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千金買骨的舉動——

第三十一章千金買骨的舉動

彈劾中書令王文幹奏摺有如雪片一般的飛來,這讓劉復亨大大的頭疼,畢竟王文幹是自己的心腹,而且自跟隨自己以後忠心耿耿,為自己出謀劃策,招兵買馬,穩固後方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劉復亨看來,王文幹雖然才能比不上漢初的蕭何,張良,但是他卻同時挑起這二個人的擔子,既是運籌帷幄的軍師也是籌集錢糧的主薄!

因此,即使在眾人的彈劾之下劉復亨還是暫時壓下了這些奏摺,但是反對王文幹的大臣見奏摺有如投石入海,了無音訊,很快就將彈劾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臣有本奏,臣彈劾中書令識人不明,用人不察之失,以至我大漢二十萬大軍險些陷入死地!”

“臣也彈劾中書令!”

“陛下臣附議,中書令用人無方,置我大漢於險地!”

……

見反對自己的大臣居然有如此之多,王文幹顯得有些慌亂,他想大到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儒臣反對他!

侍中張弘略冷冷的看著王文幹,見其驚恐,不由得連連搖頭,作為帝國最有權勢的三省長官,他相當看不起王文幹的作派,人得志後,開始對自己還畢恭畢敬,後來居然明目張膽的將手伸到了他的門下省!

除了門下省的官員外,有如此多的儒臣也同時出來彈劾王文幹,其中也不乏張弘略的背後推手,張弘略看了一眼表面無動於衷,一直都在閉目養神的姚樞,張弘略心想沒有這老家夥的默許,恐怕這些儒臣也不會如此的踴躍吧。

彷彿感應到張弘略的目光,姚樞睜開了雙眼,淡淡的看了張弘略一眼,隨後又若無其事的閉上了。

這老狐狸!

張弘略暗罵一聲!

事實上,姚樞什麼也沒做,儒臣們之所以群起而攻之,是因為在這些儒臣看來,是就是,非就是非,王文幹薦人不當,釀成了大禍,自然刺激了他們的正義感!

好不容易建立了大漢,讓儒學重回統治的地位,怎麼能讓王文幹這種不學無術的異類敗壞朝綱呢!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國家法令,儒臣雖然掌握著尚書省,但是沒有中書省的決策,他尚書省沒有辦法執行!

眼見群情激憤,劉復亨也暗歎一聲,他也不得不作出決定,處罰王文幹,暫時將王文幹從中書令的職位上放下來。

這些個大臣啊!

朝中的三股勢力涇渭分明,姚樞為首的儒臣,王文幹為首的跟隨自己的草根,張弘略為首的世閥,基本不用劃分,依其身份天然就形成的界限!

當初分別將其劃分到了三省的決定,讓劉復亨得意了很久,認為這是個相當英名的辦法,這樣一來三省就互相牽制,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而如今王文幹居然犯了錯,雖然自己很不願意,當群情激憤之下,劉復亨也無能為力。

“王愛卿可有話?”劉復亨看向王文幹。

“臣有罪!臣失察置大漢於險地,臣無話可!”王文幹回道。

本以為,王文幹可以辯護一下,找個理由,自己也可以從輕發落,沒想到他如此老實,劉復亨再次暗歎一聲。

忠臣拉!可惜了!

“既如此,中書令王文幹識人不明,用人……”

就在劉復亨決定撤換王文幹的時候。

“報!陛下,太子殿下八百裡急報!”

“呈上來!”

“是!”

劉復亨接過劉淮的八百裡急報,攤開視之,遂面露喜色。

不得不王仲所寫的非常高明!

在八百裡急報中王仲絲毫沒有為王文幹求情,但是卻是替鎮軍將軍石興祖求情,認為其雖然戰敗,但是其以身殉國,致死不退,若是不撫反懲,恐怕會寒了大漢的軍心,另外一方面急報還誇大了郭侃的軍力,認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是換了另外一個將領也不會做的更好!

於是,劉復亨令左右將急報傳給尚書令姚樞。

姚樞視之,遂道:“此千金買馬骨之舉,亦可振我大漢軍心,可行!”

劉復亨頓時大喜,於是下令道:“鎮軍將軍石興祖扼守中軍,死戰不退,為國捐軀,實為武人楷模,加授龍虎衛大將軍,賜金五十,厚恤其家!”

語出,原本跪在地上等待處罰的中書令王文幹內心狂喜,石興祖這個廢將都被定性為大漢的“烈士”了,他王文幹自然沒事了,不存在薦人不當的過失了,不然大漢的律令就前後矛盾了!

忽然的轉變讓張弘略目瞪口呆,看了姚樞遞過來的急報也只能仰天長嘆一聲。

張弘略不忿看了一眼面露喜色的王文幹。

看著吧!

這個不學無術的匹夫居然也能當上二千石的高官!終有一天自己還是要抓住他的把柄將他從高位上扯下來!狠狠的將其打回原形!

**************************

濟南城外

一群黑甲騎兵整齊的排練著,身著重甲,批胄束髮,手執長槍,馬上的騎士威風凜凜,殺氣凜然,更讓人畏懼的是其胯下的戰馬亦是著甲,全副武裝!

“全軍突擊!”

為首的騎將喝道!隨即黑甲騎兵瞬間開始動了起來!速度雖然不快,但是不過二千餘騎兵,其奔襲起來的氣勢比數萬騎兵同時衝鋒帶來的壓力還大前方設定了很多障礙,諸如柵欄,拒馬之類的工事,然而這些黑甲騎兵卻直接無視,像潮水般的湧過,這些讓普通騎兵之能望而卻步的工事被滾滾的鐵流無情的撕碎了,只留下一地的碎片!

劉淮看到黑甲騎兵的突擊威力,滿意的了頭,如此強大地突擊能力,簡直是猶如“坦克”一般,或許槍陣可以扼制,但是鐵騎衝過,及時馬上的騎兵戰死,鉤索絞聯之下,死而不墜,照樣可以撕碎好幾層槍陣,一個鐵騎就可以破一大片長槍!

劉淮讚道:“以鐵騎為前軍,著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死而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只要避開強弩,此戰法可破步卒。”

然而鐵騎雖強,劣勢也非常明顯,機動差、反應力弱、作戰持續能力短等缺。同時鐵騎還是一種耗資不菲的兵種,在古代冶金技術不發達,金屬貴重,因而鐵騎所裝備的鎧甲造價就變得非常昂貴,並且鐵騎對於戰馬選擇、裝備護理、後勤運輸等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較高,實是一種非常奢侈的兵種。

關鍵是看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只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鐵騎的威力絕對是無人能擋的,其裝甲具有承受大量攻擊的能力,鐵騎透過衝鋒產生的速度、動量對敵人陣地製造壓制性的突破,沖毀敵人陣形,打擊敵人士氣,簡直是冷兵器時代的人肉坦克,在古代戰爭中陣形是確保勝利的基礎,高昂的士氣也是取勝的關鍵,一旦破壞了敵人的組織基礎和心理平衡,就相當於獲得了勝利!

“末將拜見太子殿下!”

就在劉淮思索鐵騎威力的時候,為首的騎將下馬跪在劉淮的面前行禮。

“平靖侯免禮!”駐馬而立的劉淮道。

平靖侯張果是收編山東南部時候,投靠過來的其中一股勢力,人數不多,只有六千,佔據的地盤也不大,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勢力,卻擁有二百的重甲騎兵!

原來張果的祖父是金國鐵浮屠的將領,投靠蒙古人後封了千戶,但是對於鐵浮屠,蒙古人並不是很重視,因為蒙古人自身擁有一部份突擊騎兵,而且蒙古騎兵不僅精於騎射,而且還擁有不俗的突擊力,因此作為漢人的騎將,不受蒙古人的重視。

此時,金國滅亡多年了,但是騎將的技藝卻沿襲了下來,父親的盔甲傳給兒子,兒子的盔甲傳給孫子,祖祖輩輩的流傳,造就了張果流淌在血液裡的武勇。因此精通鐵騎的張果投靠後,被劉淮重用,委以重任,並且得封平靖侯的高爵,食二千邑,而其他與張果一般的勢力不過是封了個虛侯,連食邑都沒有。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