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趙昭武王本記》載:趙惠文王6年,齊都大索名趙昭者,時趙昭武王化名趙昭,遂自臨淄城奔逃,晝臥夜出,旬日後昭武王至齊長城,莫得出。

長城自建造之日起就是一個軍事防禦工程,一個有長駐軍隊的由到線、由線到面的網的防禦體系。君王建造其的設計目的本是為防禦外敵,作為一個屯兵之所,進攻後退之基地,但建造完成後並運用沒過多長時間後,君王大將們都發現長城也有防止國內逃人的作用,於是漸漸地不僅在長城外的幾百裡範圍內有駐軍,在長城內幾百裡之內都或建有軍鎮,或屯有駐軍。

趙捷一行人選擇渡過的長城是齊長城的最南一段——莒城至琅琊一線。這一段的特是莒城和琅琊二城俱在長城以外,倚靠長城而建,而長城內則是兩城的衛星城,兩城之間的長城沿線沒有什麼高山峽谷,也沒有什麼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大城,大多是平原,而平原上建著的都是一些屯堡和軍營,趙捷一行人想要離開齊國的唯一途徑便是扮成普通民眾,瞞過長城關隘上的守軍,越過長城,連夜奔走,至莒城補充糧草,再避過莒城外圍的守軍,這樣才能順利的逃至楚境。這中間的行程近幾百裡,途中兇險莫測。

當內衛統領向趙捷述完整個逃跑方案後,正在一旁狼吞虎嚥的高樂聽到後一口將嘴中的飯食噴了出來,然後開始不斷的咳嗽。趙捷轉過頭看了看他,眼中中露出了疑問的神色,似乎在:“你為什麼笑,這個方案有什麼問題嗎?給我個理由,否則我會把你趕出去繼續做你的乞丐去。”

高樂放下手中的碗筷,嚴肅的:“據我所知,莒城本為管氏的勢力範圍,管氏世代家主都是南都軍隊的幕後掌控人,而且管氏是莒城最大的地主,有民諺曰:“莒城土地千萬頃,管氏獨佔其**。南都名為田氏土,實為管氏家族地。”管氏家族在莒城的勢力可見一斑,而朋友你的上書讓他們失去了安身立命的軍權,雖然他們得到了王族的補償,但亂世當中兵強者才可以保住性命,甚至在列國之間遊刃有餘,你可想而知他們會多麼恨你,在此邊境查的有多麼嚴。現在唯一的好消息便是人稱“管氏麒麟兒”的管氏家主現在沒有回來,不過只要如今管氏家族中的主事之人不是傻子,應該就能讓我們跑不出去。”

“既然莒城不可以走,從琅琊走怎麼樣。”趙捷試探的問道。

“那更別想,琅琊不如莒城四通八達,至楚只有不多的幾條路,易被攔截。其實齊國所有的邊境以莒城最適合逃跑,這也是我為什麼從臨淄逃出之後直接來到莒城的原因。自齊國建立起來,許多在齊國失勢的大臣都選擇從此處奔逃離齊國,然後到其他國家效力,也因此幾百年來齊國政堂的人都交好管氏,以預防未來的不測之難,也因此管氏日漸做大。所以我們的最好選擇還是從莒城這處走。”

“嗨,你了這麼多,不是等於沒嗎?”趙捷起鬨道。

“也不盡然,這些天我裝作乞丐到處打探,得到了一些訊息,現在管氏家族掌權人是管勇,他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將軍,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大概能透過長城關卡到莒城。但此計我一個人完成不了,我算到你們會來,所以便在此等你們,雖然我不清楚你倒底是什麼人,但我相信在齊國你一定有一定的勢力,你一定有足夠的人來完成此計。”

“關於我的身份,你還是別知道的好。你快將計策如實道來。”

“我將此計稱為聲東擊西。”高樂道出他的計策。

這一天,長期靜默的在齊國的趙氏情報網絡再一次活動了起來。

“家主來命令了,這次行動為了幫助重要人物離開齊國,所有人開始接受上極分配的任務。”一時間齊國邊境線上數個聯絡處都開始蠢蠢欲動。

三天後,琅琊城中出現了一個極其貌似趙捷一行人的車隊。車隊打扮成了商隊模樣,其樣式似乎是故意做成了大致能瞞過普通人,卻瞞不過有經驗的守門人的樣子。

車隊行致城樓關卡,城門前站著一隊隊防守檢查的人,軍隊中間站著一個體格肥胖的人,似乎是軍隊中的一官,他口中喊著:“將軍有今,嚴查過境之人,嚴防畫像中的幾個人從此逃走,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來。”

“停下接受檢查。”車隊終於走到了城門前,所有人都很緊張,當被叫停時,所有人的心都落了下來:“我懷疑你們這車箱中藏了人,給我開啟。”守門的人指高氣昂的到。

這些為首的商人走上前上,將一個錢袋放到了他的手上,然後:“通融一下吧大哥,我這批貨不能見光,見光就毀了。”

兵悄悄的拿走了錢財,正當準備放行時,那個官走了過來。“幹什麼了啦,這個車箱怎麼沒檢查,完,不待人阻止,直接爬上車開啟了車箱。“來人啦,犯人出現了。”官大喊道。就在這千軍一發之際,一把劍橫在了他的脖頸上。“救命呀!”官的喊話聲瞬間變了,而這時士卒也圍攏了過來。

“讓他們放下武器,退出城門。”車箱內的人危脅道。

“照他的做!”官慌了,雙腿直打顫。

就這樣,一個商隊的人押著官過了城門,一出城門,他們就狂奔離開了。城門口,官的手下怒發收冠,指著手足無措的士卒們罵到:“你們還愣著幹什麼呀!,倘若公子出了什麼問題,我們都吃不了兜著走。”士卒們聽完趕緊燃起五道狼煙(五道狼煙代表著主將被擒的緊急情況發生了)。

當琅琊城紛爭發生之時,趙捷一行人都開始坐立不安起來。因為他們清楚聲車擊西的條件,所以決定實行聲東擊西之計的他們其實也是在冒險。

使用聲東擊西此計是有條件,使用的人必須考慮對手的情況:敵方指揮確可擾亂,用此計必勝,如果對方指揮官頭腦冷靜,識破計謀,此計就不可能發揮效力了。例如漢朝黃巾軍中了李雋佯攻西南方之計,遂丟失宛城。而西漢七國之亂中周亞夫處變不驚,識破敵方計謀。吳軍佯攻東南角,周雅夫下令加強西北方向的防守。當吳軍主力進攻西北角時,周亞夫早有準備,吳軍無功而返。琅琊奔逃事件發生後,高樂的早先調查的真實性在此時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以管勇為首的管氏若是像黃巾軍一樣,他們就會如李雋一樣獲得勝利,就過長城;倘若管勇像周亞夫,那他們便萬劫不復了。

莒城,曾為莒國國都,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當時,莒是齊國和魯國之外的東方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都喜歡投奔莒國。齊恆公稱霸時期,面對齊國的強大、莒國不再向北發展,而把目光轉向西、南兩方,在晉文公繼齊桓公後當霸主,以及邲之戰後楚莊王繼為霸主的時代,莒國先後參加了中原各國的幾次會盟,外交上活躍。總之,在春秋之時,莒為千乘之國,一度強大過。到了戰國時代,楚國的勢力大擴張,滅亡了蔡國,進而滅莒。但是,莒離楚國還是比較遠,楚不能長期佔有莒地,莒國的全境最終成為了齊國的疆土。莒國作為一個曾經強大的國家,其國都自然也不差,不過以即使以管氏之強,他們還是不能住王宮的,管氏家族的府邸就位於王宮之側,其佔地與王宮相差無幾。

此時管府中正混亂一片,家族的主事人正爭吵成一團。管氏家族的主事人僅有三個,在莒城人稱管氏三傑。一個是大哥管義,足智多謀,可謂一君子,現如今正在臨淄,一個是二哥管勇,勇敢無畏,可謂一健將,一個是三弟管智,奸詐而通人心,可謂一魔鬼。

“大哥臨走前讓我輔助二哥你,我就要進一次言:二哥你是被你那兒子被擒的訊息弄暈了,琅琊那處必是假的,你兒子只要你不出兵就是安全的。”管智勸二哥道。

“你這是站著話不腰疼,又不是你兒子被擒了,你當然不急,我認為琅琊那處才是真的,你看他們為了過境都綁架我兒子了,而且此計必定是那聰明的趙照謀劃的,想以虛在莒城拖住我們,而以實在琅琊過境,殊不知便我兒撞破!”管勇完不理管智便離開了管府,前往了軍營。

沒過多久,浩浩蕩蕩的軍馬從莒城中開出,向著琅琊方向前進。當這個訊息也迅速的傳到了趙捷這裡,趙捷一行人也開始了他們的過境行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