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新劇收視開門紅,三重反轉驚呆觀眾!”

“夢工廠第一劇首播收視破1!孫麗鄧朝夫婦熒幕重聚打造爆款!”

“《訊號》電視劇版昨晚驚豔亮相,懸念叢生,燒腦依舊!”

“《訊號》有爆款潛質,收視女王或再續輝煌?”

“陳景行編劇,《訊號》延續電影版的燒腦刺激!”

“《訊號》擁有電影級別的鏡頭語言,或開創電視劇新趨勢”

“夢工廠將觸角跨入電視劇領域,新劇首播收視率1.025”

“單集製作費用400萬,夢工廠將打造精品劇系列?”

“芒果衛視採購中心副總監稱《訊號》首播收視良好,是否能適應周播形式還需觀察”

先不說口碑,《訊號》的首播從收視率來看還算不錯,客觀來說其實並不是劇的質量所帶來的結果,而是芒果衛視正在熱播的《妻子的謊言》所帶來的收視慣性——是有一部分觀眾以為週六仍然會繼續播放《妻子的謊言》的,以及孫麗的收視號召力兩者結合造成的。

應該說1.025只能算不過不失,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任何一部孫麗的電視劇首播收視率通常都不會低於1。

所以真正的考驗還在於後續的收視率表現,也就是一週後的收視率,這就是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周播追劇的形式與華國觀眾的收視習慣格格不入,也是很多網友及媒體在擔心的問題,芒果衛視自己對此也非常謹慎,跟觀眾焦躁難耐的等待一週後的三四集一樣,電視臺與劇的幾位主演以及導演田鑫業也要體驗這種一週後才能聽見另一只靴子落地的焦慮。

周播劇模式可謂既折磨觀眾也折磨電視臺。

不過陳景行對此倒沒有什麼焦慮,即便這是夢工廠拍的第一部電視劇,從理論上來說對夢工廠今後的電視劇銷售是有一定的指標意義的。

首先是電視劇交易跟觀眾沒啥關係,很多明星演的電視劇收視撲街的多了去了,也沒見他們的下一部劇就會賣不出去,完全是一個少數人決定電視劇播放與交易的市場,卡司的名氣就是硬通貨,給採購人員的“回扣”就是硬通貨,而且收視率和點擊率也不是不能造假,且造假的成本並不高。

其次則是在陳景行的規劃中夢工廠接下來要拍的電視劇基本就告別電視臺了,上星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只能以網播的形式跟觀眾見面,收視率什麼的就是浮雲了。

不是說收視率和網路熱度沒有關係,而是電視觀眾與網路觀眾確實有很大的區別,就像《訊號》電視劇在孫麗的加持下首播收視率不過不失,但是在網上卻已然引發了巨大的反響,這也是陳景行的信心來源,讓他相信,只要劇的質量過硬,在網路上一般是不會被埋沒的。

因為與芒果衛視簽訂的合約限制,《訊號》在當天電視臺首播後12點才會上線網路,同時包含了C站在內的五大長影片平臺都獲得了網路播放權。

與電視觀眾大部分是衝著芒果衛視、《妻子的謊言》追劇慣性與孫麗鄧朝的號召力收看不同的是,網路觀眾卻大都是衝著陳景行、夢工廠的品牌與孫麗夫妻的名氣而來,而且陳景行與夢工廠的品牌因素佔比最大。

華國的年輕人對陳景行電影的認同度是比較高的,他們也是網路追劇的主力,對於陳景行編劇的第一部電視劇,儘管媒體和輿論對這個專案褒貶不一,有圈錢之作和質量可能不盡如人意的傳言,但是大家——不管是不是陳景行的影迷——都會想要看一下這部劇的成色,反正前兩集是免費,又不會損失什麼。

而隨著很多在電視上看完《訊號》前兩集的觀眾的口碑擴散,也讓更多網民對這部劇更加好奇,所以哪怕是半夜,也有很多人蹲守在手機和電腦前等待著《訊號》的網路更新。

也包括像王一晴這樣的已經在電視機前看完的,又想在網路上再仔細看一遍,一是電視上看的第一遍忽略了一些細節,二是可以跟其他網友一起在彈幕上吐槽,獲得互動式的觀劇體驗,一個人看和一群人交流著看是會有不同的觀劇體驗的。

因為是12點更新,所以王一晴自然不可能守在電腦前,即便熄燈,電腦屏幕的光亮也能引來父母敲她的門,長輩自然是不會允許兒女熬夜的。

所以王一晴躺到了被窩裡,拿著手機一邊刷著C站一邊等著更新,因為《訊號》前兩集帶給她的興奮還未退去,所以她一點睡意都沒有。

王一晴剛剛點進第一集,就已經有兩百多彈幕存在,三千多人一起觀看,看來熬夜星人真的不少。

【來看景神的電視劇】

【剛剛在芒果衛視看完,來二刷貢獻播放量】

【陳景行出品,必屬精品】

【一鍵三聯】

【C站挖到礦了?我看到首頁推薦想都沒想就啪的一下點了進來】

【哈哈,C站是被礦收購了,夢工廠已經是小破站的大股東了!】

【剛剛重溫了一下《訊號》電影,馬上就來擼劇了】

【《訊號》算不算國內第一部科幻電視劇啊】

王一晴姨母笑的看著飛速膨脹的彈幕數量,隨著第一集的開始,她反而更加興奮了,有種已經看過劇經過一輪震撼但又期待著更多人陪她再次被劇情感動驚訝的詭異興奮感。

C站沒有自動跳過片頭和片尾的功能,所以王一晴還是第一次聽到《訊號》的op歌曲,節奏和旋律非常悅耳,在絃樂節奏優美明快的配合下形成了類似民謠的音樂風格,而且蒼涼、溫柔、堅定的意向撲耳而來,對於已經看過前兩集的王一晴來說一下就能進入到電視劇整體深沉悲壯的基調中。

她有些驚異於片頭曲的質量,暗罵了一聲芒果臺不幹人事,打算看完後在片尾字幕中找一下片頭歌曲的名字,在網抑雲搜一下加入到收藏的歌單裡。

而從彈幕上看與她有類似想法的網民不少,而且已經有彈幕發了片頭曲的名字。

隨著劇情的展開,王一晴一邊重溫故事,而且發現了不少她此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另一邊也充當了或者說加入了“前方高能”的彈幕組,尤其是在她很喜歡的幾個轉場鏡頭與幾個能帶來驚嚇的畫面。

在她的“高能”提醒下,其後也確實湧現出了讓她喜聞樂見的彈幕。

【這個鏡頭神了】

【神轉場!】

【完全是電影級別的鏡頭語言】

【我感覺是景神在幕後指導的,讓我想起了《原始碼》的那幾個長鏡頭】

【對講機來了!】

【又是熟悉的無線對講機】

【主角拿到了神器級別道具,大幕拉開……】

【鄧朝小心啊】

【有人襲擊!】

【這個廢棄的樓好陰森恐怖啊,拍鬼片呢?】

【驚悚氛圍塑造到位】

【這個導演很有拍恐怖片的天賦】

【骷髏嚇死爹了!】

【要不要這麼突然襲擊?】

如果說第一集只是故事的開端,只是有一兩個驚嚇的鏡頭的話,第二集則是近乎於全程高能,無論是抓到真兇時穿越時空般的前後對照,還是對真兇的審問一波三折兩次反轉,以及秦海與李世安之間迴圈一般的超時空敘事結構,都讓彈幕的討論熱烈了好幾個層次。

【陳景行不愧是數學高材生,這個迴圈結構讓人頭暈,到底是李世安先聯絡到的秦海,還是秦海先聯絡到的李世安啊,感覺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層面了】

【文科生頭禿!】

【感覺比電影還要複雜,但是好有創意啊】

【進度條危險!】

對於第二集末尾的“斷集”,網友們跟王一晴一樣抓狂,在下面的評論中瘋狂哀嚎。

與此同時,在豆瓣上《訊號》電視劇的評分人數與評論也在半夜獲得了突發性的爆發,短短三個小時就湧入了五萬多使用者評分。

【沒看《訊號》的先別看!我的失眠又加重了!剛看完殺千刀的“你是誰?”(看過第二集末尾的懂的都懂),我強迫自己關掉手機,早點入睡,但是劇後勁太強了,我的腦細胞拒絕休息!所以……我又刷了一遍(哭泣)……已經四點了……幸虧明天不上班,否則我怕是要請假了】

【我錯了,我為我之前對陳景行突然涉足電視劇領域的質疑道歉!請陳導和夢工廠以後多多進入電視劇領域,反覆蹂躪我吧!國內觀眾苦爛劇久矣……】

【只看了前兩集,我先打五星,很久沒有看過節奏這麼明快,讓我欲罷不能的國產劇了,剛開始我開的二倍速,沒辦法這已經成了我的觀劇習慣了,結果看到秦海在警局走廊的鏡頭轉場後果斷切換回了正常速度,哪怕在電影中都很難見到這樣優秀的鏡頭語言,我能感受到夢工廠拍這部電視劇的誠意,不過如果後面有爛尾的跡象,我會改分而且會給陳景行寄刀片的】

【我真的太喜歡陳景行的作品了(編劇是陳景行,說是陳景行的作品應該也不算太過分吧,畢竟劇本是一劇之本),但這部劇還是超出了我的期待。我被令人驚嘆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的表演和讓你從頭到尾緊緊盯著螢幕的節奏震驚了。它擁有一切,戲劇,驚悚甚至是一些科幻元素。我保證你只要去看不愛這部劇是不可能的。】

【有種美劇的feel,而且是精品美劇的feel,如果後面還能保持前兩集的水準,我願意打五星,夢工廠會不會成為華國的HBO】

【我是娘娘的粉絲,我認為這可能是孫麗繼《小姨多鶴》、《甄嬛傳》之後最好的一部戲,娘娘接戲太有水平了,雖然中間有一些平庸的劇,但基本都在水準之上,希望華國能多一些這樣的演員,當然也感謝夢工廠和陳景行,希望夢工廠能在電影之外拍更多的電視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除了長評之外,基本被點贊顯示在前排的熱門短評都是五星評價,雖然只是兩集,但是《訊號》已經展示了神劇的潛力,到了第二天下午,評分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人,豆瓣正式開分9.7!當然後續應該會有下降,不過只要電視劇不崩,可以肯定9分以上妥妥的。

陳景行也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受寵若驚”的發了喜訊並且@了《訊號》的導演田鑫業:【感謝各位觀眾的抬愛,驚聞《訊號》電視劇不僅評分超過了電影版,而且還超過了《原始碼》成為夢工廠豆瓣評分最高的作品,(嘆氣)這個記錄我恐怕很難追上了,不過我不會氣餒的,9.7分太遙遠,先想辦法破9分吧(加油!)】

田鑫業也玩笑的回道:【都是運氣,都是運氣,只是高處不勝寒,前路漫漫,老闆還需努力追趕啊】

網友的評論打破了陳景行的“凡爾賽”:

【(黑人問號臉)】

【(不是我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

【沒關係啊,陳導不要氣餒,要往好的方向想,至少你的豆瓣均分還沒有被超過啊(微笑)】

【沒錯,景神雖然最高分被破,但是還有四部電影的豆瓣平均分8.61這一紀錄沒有被破,這可是景神的最後一層遮羞布了,一定要守住啊(狗頭)】

【老實人來了,其實陳導也是《訊號》的主要編劇之一吧,按理也能算在你的作品中啊,這樣算的話陳導的五部作品平均分就能達到8.8分了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狗頭)】

【不要氣餒啊,我出個主意,只要景神以後多拍一些電視劇,就有希望達到9.7分(加油)當然電影也不要落下,這對高產如母豬的陳導來說不算難事吧?(狗頭)】

其實對於圍繞著豆瓣評分的調侃,陳景行田鑫業包括網民其實都知道,電影評分和電視劇評分是不能在一個水平線上比較的,通常電影9分以上就算傳世經典了,電視劇則至少要到9.5分以上才能算經典好劇,當然這都要建立在至少數十萬的評分人數基礎上,像是很多美劇日劇韓劇甚至動漫番9.9,9.8的評分並不少見。

不過隨著口碑的迅速發酵,以及陳景行的“個人品牌”與夢工廠的“公司品牌”以及電影版的影響力,《訊號》在五大影片平臺上線後一天後,總播放量便突破了2.14億,要知道《訊號》僅更新了兩集而已,相當於每集1.07億播放。

這個資料中肯定是含有極大水分的,幾個大平臺對於播放量的統計定義很讓人迷惑,只是在以廣告收入為主要盈利的經營模式下,除非主管部門出手,否則“播放量”的統計只會越來越寬鬆,越來越虛,當然等到跟制片方算點播分賬和廣告分賬的時候,他們的數字還是相當理智的。

不過即便選擇水分相對較少的C站來看,其兩集播放量也超過了兩百萬,要知道此時C站的免費會員數量僅有1500萬,這也意味著C站吸引了不少“遊客”,為其用戶數增量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畢竟這次被《訊號》吸引來的使用者大多都不是二次元或acg圈,從C站轉型和擴容的角度上講,這個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很是讓C站的高管們驚喜了一回,CEO趙建博又一次在心底裡慶幸自己在D輪融資中沒有堅持等待企鵝集團,而是選擇了夢工廠。

其實陳景行心裡明白,網民對於《訊號》的追捧和高評分其實是有時代因素的,除了《訊號》過硬的質量外也佔了不少同行的光。

《訊號》橫空出世的時機太好了,在一定意義上取代了今年下半年將要播映的《琅琊榜》,在前世位面《琅琊榜》也曾創造了網民的口碑神話和追捧熱潮,豆瓣開分9.3分,而且最終定格在了9.4分,實際上這個分數對其質量來說是有一定泡沫的。

主要是《琅琊榜》正好出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在高質量網劇出世的前夜,電視臺電視劇質量跌入谷底的時刻,《琅琊榜》以精美的畫面、服裝、鏡頭語言、接近電影的質感、正劇的製作態度以及快節奏的爽文故事,當然還有演員精彩的演繹讓華國觀眾眼前一亮,成了被醜小鴨同行襯托的白天鵝。

《訊號》在本位面相當於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琅琊榜》的“白天鵝效應”,成為了很多觀眾眼中某種意義上的“國劇救世主”,不過陳景行並沒有心虛,畢竟被同行襯托又不是他的錯。

想明白了這一點,再結合他在知乎、豆瓣等網站論壇上看到的評價,以及網路播放量,他對於《訊號》心中已經有底了,在徹底拋卻了患得患失的心情後,他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新片。

新電影的劇本經過了編劇組兩個多月的完善已經成型,而且是一二三部的劇本全部出爐。

他的新專案便是《黑客帝國》,當然距離真正的開機拍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準備,除了立項備案之外,選角尤其是男主角是需要儘快敲定的頭等大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