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科技文化知識爆炸式發展時代,生產力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文化的發展日新月異,引領新軍事變革。對軍事科技的研發及對前沿高精尖科技的軍事化應用,促使軍隊信息化變革不斷深入發展。著眼於信息化戰爭的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在軍事上促使戰法兵法的變革。時代的進步,促進軍隊進步,新裝備、新戰法、新軍事思維,只有緊跟時代變化的軍隊才有機會在未來戰爭中獲取勝利。世界軍事史上,從艦船工業化發展開始,西方“海權”強國,憑藉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引領軍隊變革和軍力領先世界一個多世紀,直到現在,其軍事實力依然排在世界前列,美國軍事實力更是世界第一。西方國家在軍事史上一直保持強大的原因就是,軍事建設緊跟時代變革,適應生產力發展,把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應用到軍事中去。幾百年來,西方強國一直致力於“海權”制勝,用強大先進的海上軍事力量保證國家強大。現代海軍早已不是原來單一的作戰力量了,現代海軍是所有先進軍事力量的集合,融合了所有軍兵種的特點,作戰能力特別齊全。潛射、反艦、防空、掃雷、對地攻擊、登陸作戰、雷達、電磁干擾、電子戰、偵察、艦載機作戰等現代海上軍事力量的發展向信息化、遠端精確攻擊、高空化發展。儘管海上軍事力量依託遠端精準武器和艦載飛行器能實現全地域、全球打擊了,但是其還是受海洋自身屬性、艦隊特有弱點,並不能在未來戰爭中全空域、地域作戰,海上軍事力量不是全空域作戰軍事力量。隨著科技的進步,戰術思想戰法的更新,生產力的發展,雖然海上作戰力量能緊緊圍繞時代的進步不斷向前發展,但是這種發展已經落後於時代的進步,已經處在社會生產力變革轉型關鍵時期。未來,戰爭的主戰場和重心在空中,贏得空中戰爭的勝利就相應的獲得海洋、地面戰爭的勝利,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控制了戰爭權,誰就能控制地球,誰就是世界霸主。

未來戰爭,將是空中軍事力量的天下,以空中飛行器為載體主導作戰是新軍事變革的主要方向。空中武器裝備的優勢在現代戰爭中非常明顯了,陸軍使用陸航和武裝直升機作戰,海軍使用艦載機作戰,各兵種間非常注重空中進攻和防空,可見空中軍事力量的優勢與壓力是各國軍隊都要承受的。空中作戰力量相對於陸、海軍兵種,具有快速反應、遠端、高空、高速機動、突擊能力強,受地形地貌環境影響小,打擊精準等特點。空中作戰力量科技含量高,世界上只有科技先進的強國才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獨立的空中軍事力量。強弱國家之間在科技上的差異本來就大,弱國根本沒有實力對抗空中進攻,現代幾場局部戰爭證明:地面軍事力量無力對抗空中軍事力量攻擊。空中軍事力量的解釋分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空軍主要指空中航空兵和一些防空力量,主要裝備有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運輸機、直升機、偵察機、無人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空中飛行器和地空導彈、高炮部隊。隨著科技的進步,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換代,智能化,作戰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現代空中軍事力量所包含力量更為廣泛。廣義的空中軍事力量是一切空中飛行器都可以作為戰爭資源使用,包括民用飛行器,只要需要,經過改裝就可以為戰爭服務。除了狹義中的,應當還有衛星、空間站、以及空間磁場,電子戰、電磁干擾、網絡戰、信息戰、遠端導彈等。相對於衛星和空間站好理解,原本就有軍事目的,具有偵察導航功能;空間磁場、電子戰、電磁干擾、網絡戰、信息戰等看不到的戰爭元素面對高度智能化的空中軍事裝備,這種作戰方法作用越來越大。高精尖科技、資訊科技、控制軟件、晶片是決定鋼鐵機械先進性的靈魂,可以提高信息戰能力。空間中看不見的網路有時可以決定戰爭勝負,而且這些戰爭方式都可以融合到飛機中,在空中進行作戰;遠端導彈可以空對空,空對地,空對艦作戰,即便在陸地發射,透過高空偵察,衛星導航,可以遠距離命中目標,可以像飛機一樣突防攻擊。

未來戰爭,比拼的是高科技,打的是核心科技能力,用高科技武裝起來的軍隊在相同情況下戰鬥力高於科技落後軍隊國家,高科技戰爭受兵法謀略影響變小,對文化水平訓練水平要求更高。高科技戰爭,雙方各軍兵種合作更為緊密,戰爭節奏更為快速,打贏一場低烈度的戰爭,注重的是軍事瞬時投入能力,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拼的是以核心科技能力武裝的軍隊,為主要的國家綜合實力。要想獲得未來戰爭的勝利,對空中軍事力量的建設成為新時期軍隊變革的重點。空中軍事力量變革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對衛星、飛機、機載武器等適合空中作戰的武器裝備持續研發,形成技術代差,建立現代化的後勤保障體系。空中軍事力量相關武器裝備代表了國家最高的科技水平,軍事科技的提高與國家工業水平和科研投入分不開的,只有在提高國家整體工業基礎上,把最前沿的科技應用到軍事工業中,武器系統才能保持先進。空中作戰力量體系龐大,衛星、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運輸機、直升機、偵察機、無人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功能不同的各種導彈,面對這麼多武器系統,我們不可能同時研發更新,只能集中力量對有代表性的武器平臺進行重點研發更新。如我們對轟炸機的研發在運載能力和飛行速度以及突防能力上,一款先進的轟炸機平臺,可以改裝成運輸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偵察機等,對於其他機型我們也以通用性作參考研發。對於飛機,任何時期動力系統都是重中之重,我們也可以研發一種通用的款式,然後在根據推力及技術要求不同衍生出不同的發動機,使其系列化,軍民結合,對航電、信息化、控制軟件、燃油等分部系統可以最廣泛的使用民用先進技術。對衛星技術的研發,其常規技術參數也可以實現軍民通用減少發展成本。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隱形材料氣動佈局,是可以作為通用性的指標加以利用的。加強對空中作戰力量的持續研發是為了緊跟時代潮流,把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其中,最終促進質變,出現超級機型:運載力強、航程遠、速度快、安全性高、耗能維修成本低、起降環境要求低、經濟環保等優勢集於一身。空中軍事力量作為最先進最精密的戰爭力量,對後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飛行器的維修保養,在前期設計生產時就進行區塊化設計,提高科技材料水平,在質量上延長維修保養週期,對燃料和武器彈藥的加裝要緊跟戰爭節奏,研發智能化加裝裝置,提高保障效能,做好服務。

二是,制定以空中軍事力量為主導的作戰體系,陸軍、海軍、火箭兵等軍兵種要適應空中軍事裝備作戰方式節奏,配屬空中軍事力量作戰,整合為一體。空中軍事力量是進攻型兵種,進攻才能最大發揮優勢。空中軍事力量對弱國形成的優勢比海上軍事力量的威懾力戰鬥力更大,攻擊力覆蓋率更為全面,弱國反擊的能力及反擊的威脅更小。目前世界上只有大國才有獨立的空軍兵種,只有強國才具備完善的空中軍事力量研發生產體系。空中軍事力量所帶來的科技代差更大,優勢體現更為明顯。建立以空中軍事力量為主導的進攻體系是未來強國獲取戰爭勝利的最大保證,隨著科技的進步,把陸軍、海軍、火箭兵等軍兵種軍事力量融合到空中軍事力量中是未來軍隊變革的一大趨勢,打造以空中軍事力量為主的進攻體系,最終強國間的爭霸才能制勝。

三是,把指揮、控制、偵察、雷達、電子戰、信息戰、導航等作戰指揮、資訊控制融合到空中軍事力量中,使每個飛行器都能資源共享,獨自戰鬥,增強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發展遠端精準彈藥武器、對各作戰要素、攻擊目標制定特別的智能化武器彈藥,提高攻擊精準性與打擊效果。空中作戰力量的組成不單單是空中飛行器,飛行器是空中戰鬥的基礎,發揮戰鬥力離不開信息化和攻擊武器,信息戰和遠端精準彈藥是空中作戰的兩個主要因素。空中作戰時效性強,決定了指揮機構要和戰鬥員緊密相連,把指揮機構搬到空中,使作戰指揮成為一體;原本信息化是載入在飛行器的一種工具性的輔助裝置,但是隨著飛行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強了飛行器戰鬥力,對於贏得戰爭越來越重要,最終導致信息化手段作為戰爭的戰鬥方法使用,如雷達可以遠端發現敵人,電子戰可以干擾磁場、入侵對方飛行器、控制對方飛行器,信息化輔助裝置,使整個偵察、指揮、控制、作戰系統合為一體,反過來也可以使整個系統出現問題。所以,各國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時,更是孜孜不倦的對干擾、打擊信息化作為重點發展本領,對於信息化最大的敵人,就是信息化自身。沒有能力打擊對方先進的戰機,但是對信息化這種通用技術卻可以由人改變攻擊干擾的。現代戰爭,地面、空中、太空、空中飛行器之間時刻在進行信息戰,雷達、偵察、電磁干擾、電子戰、信息戰都在進行,單純的殲擊機、轟炸機無法獨立的對抗這些戰鬥,專業的電子戰飛機應運而生,靠前指揮,靠前干擾對抗,使整個戰場成為一個整體,使對方信息系統失靈,讓自己戰鬥力更為強大。先進的戰機,領先的信息系統,最終的戰鬥力體現在空中彈藥上。空對空、空對地、空對艦,從空中打擊地面裝甲目標與作戰人員,打擊海上艦艇,與敵人進行空戰,這些都離不開先進的機載武器,遠端精準導彈、智慧炸彈,彈藥信息化智能化才打得準、遠,才能突防,整個空中作戰力量的信息化才有威力,才能獲取勝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四是,提高思想認識,研究新戰法謀略,使作戰理念與時代進步、科技發展、武器裝備更新相適應,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實戰水平。時代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未來戰爭空中作戰力量是主角,任何致力於打贏未來戰爭的國家,都要以發展空中作戰力量為主要方向,把地面和海上作戰力量融入到空中作戰力量體系中。不斷提高空中軍事力量相關作戰人員文化水平,加強訓練,以戰爭為導向提高實戰能力,研究新戰法,充分發揮信息化武器裝備優勢,提高突防攻擊水平,練就以空中作戰力量打贏信息化戰爭本領。

以空中作戰力量為主導作戰,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空中軍事力量奪取制空權,在形成制空權後對空中、地面、海上軍事目標進行打擊。空中軍事力量作戰優勢明顯,一旦裝備技術形成絕對代差,弱的一方將很難戰勝強的一方。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早已超越了目前空中作戰所需要的高度,人類早已向外太空進發。科技的進步,人類探索距離不斷刷新記錄,太空飛船飛的越遠的國家,事實上太空探索能力越強,反過來促進空中軍事能力的提高,增強空中作戰能力。但是,作為戰爭,最終利益的解決要回到人與人之間,征戰的物件是人,戰爭最終要回到“地球範圍”解決,所以作為空中軍事力量的發展,在適當空間距離是最經濟最有戰鬥力的。外太空的探索能力,不能轉換為適合適當空間距離的空中武器裝備效能提高,對於戰爭來說,其作用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發展空中軍事力量是為了奪取制空權,贏得勝利。在近代幾場局部戰爭中,也是由空中作戰力量主導獲勝的,都是在獲取絕對制空權以後,地面部隊才開始進入作戰,空中作戰力量在戰爭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大,未來戰爭所有的戰爭圍繞空中進攻展開。

空中作戰力量主要利用先進的空中飛行器和空戰武器彈藥以及先進的電子、雷達、衛星等高科技技術獲取制空權。制空權的實現是保證自身部隊安全,最廣泛打擊對方軍隊的戰爭作戰空間,為現代戰爭勝利的基礎。那麼什麼是“空中殖民地”?制空權是不是就等於這篇文章的主題:“空中殖民地”呢?顯然制空權並不是“空中殖民地”,事實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殖民地這個名詞已經成為歷史詞彙,人民思想的解放和民主的進步,殖民地已經沒有存在的土壤。制空權只是軍事力量強大的寫照,是強權政治、霸權的體現,除了實現軍事、政治意圖和短期的經濟利益外,並不能持續的對交戰國家進行領導與索取,因為軍事的勝利也不能進行殖民統治。用軍事力量贏得的制空權,不是“空中殖民地”,只能是一種空中戰爭支配權和威懾能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