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聽到了吧?”馮有些得意地說道,彷彿他聽斯格爾講解了這麼多內容,就是等著他說出這麼一句評論,“你們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我們這個宏觀世界中,也有‘疊加態’存在……或許我們本身,也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著……”

“你做出這樣的推論,我可不能認同……”斯格爾搖搖頭說道,“不過……如果不是因為那場大災難,導致量子物理的發展,停滯了將近一百年……也許,今天的我們,早就已經看到真實版的‘薛定諤的貓’……不是嗎?!如果不是因為那場大災難,至少,對於‘薛定諤的貓’,我們早就能夠給出一個解釋——到底是因為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還是因為平行宇宙?……”

“對,對……”馮又一次打斷了斯格爾,“就是你說的這樣,‘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這就是最終的解釋……”

“你沒有把我的話聽完整,”斯格爾向馮解釋道,“我說了,除了這種解釋方法之外,還存在著平行宇宙的可能性……再說,除了這兩種解釋,或許還有其他可能性……”

但是馮顯得很不耐煩:“我不管有什麼其他解釋,我們這個世界,是以‘疊加態’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意識可以導致波函數坍塌……這就是正確的解釋,而且是唯一正確的解釋……對於這個解釋,我有足夠的辦法加以證明!”

斯格爾剛要對此加以反駁,馮卻突然大發脾氣,他大聲地說道:“你來這裡做什麼?你要幫助我弄清這些事情,不是嗎?!不是來反對我!你現在應該做的,是要把‘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的說法,向我們解釋清楚……”

對於馮這樣粗魯的態度,斯格爾先是愣了一下,接下來,卻沒有做出任何不滿的表示。相反,他衝著馮點了點頭,看他臉上的表情,就像是馮的奴僕一般順從。

“哦,那好,”斯格爾不緊不慢地說著,但是聲音聽起來乾巴巴的,與之前說話的狀態似乎不太一樣,“那我就給你解釋一下吧……”

斯格爾說:“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先回到‘薛定諤的貓’的思維實驗。

“在我們把密閉容器開啟之前,我們並不知道,放射源有沒有發生衰變,因此,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不可能知道,貓到底是死還是活,貓的狀態是不確定的。

“但是,對於這種不確定,其實還可以針對兩種情況分別做出兩種假設。

“一種情況是,在開啟容器之前,貓是死是活,作為貓的一種屬性,是已經確定地存在著的,而所謂的‘不確定’,只是因為我們對它是死是活的現實情況缺乏瞭解;

“而另一種情況是,在容器被開啟之前,這只貓是死是活,本身就沒有確定的屬性,這與我們是否瞭解情況沒有關係;

“當然,前一種情況,是符合我們日常生活直覺的,是一種常識性的理解。

“這就好比,我把桌上的方糖,放進自己的口袋,讓你們來猜。你們幾個,雖然說不清方糖到底有幾塊,但是卻不懷疑,這些方糖的種種屬性,是早就已經確定了的。

“但是,在量子理論中,這些常識性的印象,一概都不成立。

“在我們開啟密閉容器之前,容器裡發生了什麼?在量子理論解釋下的貓的存在,實際上是‘貓死’和‘貓活’兩種狀態的疊加。也就是說,貓的生死,作為貓的一種屬性,它是不確定的。這顯然違反我們的生活常識。

“薛定諤本人支援前一種假設的。他想透過‘薛定諤的貓’證明,量子理論數學遺漏了某種因素,因此沒有抓住真正的現實,只有把這種消失的因素——也就是隱藏變數——增加進來,量子理論才能與直覺的現實相一致。

“而與後一種假設相對應的解釋,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標準解釋,也叫做哥本哈根解釋,薛定諤也正是為反駁這個假設提出了自己的思維實驗;另外一種就是多世界解釋,也就是平行世界的解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按照您的要求,對於平行世界的解釋方法,我們就暫且不談,而是著重說一說,什麼是哥本哈根解釋。

“哥本哈根解釋的支持者認為,量子理論本身,已經是個非常完整的理論,不需要任何‘隱藏變數’,也不需要附加其他任何條件。同時,他們認為,量子理論,不應受到生活直覺的牽制。

“他們認為,在‘薛定諤的貓’這個實驗中,放射源衰變粒子的狀態,可以被‘波函數’所代表,而‘波函數’本身,就是由疊加狀態構成的。

“哥本哈根解釋的支持者,在原有量子數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新東西,通常稱之為‘投影假設’。這個‘投影假設’,能夠解釋一般所說的‘波函數’的‘減少’,而這種‘波函數’的‘減少’,通常又稱為‘波函數坍塌’。

“按照‘投影假設’的說法,在測量之前,量子實體被‘波函數’描述成疊加狀態,但是,在測量進行時,包含有兩種狀態的疊加狀態,就會‘坍塌’成一種新的狀態。於是,這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波函數’,用來代表這種‘坍塌’後的新狀態。

“按照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直覺,‘波函數’的‘坍塌’,實在是件讓人很難想象的事情,但是,它卻與實驗觀察的結果,卻是完全一致。

“我們知道,像電子、光子這樣的微觀粒子,它們既不在這個地方,也不在那個地方,更不在任何地方;還有,它們既不這樣自旋,也不那樣自旋……

“在哥本哈根解釋支持者的眼裡,量子實體本來沒有確定的屬性,直到針對某一屬性的測量工作開始,這一屬性才被確定下來。

“換個通俗點兒的說法,在測量開始之前,這些屬性,只是處於‘波函數’的疊加狀態,那只是一個機率;而測量工作的出現,會使‘波函數’出現變化,‘坍塌’成為一個確定的狀態,這就變成了人們能夠觀測到的某種屬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