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隊伍同時出發,沈京的隊伍由成大均帶領,朱瞻基的隊伍則由百戶朱六福帶領,至於這結果要四五天後才能出來。

接下來的演練是陣型、佇列、對攻、騎術。玄武湖邊的校演場煙雲瀰漫,八千人一起移陣、八千只喉嚨一起嘶吼,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沈京這個書生都給震撼到了,他恨不得下一刻就帶著這支虎狼之師東征日本,彌補後世日本侵略中華給人民帶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創傷。

但是不成啊,理智告訴他,陸軍要想上船,不脫層皮那是不可能的。他剛才把兩隊人馬交手的地點定在枸杞島,就是要讓朱瞻基明白,經過海浪顛簸,他的一百人馬說不定就會人仰馬翻,在這種狀態下,別說打仗了,就是吃飯都吃不下去。這一點朱瞻基暫時還沒有想到,以前這支隊伍過長江的時候也坐過船,沒有什麼異常,但是到了海上能一樣嗎?他們能經受住海船的顛簸嗎?對於這一點光說理是說不通的,得讓朱瞻基殿撞了牆才能意識到這一點。

閱罷陸戰隊,沈京安排他們暫時到水師學堂的北面安營紮寨,待到各地的水師實習基地有了眉目,就立刻安排他們自進駐實習基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處置方案深得朱瞻基的賞識,他清楚地明白,把這麼大一支成建制的軍隊留在南京城裡是不合適的,要是御史發現了什麼苗頭,彈劾的奏章就會雪片一樣地飛向皇上的案頭,三人成虎,說不定多疑的朱棣會誤認為朱瞻基父子有造反的企圖。

三大營駐紮在京城,其實就是為了防範萬一的,不過這三大營除了少量的兵丁,主力還是依舊在城外駐紮,一旦南京有險,才會進城據城牆而守。為了進一步加強南京的城防,防止再出現慶餘堂這樣的拐賣人口的事件,朱棣新設立了一個秘密軍情組織——九門,用以監察百官,掌控京城人心動向。

原來的錦衣衛雖然強大,但在一家獨大的情形之下,不免會有些懈怠,同時有兩支秘密隊伍互相競爭,更有利於兩部門的健康發展。所以現在南京城的一舉一動都會在朱棣的視線範圍之內,今天在玄武湖出現了成建制軍隊,又搞出這麼大的陣仗,無疑會讓朱棣心生警惕,還不如在皇上發難之前,自覺處理好,以免起了後患。

回到水師學堂,已是夕陽在山,城裡的人漸漸地散了,各自回到各自的家中。這裡不比揚州,反而是到了晚上更加熱鬧。南京的娛樂行業集中在秦淮河一帶。這裡集中了全南京最具風情的歌姬,一到晚上,各種大大小小的畫舫漂動在河面上,彷彿讓人感覺這裡不是凡間,而是天上的街市。

徐巖沒有在玄武湖附近找到沈京,有點悶悶不樂,找了家茶館喝了會茶,正好聽到隔壁桌在談論昨夜在秦淮河畫舫裡的風流韻事,他坐不住了,起身付了茶錢,徑直往秦淮河方向走去,準備來個不醉不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