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想要裂土的嚴家——

第三十二章想要裂土的嚴家

開封

忙哥剌看著高聳的城牆,眼中透露出無可奈何的目光,城下伏屍如麻,血流滿野!

在這個曾經北宋的都城之下,忙哥剌麾下的兵馬損失摻重,不過幾日功夫,六萬河西精兵損傷過半,這樣的戰果讓他相當震驚,然而開封城下的抵抗卻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他剛剛升起燃燒正旺的野心之上!

史家二十七萬大軍入山東,忙哥剌本以為不過是幾萬老弱病殘的史家不過是只虛弱的病貓,只要自己出兵就可以手到擒來!卻不想一路上雖然勢如破竹,但是兵鋒卻折在了開封!

“繼續進攻,給我把城拿下來!”忙哥剌猶豫了一會作出無視士兵傷亡的決定,下令道。

“秦王殿下,不可!郭侃已經回師了,我軍即使佔了開封,也未必能夠守住,此時當果斷撤軍!”忙哥剌麾下的頭號謀士廉希憲進言道。

廉希憲是一位漢化極深的色目人,他精通儒學,與中原學者並無二致,人稱“廉孟子”,作為色目人,廉希憲受到了蒙古人的重用,以中書右丞和中書平章政事先後在中央和京兆、山東、北京等地任職,為忽必烈的王朝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劉淮攻大都的時候,廉希憲正好代天巡狩京兆,中原變亂後,廉希憲就留在了秦王的麾下,成為其首席謀士。

“撤軍?撤到哪裡?”見廉希憲開口,忙哥剌也不好發作,這個色目儒者的威望實在太高了,就算當年忽必烈也相當尊敬,如今以忙哥剌的秦王的身份,也要尊他幾分!

“退守洛陽,扼行慶關,據雄關之險以制史家,如此平分河南之地,史家實力太損,而我軍實力大增,此消彼長之下,我軍只需經營數年,就可以一舉消滅史家!”

廉希憲解釋道,這是依目前的形勢看最佳的方案!

此時的忙哥剌正好陷入困境,進退兩難,本就是硬著頭皮進攻,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是實際上現在能戰的兵力不過六萬,步卒三萬,騎兵三萬,即使僥倖佔了開封,也沒有辦法守住。

權衡利弊之後,忙哥剌還選擇聽從廉希憲的策略,立刻撤軍。這時候還在二百裡外的郭侃得知忙哥剌撤兵後,連忙帶兵追擊,將大量的輜重留在了後方。

********************************

河南境內王孝忠所部

“將軍大人,郭侃先行帶兵去開封了!”

前來稟報了斥侯一臉喜色。

“知道了!”王孝忠平靜的應了一聲,臉上的表情古井不波,絲毫沒有任何喜悅之情。

麾下的騎兵將領面面相覷。

“將軍大人!是不是可以出兵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竹崎季長終於忍不住了,開口詢問道。

王孝忠看了竹崎季長一眼道:“什麼時候出兵,本將軍了算,現在還不到時候!”

“那要到什麼時候?”竹崎季長相當不解,又問。

“大膽!你可知大漢軍規,探聽軍機者定斬之!”王孝忠喝斥道。

竹崎季長只得幸怏怏的走了出去。

王孝忠的心翼翼雖然引起了很多將領的不滿,包括他自己的屬下,但是即使最為不滿的日本將領竹崎季長、島津忠宗二人都絲毫不敢私自行動,大漢嚴格的軍規體系有效的制約著一切!

*********************************

臨淄

當河南大戰的序幕拉開的時候,劉淮只帶了著三千人馬來到了臨淄。

臨淄的歷史相當的悠久,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文化燦爛,古代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是齊國的國都,漢代齊王首府,三國為青州的治所,隋、唐二代為大郡的駐地,自宋以後為縣。

劉淮來此自然不是懷古的,他是要和現在山東僅剩的最大的軍閥嚴家三兄弟在此會談。

嚴劉二家世代交好,劉淮的祖父劉通也是東平人,當時可以是依附於嚴家的勢力,但是當實劉淮投靠了蒙古太師木華黎之後,勢力大增,被封為齊河總管,授鎮國上將軍、左副都元帥,才開始發家,到了劉復亨這一代,更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才一躍成為可以和嚴家相媲美的大閥。

原本一山不容二虎的規律在嚴劉二家的交往中被打破了,相反儘管都是東平出來的閥門,儘管共同執掌著山東的大權,但是嚴劉二家卻始終保持著默契,甚至守望相助,關鍵的時候互相拉對方一把!

“侄兒劉淮見過伯父!”

儘管劉淮已經是大漢的太子,尊貴無比的燕王,但是見了嚴忠濟依然執子侄之禮。

“賢侄折煞老夫了,快快免禮!”嚴忠濟連忙阻止劉淮。

大帳之中,二人寒暄一番後,卻依然沒有進入正題,嚴忠濟先是大談昔日嚴劉二家的交好之情,隨後又誇起齊魯大地的風景秀美,而後又談到了仙島蓬萊的種種傳,再引申到怪力亂神之事。

對此,劉淮沒有絲毫的不悅,反而心中大喜,對放越是如此,就明越在意此次的會談!

而嚴忠濟此時也暗贊劉淮性子沉穩,自己刻意東拉西扯一番,對方居然沒有任何反應,依然彬彬有禮的應對。

嚴忠濟雖然暗贊不已,但是見劉淮絲毫不動,也無可奈何,想要先開口講條件,又不好意思,但是總不能幹耗著,忽然嚴忠濟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開始誇起姜子牙來。

接下來嚴忠濟不厭其煩講述了姜子牙的貧困生涯、避紂去商、習武著書、牧野大戰、封齊就國、破菜爭丘、太公治齊、懲治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國等的不平凡一生。

就在劉淮快要目瞪口呆的時候,嚴忠濟總算出了關鍵的一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若有不臣,太公可以伐之!大丈當如此!”

語出,劉淮馬上就明白了。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嶺,北到無棣,正是春秋的齊國之地,而姜子牙受封於齊,嚴忠濟言下之意就是要整個齊地!

此時嚴家所佔的山東大半的地區,正好和春秋時候齊國的地盤差不多大。

“伯父,古時的分封制有所欠缺,太公雖忠,其後人卻有不臣,故古法已經不用,現今雖分封而不賜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劉淮立刻暗示道。

聽了劉淮的話,嚴忠濟大為失望,如果不封地,那樣地盤等於沒有了,雖此時大漢的聲望已經如日中天,是角逐天下最有希望的勢力之一,但是如此低的價碼,嚴忠濟覺得很難接受,當初他大打感情牌就是希望多獲得一眼前這位大漢太子的好感。

但是裂土一事是大漢的底線!

劉淮是不會答應的。

這一嚴忠濟也知道,但是此時嚴家已經又重新擁兵二十萬,雖然其中的大半士卒連兵甲都沒有,但是有好歹龐大的基數在那裡!

兵很多,可惜這一,劉淮看不上,此時他收攏了山東其他大勢力的十八兵馬,兵員太多了,非常影響軍隊的戰鬥力,而且大量的人口從事軍事,影響田地的耕種!

如果不是戰亂,四面環敵,劉淮甚至要打算裁軍!

一門三侯是劉淮的價碼,但是顯然嚴家是不會答應的,這個條件離他們的心理價位太遠了,嚴家的想要的是封王爵、治齊地、統兵馬!但是這樣一樣已經與藩鎮勢力無疑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儘管嚴家承諾尊法令、納賦稅、聽調遣,但是劉淮知道,擁有兵權治權的藩鎮極其危險,只要願意,隨時可以反叛!

雙方的第一次會面,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果,顯然是嚴家索取的太高了,超出了劉淮的容忍範圍!

就在劉淮兩難的同時,大漢的使節來到了臨淄!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6839395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