絕對是專家了,不過他還是故意說自己是個門外漢。

張之洞聽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太可怕了,真要是這樣,這鐵廠還真不如不辦的好。

的會這樣糟嗎?有沒有什麼辦法補救。”張之洞自己也能感覺到自己在抖,不過他也還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

“為鐵廠提供礦石的是大冶鐵礦,離漢陽足足有兩百四十裡路,而且據說路不是很好走,這運費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如果香帥能改善兩地間的交通,我相信成本會有所減少的。”

“如此簡單?!”

“當然不會如此簡單,事實上這樣減少的成本是很少的,關鍵還是煤。”

有什麼問題?具老夫所知,咱大清的煤還是很多的,別的不說,李中堂的開平煤礦產的就不算少呀。你說的該不會是他會在煤是卡我吧。我早該想到,我早該想到呀!”

聽張之洞這麼一說,張文英頓時哭笑不得,沒想到他在這方面還挺有想象力的,莫非被人迫害的次數太多了?

“香帥,李中堂是不會在煤的問題上卡您的,他也巴不得您的鐵廠能建成。不過香帥剛才說的話是有毛病的。”

請賜教。”

“在下怎麼敢指教香帥呢。不過香帥也許沒注意到,咱們大清的確有不少煤礦,不過在香帥治下的湖廣好像沒什麼煤礦吧,特別是在漢陽周圍,完全沒有煤礦。離漢陽最近的大礦是兩江的馬鞍山,不過聽那些洋技師們說,馬鞍山的煤是不能鍊鋼的,所以將來鐵廠的煤應該主要是從開平運來的,甚至是從國外進口的。”

“這有什麼問題嗎?”看來張文英剛才說了半天都是白費口水了,張之洞還是沒有開竅。

張文英正要再說下去,僱鴻銘進來了,“大人,盛宣懷說有要是求見,還有,才收到倫敦那邊來的電報,買鍊鋼爐的事談差不多了,不過那邊說要咱們的礦石樣本,以決定買什麼爐子回來。”

一聽這話,張文英知道,改變漢陽鐵廠命運的機會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