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知道馮劫面服心不服,而且扶蘇也聽夠了兩人的爭論。如果馮劫這樣的人都懂得了何為人間正道,那帝國也就不需要他來治理了。

“馮劫,日後改稱先御史為國舅吧。”

扶蘇明擺著給王戊撐腰,馮劫自然不敢再多嘴。

“雖然如今朝中沒有適宜國舅的位置,但是朕打算明日起就讓國舅以上卿的身份入朝議政。”

“微臣謝陛下。”

馮劫自然一臉鬱悶。王戊一回來,以王家如今的地位,自然將他壓的死死地。

王戊自然臉上帶著得意之色,可是他才剛開始高興,卻聽到二世說,“朕與馮侍郎還有要事,國舅先退下吧。”

王戊聽到這個,面色喜色消失。

“臣告退。”

出了殿門後,王戊滿臉都是不滿之色。他本來就是處在權力中樞的人物,政黨鬥爭之中如果不是他帶著王氏和馮氏硬剛,哪有陛下今天的位置。本以為自己回來,就算不能短暫就官居丞相,陛下討論事情,居然要把他支開。

朝中什麼事情,竟然是他王氏不能參與的。而處理這件事情的人,居然是馮氏。他可以容忍陛下很快就讓蒙恬做御史,也可以容忍陛下原諒馮家,繼續任用馮劫。

但是,他決不能容忍自己被陛下劃出權力中樞之外。陛下要是真的這麼做了,那不就是過河拆橋嗎。

王戊出了章臺,本來沿著宮道出宮。這謁者令本在送王戊,可是王戊忽的道,我久不見外甥,想去看看太子殿下,可否勞駕帶路啊。

“國舅去了荊楚之鄉,太子殿下天天惦記。如今國舅親自去看太子,太子點下山一定欣喜。小人這就為國舅帶路。”

於是王戊便搖著寬大的身軀,往華陽宮走去。

太子曜本來也坐不住,就在宮門口等著,果不其然,他日思夜想的人終於來了。

“舅父!我就知道舅父一定會過來看我。”

王戊看著如今已經和他一樣高的太子曜心裡也樂開了花。“光陰如梭啊,我不過一來一回,你如今就已經長得這般高大。可有看上了誰家的姑娘,舅父去幫你說媒。”

“舅父你在說什麼混話,我可是堂堂太子,我要娶妻,如何用得著舅父去給我說媒。”

“你可是我唯一的親外甥。你若要成婚,我必須給你做主。”

“那也得君父說了才算。我的事情,誰來都不好使。”

王戊見曜顧左右而言他,就知道他已經有看上的姑娘了。儲君的婚姻大事,關乎到國政。王戊知道這其中的利弊關係。

“就你還想騙你舅父。你的表情已經出賣了你,快說罷,究竟是誰家的姑娘。”

曜確實還是少年,但是,他不是當初那個少年了。他的婚姻大事,關乎到他的未來。如果是不能幫助他的人,娶了又有什麼用。

見太子曜對自己有所保留,王戊自然道,“三年了,我在外三年了,親外甥都與我疏遠了。”

“舅父這是哪裡話。曜雖然有很多舅父,可是最喜歡最敬重的只有您一個。”

“我雖然在外地,可是最擔心的就是你。”

“舅父,您才是讓我們所有人都擔心的。我在這宮中,有君父和母君,誰能動我分豪。”

“好好好!我看你是長大了,知道自己位高權重,所以看不上你這個無官無職的舅父了。”

“舅父,您與我這是三年來首次相見,如何一見面就說這些不暢快的事情。”曜說著,忽的看到廊道旁邊一棵扶桑樹,“舅父你看這棵樹,三年前的今天,它好像也是這副模樣。”

王戊察覺的出,太子已經有了城府,言談舉止都含蓄起來,也就不敢再像從前一樣看待他,只是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看不出個名堂。“舅父離開的久了,記不得了。”

“記不得也沒關係,重要的不是樹,而是人。曜發現,樹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但是人的成長是肉眼看不到的。”

王戊聽了這話,頓時愣在原地。

這小子,說的話居然這麼有哲理。

……

……

……章臺——

“這文吏的事情,關乎到地方法治,不可馬虎。就算是歸鄉士卒有此請求,可是也要嚴加篩選。”

“陛下,臣以為這件事應該從寬處理,而非從嚴。常言道,獨木不成林。一個再優秀的文吏,到了外地沒有依附他的黨羽,都難以撼動森林。只有當他帶去了大批量的文吏,自成一個集團,才能讓當地的豪強地主乖乖聽話。”

“臣這裡已經有了對策,不知道陛下是否願意聽取?”

“說吧。”

“微臣以為,太學選拔的文吏還是一如既往的嚴格,不可鬆懈。而民間徵召士卒為文吏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途徑。畢竟老秦人心向著老秦人,不會互相為難,文吏為主,士卒為輔,此舉壯大充實了秦吏的隊伍,有助於威懾地方啊。”

“如果那些士卒會認字,當初就不會投身行伍了。讓他們做秦吏,他們能做什麼?帝國正需要向四處普及文字,需要專業的秦吏,如果不是為了使得語言統一,朕犯不著如此大費周章的挑選文吏。”

“陛下,這個問題,臣也想到了。所以雖然太學選拔出的文吏和鄉野舉薦上去的都是文吏,但是卻根據為吏途徑設定高低的不同。太學出身的,顯然是地位更高,可持節,做主要的文職工作。但是退伍士卒轉職,則主要做輔助工作。”

“可是你這麼做,會讓整個帝國文吏集團數量擴大數倍,到時候天下人都無心為士卒,只想著卸甲從文。”

馮劫卻堅持道,“陛下,文吏的數量,完全在吏部的控制之中。微臣以為陛下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士卒雖然可以轉為文吏,但是還是需要嚴格的帥選,臣以為可以讓大夫程邈選用文吏常用的字,編纂成表,如果那些士卒能夠透過這些表哥的稽核審查,那麼就可以為吏。而且天下人只有退伍士卒才能參與這樣的考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時候,再根據考試成績調控選拔人數,到時候就可以將文吏的數量控制下來。只要把文吏的門檻抬高,到時候就不用擔心文吏人數膨脹的問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