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機器人女友》正面和夢工廠特效大片打擂臺,它開畫票房輕鬆衝破千萬大關,男主角包貝耳終於能獨當一面了,他果然是一位福星……

新片首日票房破兩千萬,受到了觀眾熱捧,今天全天完整票房預計能收2300萬,明後天週六日又迎來小高峰,首週末3天破億是有機會的,最終票房可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包貝耳之前在影壇一直被外界詬病,不是說他演技不好就是質疑他扛不起票房,其實他是一位實力派藝人,他的潛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兩年他就交出炸裂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趕緊聯絡蜂群文化把通稿撤回來吧……”

“還是別撤了吧?定金也拿不回來啊。”

“那就改一下,趁現在他們還沒發出去重新給他們發一份。”

“……把福星和實力派藝人這兩段刪掉?”

包貝耳無語的看著眼前的營銷總監:“這兩段保留,把票房改一下……首週末三天……”

他轉頭看向一旁的《我的機器人女友》的製片人之一楊宇翔問道:“按照現在的情況,票房能拿到多少?”

楊宇翔沉默了一下,開口道:“首週末三天大概能有……五千萬吧?總票房可能有機會……破億?”

“才破億?”包貝耳一臉難以置信:“就算撇去平臺的預測,之前江河最早的預測也有3億吧?”

破億都難呢。

楊宇翔沒有繼續刺激對方:“江河那邊孫總早上也跟我打了電話,《天鷹戰士》的表現有些超出之前的預料,沒想到觀眾對這種型別的電影這麼歡迎。”

《我的機器人女友》是包貝耳主導的翻拍科幻愛情輕喜劇電影。

當然因為自家公司財力勢力單薄的原因,找上了江河文化,由江河文化出大頭,兩家聯合製作。

本來對於這部成本只有2500萬的電影來說,其實票房壓力並不大,當然以小博大的白日夢誰都會做,尤其在喜劇領域。

包貝耳是想要走破產版徐徵的路線的,演城市中產階級往下的出醜的小人物。

儘管此前兩部電影票房都不理想,而且觀眾緣也並不高,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再加上演藝圈中的好人緣,跟江河的不少導演、製片人和高管私交都不錯,江河還是很願意在這個潛力股身上壓籌碼的。

畢竟真要捧出第二個徐徵、或者是王保強,哪怕是黃博呢,那也賺大了。

而且這部電影科幻、喜劇、愛情三者融合,江河和包貝耳對《機器人女友》的市場期待還真不低,尤其江河還準備把這部電影放在暑期檔。

江河最初的預測是3億人民幣,若能實現,這也將成為包貝耳票房最高的主演電影,對江河是大賺一筆,對包貝耳個人也是事業上的巨大飛躍,擺脫近兩年的低迷。

而等到《天鷹戰士》在展映期間口碑出了問題,頻頻被動畫原作粉絲吐槽,江河自然看到了機會,也跟其他同行一樣加入了進來推波助瀾,想要發鷹難財。

《機器人女友》比《天鷹戰士》晚上映六天,《天鷹戰士》如果口碑出現問題,影響票房曲線,《機器人女友》當然也是受益者了。

江河對電影的票房預測甚至直接翻了一倍,認為有望達到6億以上。

這還是保守的,在包貝耳和楊宇翔的談話以及公司內部的口風上甚至是往10億以上的票房規模為目標的。

畢竟去年同樣是翻拍的懸疑片《誤殺》就拿到了近10億票房,也是在《矩陣Ⅲ》的淫威下拿到的。

《機器人女友》喜劇、科幻加愛情應該更討喜才對。

在這樣樂觀的預期下,江河又追加了兩千萬的宣發費用,製作加宣發成本也超過了6000萬。

但沒想到《天鷹戰士》在公映後口碑迅速逆轉甚至爆發,首日拿到了2.6億票房後,次日直接升到了3.2億,週末兩天報收5.8億。

而且似乎還一同引爆了一股觀影熱潮,什麼“男人的童話”,“孩童時的特攝片王者歸來”之類的,還有“已經能想象到奧特曼/xxx被拍成特效大片的場景了”這樣的說法。

夢工廠的宣發也很不要臉的碰瓷了一圈國內外,尤其是東瀛跟機甲、怪獸有關的特攝作品、動漫作品。

所以等到了工作日,排片佔比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日漸高漲,從上映第一天的50%一路漲到了超過60%,直到《機器人女友》上映的前一天,《天鷹戰士》在週四仍舊拿下了1.7億的票房,票房佔比高達89%,沒有明顯進入頹勢的跡象。

《機器人女友》首映日的排片從《天鷹戰士》上映後是一削再削,投入的宣發成本都超過製作成本兩倍了,本來按照預計是能拿到至少20%的排片的,沒想到增加了一倍的宣發經費的結果是最終只拿到了16.2%的排片。

首日票房更是只拿到了2300萬,而預售更是相當不樂觀,按理說週六票房應該是高於週五首映日的,但是按照目前的預售和排片,明天就要票房大跳水了。

首週末票房5000萬,最終票房破億已經是楊宇翔不想刺激老闆的嘴下留情了。

“一部無腦動作片能賣這麼火,你說夢工廠這招牌就這麼靈?咱們國家的觀眾審美層次也太低了,這不就是另類a片嗎?什麼時候大家能知道電影最重要的是劇情呢?

不光觀眾,還有這些見風使舵的媒體,我承認夢工廠以前是出了很多好電影,可爛就是爛,好就是好,不能因為之前如何,就對其文過飾非吧?夢工廠這水軍下的真是讓人長見識了。

你看看論壇上,好多動漫迷都開始哀嚎夢工廠毀經典,甚至都脫粉了,但是沒聲量啊,媒體也不報道,要我說江河田總也太沒種了,夢工廠這水軍下的這麼囂張都不做反擊?活該六大墊底……”

楊宇翔聽著包貝耳的抱怨抿了抿嘴,一時有些無言以對。

人家是無腦動作片,你這電影也沒見有多有腦啊?

楊宇翔作為代表包貝耳公司的製片人,他可是對這部《機器人女友》的質量知之甚深,不過怎麼說呢,大家都不怎麼看重質量,都在討論題材對不對,喜劇元素夠不夠,該如何宣發。

事實上,在他看來就算沒有《天鷹戰士》,《機器人女友》也會票房跳水,頂多首映日騙來的觀眾多一些而已。

想要拉踩《天鷹戰士》,發鷹難財,你首先質量得比人家高吧?

可實際上,豆瓣目前還沒開分,而且根據江河的要求,電影上映一週內都不會開分,但根據得到的內部資料,《機器人女友》怕是分數最多也就是《天鷹戰士》倒過來。

人家8.5,你5.8都要謝謝江河的營銷投入了。

至於劇情不劇情的,《機器人女友》也是翻拍,而且是畫素級的翻拍加喜劇段子的植入,是完全不考慮合理本土化的拙劣翻拍,也好意思說別人?

勉強加入的創新元素還是學夢工廠的腦洞科幻,玩時間元素,玩首尾呼應反轉,改變這個時間線,那個時間線,結果bug一堆,屬於是喜劇、科幻、愛情、燒腦啥都想要,然而人菜癮大。

不過楊宇翔也能理解包貝耳此時的心情。

從《天鷹戰士》展映曝出口碑問題後,包貝耳就化身動漫迷了,天天在網上在動漫論壇上找那些對電影不滿的評論看。

哪怕《天鷹戰士》正式上映後,主流口碑翻轉,包貝耳仍舊一直在看那些對批評《天鷹戰士》的評論和影評。

什麼沒有營養啦,無腦動作片啦,另類的av啦,這都是其從這些影評中獲得的。

通俗的講就是陷入了資訊繭房。

可能是之前的幻想太美好了,從10億直接縮到了1億,這當然不好接受了。

《天鷹戰士》的受歡迎程度不僅讓競爭對手有些難以接受,實際上連陳景行,連夢工廠內部也有些驚訝。

畢竟夢工廠過去不是沒有機甲元素的電影,《明日邊緣》也能算是半個機甲電影,《第九區》也包含了不少機甲戰鬥。

事實上《第九區》這樣的故事當初能在國內的非熱門檔期拿到15億以上的票房,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電影中兩場機甲戰鬥的戲份,當時在國內的宣傳中,機甲戰鬥和戛納金棕櫚大獎是宣發重點。

不過跟《天鷹戰士》這種近百米的龐然大物的戰鬥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某種程度上像是特攝片的特效大片版本。

華國觀眾對於此類題材是比歐美更買賬的,畢竟很多觀眾都有特攝片的情懷,特攝片加工業特效的製作既能喚起情懷,又能展現出特攝片難以企及的表現力,可謂是完美融合。

而且還是國內第一部這類題材的電影,在視聽語言做到極致,故事流暢的基礎上自然就成了票房炸彈。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