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位於北半球,屬於南亞次大陸,東臨太平洋最繁忙海運航道,海岸線長,航運方便,位置優越。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從現有生育率看,印度很快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勞動力充足,市場潛力巨大,勞動成本低,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層次的提高,未來印度會成為世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主要目的地。印度從1991年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後,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經濟增長快速,成為金磚國家之一。印度工業體系完善,是世界資訊科技軟件技術的主要生產研發基地,發展後勁充足。印度是資本主義國家,跟西方強國沒有意識形態的限制,在經濟發展和軍事裝備中可以從西方國家獲取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武器裝備,給本國發展提供借鑑作用,在發展中少走彎路。印度面臨所有發展中國家一樣的問題,儘管國內經濟總量排名靠前,但是人均數相比很低,發展不平衡,貧困人口仍然很多,環境差,發展層次還比較低,科學技術能力不強。目前印度先進軍事裝備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購買別國的先進武器裝備,自身國防工業不強。印度的發展和西方強國相比還比較落後,目前印度以解決自身發展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主。在國際強權政治競爭中,受意識形態歷史原因影響,中國反而承擔了大部分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印度和西方各國相處融洽。印度國力進一步增強,當威脅到西方國際地位,性質其發展趨勢可能取代美國霸權地位時,印度將面臨所有西方國家的壓力和發展阻力,印度發展的國際環境將比現在困難。中國和印度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兩國面臨很多相同的問題和機遇挑戰,兩國未來發展破局的方向也相同,立足國內,從海上和向西發展,跟強國競爭學習,大力發展科技,幫助弱國發展,提升國際形象和國家競爭力,印度的眼光應當向世界進取,致力於成為超越地區影響力的國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總人口.01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五。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居南美洲第一,排在世界前列,經濟發展快速,是金磚國家之一。受資金、科學技術、人才影響,巴西發展較為粗放,工業水平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高精尖科技企業不多,自身所處南美洲整個發展層次不高,沒有發達國家。巴西作為美洲大陸的重要的成員國,地處南美洲中間,周邊各國經濟實力不強,各國發展層次不同,向北發展要經過狹長的墨西哥各國,北美洲有世界超級大國美國和經濟強國加拿大,巴西跟美國加拿大相比其經濟競爭力明顯較弱,目前,巴西的發展只能立足於廣闊的南美洲,以自身優勢帶動周邊國家發展。巴西要成為經濟強國,在立足南美洲發展,獲取資源增強自己的同時,更要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和先進的管理水平理念,引進人才,吸引外資,合辦工廠,儲備技術,提高產品競爭力,大力發展海上貿易。美洲大陸南北寬廣,東西方相對狹窄跟其他各大洲隔海相望很遠,而巴西所處的南美洲發展層次問題,對巴西向高層次發展幫助不大。巴西要更深入的融入世界,走向強國之路,最好的借鑑就是美國的發展經驗,向海洋發展,發展造船工業,打造海上商貿船隊,開展海洋貿易,用艦船連線世界,獲取國家利益。巴西經過發展,經濟總量越來越大,國家實力有所上升。但是巴西整體軍事實力不強,國防工業基礎弱,隨著軍事科技信息化變革的深入,世界各國軍事實力在未來一段時期將不斷拉大,受軍事實力影響巴西國家整體實力不強,其國家實力的提升不能達到經濟、科技、軍事、政治的全面提升,巴西在一段時間內,其大國地位只能是地區強國。

5、中國夢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燦爛多彩,古往今來影響著周邊各國,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幾千年以來,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替,中原王朝歷史上不斷與周邊各少數民族交往、征戰、融合,國家版圖不斷變化。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實力領先世界。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以天朝上國自居,切斷與外界聯絡,世界先進生產力大變革,西方各國工業革命時,中國依然在農耕社會徘徊,錯失了發展黃金期。中國不能及時學習別國先進文化、科技,政治體制還停留在封建社會,軍事力量是腐朽到骨子裡冷兵器武裝的軍隊。當西方列強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變革後,各國爭相走向世界殖民之路,中國成為各列強殖民瓜分的物件。落後就要捱打,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經歷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苦難歷史,國力一落千丈,腐朽的政府被打出了原形,中國成了任人宰割的物件,中國人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國家,政治動盪,民不聊生,這樣的統治者註定被時代拋棄。在現代史上,中華民族最大的苦難來自於日本法西斯對中國的侵略,中華民族經過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巨大犧牲,最後贏得了戰爭勝利。而後國共內戰,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又一次實現大陸統一,又一次有了穩定的政府治理國家,結束了自鴉片戰爭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外族侵略的歷史。

197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GDB總值連年快速增長,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目前,中國綜合國力,是1840年鴉片戰爭後,與世界強國實力最為接近時期,中國復興成為世界一流國家最有可能實現。中國在國家經濟取得大發展的同時,對軍隊建設加大了投資,特別是最近幾年,著重對海軍、空軍等高技術武器平臺投資研發,海空軍建設取得突破進展,湧現了一批新武器新裝備,實力增強,中國新軍事變革向信息化變革深入推進。中國經濟發展快速,是世界經濟復甦的強勁驅動之一,有強大的經濟做軍事發展基礎,中國陸、海、空、天、火箭軍、電子、電磁各領域武器裝備整體水平提高較快。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改變了中國周邊力量對比平衡,隨著中國軍事投送能力的增強,力量變化的影響從周邊向更遠的國家和地區擴充套件,世界力量平衡改變,能量球力量比例發生變化。力量改變除了影響周邊國家外,當這種力量到一定強度時,足以衝擊世界實力最強的國家霸主地位,專家學者們開始拿中國和美國比較,“什麼時候中國超過美國?”美國感受到了壓力。從1840年鴉片戰爭,列強用強權開啟中國國門,使封建的農耕國家強國夢醒來,中國受盡侵略、壓迫、奴役、屈辱,在國家競爭中,只有實力才是生存法則,實力才有政治影響力,中國比任何國家都想實現國家復興。中國在取得進步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如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貧富差距大等,這些是國內問題,國內問題的解決需要統治階級來完成。這些國內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並不影響國際競爭。目前對於中國國家實力影響最大的是高精尖產業缺少,科技能力不強,核心科技不多,產品競爭力不強等,這些直接影響國家硬實力。所以,我們和美國比經濟總量是沒有意義的,單純從GDP來說,中國人均量比美國也少很多,而作為支撐國家實力的科技和核心科技及產品競爭力,中國更是落後於美國,中國現在還不具備全面挑戰美國的實力,中國國家實力明顯弱於美國,中國掌握一批高精尖核心科技和提高科技水平及競爭力比什麼都重要。中國在經濟建設中取得成績的同時,但是這些也暴露了很多問題,有些還制約中國社會向更深層次變革,影響國家發展進步,中國能不能完成復興和中國夢,需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經濟能不能持續較快發展。

這是一個很籠統,大家都關注和關乎人民生活幸福的問題。誰都知道經濟停滯不前,發展就不能持續進步,國家力量增長就受影響,民生改革就不可能實現,國家社會各種問題就顯現出來,最終受累的還是人民大眾。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經過幾十年的快速增長,取得顯著成績。但是這個增長是粗放型的、低層次的低成本,以量取勝,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一旦成本上升,就會失去競爭優勢,原本產品附加值就不高,一旦市場飽和,經濟增長發展就受影響。從國際各強國經濟發展經歷看,低層次低端的國家經濟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科技、經濟、資金的積累,開始具備向更為先進發達的經濟市場邁進,發展中國家開始向更為高階的生產力發展,逐步成為發達國家時,其原有的低層次的生產力又會被另外一個更為低端的國家市場取代,這時這個國家經濟結構弊端顯現,產品利潤值降低,經濟上低端發展行為與高階需求之間矛盾衝突。經濟發展再次改革轉型向高階市場發展成為解決經濟增長的唯一出路。而這一時期,國家經濟將經歷較長的低速增長發展調整期,各種發展滯後的問題就更為集中突出。這時經濟增長速度要想突破,關鍵看科技創新能力與核心科技研發成就,核心科技成為經濟再次高速發展的破局關鍵。從人口數量質量分析,中國1億多人口,人口基數大,分佈東南多西北少,男女比例失衡,長時間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合理構造改變,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未來勞動力減少,年輕一代負擔更重。人均GDP平均量低,人口素質偏低。從地域看,東西部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明顯,低收入群體數字龐大,經濟發展滯後,人口問題就顯現出來。從政治層面講,經濟發展停滯,其後續規劃投資發展都受資金影響,市政,工程,醫療,教育,養老,民生改革都將無以為繼,成為空談。從人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數來說,經濟發展滯後,影響人民生活品質提升,影響人民生活,各種社會問題就多,影響穩定與長治久安。經濟實力是國家實力的基礎,經濟實力影響政治實力和軍事發展。經濟發展停滯或發展過慢,國內各種矛盾就凸顯出來,軍事發展投入少,跟不上新軍事變革速度,國防壓力就大,外部環境就嚴峻。一旦出現經濟危機,面對一個人口大國,人民生活問題,經濟發展問題,安全穩定問題,社會問題都將比人口小國多,弱國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大國只能自立更新,自家解決自家事情,而解決的辦法只有發展一條路。經濟發展停滯或緩慢,就會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實力提升,國家實力就會被其他國家超越,政治地位下降,軍事力量下降,最終復興中國夢就成空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