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一開始就全部搞錯了,警察先生。”陳曉松用沙啞而疲倦的嗓音說。

“什麼?”郭淮鎖起眉頭。

所有人都看著陳曉松。

“我的確買了刀子、鐵鏈那些東西。但不代表我要傷害她。你所看到的並不代表事情本來的模樣,你被自己的眼睛欺騙了。”

郭淮冷笑連連。“那你告訴我,你當時在對那個女孩做什麼?”

“我在對她進行心理治療。”

“什麼?”

這句話引起全場譁然。

連公訴人都萬分驚詫的瞅著委託人。他問陳曉松。“你怎麼之前不告訴我這些?”

陳曉松沒有回答他。他轉而看著郭淮說:“我不知道你對你眼中所謂的被害人瞭解多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她是一位有著中度以上抑鬱症的患者。”

“這我略知一二,”郭淮說。“她時常做一些噩夢,說話時也經常顛三倒四……”

“那就是抑鬱症的基本症狀之一……”

“等一下,”郭淮的律師忽然打斷。他早已蓄勢待發,舉手向法官申請發言。

法官皺了皺眉頭。“被告律師,你可以等到原告陳述完之後再發表看法。”

“法官先生。我說的話十分有用。”

法官勉強同意,示意他說。

被告律師立刻說道:“我手裡擁有原告陳曉松的全部履歷。他於00年到006年期間在大連外國語學院就讀商貿英語專業,獲得商學學士文憑。畢業後在C市一家外資企業做銷售工作,後與人合夥開過網店。一年前他才回到老家M縣城幫助姐姐搭理藥店生意。在陳曉松整個求學與工作經歷中,我找不到任何相關心理治療方面的學習與經驗。我想請法官先生考慮,一個僅僅學習過商貿英語的人如何去給別人做心理治療?”

法官果然動容。他把目光落在陳曉松臉上。“原告你可否先解釋一下你對葉某所做的‘心理治療’是什麼含義?”

陳曉松承認。“我的確沒有系統學習過心理治療。我對相關知識的瞭解是透過業餘時間自學得來的。我透過手裡掌握的相關知識,再針對葉小姐向我反映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和調節。”

“你的心理治療就是把病人綁在床上?”律師抓住要害,雙眼放光。“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你所謂的心裡治療其實是打著醫生的幌子,實則暗懷其它目的呢?”

陳曉松頓時被逼到了懸崖。

所有人,包括陸小棠在內,都目不轉睛的瞅著原告人。等待他的解釋。

陳曉松稍稍咳嗽,用沙啞的聲音說:“抑鬱症英文稱為‘depression’,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疾病,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抑鬱症的病因大致紛飛三類,遺傳因素,生化因素,社會心理因素……”

他並沒有針對被告律師咄咄逼人的質問進行辯解,而是解釋起抑鬱症的相關知識。

“你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被告律師打斷他。

陳曉松並不理會,他繼續說:“現今醫學界通常使用‘CCMD-抑鬱發作診斷標準’來測試換患者的是否患有抑鬱症,以及患有抑鬱症的程度。抑鬱發作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CCMD-抑鬱發作診斷標準’歸納出八類症狀表現:一,興趣喪失、無愉快感;二,精力減退或疲乏感;三,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四,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五,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六,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七,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八,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九,性慾減退……”

“……在這九項中,具有四項以上的症狀就可以被診斷為患有抑鬱症。我對葉小姐做過測試,她符合其中七項標準。剛才郭警官所說,葉小姐經常做噩夢,說話顛三倒四,那表現在第五與第七兩項。如果仍然不相信我說的,您們可以請專業心理醫生重新對她進行測試來驗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