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問鼎天下的征戰]第二章伏擊阿術的戰鬥——

第二章伏擊阿術的戰鬥

日出是總是非常壯觀和動人心弦的,特別是在山上,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將劉淵整個人映成了金色。

然而此時的劉淵卻無暇欣賞這壯麗的景色,此刻他帶著麾下的軍隊伏於山谷的一側,眼睛一眨不眨的的看著遠處的谷口,每個士兵口中都銜著草,靜靜的等待著蒙古軍隊的到來!

劉淵是劉復亨的第四子,在劉淮橫空出世之前,劉淵是劉復亨五個兒子中最為耀眼的一個!當初劉淵剛剛當上行軍千戶,就佩金符,官授進義校尉,領兵千餘巡邏泗州,至淮河九里灣,遇到宋軍水師一萬餘,兵力相差過於懸殊,淵麾下士卒多有畏懼,然而劉淵不懼,身先士卒,主動突入宋軍水陣攻擊敵將,宋軍大潰,奪其船三十餘艘,劉淵以寡攻眾,智勇雙全,自此名聲大振!

元朝征伐南宋的時候,劉淵歸入劉整所部的麾下,駐軍正陽,夾兩淮而守,南逼長江,斷其通路,劉淵奉命屢次出擊襲繞兩淮運輸輜重,斬獲頗豐。在劉復亨行聯姻策略之後,劉淵入毫州迎娶張弘略的女兒,劉復亨北上,佔據大都釋出檄文後,劉淵當機立斷,成功服駐守毫州張弘行借其兵馬五千,而後帶兵北上,一路上招兵買馬,當過泰山的時候兵馬已經過萬,此時恰好蒙古人北上,劉淵就擇一山谷而設伏,靜待蒙古大軍的到來。

泰山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地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東望黃海,西襟黃河,汶水環繞,前瞻聖城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不僅是歷代帝王所奉為的“神山”,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被尊為天下第一山,列中華名山之首。

阿術帶著六萬蒙古騎兵北上,肆無忌憚的從鎮江出發,直穿過兩淮,蒙古鐵騎本就銳不可擋,加上兩淮制使李庭芝有意放任,阿術的軍隊如入無人之境,六萬騎兵,近三十萬匹戰馬,浩浩蕩蕩的橫行在中原的土地上。淮北地區常受兵災,城郭蕭條,不見人跡,殘民往往鼠伏山谷間,相與捋草而食,啖野果,以延旦夕之命,強梁嘯聚,伺隙相攻,蒙古人根本得不到補給,這也是阿術攜帶了大量糧草輜重,以馬拉之的原因,雖然減緩了速度,但饒是如此,蒙古騎兵也能日行二百裡進入山東境內。

辰時二刻,幾名蒙古人的斥侯出現在了山谷口,泰山之地,經常有非常險要的山谷,此時劉淵所選的只能算是一般,儘管如此,斥侯們還是異常敬業的搜尋著,雖然有軍規的約束,但是為了防止士卒話,劉淵讓麾下的士卒口中都銜著草,只要一話,草就會掉下來,因此萬餘步卒在靜靜的伏於兩側,讓蒙古斥侯一無所獲。

就在蒙古人搜尋完畢就要撤走的時候,其中一名斥侯從懷中掏出了一物,隨後在嘴邊吹響,尖銳的嘯聲頓時響徹山谷!

早就準備的劉淵立刻下令附近的士卒將手中的捕獲的鳥禽放飛,一群鳥兒瞬間飛起,隨後山谷又恢復了死一般的寂靜。

蒙古斥侯滿意的了頭,隨後策馬掉頭而去。

見蒙古人遠去,劉淵這才長舒了一口氣,他在劉整的麾下雖然不到一年,但卻學到了很多軍中的經驗,這個當年南宋的名將,現在已故的元朝龍虎?上將軍,因為伯顏搶先過江,憤惋而卒的老人是不世的名將,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造詣都是這個時代屈指可數的!

很快,大批的騎兵奔至,六萬騎,三十萬匹馬浩浩蕩蕩開始的透過山谷,劉淵所選的山谷並不長,也不是很險要,但是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他埋伏的那一側山谷,根本無法從谷內攀爬,劉淵是在當地獵戶的帶領下,才從路帶著大軍才從後山上攀上的,這個地選的非常猥瑣,可以居高臨下的射擊,而不用當心蒙古人能夠攻上,因此其麾下的士卒雖然有一辦是烏合之眾,但是軍心也非常穩固!

看著眼前蒙古騎兵攜帶著大量的戰馬源源不斷的透過山谷,士兵們躍躍欲試,然而劉淵卻絲毫不為之所動,因此即使士卒欲戰,但軍令未出,軍旗不舉,眾軍也只能按捺住內心的戰意,悖軍之罪,可是要斬首的,因此沒有人敢違抗軍法。

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山谷較,谷內同時透過的蒙古騎兵只有萬餘,因此劉淵計算著蒙古人的兵力,當蒙古騎兵透過三成的時候就是最佳的攻擊!

阿術帶著兀良合部的勇士走在隊伍中部,當他進入山谷的時候,就本能的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在近三十年的軍旅生活,阿術轉戰萬里,經歷大三百二十剩餘戰,未嘗一敗,讓他的直覺就像野獸一般的靈敏!異樣、不安的感覺籠罩著他,這種氣息讓他相當的不舒服。

有殺氣!必有伏兵!

阿術馬上得出了結論,阿術仔細觀察著山谷,眼前的景象更讓他震驚,山谷上的右側根本無法攀爬,如果居高臨下攻擊,他麾下的蒙古騎兵毫無反擊的機會,只能白白捱打!此時蒙古騎兵已經透過了二萬餘,而山谷內有一萬的騎兵,還有三萬人馬還未透過,這是最佳的攻擊時刻!阿術判斷敵將馬上就要攻擊了。

“全軍靠左!策馬加速前行!”阿術毫不猶豫的下令。此時軍隊過了三成,如果撤退軍隊將被截斷!只能期待以騎兵的速度快速透過,來減少傷亡!

“舉旗!落石!擂木!放箭!”眼見蒙古騎兵忽然開始賓士,劉淵毫不遲疑的下令。

旗舉!劉淵的軍隊迅速爬起,站在山崖上開始向谷內的蒙古騎兵攻擊,無數石塊紛紛砸下,隨之而來的是密集的箭矢,山谷中較為狹窄的一處,擂木擲下,將山谷堵塞。這山谷不算險要,兩頭都很寬很難堵住,而山崖上的樹木不夠製作擂木,劉淵沒有辦法因此只能選擇其中一狹窄處。

“衝過去!”阿術大吼!

無數蒙古騎兵策馬躍起,跳過擂木的形成的障礙,賓士向前,對於訓練有素,馬術精湛的蒙古人來,這麼障礙簡直是不值一題!雖然山崖上的箭矢不斷落下,但是劉淵麾下的軍隊只有1萬人,分佈在山谷的一側長長的山崖之上,造成的殺傷相當有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讓人驚異的是,隨著蒙古騎兵的的躍起,在蒙古人特有的口令之下,無人的馬匹到達障礙的時候也紛紛躍起,跳過擂木!此情此景讓劉淵目瞪口呆,不由得想起他的上司劉整對蒙古軍隊的評價。

蒙古騎兵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他們體格強壯,能夠適應各種戰鬥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能夠不貪圖安逸舒適的生活很快進入戰鬥狀態,最不容忽視的那種嚴格的紀律,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即使遇到危險也絲毫不亂!

“傳令後軍!放棄輜重,加速前行!”阿術果斷的作出抉擇!

大批的蒙古騎兵冒著箭矢不斷透過山谷,雖然有部分倒黴的傢伙被射倒在地,但是大多數騎兵安然無恙的透過。

“快!都集中在一起!”剛開始被蒙古戰術驚呆的劉淵迅速反映過來,立即集結軍隊於擂木的上方!試圖透過更為密集的箭矢,給蒙古騎兵造成殺傷,讓其屍體將山谷堵住!可惜此時已經有4萬的騎兵已經透過的山谷。

集結的號角吹響!

此時已經透過擂木障礙的阿術聞聲色變!不過很快驚異的表情只是一閃而過,馬上取而代之是一種狠色!阿術狠狠的看了一眼懸崖上的軍隊,隨後頭也不回的策馬而去!

“快!快!快!遲緩者以慢軍之罪論處!”劉淵吼道。

不段集聚在一處射擊,箭矢越來越秘密,此時蒙古騎兵不再是零星的倒下了,不少蒙古人甚至全身上下都被射成了刺蝟!但是蒙古騎兵仍然前赴後續的衝過,騎兵和馬匹不斷倒下,很快就堆積起來,後續的蒙古騎兵甚至不用躍起,可以馬踏屍體前行。

但新的危險出現了,堆積如山的屍體,中間有許多狹的縫隙,一旦馬蹄踩空,必定馬腿折斷,人仰馬翻!

“嗚……”

蒙古人特有的號角響起,正在前赴後續衝擊的蒙古騎兵聞聲立刻停止了前進,隨後紛紛掉頭離開了山谷!

隨著蒙古人的遠去,山崖之上頓時暴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聲!劉淵,這個張家的姑爺,居然不死一兵一卒,就給蒙古騎兵予以重創,此時無論是張家的5000士卒還是招募的5000新兵都一臉仰慕的看著劉淵。

此時,劉淵知道,他已經徹底掌控了這只軍隊!這是劉淵麾下的第一只忠於他的軍隊!

山崖上,劉淵的目光越過山巒,遙遠的地平線那邊,阿術帶著不到4萬的蒙古騎兵面無表情的向北方急馳,阿術帶著拯救元帝國的希望,向黃河奔襲而去!

另外一側蒙古萬戶伯察兒正收攏著萬餘殘兵,一臉仇恨的看向山谷,剛才阿術透過號角給他傳遞了新的命令:追殺並消滅谷內的這支軍隊!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