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說法沒問題嗎?”年輕的虛擬角色問道,“測量就是測量,物質屬性就是物質屬性……要照你這個說法,倒像是說,是因為有測量工作,量子實體才有了確定的屬性?”

“基本就是這個意思……”斯格爾點頭說道,“我知道,按照人們對於宏觀世界的理解,這樣的說法,似乎太不合理。但是,你始終應當牢記,這是微觀粒子世界的規則……”

“微觀粒子世界?我確實沒有理解,與宏觀世界相比,那有什麼本質差別……?”

斯格爾說:“其實,你可以嘗試一下,這樣來理解問題……在量子實體的尺度上,任何所謂的‘測量’,都將對量子實體的屬性,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即使有某個測量手段,它的影響效果只能作用於一個光子,那麼,對於被測量的物件來說,仍然將會受到這一測量手段的影響,因為被測量的物件本身就是與光子相類似的量子實體……

“這樣一來,所謂的‘測量’,就不再是我們生活直覺中那個‘測量’的概念了——我再強調一遍,按照我們的生活直覺,作為一種測量手段,不應當對測量物件的性質產生影響,而這一規則,在量子世界,其實是不成立的……

“在量子尺度上,測量手段對測量物件的影響,它的具體表現,就是量子實體‘波函數’的‘坍塌’……這也就是說,量子態,在被觀測時,會因為觀測力的作用,使‘波函數’‘坍塌’為確定值……”

“觀測力的作用?什麼是‘觀測力’?你不覺得這樣的概念太過虛幻了嗎?”虛擬角色仍然在質疑斯格爾的解釋。

斯格爾沒有因為年輕人的質疑而不悅,而是點了點頭,又進一步解釋道:“沒錯,如果你對‘觀測力’這個說法進行追問,就會引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支援哥本哈根解釋的學者,針對‘薛定諤的貓’提出一個問題,即,假如所有的物體都是量子實體——請注意這個假設,它的意思是說,即使是宏觀世界的物體,也具有量子實體的屬性——那麼,什麼樣的觀測才可以看作真正的‘測量’?

“我還要強調一句,所謂‘真正的測量’,就是與我們的生活直覺相一致的那個‘測量’概念,也就是,不對測量物件產生影響,或者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比如說,在‘薛定諤的貓’實驗裡,如果只是探測器探測到了放射性粒子,能不能算作‘測量’?

“再比如,如果探測器在探測到放射性粒子後發出聲響而被貓聽到,算不算是‘測量’?

“更為極端一點,如果完成這一實驗的人,作為觀察者,還沒有觀測到這一結果,那應不應當認為也是‘測量’?

“針對這幾種假設情形,問題歸結為,假如,宏觀物體也具有量子實體一樣的屬性,那麼,什麼樣的‘測量’,才能在觀測時,不對觀測物件產生影響?

“哥本哈根解釋給出的答案就是,只有人類的意識,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才能構成所謂的‘真正的測量’!

“按照這個答案,具體到‘薛定諤的貓’這一實驗當中,只有我們開啟容器,並且有意識地檢視探測器和貓,這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測量’……”

“嗯,咳咳……”這時,斯格爾的講述,被幾聲輕輕的咳嗽聲打斷。

原來那位年長些的虛擬角色,之前一直安靜地聽著幾人討論,此時卻也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

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得說,你所說的這些,是一個相當大膽的結論……雖然你所講到的這些理論,我還沒有弄得特別明白,但是我已經聽出來,從你的這個結論,只要向前再走上一小步,那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哲學命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亞里士多德說得對!”那年輕的虛擬角色說道,“對於這個結論,只要稍稍做一些擴充套件,那就變成了——意識決定物質……”

聽到“亞里士多德”這個稱呼,奎尼和秦都有些吃驚。他們再看看坐在對面的虛擬人物,果然覺得,這人的長相與衣著,與資料裡看到的亞里士多德畫像,並無多大分別。

而再想一想,這位年長者剛才所討論的“信念體系”——地心說;五種基本元素構成宇宙萬物;‘動力源’的概念……那豈不就是“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主要內容?

奎尼又看看說話的那位年輕人,他正是以牛頓面貌出現的另一位虛擬人物。看著牛頓與亞里士多德對話,再想想方才臨時出現、又很快消失的開爾文勳爵,這樣的場景,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

只是,眼前這位解釋量子理論的斯格爾,又是什麼人?奎尼雙眼緊緊盯著斯格爾,冥思苦想,卻始終沒有想到答案。

這時,那扮演牛頓的虛擬角色繼續說道:“你們吧,按照斯格爾剛才的解釋,在測量之前,量子實體的屬性,並不確定;而他又說,只有人類的意識,才能構成‘真正的測量’;那我們豈不是可以推論,只有人類的意識,才能將量子實體的屬性確定下來……”

“這有什麼?這本來就是科學事實!我早就知道……”馮在一旁插話道。

牛頓這一回卻沒有理會馮的評論,而是繼續說道:“按照這個說法,我們豈不是可以進一步推論,我們所看到的整個世界,都是因為受到意識的關注而存在,不是嗎?這難道是個合理的解釋?”

馮又接著說道:“當然!不僅合理,而且這是唯一正確的解釋!”

牛頓根本就不看馮的反應,又說道:“哦,對了,我們可別忘記,剛才斯格爾自己也承認了,哥本哈根解釋給出的答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假設,‘即使是宏觀世界的物體,也具有量子實體的屬性’!天吶!這可是個異常巨大的概念跳躍!宏觀物體也能像量子實體一樣?這樣說,有什麼證據?要我說,這個前提,本身就不成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