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洲不禁悚然而驚!

陶文霞說的這四點正是當今科研工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被專案、論文捆綁,為獎項、頭銜奔波,圍繞著這些指揮棒做些跟風時髦的研究。那些需要十年磨一劍的冷門、基礎研究,很自然地被現有的評價體系摒棄在主流之外。

但專案、論文本身有錯嗎?

沒有!

難道獎項、頭銜本身就有錯?

也沒有!

所有的這些指標,在被創造、提倡並成為主流導向之時,它們都是利大於弊的,否則它們根本沒機會走到舞臺中央。只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當它們站在聚光燈下、成為指揮棒的時候,所有的齷齪都會被暴露,所有的缺點都會被放大,逐漸成為眾失之的,成為群眾憤怒時攻訐討伐的稻草人。

但只要物質不是極大豐富,大家不是道德聖人,那就會有競爭,就會有排名,也就需要有個評價體系。就像高考一樣,一直以來都被人詬病,說是“高分低能”“一考定終身”,但在沒有更好、更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出現之前,它仍不失為當前最公平、最合理的方式。

最壞的規則,也勝過沒有規則。更何況徐生洲根本無力改變、制定新的規則。甚至於,他或者學校想要發展,還必須嚴格遵守別人制定的規則,這樣才不會被判出局!

徐生洲字斟句酌地說道:“如何客觀公正地評價一所學校、一名老師的業績貢獻,這應該是全國乃是全世界都在積極探討的課題。無論怎麼討論,更客觀也更容易量化的專案、論文、獎勵、頭銜都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儘量不把它們當做唯一指標,給規則之外的人才留足成長空間,而不是徹底否定這些指標。”

陳康彥對此頗為認同:“確實,我們需要更科學、更全面的評價體系,讓每位老師做出的貢獻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獲得合理、優厚的待遇。但西方有句話說的很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成為大學老師,總要在教學、科研或管理上有點拿得出手的業績吧?”

蘇山月也道:“現今大環境就是如此,上級這麼考核我們,社會這麼評價我們,我們不拿這些來要求老師,那麼‘專升本’怎麼辦?以後老師的職稱怎麼辦?學校的發展怎麼辦?”

陶文霞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最終什麼也沒有說。

徐生洲知道,陶文霞不是為她自己辯解,而是考慮到學校裡那些已經工作了十幾年、幾十年的老教師。他們之前或許也曾有過理想,有過熱情,但都被枯燥而平澹的時間磨滅,如今早已習慣上課唸書、下課回家的安穩日子。科研?專案?那是什麼東西?可以換錢、還是可以換房子?

一旦學校確立了以專案為導向、以論文論英雄的評價體系,毫無疑問,他們就是第二批被集體裁員的物件。根本沒有任何翻身餘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生洲安慰陶文霞道:“當然陶館長也不要太擔心,以前的大規模裁員是不得已而為之,以後基本上不會再出現。即便未來考核標準有變動,‘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也是咱們政策銜接過程中的常用原則和辦法。對於那些45歲以上老教師,學校肯定會制定妥善的分流安置措施,不會一裁了之。”

陶文霞這才略略放心:“謝謝徐校長!”

徐生洲又對陳康彥和謝暉說道:“既然咱們準備申報明年的專案,那就要拿出乾貨、硬貨,務必打響第一炮。特別是科研處,一定要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誰要是敢尥蹶子、充大爺,別怪我不講情面。學校賬上的錢還有不少,裁幾個人的賠償金絕對付得起!”

謝暉被徐生洲殺氣騰騰的話嚇了一大跳,連連表示:“等下回去我就傳達領導的指示,竭盡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絕不拖後腿!”

陳康彥也不含湖:“我們細胞生理學研究中心也會匯合全校生物方向的老師,做好基金申報工作!”

徐生洲對陳康彥寄予了厚望,畢竟他是傑青,名氣、實力都有,又剛帶著眾人發了一篇《Nature》:“咱們學校要想實現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上零的突破,還真離不開陳校長您的支援和指點。您一定要帶領大家聚焦前沿,深入挖掘科學問題,突出原創、找準亮點,爭取‘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陳康彥胸有成竹:“我已經想好了,咱們就圍繞著裂銀杏做文章!比如那10棵裂銀杏都是千年古樹,可見它們在此地生長已久,而且恰好是五雌五雄,按照道理,周圍應該遍佈它們的子代才對。但經我們實地考察,在它們周圍2千米範圍內都沒有發現任何裂銀杏植株,充分說明它們天然更新能力極弱,自然狀態下繁育機率極低。問題這不就來了麼?”

徐生洲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大哥,你有沒有考慮過這10棵裂銀杏是剛移栽過去的,它們還沒有機會醞釀後代呢?

陳康彥繼續神采飛揚地說道:“然後我們就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瀕危植物裂銀杏種子發育特徵及其胚培養》?《裂銀杏種質資源儲存與繁育及其內部瀕危機制研究》?《裂銀杏遺傳活力恢復機制及關鍵技術研究》?甚至揪幾片樹葉、挖幾剷土,都能搞個《裂銀杏枝葉營養元素含量與適生立地土壤養分關係分析》的專案來,更不用說裂銀杏與銀杏的差異、裂銀杏的提取物等等大問題。”

徐生洲聽得眉飛色舞:“好、好、好,明年的專案申報就看你們的了!只要能夠立項,學校一定會從優獎勵、從重支援,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蘇山月打抱不平道:“如果我們國家社科基金獲得立項呢?”

徐生洲馬上表態:“當然是同等待遇!絕不會重理輕文,厚此薄彼!”

說完等了半天,他也沒等到系統蹦出新任務來。顯然是系統大爺覺得,有了《永樂大典》正本和《文匯閣四庫全書》,只要引進的長江學者、年輕博士稍微走點心,弄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易如反掌,根本不具有挑戰性,所以不肯白送獎勵。

意!真是個摳門的系統!

陶文霞輕笑道:“既然徐校長那麼康慨,那我明年也試著報個國家社科專案,就叫《<永樂大典>正本與副本比較研究》。”

徐生洲馬上說道:“這個題目好!”

為什麼好呢?因為《永樂大典》正本就藏在學校的圖書館裡,而《永樂大典》副本雖然分藏在世界各地幾十家的圖書館裡,尋常人難得一見,但絕大部分都已經被影印出版,影印本卻不難找,特別是中華書局在1960年、1982年分兩次影印了797卷,幾乎達到存世《永樂大典》副本的90%以上!——徐生洲之所以知道這麼清楚,是因為前不久學校圖書館剛剛購買過這些影印本,陶文霞專門向他彙報過此事。

如今這項只能由神州科技職業學院開展的研究,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陶文霞攏了攏頭髮:“關鍵是學校和徐校長的大力支持!”

幾個人又聊了一會兒,才陸續告辭。

陳康彥剛出校長辦公室,臉上的笑容就已然消失,眉頭也深深皺了起來。儘管剛剛他在徐生洲面前信心十足,儘管他申報經驗非常豐富,儘管裂銀杏的相關研究非常有價值,但要想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只怕沒那麼容易!

為什麼?

因為他得罪了郭禹科院士!

一名院士,對於一所甘於沉淪的不入流院校、對於一個混吃等死的大學老師來說,可能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名字。但對於一所想要有所作為的三四流院校、對於一個想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的青年教師來說,那就是巍峨的大山、具有威懾力的戰略核武器!

就比如現在,郭禹科只要下定決心,封殺陳康彥、封殺神州科技職業學院,就算本子格式完全合規、內容寫得天花亂墜、只要批准立項就能獲得諾貝爾獎,那也過不了審。至少在生命科學部不行!

那麼,郭禹科會做得這麼絕嗎?

據陳康彥對郭禹科這麼多年的瞭解,對方很有可能會這麼做。所以他憂心忡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