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無可奈何的妥協——

第三十章無可奈何的妥協

大都中書令府

“混蛋,廢物,蠢貨……”中書令王文幹歇斯底里的罵著,絲毫沒有一絲大漢重臣的威儀。

石興祖是王文幹大力推薦的,才當上了鎮軍將軍的位子,王文幹此所以鼎立推薦石興祖,不是因為其武勇,也是不因為其是大漢天子的同鄉,王文幹推薦石興祖的原因很簡單,石興祖給他送了滿滿一箱的白銀!

王文幹本是武人出身,家族沒落後,不免對金銀有著特殊的好感,因此當上中書令之後,他更是利用職權的便利收受了不少財貨,不過王文幹是聰明人,同時也對劉復亨沒有二心,因此他推薦人才的時候也會順便考察一下對方是否有真才實學。

光有財不行,還得有才!

石興祖名聲在外,不僅是個勇將,還是個仁將!

因此王文幹收了石興祖的一箱的白銀之後,毫不猶豫的大力推薦他,卻不想這個石興祖是個水貨,當齊河被襲的訊息傳至大都,王文幹立刻傻眼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文幹舉薦的人出事了,用人不當,察人不明的錯失免不了要落到他的頭上!

王文幹緊張萬分,自從當上中書令之後,開始還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是很快巨大的權勢讓他迷失了,原本不過一地總管的他何曾開始管理過一個國家,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文幹開始大肆提拔任用自己的親信。

此時大漢的朝庭雖然在對外上驚人的一致,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庭之上的勢力逐漸分成了三股,以姚樞為首的儒家勢力,掌尚書省,以張弘略為首的漢軍世侯掌門下省,而以王文幹為首的原先跟隨劉復亨的草根掌中書省。

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權力本來就相互制約,而且彼此所代表的利益不同,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心謹慎,後來逐漸有了分歧,雖然沒有勢同水火,但是一摩擦總是有的,這時候王文幹舉薦石興祖的過失,無疑是姚樞、張弘略二派彈劾王文幹的最好的藉口!

王文幹思來想去,無論如何自己這個用人失察的罪名不好推卸,這時候,只有劉淮能夠保住他目前的地位!

畢竟即使姚樞、張弘略也是站在太子劉淮一方的,如果劉淮肯保自己,想來其他人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於是王文幹連忙派人前往濟南請求劉淮的幫助!

***************************************

濟南

在郭侃的大軍撤走之後,劉淮立刻分兵十萬麾軍南下,襲捲山東南部,原本五十萬大軍決戰濟南,大漢和史家這二個龐然大物的交鋒讓山東的大實力們都震驚不已,心驚忐忑的等待著兩強對決的結果,好讓他們作出最正確的抉擇!

如今結果出來了,漢軍勝!

於是還沒等劉淮的漢軍攻城,一路之上,所過的城池都是望風而降,勢力大者如解誠、王安仁、賈文備等人各有三、四萬兵馬,勢力著喬惟忠、何伯祥、王汝明,裨將張果、胡進、田伯榮等割據勢力兵馬不過萬餘。

或許這些人還存有野心,心有不甘,但是在絕對的勢力面前,他們都明智的選擇了歸順,因此短短幾日,山東西部處處飄揚著漢軍的旗幟!

劉淮此時麾的的軍力大漲,這些大大的勢力合在一起的兵力多達十八萬之多!

不過此時困擾劉淮的不是眼前這些兵馬的整合問題,而是中書令王文幹的書信!

憑心而論,劉淮對王文幹的一些所作所為相當不滿,王文幹大肆提拔自己的親近之人,肆無忌憚的收受賄賂,這些對於來自後世的劉淮來是相當無法容忍的事情!

而且王文幹所推薦的石興祖是個不折不扣的廢物,四萬兵馬,好好的不依城而守,居然腦殘的要在城外安營紮寨,關鍵的時候居然把齊河給丟了,讓自己在戰場上相當的被動!要不是郭侃主動撤軍,濟南會戰的勝負如何還相當難料呢!

“看看你的表兄幹的好事!”劉淮越想越怒,將信件甩給王仲。

王仲不動聲色的將信拾起。

“殿下,我這表兄素愛財貨,然會有分寸,此次薦人,是真走了眼了!”

“分寸?收取重賄也是分寸?”劉淮對王仲為其表兄辯護大為不滿。

“殿下!石興祖此人之勇,名聲在外,而且治軍仁義,也不是一無是處,因此中書令不察也是情有可原!”王仲辯護道。

“華而不實,不過是馬謖之流,險些釀成大禍!”劉淮怒了。

“齊河城,無法駐紮大軍,此非戰之過,實在是對手太強了!”王仲硬著頭皮解釋道。

此言一出,劉淮哭笑不得,有類似後世電視劇裡的經典橋段:“不是我軍無能,而是g軍太強了!”

“好,即便是舉薦人才閃了眼,但是其收取重賄,任用親信,實是國之大害!你表兄如此作為,又居高位,恐怕不是我大漢之福啊!”劉淮立刻轉移問題,將重放到了王文幹的品行之上。

“殿下,自古以來水至清則無魚啊!”王仲沒有想到劉淮會如此,在王仲看來,他兄長所在所為不算什麼,當初阿合馬才是個鉅貪,還不是在劉淮庇護之下,才僥倖得以逃脫懲罰!

“則平王仲字!有才無德而位居高位,恐怕是件禍事,用人不察不是重罪,讓你的表兄從中書令上下來反思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劉淮見王仲極力為其表兄王文幹辯護有些不高興。

“殿下!”

突然王仲直接跪了下來,道:“臣之所以維護王文幹是為了殿下您啊!”

劉淮有些吃驚,遂問道:“軍師,這是為何?”

“殿下雖然已是太子,然一日未登九五,就需心經營,出不得差錯,如今我兄品行雖然有些不端,但其也是知恩圖報之人,若是殿下再保其一次,我兄必然會銘記在心的!”王仲道。

此時劉淮頓時冷靜了下來,他此時不得不再重新權衡一番,雖然在劉淮看來此時的王文幹好比一隻蛀蟲一般,不停的在吸取大漢的國力,但是作為太子,劉淮在朝中還需要大臣的鼎立支援!

當時劉淮成為太子,姚樞、張弘略、王文幹三人都大力支持過,姚樞雖然支援他,但作為大儒有的時候認死理,不好掌控!張弘略是畏懼劉淮的實力而站到劉淮的陣營裡,但是其畢竟是劉淵的岳父,不能掌控!而當初劉淮和王文幹不過是政治交換,互相支持罷了。

見劉淮臉上表情不斷變幻,王仲繼續鼓動道:“殿下,當以大局為重,若是我兄不懂得懸崖勒馬繼續受賄,殿下登位後大可將其剷除,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舉手之勞而已!”

劉淮權衡一番,不得不艱難的作出維護王文幹的決定,儘管他對王文幹的行為相當看不慣,但也不得不暫時容忍他。

“你斟酌著辦吧!”

劉淮無奈的丟了一句話,儘管此時他貴為太子,但有時候也不得不作出妥協!

“多謝殿下!”王仲頓時大喜!

************************************

河南境內

“忠武將軍大人!郭侃果然加速行軍了!”島津忠宗興奮的稟道。

此時王孝忠眼中精光一閃,但是隨即他強行按捺住自己的激動,道:“繼續休整!”

語出,原本躍躍欲試的眾將都露出失望的神色!

“將軍大人!你不會怕了吧!如果怕了讓我們武士先上!”

竹崎季長挑釁的看著王孝忠,他的軍職是正四品下定遠將軍,比王孝忠的正四品上忠武將軍只低了一!沿途對郭侃軍的襲擾竹崎季長做的相當的出色,而郭侃軍隊都只一味的防禦,甚至都不敢反擊,這一大長了竹崎季長的氣焰。

王孝忠雙眼一瞪,頓時眼中殺機湧動。

“我是主將!你想犯構軍之罪麼!”

看到王孝忠眼中的殺機,竹崎季長頓時不敢言語了。

漢制軍規: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此時王孝忠是主將,因此清醒過來的竹崎季長頭腦不再發熱,也不敢再繼續挑戰王孝忠的權威了!

見到矮子退縮了,王孝忠很是滿意,又下令道:

“繼續監視敵軍動向,讓斥候不要跟的太近!”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