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帝國秦吏上下都是按照法律管理,可是外地總有叼豎不從。秦吏嚴格執法只有兩種情況,要麼下達了條令,無人執行;要麼就是激怒當地庶眾,弄得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時間一久,地方秦吏要麼懶得上報,要麼看地方庶民的意思。”

王戊聽了,卻反駁道,“這些都是小吏辦事不利罷了,據我所知,在荊楚之地有很多秦吏都秉公執法,贏得當地庶民的好感,為此感激陛下。”

馮劫聽了,頓時冷笑,“國舅居然主動說起荊楚之地的吏治,難道國舅不知道,數月前,荊楚之地曾經發生了一場叛亂嗎?護軍都尉親自率兵出擊,這才平息地方,如今趙護軍都沒回來呢。”

“造反的是吳越之地,不是荊楚故地!據我所知,吳越一帶之所以造反,正是因為荊楚之地吏治清明,叛逆無處躲匿,不得已舉兵。而且馮將軍素來受不了邊疆之苦,對邊疆的情況並不清楚,所以才會判斷有誤。所以我認為,吏治的事情不要再小題大做,按照當下的制度好好推行即可,時間久了,會有效果的。”

“可我聽說先御史一直在陳郡一帶,先陳郡郡守蕭何,是天下聞名的廉吏。可是別忘了,陳郡一帶駐軍三十萬,就算是換頭豬去做郡守,也會贏得這樣的美名。”

馮家對蕭何向來沒啥好感,先丞相馮去疾是見過蕭何的。蕭何的言行舉止狠狠地閃了那位老上卿的臉。

王戊聽了這話,頓時憤怒,他和馮劫的矛盾就在於,馮家喜歡在背地裡搞事情,輸了全身而退,贏了氣焰囂張。

“哼!某些人看似做過將軍,根本不懂背後的政治地緣利害。”

馮劫聽了自然生氣,他已經被王戊含沙射影數落了很多次了。若不是皇帝在場,他早就拍桉了,馮劫看了看扶蘇,陛下今日倒是悠閒,好似在看戲。

王戊說到這個,越發激動,他始終認為,今天帝國的和平有他們王氏很大的功勞。在他父親丞相王綰去世後,是他王戊力排眾議盯著很大的壓力下令整個王氏都支援二世新政。

“陳郡內含淮陽、淮安,當年天下一統攻佔楚國,而淮陽則是兵家必爭之地。淮陽一戰,帝國發動了大批量的軍隊,當時為了迅速撲滅楚國,先帝不顧剛剛佔領齊國齊人人心不穩的情況,命令李信揮師二十萬南下,蒙老將軍,楊端和老將軍同駐軍四十萬東面防守,這才在三個月內吃掉淮陽。”

“從那以後,淮陽、淮安、連同楚地新都城守壽春就一直被連在一起,被設立為陳郡。陳郡人口眾多,疏離了數次,可是仍然時不時有暴亂。這樣一個郡縣,必須要有大軍駐紮,一旦回撤,後果不堪設想。”

“說起來,當初某些人積極反對陛下休戰與民耕種的政策,還曾經暗地裡支援任囂等人建議起兵攻打黔南的請求。如果當時陛下讓王賁將軍撤回大軍,如今的荊楚,恐怕會有更大規模的造反。”

【這裡是指當初朝中的內鬥,馮劫作為將領,反對當時東陽君的政策,支援要南下攻黔南。而叛將任囂、屠唯就是這次鬥爭之後走向叛亂。因為在秦始皇選擇了穩固荊楚齊魯之地,拒絕出兵攻打黔南的同時,卻下令讓蒙恬帶兵攻打北胡,這種雙標行為讓蒙氏家族獲譽,但是也讓屠唯、任囂埋下反心。】

馮劫被戳中心事,自然惱羞!

“地方造反的根源在於,地方貴族沒有被根除,和大軍駐紮與否究竟有什麼關係?如果幾十萬大軍全部留駐關內,你知道帝國為了修建皇陵、馳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嗎?大軍必須在外,透過耗費削弱當地民力來實現!”

王戊聽到這個,他這才來氣了!

“堂堂帝國侍郎,對天下的情況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天下貴族萬人不到,庶民卻有三千萬之中。你是如何認為區區幾個落魄貴族就能攪動帝國反叛。侍郎看不起庶民,那是以為侍郎根本就不瞭解庶民,認為庶民都是有頭無腦的人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此番到了荊楚,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發現了庶民到底有多麼隱忍。那些猖獗作亂的人雖然是受人指使,但是畢竟是少數。真正影響關乎帝國的,是那些一直忍辱負重的庶民,如果這些人沒有得到安撫,那麼他們必定會選擇跟隨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而馮侍郎卻看不到這些,或許在侍郎眼中,只有貴族才懂得禮儀,只有貴族才懂得權術鬥爭。”

王戊說了這一通話下來,馮劫臉上滿是羞意。

有些人是叫不醒的,因為他們一直在裝睡。其實庶民之中也有高士,這是共識,但是貴族就是拒絕承認,變本加厲的打擊。

馮劫欲反駁,但是他在肚子裡苦苦搜尋,找不出反駁他的證據。

二世卻忽的收起了腿,在王座上坐正,“今日二位的辯駁,可真是精彩絕倫。只可惜今日不是在朝堂,諸臣無緣聽到國舅在荊楚定居三年的感悟,真是可惜。”

馮劫聽了這話,這才慫了下來,臉上的憤怒消失了。

“帝國有了國舅這樣的人,可以延續百年了。”

“臣要多謝陛下,如果不是陛下貶斥臣到荊楚,臣一輩子都不能真正體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善。國舅此行收穫頗多,在朕看來如今國舅可為帝王師了。”

“陛下謬讚了。臣此行確實受益匪淺,深知庶民與貴族實在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帝國不能善待這些庶民,反而輕賤他們,帝國絕不會有大運。”

“朕會將你的話銘記於心。”話說著,二世看向馮劫,“侍郎啊——”

“陛下——”

“今日你來的巧,聽了國舅說的感悟,心中有何感想?”

馮劫自然不肯鬆口,如果貴族和庶民沒有什麼差別,那他馮劫不就和那些賤民一樣了。

“陛下,先御史說的頭頭是道,微臣也深受感動,倒是願意去鄉野之地感受一下民間疾苦,看看這庶民究竟聰明在哪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