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威武雄壯裝備整齊的水師陸戰隊,沈京的下巴都快驚得掉下來了。

朱瞻基得意洋洋地望著沈京吃癟的臉,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每次都是你創造奇蹟,這回我也讓你開開眼界。

朱瞻基的得意是完全有資本的。這些人不是從普通的百姓中招募的,而是從成建制的軍隊直接轉化過來的。這一點,從將士們明亮整潔的盔甲、橫平豎直的佇列,寒光閃閃的武器上都能看得出來,更重要的是,他們眼中流露出來的殺氣和自信。這是一支上過戰場的軍隊,這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

“有多少人?”沈京謙虛地問得意洋洋的朱瞻基殿下。

“八千人,都是紀律嚴明、武藝高強的精兵。”

“你不會是把王府的衛隊拉到這裡來了吧?”沈京一語中的。

“你怎麼知道?”這下輪到朱瞻基吃驚了。

“你的管家發了瘋似的到處挖王府的侍衛,銀子開得很高,有好幾個學員都跟我申請退學了,說是要去給你守大門。”沈京唉聲嘆氣地朱瞻基感到惋惜。

“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就實話告訴你吧。皇爺爺準備進一步削減各藩王的護兵,我只能留800名侍衛,這多出來的,只能遣散啊。”

朱瞻基這麼一解釋沈京就全明白了。原來啊這明朝的初期邊境還不穩定,朱元璋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鎮守邊疆。

遼王朱植建藩於遼寧廣寧府,寧王朱權建藩國於大寧衛,谷王朱橞建藩國在上谷宣府,燕王朱棣建藩國於北平。這些藩王各自擁有一定編制的軍隊。朱棣府上有編制一萬七千人。這還不算誇張,寧王朱權居然帶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驍勇善戰,實力強悍。

1399年,燕王朱棣從北平起兵的時候,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逃往南京,寧王朱權擁兵觀望。朱棣單人趕往大寧拉攏寧王朱權,暗中重金勾結朵顏三衛,最終脅迫寧王朱權隨他造反。朵顏三衛的騎兵成了朱棣“靖難軍”骨幹。可以說,沒有這些軍隊,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後,就改變了朱元璋的藩王守邊政策,遼王、谷王、寧王三王都改封到南方。此外,朱棣還將駐守和林等蒙古境內衛所的明軍後撤,退後到長城防線。

對於他的兒子們,本來跟隨朱棣造反的時候就收編了不少的部下,為了防止悲劇重演,朱棣下令,他的兒子們只能擁有兩千人的衛隊,像朱瞻基這一輩的,連千人都達不到了。是故,他藉著水師陸戰隊的名頭,把自己的老部下都安排到了這裡。

“不是我說啊,司業大人,我這些部下,都是現成的,連訓練都不用了。直接可以上戰場的。看見了沒有?那裡還有三千的騎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沈京搖著頭道“還是要經過訓練啊,這些人現在未必能適應水師陸戰隊的使命。”

“口出狂言,你敢跟我打個賭嗎?”朱瞻基道。

“哦,怎麼打?”沈京也來了氣興致。

“你拉出教導隊,我也出一百人,不用任何兵器兩隊肉搏如何?說好了,贏了的話,陸戰隊就不用訓練了,你你要在眾人面前學狗叫。敢不敢打這個賭?”朱瞻基雙手叉腰,語氣中充滿了自信。他的軍隊都是敢戰之士,隨便抽出一百人,都能打掉教導隊那幫鳥人一嘴的牙。

“好,你輸了的話就按照我的要求重新訓練考核。不過我有個小小的條件,打鬥的地點我來定,如何?”沈京提了個小小的要求。

“好,就依你。”

沈京喚來成大均,讓他帶一百教導隊的弟兄,明日出發和朱瞻基選出的百人隊展開角逐。這地點他也想好了,就是第一次出海作戰的枸杞島。

為書友“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加更一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