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西軍終於被打退了,衚衕也松了一口氣,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心裡道:“好險,好險,自己還是經驗不足,沒有顧全整個戰場,才讓敵軍有了可趁之機。幸好是李龍一再強調,無論兵力多麼緊張,也一定要留出一部份的預備兵力,在這關建時刻,到是派上了大用場。要不然,這陣地只怕是很難守住了。”

衚衕再看了看正面的防線,胡意以經將所有衝出了戰壕的戰士們都招回來,重新在戰壕裡佈置防守。而西軍的進攻人馬以經全都退了下來。這麼看來守到第二批船隊抵岸是完全不成問題了。而就在這時,有一個士兵道:“團長,你看,咱們的船以經到岸了。”

衚衕抬頭一看,果然見有幾艘大船以經降下了帆蓬,正在在緩緩的臨時搭建的碼頭靠隴過來,而在它們後面,還有無數的船隻,都再慢慢的向岸邊駛過來。

就在山東兵迎接第二批船隊到岸的時候,在西軍的陣中,孫可望和劉文秀卻差一點吵了起來。

原來劉文秀率軍回到陣地之後,因為功成垂敗,因此心裡還為此耿耿於懷,就責備了孫可望幾句。說他應該讓正面的進攻再堅持一會兒就好了,這樣山東兵就無瑕顧及到左側的防線,那麼自己的迂迴進攻也就會得手,現在說不定以經攻破了山東兵的防線了。

而孫可望同也是一肚氣,聽了劉文秀的話之後,更是火上加油,他當然不會承認是自己沒做好,於是馬上反駁劉文秀,剛才跑了,沒有幫著自己在正面督戰,逼迫士兵進攻,結果導致兵力分散,而自已一個人孤掌難鳴,要不然早就以經可以在正面突破山東兵的防線了。

劉文秀本來只是發幾句嘮叨話而已,那知引得孫可望強詞奪理,還把中路進攻不利的過失全部都推到了自已的頭上,心裡自然是不服,因此就和孫可望掙辯起來。結果兩人各執一辭,互不相讓,也越說越激烈,差一點就要打了起來。

其實如果兩人再爭吵下去,也非打起來不可,而兩人到底沒有打起來的原因,是一串比剛才的排槍射擊還要猛烈,還要震憾,還是巨大的轟鳴聲。

是山東兵的火炮開轟擊了。

火炮都裝載在率先靠岸的幾條船上,雖然重型火炮搬運不便,但中輕型火炮還是十分方便的,虎蹲炮一個士兵就能扛得起來,長管炮也只需要二個人就能抬得動。因此率先被搬運下船來的,是六門長管炮和六門虎蹲炮。

衚衕也顧不得在等其他的火炮,先將這十二門炮在陣上佈置起來。兩百步五右的距離,對虎蹬炮來說,還是有點遠了。但正好在長管炮的射程之內,不過那是實心彈, 想要發射霰彈, 也遠了一點。因此衚衕為了達到最好的打擊效果,率下令,將火炮推過戰壕,又向前方推進了四五十步,反正有火槍兵的保護,也不怕西軍攻上來,然後才開始填彈點火發射。

而在西軍中,孫可望和劉文秀正在掙吵,因此誰也沒有注意到山東兵的火炮以經逼近了。

“轟——轟——轟——轟——”

距離拉近了以後,不僅是長管炮可以發射霰彈,就連虎蹲炮也能發射實心彈了。因此在火炮轟鳴響過之後,在西軍之中,立刻是成片成片的死亡,整個隊伍也大亂了起來。

這時孫可望和劉文秀也都大吃了一驚,想不到明軍連火炮也搬上來了,因此也都停止了掙吵,急忙各自收隴隊伍。但這時隊伍以經亂了起來,一時半會那裡收隴得住,而且山東兵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火炮還在繼續轟擊,霰彈、實心彈都在向西軍的頭頂砸下去,只打得西軍死傷無數,慘叫連天。而其他西軍那裡還敢再這裡停留下去,紛紛轉身就跑。而孫可望和劉文秀也被山東兵打得心驚膽寒,也不敢再強撐著,馬上跟著敗軍,一起敗退了下去,逃回了漢陽府城中防守。

到了這個時候,衚衕才下令追擊。不過也沒有追出多遠,只是確定西軍是真的退兵了,也就收兵回到了江岸邊,繼續防守。

這時三團的全部兵力也都以經達了漢江南岸,衚衕一面重新佈置防守線,一面又按照李龍的命令,派胡意帶一個火槍營和兩個長槍兵連去奪取劉家村,做為山東兵在漢江南岸的立足點。

到了黃昏時分,船隻也都陸續收航,山東兵的大部份兵力和糧草物資都以經渡過了漢江,李龍也隨船抵達漢江南岸,只留下楊大力帶領著一部份人馬還留在漢江北岸,等待著明天再繼續渡江。而劉家村也早己被胡意順利的攻佔。而山東兵又陸續將物資向劉家村鎮轉移。

好在劉家村就緊靠在漢江邊上,離山東兵的渡江地點只有二三裡的路程,因此在天色暗下來沒多久,山東兵的渡江人馬就在劉家村裡住紮下來。

劉家村鎮本是靠近漢陽府的一個小鎮,雖然規模不大,但由於靠近漢水,因此來往商客很多,也頻為繁華。不過這時己是十空七八,絕大多數人家都被洗劫一空了,整個鎮子幾乎完全破敗了下來。和山東兵在漢水北岸攻佔的孝感、應城、雲夢三縣的情況都頗為相似。

被張獻忠攻佔的地方和被李自成攻佔過的地方完全不同,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開始有稱雄天下的野心,不僅開始守住攻佔的地方,而且也比較注意爭取民心,保持地方的穩定,因此軍紀頗嚴,只要是不進行嚴重擋抗的地方,也都不再濫殺無辜。如光州、信陽、隨州、德安府等被李自成攻的地方的居民、房屋、田園等都保持得比較好,基本都沒有遭到什麼破壞。

而張獻忠現在還是流寇的作風,對於自已攻佔的地方也不打算固守,在漢陽、武昌等少數幾個地方屯兵,也只是暫時駐紮,而對那些根本就不駐守的地方,完全就是掠奪,屠城掠財,是家常便飯。因此被張獻忠佔領過的地方,基本都是十去七八,殘屍無數,而財物、糧食,甚致是男女人口,都被掠奪搜盡。

因此李龍看到劉家村的樣子,再想到孝感、應城、雲夢三縣的情況,心裡也不覺頗為憤概。對李自成,李龍還有懷著幾分敬意,無論怎麼說,李自成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而張獻忠頂多只能算是一個亂世梟雄,李龍對他基本上沒有一點好感。

而在歷料的記載上看,對張獻忠的評價,用“殺人如麻”四個字來形容,在合適不過了。甚致有人把張獻忠說成是天殺星轉世。而且從有不少歷料記載來看,張獻忠簡直把殺人當作一門行為藝術。關於張獻忠俱體殺過多少人的數字眾說不一。後世也有不少人做過統計,但從一百萬到一千萬都有。明史上甚至說成殺人六億,其實當時全中國的人口只有一億五千萬左右,不過殺人五十萬和五百萬,只是數字的區別,其性質是一樣的。決不等於殺一百萬的罪行就比殺一千萬輕一些。

儘管歷料的記載不乏有誇大之處,而且在有些地方,張獻忠還是替滿清入關之後的暴行背了黑鍋,但與李自成相比,張獻忠無疑更嗜殺得多,也更兇殘得多。因此對李自成,李龍或許還會放他一馬,能留手的地方,儘量留手,但如果有機會幹掉張獻忠,李龍是絕不會放過的。

這時衚衕、胡意和湯和寬也來見李龍,向他彙報白天江灘一戰的結果。白天一戰,山東兵僅僅只戰死了十四名士兵,另外有三十一人受了輕傷。而打死西軍二千七百五十七人,俘虜二百四十六人。也算是一場大勝。

不過衚衕向李龍報告整個戰事的過程時,李龍還是不免有些吃驚,想不到西軍居然還會使用這樣一招聲東擊西的戰術,而且最後還差一點就成功了。如果不是衚衕沒有貪功冒進,並且保留了一定的預備兵力,而西軍的戰鬥也實在太弱了,那麼這一戰的結局到是還很難預料。雖然還不致於喪失陣地,但至少也要經過一番苦戰。人馬損失一定會增加不少。

李龍也點點頭,道:“衚衕,你做得很不錯,不過下次一定要注意,你指揮的是一個完整的戰場,而不是某一處陣地。犯了錯誤沒關係,但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下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衚衕點了點頭,道:“大人放心,末將一定會牢記的。”

李龍微微一笑,道:“不過是誰想出了這招戰術,西軍之中還有這樣的將材嗎?”心中一動,忽然問道:“衚衕,你打聽清楚沒有,賊軍的主將是誰?”

衚衕道:“我們問過俘虜,賊軍的主將是張獻忠的二個養子,叫孫可望和劉文秀。”

李龍呵呵一笑,道:“原來劉文秀,果然是他,也只有他能想出這個辦法來。”

劉文秀又是一個歷史著名人物。在清軍入關之後,漢族在抗擊清軍的過程中,湧現出不少英雄人物,不過絕大多數人都是以忠義而著稱,真正稱得上名將其實並不算多,嚴格來說,只有劉文秀一個人。包括收臺彎的鄭成功,雖然可以稱為民族英雄,但離名將還是有相當的距離。

到了南明後期,劉文秀和鄭成功堪稱擎天雙柱;一西一東,支撐南明政權長達二十年之久,而以戰功論,鄭成功多以海戰為主,在明末所有將領中,只有劉文秀能夠指揮軍隊,組織大規模運動戰和殲滅戰,敢和八旗勁旅死磕,劉文秀曾經兩蹶清朝名王,使天下震動,令清廷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洩密,更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只不過現在的劉文秀,還遠未成名,僅僅只是張獻忠手下一將。

衚衕也不禁十分詫異,道:“大大,你怎麼就能斷定是劉文秀,而不是孫可望想出的側面進攻之計呢?”

李龍笑道:“這是張獻忠唯一強過李自成的地方,就是因為他手下有個劉文秀。”

第二天又經過了一天的忙碌,山東兵所有人馬物資都以經渡過了漢江, 在劉家村駐。

看著山東兵都渡過了漢江,劉文秀和孫可望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兩人也暫時放下了爭執,分兵兩路,分別對劉家村和江灘陣地發動進攻。

不過李龍對此也早有準備,不等西軍的人馬到,派衚衕去攻取漢陽府,給西軍來了個圍魏救趙。

劉文秀和孫可望得知之後,也都大吃一驚,也不顧再進攻山東兵,急忙回兵去救援漢陽府。結果在半路上丈遇到了山東兵的阻擊。而李龍又命楊大力帶領五團,從西軍背後殺上,兩下夾攻,又將西軍殺得大敗,當場拆兵六千餘眾,被俘多達千餘人。孫可望和劉文秀只得繞道逃回漢陽府,閉門不出,同時派人向張獻忠救求,請張獻忠迅發兵過江。

但就在第二天,山東兵就對漢陽府發動了進攻。

自從南下以來,山東兵連戰連勝,一路勢如破竹。不過雖然也攻克了不少城池,但基本都是靠偷襲,或是靠山東兵的威勢力,逼使對方棄城而逃。但強行攻打一座城池,還從來沒有過,而漢陽府就將是山東兵南下強攻的第一座城池。

這時西軍還剩下一萬多人馬,兵力遠比山東兵多。但經過了兩天的激戰之後,西軍早就被山東兵殺破了膽,根本就不敢出城迎戰,就連劉文秀也喪失了與山東兵作戰的信心,因此在山東兵的人馬到達漢陽府城下之後,西軍全都躲在城裡,四門緊閉,加緊防守。

漢陽府位於長江和漢水的夾角處,城牆也是依水伴江而建,因此四面有兩面臨水,西南兩面是旱門,而東北兩面是水門。山東兵主攻的方向就是西門。山東兵的人馬離城牆約三百步的距離布好陣式。李龍站在指揮車上,用望遠鏡觀察漢陽府的城牆。

漢陽府的城牆高約四丈,橫向展開約有二里多遠。正中城門位置有城樓,在城門兩側各有兩個馬面,兩邊的城角位置有塔樓。城外的羊馬牆由於多年沒有維修,大部份都不在了,而少數部份也只剩下小半截。

李龍點了點頭,對身邊的衚衕道:“不理其他的地方,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對準城樓的地方開火。等開啟城門之後,再派火槍兵衝進城去。”

衚衕道:“是。”然後轉身下了指揮車。立刻吩咐士兵們準備火炮。

不一會兒,火炮全都以經調整好了發射和角度,並填裝好了火藥和實心彈。

“轟——轟——轟——轟——”

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震得人耳膜生疼,在城樓上指揮防守劉文秀和孫可望覺得城牆彷彿都顫動了一樣。

數百實心彈砸到城牆上,將城牆砸出大小不同的坑道,而目在坑道邊緣,佈滿了裂紋。雖然城門是用半尺厚的木板,還包上了鐵皮,但依然出現了幾道裂紋。而還有兩顆直接就落到了城樓上,只打得城樓的門窗破裂,木屑亂飛。還砸死了幾百士兵。也嚇得在城樓上的其他士兵紛紛躲藏。

劉文秀和孫可望互相看了一眼,兩人都被山東兵這種攻城戰術感到震驚。在劉文秀看來,攻城應該是靠近城牆,架上雲梯或者是塔車,然後向上攀爬進攻,明白就是拿人向上堆,拿人命換城池。因此攻城戰往往也是損失最大的。一般的將領都會盡量避免攻城戰。而山東兵則完全顛覆了劉文秀的這種傳統觀念,人馬根本就不靠近城牆,遠遠的就拿火炮轟,看樣子是打算硬生生將城門給轟開。心裡也不禁驚駭無比,攻城戰還可以這樣打的嗎?

自從袁崇煥取得了關寧大捷之後,明朝就將火炮的運用,一直定位於是守城利器,事實上袁崇煥的關寧大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這一戰中用火炮重創了努爾哈赤,使其傷重不治而亡。本身帶有一定的偶然。但從此以後袁崇煥本人也因此制定出“憑堅城,用大炮” 的戰術。也成為明朝軍方的火炮使用原則,即使是在袁崇煥死後,這個戰術原則也沒有改變。

而這個戰術的結果,也造成了明朝在最後二三十多年裡,不僅一味追求大口徑的重型火炮,忽視了中輕型火炮和火槍的製造和發展以及運用。而且在事實上,還將重型火炮的使用和發展,推進了一個戰略誤區。

事實上重炮的最大作用並不是在守城上,恰恰是攻城。

像紅夷大炮這樣的重型火炮,威力確實巨大,用於野戰,則笨重不堪,運輸不便,而用於守城,又因為這個時代黑火藥的功能不大,就算是使用霰彈,但殺傷力也只是集中在一個較小區域,作用也確實是有限。而且如果攻擊方對城池進行長期圍困,那有紅夷大炮也沒用了。

在袁崇煥死後,祖大壽守大凌河,守錦州的兩戰中,儘管明軍都擁有大量的紅夷大炮,但清軍卻釆用長期困守,圍而不攻,圍城打援等戰術,結果這兩次圍城的結果都是以祖大壽糧盡援絕,最後投降而告終,結果是把大批製作精良的紅夷大炮白白送給了後金而已。反而成為清軍攻破明朝堅城最有力的武器。

因為紅夷大炮用於攻城,卻能夠充份發揮它射程遠,衝擊力大的優勢,用來攻擊城樓、城牆可以壓制城頭的抵抗力量,轟擊城門,又能為攻城的士兵開啟缺口。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命向城上填。一些原先看來無法攻克的城池,卻都能攻克了。

在近現代戰爭中,自從有了火炮之後,就不乏有用重型火炮擊潰敵軍的防守陣地、城牆、要塞等,而取得勝利的戰例,其中最著名的戰例就是:在一戰中,德軍使用大貝爾塔巨炮,攻克了比利時的列日要塞。

這一點清人就非常清楚的,天聰七年,祝世昌給皇太極的一份奏疏裡說:“自古攻守,全用火器,如鳥槍、三眼槍、百子銃、佛郎機、二將軍、三將軍、發炮之類,用之城上防守極好。若攻打城池,必須紅衣大炮。”在崇禎十三年的松錦之戰,後來南明弘治二年的揚州之戰,江陰之戰中,清軍能夠攻破城池,紅夷大炮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致可以說,如果淸軍沒有紅夷大炮,很難橫掃南明。

李龍當然熟知近現代的戰例和各種武器的運用,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注意掌握主動權,因此在組建山東兵時,就是以火槍和中小型火炮為主,但也不放棄重型火炮。但李龍並不把紅夷大炮當守城利器來使,並且改進紅夷大炮的炮車,盡量減少它運輸的困難,因為這大家夥在攻城的時候,還是有大用處。

而這一次進攻漢陽府,就是李龍試驗紅夷大炮在攻城中運用方法的一個試驗場。

160門火炮連續不斷後噴出火舌,發現怒吼,將炮彈無情的射向漢陽府的城牆、城樓、城門上。在連續七八輪轟擊之後,城牆是中彈最多的,在漢陽府城門附近的城牆上,以經密密麻麻,佈滿了幾十凹凸不平的大坑,而城牆上的裂紋,己是密如蛛網一般。

城樓同樣也遭到了十幾下炮擊,牆壁被打裂出幾個大洞,連屋頂都被砸塌了兩塊,城樓內的房間裡更是一遍狼籍,己有二百多名士兵喪命。而漢陽城裡的守軍這時根本就不敢在城樓上站著了,紛紛向兩側退讓,就連劉文秀和孫可望也退避到一邊,整個城樓幾乎就是不設防的。

其實火炮重點打擊的還是城門,儘管這個時代火炮的精確度並不高,但因為距離近,目標集中,因此在每一輪轟擊中,總也會有三四十顆炮彈擊中城門,因此六七輪下來,城門上也挨了二十幾下,在城門上以經眀顯的出現了四五處凹陷的地方。如果在城門洞裡,看城門的背面,就可以發現,城門上以出現了多處地方木裂,而且門栓都以經彎曲變形了。

又是一聲巨響,兩顆紅夷大炮發射出的炮彈幾乎同時擊中了城門,本來就以經不堪重負的門栓終於應斷裂, 漢陽城的城門,左右分開。

“快跑啊!山東兵進城了。”

“跑呀!大家都跑呀!山東兵殺進來了。”

城門被火炮轟開之,守軍僅有的一點抵抗意志也徹底煙消雲散,西軍烏合之眾的本質也完全暴露無疑,西軍士兵們根本就不管兩名主將的吩咐,紛紛從城牆上逃了下來,向另一個旱門南門逃竄,城中頓時亂成了一團。因此當山東兵的士兵殺入漢陽府城中的時候,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而孫可望和劉文秀也知道大勢己去,如果再不逃走,只怕就逃不掉,因此兩人也離開了西門,因此漢陽城中就有碼頭, 西軍的船隻都停泊在那裡, 因此兩人帶領著身邊的千餘名親隨士兵也在向城中的碼頭方向逃竄而去,準備乘船渡過長江,逃回武昌府去。

但走了一陣之後,兩人發現通向碼頭的大道人滿為患,以經被堵得水洩不通,根本難以通行。

原來絕大部份士兵們也知道乘船可以逃離漢陽府,因此也都紛紛向碼頭方向逃竄,但漢陽府城中的碼頭又能有多大,近一萬多人都想乘船離開,一時半會又那裡能夠開得了船呢?而且大部份船上還沒有水手,就是上了船也開不動,結果人越聚越多,船卻開不了,反而將通向碼頭的道路給堵死了。

孫可望和劉文秀也是因為來晚了一會兒,離著碼頭還有數百步的距離,卻偏偏就是過不去,因此急得兩人只跺腳。而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了幾聲槍響。

現在的西軍都以戌了驚弓之鳥,因此一聽到槍聲,人人都嚇得心驚膽戰,有後面的人拼命向前擁擠,而前的人則拼命扒著船,有幾條有水手的船也顧不得再等其他人,解纜起錨,揚帆蕩帆,離岸而去。而沒有水手的船隻上的士兵這時也不管許多了,也都七手八腳是忙著解開纜繩,拉起了帆蓬,抓起船槳刮劃,只求將船駛離岸邊。還有不少人因為擁擠和爭搶,結果掉進了江水裡。整個碼頭上也亂成了一片。

向前看去,以經有三四艘船駛離了岸邊,而向後看,可以清楚的看見,山東兵的士兵以經在大道的另一頭出現,形勢危急。孫可望對劉文秀道:“老四,現在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殺開一條血路,搶到船隻才能夠逃離漢陽府了。”

劉文秀看了一眼情況,道:“大哥,只怕是來不及了,山東兵以經趕上來了,這樣吧,你快去奪船,我帶人先抵擋一陣,然後再去找你。”

孫可望聽了,立刻道:“好,就這麼辦吧,我一定再船上等著你。”

兩人說好之後,劉文秀立刻帶著一半的士兵,向大道另一頭的明軍衝殺了也去。而孫可望拔出佩刀,對剩下的士兵大喝道:“兄弟們,跟我來,殺到碼頭去。”說著,他帶頭衝向了擁擠的人群中,一揮手中的佩刀,砍倒兩名身前的士兵。

這時隨著孫可望的親隨們也都知道再不搶一條船逃走,就會都喪命在這個地方,因此也都各自舉起了手裡的武器,向人群中殺去了。只殺得人群中人頭滾滾,紛紛到地,而孫可望由為勇猛,一口單刀舞得風雨不透,左右開弓,連斬殺了十餘名士兵。

而其他的西軍士兵見了,自然也不服氣,於是都舉起兵器反擊。但孫可望的這批親隨都是跟著張獻忠多年的老兄弟,也是西軍中的精銳,可不是這些烏合之眾可比的,而且這時也是求生的之望支撐,人人拼死力戰,因此在人群當中硬是殺開了一條血路,其他的西軍士兵那裡是對手,見他們來勢兇猛,也都不敢再阻擋,紛紛向兩側退讓,讓孫可望帶兵終於殺到了碼頭邊。

這時在碼頭邊上,還停汩著二三十艘大小船隻,有五六條船以經駛離了岸邊,而停岸的毎一艘船上,都有上去了不少西軍的士兵,還有許多士兵也在爭搶著上船,你爭我奪,也有不少人動起了刀槍,只殺得江面上浮屍無數。而孫可望也立刻帶人向一條停岸的船上殺去,他們一陣衝殺,首先殺散了在岸上搶著上船的士兵,隨後孫可望身先士卒,蹬著踏板,三步二跳,就縱上了船甲板,手起刀落,又將兩名士兵砍落到江中,而其他親隨這時也都紛紛上船,不一會兒就將這條船完全控制住了。

一船到手,孫可望這才有些安心,隨後一面命令親隨阻擋其他的士兵蹬船,一面又下令,趕緊準備開船。同時也派人去通知劉文秀快來。

孫可望的親隨士兵之中,到是有幾個會操船,於是眾人紛紛七手八腳,拉帆起錨,調舵輪槳,準備開船。而就在這時,只見從上游順流而下,駛過來十餘條大船,朝著碼頭的方向靠近。孫可望看見了,也覺得有些奇怪,正在想著,這是那裡來的船隻,會不會是山東兵的戰船呢?

猛然只聽“轟——轟——” 的巨聲響起,有三條大船的船頭彌散出大量的煙霧,孫可望不禁大吃一驚,這三艘船竟然裝配了火炮。

原來就在李龍出兵進攻漢陽府的時侯,就估計到一但破城,西軍多半會從碼頭上乘船逃跑。但山東兵也沒有水軍,無法在江面上攔截。但李龍從渡江的船隻中選了十條較大的船,都裝上了火炮,當然都是中小型的火炮,最大的也就是二號佛郎機炮,並且在毎條船上安派了三十名火槍兵,普通船隻就這樣升級成為了戰船。李龍估計,西軍也不會有戰船,那麼大家都是半斤八兩,不過自己的船裝配了火炮火槍,勝算還是很大的。

因此在開戰之後,李龍讓這十條船也駛到漢陽府城附近等候。而等山東兵轟開了城門,殺進漢陽府之後,李龍便下令船隻出動,去攻擊漢陽府的碼頭。不過西軍的潰敗速度比李龍預想中的要快得多,因此等山東兵的戰船駛到碼頭時,己有六七艘船離開了碼頭,向長江對岸駛去。

而當先的三艘戰船裝配的二號佛朗機炮也立刻開火,三發炮彈有一顆打到了水裡,激起了一道兩丈多高的水柱,而另兩顆炮彈分別命中了兩艘船,有一顆打中了船樓,砸著木屑飛濺,連帶著砸死了四五個人。而另一顆擊中了一條船的船舷離水面不到三尺的地方,砸出了一個水缸口大小的大洞來。雖然缺口是在水面以上,但缺口附近的船舷板以經被震裂,側舷其實開始浸水了。

隨後其他幾條船上的火炮也都開火轟擊,但其他戰船上裝配的都是長管炮和虎蹲炮,距離根本就夠不著。不過雖然大部份炮彈都落到了水裡,但給西軍帶來的震懾力可不小,因為現在的西軍是一聽到槍炮的聲音就直打哆嗦。而幾條以經駛出碼頭的船側拼命搖槳,希望能夠逃火炮的打擊。

孫可望在船上看見,也不禁嚇得臉色大變,忙大聲道:“開船,快開船。”

一個士兵答道:“孫將軍,李將軍他們還沒有上來呢?再等等他們吧。”

孫可望勃然大怒,道:“還等什麼?要讓咱們這一船的人都陪著他在這裡等死嗎?聽我的命令,馬上開船,知道嗎?馬上開船。不然的話,我就先宰了你。”

其他的士兵也不敢再和孫可望再爭辯下去,只好砍斷了纜繩,搖櫓蕩槳,駛離了岸邊。

劉文秀和孫可望分兵之後,帶領人馬向山東兵殺了過去。而山東兵一見有敵人主動向自己衝殺了過來,也立刻站成三段連射的陣式,向著西軍開槍射擊。

這條道路並不算寬,並排大約只能站下二十人左右。而山東兵的士兵顯然是經過巷戰的訓練,責負射擊的士兵分為二排,前排的士兵蹲在地上,後排的士兵站立,形成疊加射擊,而是釆用換槍不換人的方式輪射,而且在狹窄的環境中,西軍同樣也展不開兵力,只能一隊一隊的向前衝,結果都無不慘死在山東兵的槍口之下。

經過了幾輪進攻,西軍終於發現自己完全就是白白送死,跟本就傷不到敵軍一根頭髮,雖然是西軍中的精銳人馬,但在這個無情的事實打擊下,心理還是迅速崩潰了。於是都紛紛轉頭逃命。而劉文秀也接到了孫可望派人來通知,說以經搶到船了,讓他儘快趕去匯合,因此劉文秀也無心再戰下去,也只好跟著敗兵一起逃跑。

好在這時孫可望的一行人殺開的血路尚未完全合隴,加上劉文秀帶領人馬一陣猛衝,到也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衝到了碼頭邊上。但也是恰恰就在這時,孫可望以命人砍斷了纜繩,駛離了岸邊。劉文秀等人只能在岸也眼睜睜的看著孫可望站在船尾上的身影逐漸變得越來越小了。

氣得劉文秀在岸邊跺著腳,指著江水,破口大罵孫可望。而就在這時,身後的山東兵也殺了上來。眼看著再罵也無益了,劉文秀也只好恨恨道:“我們再去找別的船吧,先逃離漢陽府再說,等回到武昌府之後,見了大王,我們再找孫可望算帳。”

雖然劉文秀想再找一條船逃離漢陽府, 但又談何容易, 因為這時山東兵以經從各個出口殺到碼頭,許多來不及上船的士兵紛紛都倒在槍口之下,而其他士兵也都紛紛向河岸邊退讓,被山東兵逐漸包圍住了。

而在江面上,山東兵又連開了數炮,打沉了一艘小船,雖然放過了六七條船,卻成功的震住了其他尚未離岸,或是剛剛離岸的船隻。不過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到是饒幸躲過了幾次炮擊,其中有一顆炮彈打到離船頭只有不到兩丈遠的地方,衝起的水柱濺了孫可望一身。但還是脫離了山東兵的追擊,向長江對岸駛去。

其實山東兵的火炮數量有限,而且在江面上,準頭更是有限,如果所有的船隻都不顧一切,離岸逃跑,到是有一大半能夠跑得掉。只是現在對火炮、火槍的恐懼以經植入了毎一個西軍士兵的心裡,一聽到火炮、火槍的射擊聲,士兵們不僅都喪失了抵抗的勇氣,而且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了。結果連船都不敢開了,離岸的船也又駛回岸邊,都只能老老實實的策手就擒。

這時山東兵的兩個火槍團以經組成了一個半圓圈,將剩餘的西軍包圍在裡面,毎一個火槍兵都平端著火槍,對準了包圍圈裡的西軍。而因為劉文秀也在岸邊,因此西軍的士兵們也本能都圍靠在劉文秀的身邊,把他當作自己的依靠。而劉文秀心裡也只能苦笑,到了這步,自己又能去依靠誰呢?轉頭又看了看江面上, 孫可望乘坐的那條船以經駛遠了, 劉文秀心裡還在恨恨的想著, 剛才山東兵的火炮怎麼不把那條船給擊沉呢?

就在這時,只見山東兵陣中分出一條甬道,李龍從甬道來到了陣前,對著西軍的殘餘人馬大聲道:“你們著,我就是朝廷的大將軍,山東總督李龍。現在你們以經無路可退了,如果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我可以僥你們一條活命,如果繼續負隅頑抗,拒不投降的話,等著你們的,只有死路一條,何去何從,你們自己選吧。”

劉文秀在陣中也聽得十分清楚,向左右看了看,道:弟兄們,到了這一步也沒什好說的了,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大家都降了吧。至於降了以後的生死,那就聽天由命吧。” 說著,首先把自己的佩刀扔在地上。其他士兵顯然都是以他馬首是瞻,見他這樣做了,也都紛紛扔下武器,束手投降。

李龍見了, 馬上又下令, 命西軍的士兵一個一個排著隊,從包圍圈中走出來,先搜查他們的身體,看有沒有隱藏著武器,然後指定地方,讓他們坐在一起,派人看押。因為這次投降的西軍士兵有好幾千人,一時還找不到那麼多繩子,因此只能先把他們看押起來。

從包圍圈中出來的人越來越少,最後一個出來的就是劉文秀。其實從他剛才開口讓士兵們投降時,李龍就以經注意到他,顯然這是西軍中的一個大人物。因此在劉文秀走出來的時候,李龍親自將他攔住,道:“你是什麼人?報上名姓來?”

劉文秀道:“我乃劉文秀便是。”

李龍點了點頭,上下打量了兩眼,見劉文秀的身材頗高,比起自己,只矮了少許,估計也在一米七五以上,到是生得眉目修闊,蜂腰猿臂,氣宇軒昂。李龍笑道:“原來你就是劉文秀?”

劉文秀也微微一怔,道:“你知道我嗎?”

李龍也沒有回答他的問話,道:“前天你們進攻江灘,從側翼襲擊之計,可是你想出來的嗎?”

劉文秀也頗為驚訖,道:“你怎麼知道是我?”

李龍仍然沒有回答他的問話,轉頭對衚衕道:“怎麼樣,我說的沒有錯吧!前天的側翼襲擊之計,就是他想出來的。”

衚衕苦笑了一聲道:“大人,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就是諸葛亮,什麼事情都知道。”

李龍也微微一笑,吩咐人先把劉文秀帶下去,單獨看管。劉文秀也覺得莫名其妙,被帶走的時候,也忍不住回頭看了李龍幾眼。

到了這個時候,漢陽府以經完全落到了山東兵的手中,李龍命士兵淸掃戰場,清點府庫和戰利品,並且安撫城中的百姓,山東兵是來解救漢陽府,會保障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不必但心,令商賈農夫,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人等各安生業,尊紀守則,便可保平安。

漢陽府的情況比其他縣城稍好一點,現在城中大約還有一半的人口。李龍就在府衙住下。到了晚上,這一戰的結果也統計出來。

在攻取漢陽府的戰鬥中,山東兵一共只損失了二十六名士兵,而斬首二萬二千餘級,生擒了六千五百餘人。不過畢競是攻下了一座府城,收穫也頗為豐畗,一共查獲了糧食六萬多石,麵粉五萬餘石,白銀十萬餘兩,另外還繳獲了馬匹五千餘匹,大小船隻三十六條,至於其他的刀槍武器盔甲什麼的,山東兵壓根就看不上眼,因此也懶得去統計,隨便一扔就不管了。

隨後李龍又下令,將劉文秀帶到大堂上來,自己要親自問話。

不一會兒,劉文秀就被帶上來之,李龍命人給他鬆綁,又讓他坐下,劉文秀也疑惑不定,道:“李龍,你到底打真對我怎樣,不妨直說吧!我劉文秀既以被擒,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龍淡淡一笑, 慢慢道:“劉文秀,表字鴻遠,陝西榆林人,生於天啟元年,於崇禎三年從張獻忠為寇,轉戰於秦、晉、豫、楚,臨敵陷陣以勇猛稱,人稱“小柴王”,軍中稱“小尉遲”。現為張獻忠所封安西將軍。這些都對嗎?”

劉文秀聽了,也不禁大吃一驚,道:“這些事情,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龍接著道:“你不用問我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我還知道,你喜讀兵法、《資治通鑑》諸書,有文武才,雖在賊寇軍中,但獨以寬慈著,攻破城池未嘗妄殺,遇士紳百姓必設法保全。嘿嘿,到是一個好心之人,只是可惜,卿本佳人,奈何賊呢?”

劉文秀“哼”了一聲,道:“不從賊又能怎樣,我十歲時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些都是官府害的,我如果不從賊,那就只能一心等死了。”

李龍笑道:“說得到是大實話。” 但他立刻臉色一板,道:“但你從賊之後,又都做了些什麼?又使多少人和你一樣,父母雙亡,家貧如洗,只能一心等死呢。”

劉文秀聽了,也默默無語,雖然他為人寬厚,平時盡力保全一些無辜的百姓。但張獻忠做的濫殺無辜的事情實在太多,而且絕大部份都是當著劉文秀的面做,但劉文秀明知不該,卻也無力阻止。

李龍見劉文秀不說話,又道:“劉文秀,如今正逢亂世,其實以你的才能,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建功立業,出人頭地的時候,但如果你一直跟著張獻忠混,是沒有前途的。”

劉文秀當然聽得出來,李龍以經有很明顯的招攬之意。要是劉文秀不動心自然是假話,因為現在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之輩,能夠被李龍看重並招攬,劉文秀心裡也頗覺得意。因為李龍的年紀雖然和他差不多大,顯然以經功成名就了。不過劉文秀還是搖了搖,道:“是官府把我逼上這一條路的,我是絕對不會投靠官府。何況有些官府的作為,比我們做賊的也強不到那裡去。”

李龍笑道:“官府之中,也有好有壞,別人不說,但我的山東兵你總該聽說過吧!我們絕不會欺壓良善百姓,胡作非為。人馬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劉文秀道:“我承認你確實是一個好官,只可惜在朝廷中好官的,都是做不長的,我看你要麼就是被朝廷迫害而死,要麼也會和我們一樣,從賊造反。”

李龍也不禁哈哈大笑,道:“說得好,但你怎麼又能斷定,我只有這兩條路可走,說不定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呢?”

劉文秀凝視看李龍,又過了好久,才道:“李大人,你的心意我以經明白了,但八大王與我有救命之恩,我絕不能棄之而去。”

李龍點了點頭,笑道:“很好,知恩不忘報,不離不棄,重情重義,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如果要是你立刻就投降了,我反到會看不起你。不過我今天所說的話你記住就行了,那一天你想通了。可以隨時來找我。” 說著,又命人將劉文秀帶下去看押起來。

孫可望逃到武昌後,張獻宗才知道逃回來的人還不到二千人,三大大軍,全軍覆沒了。無奈的情況下 ,張獻宗決定放棄武昌,往東南方向的南昌府逃。

而李龍早以得到訊息,首先率軍埋伏在張獻宗逃往南昌的必經之路。張獻宗殘餘的二萬人馬,如何是十幾萬精銳部隊的對手,不到一個時辰,張獻宗的部隊就剩下不到五千人了。眼看著往南逃跑沒有指望了,就像退回武昌繼續負隅頑抗。結果卻把李建泰的十萬追兵趕上。五千VS十萬。。背後還有十三萬。、。。戰鬥細節不用明說。山東兵在損失了0人的情況下,全殲張獻宗部。俘虜張可望,張獻宗。

李自成被俘,部將全部被殺,張獻宗,孫可望被俘。。劉文秀在再三考慮的情況下,決定還是歸降了官軍。至此李龍的南下剿匪之戰可以說完滿結束了。領地從山東省,河北省。一舉擴大到了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六個省。人口一億多人。在俘虜張獻宗的六千俘虜全部坑殺。一個不留。

李龍一面發信往京師報捷,一面安排將領在湖廣,安徽,河南等地駐軍。然後將湖廣交給李建泰駐軍打理。這也算是李龍對李建泰的絕對信任了,當晚李建泰就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心道一定要好好為李龍守好湖廣之地。大軍勝利返回山東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