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這次來是代表李鴻章和張之洞談紡織廠合作的事,這是個雙贏的好事,李鴻章自認為張之洞一定會答應的,盛宣懷也同樣自信滿滿。不料,張之洞話說得很客氣,卻還是一口拒絕了。

“湯生,給倫敦的回電我已經想好了:中國之大,何處無煤鐵佳礦,但照英國所有者購辦一份可也。就這樣吧,你下去吧,我還有話要和載之談。”

僱鴻銘轉身正要走,被張文英一把拉住:“香帥,此事萬不可如此草率,還望香帥三思。”張之洞又說出了和歷史上一摸一樣的話,張文英彷彿看到了歷史上漢陽廠的產品每噸二十三兩白銀都無人問津的情景又要重演了。

“載之,你這是怎麼了?你要知道,英國的鍊鋼技術可是世界一流的,買英國的鍊鋼爐應該不會錯的。電報你拿去看看,這次談的價錢還是可以的。”

“這價錢嘛我是看不懂的,畢竟我又沒買過鍊鋼爐。不過我倒是聽說英國的鍊鋼爐是有兩種的,買錯了是煉不出鋼的。”張文英看也沒看,就把電報放在一邊了。

“老夫不是說了嗎,中國地大物博,什麼種類的鐵礦都有,是不會買錯爐子的。再說了,要化驗礦石,這一來一回不知要耽擱多少時間。”

張文英這才知道,原來張之洞其實不是不知道買錯爐子會有什麼後果,只不過他希望鐵廠早日建成,鐵廠早一天建成,他張總督的面子就多一份。至於買回來的爐子好不好用他才不管呢。如果自己不能做一件讓他很有面子的事,讓他同意送礦石去化驗怕是很難的。

讓人很有面子的事很難,不過讓人很沒面子的事就容易多了。

“香帥,就算是現在就把爐子運回來了,鐵廠還是一樣辦不成的。”張文英第一句話就給了張之洞一記悶棍,不怕他不往下聽。

道是有人從中作梗。你在上海都聽說了些什麼,快說來聽聽。”張之洞這樣想也還不算沒有道理,畢竟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人大清國可是要多少有多少。

“從中作梗是有的,不過不是人,而是煤。香帥身為湖廣總督,有誰敢在這事上從中作梗,莫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麼又是煤?”張之洞很不滿的問著,在他看來,煤的事不過是小事一件,只要鍊鋼爐一到,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僱鴻銘其實也想勸張之洞不要這麼草率的決定,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是勸不動的,既然張之洞沒有再催他去報,他也就知趣的先下去了,現在他倒真希望這個小解元能勸動這個大總督。

“大人難道忘了湖廣沒有煤礦嗎?”

“湖廣是沒有,不過直隸有呀,還有,你剛才不也說兩江的馬鞍山也有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馬鞍山的確有煤礦,而且產煤不少,不過含硫太多,煉出來的都是廢鋼,不能用的。開平煤礦的煤運到漢陽,一噸要近二十兩銀子,咱們煉一噸鋼連煤錢都收不回來。香帥,洋人的鋼可才三十兩一噸呀。洋人的鋼便宜,就是因為他們建鋼廠時都是就近取煤,我聽說一噸煤不過才摺合三四兩銀子,不過要遠途運輸,這運費可就佔大頭了。”

張之洞固然要面子,可要因為面子,把銀子都賠光了,他也是不願意的。

“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辦法自然是有的,不過需要時間,正像大人說的,中國地大物博,礦藏自然應有盡有,湖廣的地盤也不算小,只要我們在湖廣找到合適的煤礦,鐵廠的原料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到時候香帥不止可以辦鐵廠,還可以開煤礦。”

張之洞聽到自己還可以開煤礦,這可又是一項政績呀,要是能辦的像李鴻章的開平煤礦一樣就更好了。

張之洞下了決心,他找到僱鴻銘是在歐洲長大的,對歐洲的事務很熟悉,化驗礦石的是就叫他去辦了。

在武昌又住了幾天,便準備回南京了。他還透過一個洋人告訴張之洞萍鄉有煤礦,他知道,這話從自己嘴裡說出去張之洞會將信將疑,要是從個洋人嘴裡說出去,那就是真理了。

“載之,既然你不願意去官佈局,老夫也不勉強你,不過這漢陽鐵廠幫辦的職務你可不要推辭呀。”

在給張文英送行的宴席上,張之洞還是說出了早就想說的話。張文英差點兒當場笑出來,沒想到張之洞也會來這套,看來大清的官都是一樣的,都只會用官位收買人心。

“香帥,您像我這麼大時在幹什麼呀?”

“自然是在家中苦讀聖賢書。”

“那您看我這麼小就出來作官合適嗎?”

張之洞一時語塞。是呀,張文英畢竟才十三歲呀,出來做官,而且一下子就是從五品,的確是不合適。聽僱鴻銘說當初盛宣懷也要他做幫辦的,他不也推掉了嗎?對呀,自己還可以用盛宣懷那一招嘛。

不太好,那這樣吧,這個幫辦就由你四叔張祖貴來兼著吧。”

“那在下就替四叔多謝香帥了。”

一個月,才短短一個月前,張祖貴還是平民百姓呢。如今的張祖貴可今非昔比了,一下子兼了兩個從五品幫辦,不但是個官了,還是個品級不低的官,還不知道將來會是什麼樣。

張文英是乘坐輪船招商局的船回南京,而不是英國的太古輪,畢竟這時候英國的輪船還不能在內河航行。

“是張文英張解元嗎?”一個身材高大,面龐消瘦的青年男子站在張文英面前。

“正是在下,閣下是……”張文英見他穿著長袍,應該是個讀書人,不過看上去他倒更像自己印象中的俠客。

“在下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譚嗣同,草字復生。”

譚嗣同!這可是偶像級的英雄呀!張文英一時激動得有點兒說不出話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