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能正確反省自身給世界各國帶來的災害,深刻認識到自身歷史犯罪,在世界交往和國家實踐中,擺正姿態,承認歷史錯誤,承擔責任與世界各國達成和解,德國成為沒有歷史包袱的國家,再一次被世界人民認同。德國作為一個歐洲國家,民富國強,國家實力強大,一直是歐洲的強國,二戰後德國再一次在戰爭的廢墟中快速崛起。德國工業發達,科學技術先進,經濟總量世界第四,是歐洲最大經濟體,軍事科技先進。世界上新生國家崛起,世界力量向多級化發展,力量此消彼長,英法兩國實力下降,作為二戰戰勝國,已沒有絕對優勢領導歐洲各國。德國透過發展,事實上成為歐洲實力最強的國家,面對歐洲影響力不斷降低現狀,德國應發揮潛力,發展軍力,緊密團結歐洲各國,立足歐洲,領導歐洲,讓古老的西歐強國再一次散發自身魅力,影響世界。

日本軍國主義,給世界,特別是亞洲各國帶來深重災難。戰後至今,日本不能正確認識歷史問題,不承認戰敗,不承認軍國政府所犯的滔天罪行。近年,維護美國霸權需要,對亞太戰略調整,重返亞洲,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抬頭,逐步推翻和平憲法,開啟軍國主義魔盒,透過新安保法,日本謀求軍事行動範圍,由國內到周邊向全球擴張,而且主動到:只要日本認定自己受到威脅,日本即可展開軍事行動!日本透過不斷修憲想重新獲取交戰權,用軍事力量擴充國家影響力。日本經濟實力強勁,工業、科技先進,金融發達,擁有先進的國防工業體系,能製造先進的艦船、飛機、衛星,如果不受限制,自詡幾個月內可以造出原子彈,軍隊兵員體系可以快速進行兵員填補擴張,短時間內兵員可以擴張幾倍,到時亞洲和世界將多一個軍事強國。

目前日本對歷史認識的態度,逆潮流而動,否定二戰歷史,想得到亞洲國家的諒解幾乎是不可能的。日本政府在當前所處的政治環境中,推行修憲,想獲取正常國家的交戰權,在國際交往中謀求更高的政治地位,實現國家正常化。日本分步修改憲法,逐步實現目標,引起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對和警惕。在國際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思想根深蒂固。隨著中俄快速發展,和全球各級力量的崛起,美國力量佔比縮小,特別在應對中國崛起,再也沒有之前的從容。在強國與強國的對抗中,雙方為了避免直接發生衝突,尋求代理人作為馬前卒,進行代理人鬥爭。美國以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實力偏弱的國家給中國製造麻煩,由於雙方實力不在一個層次,對中國衝擊慎微。目前,在亞洲只有日本才有實力遏制中國和平崛起,而且美日兩國互為利益需要。二戰,戰後秩序主要由美蘇劃定,美國在日本駐有軍隊,對日本事務具有主導權,美國要稱霸亞洲,日本具有極其重要戰略地位,而且日本實力不在中國之下。日本要擴充軍隊,修改和平憲法,謀求政治強國地位,需要美國的支援。對於美國,繼續實施霸權,特別是制衡中國需要日本分擔壓力,美日兩國簽有“安保條約”,美國日本形成軍事同盟,美國為日本提供核安全保障,美日兩國透過條約綁到一個戰車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對美國言聽計從,而且亞洲是否對抗和亞洲各國曾經的苦難,由於地理區位不同,西方各國選擇漠視,而且一個動盪的亞洲符合西方各國利益。從美日雙方利益來說,都會支援對方,在目前日本整個國家輿論氛圍和指導思想下,日本修改憲法,獲得戰爭權,建設強大的進攻型軍隊勢必會推動。

經濟是國家發展建設的基礎,軍事建設更離不開經濟;原則上講經濟強國都是科技強國,科技落後,其經濟發展只能低層次徘徊,易受衝擊制衡,難以持續。經濟雄厚、科技先進的國家,只要想發展軍事力量,總是更加如虎添翼;軍事力量才是政治實力的體現與保障。日本作為經濟、科技、工業一流的國家,其原本軍事工業基礎就雄厚,軍事實力強大,目前限制其軍事力量進一步發展的就是和平憲法,一旦自由發展軍力,日本很快就可以成為軍事強國。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就要推翻現有憲法,發展軍事力量,從以經濟外交實施政治影響,到以強大的軍力實現政治強國的轉變,到時日本將成為經濟、軍事、政治全面性的強國,其國家實力和競爭力將大步提升,成為世界最一流的國家,日本往日輝煌重現。

日本要想成為政治大國,第一步是修改和平憲法,發展軍事力量,特別是第九條“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歷史上日本軍國主義,給世界各國帶來深重災難,犯下滔天罪行,當前,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抬頭,公然挑戰和平力量。修改憲法首先面對其國內和世界和平愛好者及二戰受其侵略的國家反對。就目前日本政府對二戰歷史認識的態度以及日本修憲的企圖以及目前輿論思想環境,二戰受日本侵略國家難以接受日本修憲。日本政府不遺餘力推行修改憲法,“漸進式”修憲,日本政府已經邁出了實質的第一步。

第二步日本將為自己找一個合法的理由,改變國內和國際的輿論,讓修憲披上合法外衣。日本要改變輿論環境,最好的辦法是尋找一個合適的目標,製造軍事衝突,進行低烈度衝突,“輸掉”戰爭,換取輿論同情,達到“修憲”擴軍的目的。就目前情況看,即便美國支援日本擴軍,但是短時間之內日本要拋棄和平憲法,否定二戰歷史是很難做到的。製造一次衝突,而且在衝突中故意失敗,修憲擴軍就變得理所當然的事,日本國內也沒有了阻力。最為符合日本製造衝突的地方就是日本周邊國家----中國、俄羅斯、韓國、朝鮮。日本和東北亞四個鄰國都有領土糾紛,海上利益區交織。朝、韓兩國和日本的實力不是一個等級,韓國和日本與美國分別是盟國,籤有安保協定,美國不願看到韓日衝突,日本為得到美國的支援也不會選擇韓國;朝鮮海空軍實力不強,在海上製造失敗難以服眾,所以朝韓兩國不是理想選擇。俄羅斯和日本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爭端,其戰略重心一直在歐洲方向,遠東兵力不強。俄羅斯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日本要達到目的,俄羅斯是個不錯的選擇。俄羅斯實力處於下降期,美國最希望就是俄羅斯實力自然弱化,現階段美國也不願正面和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日本也只能和俄羅斯和平解決爭端。日本要想達到修憲的目的,最好製造衝突的物件是中國。中日兩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出海口、釣魚島等兩國爭端熱點地區多;中國國力上升,強勢崛起,日本不願被中國反超;國際上,中日衝突現階段符合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日兩國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意識形態不同,受意識形態影響,日本更能得到西方國家認可;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主,發展經濟,珍惜現有和平環境,和平環境利於中國發展崛起,只要結果利於中國,中國不會擴大戰爭,而對於日本目前也只是需要一個擴軍的藉口,也不希望和中國全面對抗戰爭,所以一場可控、低烈度衝突各方都能接受。日本想達到目的,對於衝突只能快速發生快速解決,對衝突所產生的後果自行承擔,否則很難達到修憲擴軍目的。日本達到修憲目的後,會全力發展軍事,對內中國威脅論,對外制衡對抗中俄符合西方國家利益,而任何民族情緒和軍國主義思想都只會衍生出怪胎,一旦其掌權,憑藉其經濟、工業、科技水平和軍工創新能力,日本軍事實力再一次達到世界超強水平不是不可能。

第三,利用軍事實力,提高政治影響力,實現國家“正常”。日本實現國家正常和提高政治影響力,對其影響制衡最大是美國駐軍,一個正常的國家,是不會允許本國有大量別國軍隊駐防的,所以這時矛盾會圍繞駐日美軍問題展開,美軍最終會逐漸撤離日本。這時,日本和美國都會面臨重新選擇。作為美國,如果繼續和日本一道制衡中俄兩國,美日兩國綁在一個戰車上,東北亞力量均勢打破,世界局勢也會改變;美國或讓日本充當挑戰抗衡中俄的出頭鳥,坐收漁人之利;當然美國奉行利己主義,實行巧實力外交,面對一個強大的日本,美國也會聯合中俄制衡日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本在修憲、強軍,國家正常化後,將成為政治軍事經濟強國,成為多級世界中的重要一級。如果日本整個社會思想輿論能夠及時反轉,特別是統治階級能及時剎住軍國主義傾向的輪子,根除二戰思想毒瘤,立足亞洲,主動清算歷史問題,和亞洲各國和解,日本將實現長久的富強。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終究資源有限。如果日本繼續軍國主義化,向外擴張,實施霸權主義,日本會對周邊國家造成威脅。中國實力增強,面對一個強大的日本也會聯合俄羅斯制衡日本,日本將沒有機會或很難成功再次從中國大陸進行擴張。日本勢力發展將從海洋到東南亞國家,控制海運要道,將和美國勢力直接發生碰撞。如果中國國內社會動盪不安,經濟形式不好,日本會對中國進行“肢解”分割,中國和朝鮮半島再一次成為日本侵略物件。最終不管未來日本社會走向如何,總的來說,這種威脅不會像二戰一樣使日本走向戰爭殖民式道路,人民思想的覺醒,大規模戰爭和殖民佔領已經沒有長久生存土壤,侵略已經在二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徹底撕碎了,世界各國人民不會允許任何國家有這種行為了。在當今世界形勢和發展趨勢,對於日本最大利益是立足亞洲向世界發展。

4、俄羅斯、印度、巴西在艱難中發展

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大部分軍事遺產和軍事重工業,俄羅斯一度代表蘇聯的傳統利益和影響力。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受意識形態和冷戰思維影響,不可避免的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制衡物件,戰略環境和經濟受到西方國家的圍困,勢力範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縮小。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008年以來俄羅斯經濟下滑嚴重,由於自身經濟結構問題,過於發展與軍事相關的重工業,與人民生活相關的產業技術較為粗糙,高精尖產品不多,經濟能力在國際競爭中不強,特別是石油、礦產價格的下降對以礦產出口為導向經濟的俄羅斯影響較大。烏克蘭顏色革命後,美國領銜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更是低迷,進一步壓縮了俄羅斯國際權利空間。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軍事工業發達,時至今日依然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火箭軍相關軍事能力先進,核武威懾力強大。由於受經濟發展影響,目前俄羅斯對軍事科技研發投入不足,有限的經費集中在戰略威懾兵種上,常規軍兵種武器裝備更新緩慢滯後,其軍隊在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中沒有引領變革潮流,發展趨勢已經逐漸遠離世界最強大軍隊的中心,一度需要到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未來受經濟和國際強權政治影響,俄羅斯國力會進一步下降,隨著世界軍事變革信息化的深化發展,俄羅斯的國家影響力進一步衰落。未來俄羅斯的發展首要重心是在經濟上,從輕工業與人民生活相關的產業開始,把軍事工業優勢轉化為國家經濟發展驅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由於其擁有超強的核軍事能力,對所有對手形成制衡威懾,所以為了發展經濟,可以適當的犧牲部分兵種軍力發展,優先發展某一軍兵種,自覺縮小傳統勢力範圍,集中資金發展國家經濟。特別對即將過時的軍事技術和裝備及時出售換取外匯,用以研發新裝備,和其他國家合作,用技術換取資金,互利共贏,共享軍事創新成果,保證軍事技術的更新。作為一個歐洲國家,俄羅斯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在歐洲方向,和歐洲各國結束意識形態的敵對影響考驗俄羅斯執政黨的智慧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包容性。如果經濟不能快速復甦,俄羅斯的衰落在未來0年後會顯現明顯,到時對世界的影響力只能建立在核武威懾上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