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銜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當初山子營的營頭初立的時候,孫復把金質虎頭作為營長的標誌,銀質虎頭作為營副的標準,豹頭和狼頭則是連排級軍官的身份象徵,但是現在部隊不斷的擴大,孫復有些苦惱了,級別增加了卻沒有合適的標誌了。

蔣百里來了,孫復給他加了一個金質虎頭,兩個虎頭當個總參謀長,還算可行;蔡鍔來了,孫復也給他加了一個,雙虎頭的旅長在剛有旅級編制的時候,也行得通。但是部隊一擴編,兩顆虎頭就成了營級以上軍官的標誌,麻煩也來了。朱晟、蔣百里這些高於旅級軍官的人孫復給他們加到了三個金質虎頭,但是即將面臨的介於旅級和總參謀長之間的軍職的出現,佩戴的虎頭已經不能滿足分辨職位和級別的需要了。

本來孫復想要用虎豹狼這些獸頭代替五星作為肩章的標誌,但是想到崖州的海軍和以後的空軍,只好打消了這個看似很不錯的主意。陸軍有獅虎豹狼這些兇獸可以作為標誌,但是海空軍難道要用鳥頭和魚頭,就算是這樣,孫復也無法找到足夠的頭來代替五星,遺憾良久,還是向現實屈服了。

孫復拉著蔣百里、蔡鍔、朱晟、張孝準這些手下見識比較多的軍官,關起門來開始籌劃新的軍銜制。

對於軍銜的問題,不只是孫復察覺到了,蔣百里、蔡鍔等人也都覺察到了,但是這種事情不是他們該說的,所有已知隱忍至今。現在既然孫復提出來了,眾人也就沒了估計。

蔡鍔對日本軍隊比較熟悉,當先說道"現行的日本軍銜制比較復雜,陸軍分為6等16級,包括將官三級,佐官三級,尉官三級,准尉一級,士官三級和兵士三級,其中佐官相當於西方的校官,士官三級又稱曹長、軍曹、伍長也就是上士、中士、下士;

相對於陸軍,海軍的軍銜情況更加複雜,包括將官三級,上長官三級,士官三級,準士官一級,下士三級,卒五級,其中上長官相當於校官,士官相當於尉官,準士官也就是准尉,下士就是士官了,卒比之陸軍多了兩級。總之名稱混亂至極,我不建議借鑑日本的軍銜制。"

孫復贊同的點了點頭,拍了一下腦門,孫復真的為日本人的智商著急,這麼複雜的軍制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太混亂了,自己聽著都有種頭暈的感覺,更別提其他不懂軍事的人了。

"我們的軍銜制絕對不能像日本人這樣,太亂了,純粹是腦殘貨。"

蔣百里和張孝準相視一笑,雖然不懂腦殘是什麼意思,但是聽得出來,絕對不是好詞。

蔣百里留學日本陸士,但是卻從沒有絕對日本軍事有什麼優點,尤其是混亂的軍銜制,更是讓人無語。至於張孝準雖然從沒有對日本軍事做出過評價,但是留學德國柏林大學專修"國防經濟",瞭解了西方強國的軍事情況,對日本的軍事也有些看不起,這種混亂的軍銜制明顯是國家不成熟的標誌,是自己的內部不穩,新老勢力相互妥協的產物。

朱晟在孫復面前從不低調,聽到一個新名詞就直接追問道"少帥,'腦殘';是什麼意思?"

現在朱晟整日的負責軍校的運轉,已經很少在軍中露臉了,但是他的名氣在軍隊裡卻日漸增加,現在在伍的所有中低級軍官都要進入軍校進行一個月的緊急訓練,雖然效果只能勉強增加些軍事常識,也算聊勝於無。

擺出一副正經的樣子,孫復嚴肅的說道"這個腦殘啊,就是腦袋殘疾的意思,就是神經病的意思。"

"哦"看著朱晟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孫復心裡直笑,這個名詞天生就是為日本人準備的,這次正好可以透過自己散發出去。

"我們接著說軍銜制的事情,日本的混亂軍銜制肯定是不能採用的,百里來說說德國一些西方的軍銜制。"孫復對西方的軍銜制不是很瞭解,只知道似乎很簡單。

蔣百里進入過德國軍隊服役,對德國的軍銜制感觸頗多"少帥,德國的軍銜制屬於西方的軍銜制系統,和英法等國的軍銜制都比較相似,甚至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德國都是分為4等11級,包括元帥、將官四級、校官三級、尉官三級,不過德國和西方各國對於軍士和士官的分級極細,甚至超過了軍銜的數量。"

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孫復說"我們的軍銜肯定不能像日本一樣,但是學習西歐各國的也不合適,畢竟人口基數和地理環境不同,我們的軍隊以後的數量肯定不是德英等國可比的,4等11級太少了。"

蔡鍔聽到孫復的話明顯眼睛一亮,直冒狼光。蔡鍔是個絕對的軍國主義者,推崇全國民軍事化,如果軍銜分級越多,那意味著以後的擴軍規模也會越大,特別是這個軍銜由孫復這個當家人提出來的時候,更值得揣摩一二了。

頓了頓了,孫復接著說"將官暫定分為三級,校官四級,尉官四級,軍士四級,士官三級,兵兩級。將官就是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多出一個大校,尉官多出一個准尉,軍士包括一級到三級軍士長,以三級為最低,一級為最高,另外再設總軍士長,是軍士級別的最高級。"

蔡鍔心頭砰砰亂跳,既然說是將官暫定,那就是上面還會增加,這樣最少也會有十二級以上的軍官軍銜,再加上軍官以下的九級士兵,足足有二十一級,要是沒有百萬軍隊,二十一級就太多了。

不想蔡鍔想著擴軍的事,蔣百里對孫復所說的軍銜級別仔細的思索了一會,問道"少帥,軍官以下分成九級,這倒好德國的有些像,但是這個總軍士長是怎麼回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謂總軍士長,就是士兵的最高頭目,本身並不是軍官,只在各兵種領域內存在的特殊職位。他有權參與所有牽涉到該兵種的所有軍事會議,他代表該兵種的士兵在會議上發表意見,平時他是士兵的代表,向軍隊提出士兵的建議和要求。我的計劃是把他的地位提升的可以和中將比肩的位置,當然了我估計十年以內,這個位置不會有人坐的。"

蔣百里細思之下,越來越覺得這個職位設的好,既可以代表士兵發表意見,又可以傳達軍官和各級主管的意思,是軍官和士兵之間的一座溝通渠道,而且還可以讓士兵有個更好的追求,提高個人的軍事技能。

軍銜制確定下來了,真正授予的時候確實極為謹慎,全軍只授予了朱晟、蔣百里、蔡鍔、張孝準四人為少將,張定國、陳貴、武元、劉輝、鄭子康、孫固為上校,大校只有張德瑞一個,而且是武警大校。倒是中校人數不少,像德魯、陳從義、陳得平等等十多人,孫復本人沒有擔任任何職位,不過地位卻極為超然。

正旅級的張定國、陳貴,只有上校的職位,武元、劉輝、鄭子康、孫固四人的軍銜一出來,所有人都明白了,四人是接下來擴軍的的旅長了。營長只有少校的份,中校不是接下來要擴充的編制的人,就是旅副職位的軍官。

倒是士官的數量極為龐大,原山子營的第一批老兵除了大批的成了軍官,剩下的大多都成了上士級別的,還有不少特別的成了三級軍士長,第二批的服役近三年的老兵,多數授予了士官,優秀的成了上士,中等的也是中士了,稍差的也是下士了,再不濟也撈了個上等兵,總之比新兵高了一級。

軍銜制授予後,反響自是不同,像張定國就很懷念以前的金質虎頭,五星雖然看起來也不錯,但是比起金質虎頭味道就差遠了,而且自己的上校只是銀質的五星,想要換成金星還要跨過大校這一級,而且看目前的架勢,自己升官還要等一陣子了。

相比於張定國的抑鬱,士兵們就興奮多了,特別是士官們,這次改革軍銜,徹底把軍餉的額度定了下來。以往兩個旅成軍的時候都是抽調的老兵,新兵的數量很少,軍餉也有些混亂,當時的新兵還按當警察時的6-8元發放,老兵則是十二塊銀元,這明顯會引起新兵的不滿。

現在實行軍銜制,列兵的月餉銀8元,上等兵1元,下士直接增到16元,中士和上士分別為0元、4元,反倒是從軍士長開始每升一級就翻1.5倍,總軍士長則直接翻倍。相比之下,軍官則是以准尉的16元為基點,尉官每增一級加6元,直到上尉的4元,尉官到校官翻1.5倍,校官每増一級加1元,直到大校的87元,將官再翻1.5倍,少將10.5元,中將增加6元,上將再增加6元。這樣算下來,正好是總軍士長相當於中將的待遇,一級軍士長待遇基本與大校持平,二級軍士長比少校稍低,三級軍士長則較上尉稍高。除了士官的進階比較難,待遇增加的卻是極為猛烈,足以看出孫復對士官的重視。

孫復一直認為軍官可以透過軍校批量生產,但是優秀的士官卻只能靠時間和經驗積累,絕對屬於珍惜資源。這一次授出了不少軍士長,但是以後想要升到軍士長的級別,只能漲能力和掙功勞了,單純熬資歷到了上士就到頭了。

為了彌補基層軍官的缺口,孫復允許上士以上的士官直接轉為軍官,上士轉准尉,三級士官長轉少尉,一二級的軍士長也只能轉為中尉,上尉卻是不可能了。不過士官的待遇比之軍官的漲得快,這讓不少的士官都安下心了當自己的大頭兵了,當然也有不少人選擇了轉為軍官。(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