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洪想,難怪上次何慶山不願意為自己講解什麼是“道中之道”。現在聽他這樣一解釋,反而還覺得糊塗了。而且,自從他說完之後,這個問題就老在腦子裡面轉,想不去理會它都難。

不過,何慶山說起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關係,倒是讓蕭洪越發覺得,他在“援天梯”那兒看到的“八卦轉換圖”極為重要,那由太極分出陰陽,又變為兩儀、四象、八卦……的關係,只要稍加變換,就可以用到很多地方。

比如這何慶山說到的“二儀”,並非是“陰”與“陽”,而是“清”與“濁”。雖然表述上有些差別,但道理卻是一樣的。蕭洪只要按照那“八卦圖”的樣子想一想,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這時何慶山說:“哦,既然說到了‘先天一炁’,我就再與你多說兩句。此‘炁’,為來自宇宙形成之初的‘原始之炁’,可以化生萬物,且長存天地之間。人一出生,此‘真炁’,即由天地之間降為人身。所以,對於修行之人來說,欲求長生,須保此‘真炁’不失。”

何慶山說著,吸了一口氣,目光炯炯地看著蕭洪:“我們常說‘內煉功夫’,煉的是什麼?煉的就是自己體內的‘真炁’。‘人體小天地,天地大天地’,二者之間為什麼可以做到‘天人交感’?就是因為,那人體內的‘真炁’,原本就是來自天地之間的‘先天一炁’,只要掌握了方法,這二者便可以相互激盪……”

何慶山又向蕭洪解釋道:“你要知道,這‘精’、‘炁’、‘神’三品,最是修煉長生之法的竅門,平時我們說的‘內煉功夫’,其實就是要煉精、煉炁、煉神,最終要達到‘精固’、‘炁盈’、‘神全’的狀態。這個具體的方法,就是要把自己的身體看作‘爐鼎’,以‘精’、‘炁’、‘神’三品當作‘煉藥’,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而這個‘虛’,便是作為‘道’之本義的‘虛無’,透過這個過程,最終就可以與‘道’合一……”

蕭洪聽得有點兒發呆。

之前說到的“先天一炁”,他還沒搞明白,現在又說到了“精”、“炁”、“神”三品“煉藥”,說到了將身體作為“爐鼎”……

對於如何才能明悟“道”,何慶山說他自己還有疑惑,可是說到了透過“內煉功夫”與“道”合一,這何慶山反倒是有所感悟?

蕭洪實在是想不明白。

此刻的蕭洪,又哪裡可能知道,這個,其實就是在夢境程式與玩家之間,一種極為特殊的互動過程。

這,就是曼洛所說的,《仙名道義》的玩家,在某種狀態下,大腦皮層興奮點可以實現穩定分佈——這種相對固定興奮點分佈狀態,就相當於這個玩家的獨特密碼,有了這個密碼,夢境程式就可以允許他呼叫特殊的遊戲效果。

而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領悟經文道義的過程,也就是在學習,如何將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穩定下來。這樣的過程,在不同的玩家之間,自然也是千差萬別。

比如,那魏凌峰所說的‘靈光一閃’,就是他對於符籙咒語之法的感悟;而對於何慶山來說,修煉精炁神、與道合一的過程,就是他對於“內煉功夫”的領悟。儘管他們所理解的道理可能有所差別,但背後對應的狀態卻是相似的,那就是,藉助這樣的方法,在他們的大腦皮層中,興奮點的分佈都能夠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使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保持一種穩定狀態,這一點,對於《仙名道義》的玩家至關重要。能否領悟這種能力,就是夢境玩家在《仙名道義》的虛擬世界中能否成功的關鍵;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習這種能力,彷彿才是夢境玩家們參與這個遊戲的最終目的。

這些道理,如果蕭洪能夠回憶起曼洛向奎尼提供的那些資訊,他立時就會感覺到,彷彿一切都豁然開朗。然而,在《仙名道義》中,因為‘敘事型自我’受到夢境程式的抑制,這就變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在蕭洪為此困惑的同時,何慶山繼續向他解釋道:“這個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與‘道’合一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逆行之法’,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三花聚頂’。”

“哦?”蕭洪有些好奇,“為什麼說這是逆行之法?”

何慶山解釋道:“我們常說的‘道’的變化,就是《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過程,是由無到有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順行之法’。詳細地說,這個過程,就是‘道’由其‘虛無’之態,生出‘先天一炁’,又由此一‘炁’,產生陰陽,陰陽再合生三體,最終,萬物重生萬物昌……”

“由此,你可以想一想,什麼又是‘逆行之法’,那自然就是將這‘順行之法’倒轉過來……”何慶山頓了一下,又說道,“這個倒轉的過程,就是要在內煉時,以身體為爐,將精、炁、神返煉至虛無,其實就是一個由有化無的過程,也就是,把《道德經》中所說的那句話,倒過來變化一番……”

蕭洪一面聽著何慶山這樣解說,一面在腦海中思索著。

他彷彿又一次看到了那幅巨大的“八卦轉換圖”。

當何慶山說到“順行之法”時,在他腦海中,彷彿那一幅八卦圖正在運動起來,由最中央的太極魚,逐漸幻化出周圍的八卦影象;而當何慶山講起“逆行之法”,這一幅八卦圖,又似乎正在反向運動,開始將那周圍的八卦影象,逐漸變化為四象、二儀,最後收縮成為中央的“虛無”。

蕭洪目光一閃。他彷彿覺得,這個“八卦轉換圖”,就是理解一切的關鍵所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