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為了彌補《訊號》集數的短小,芒果衛視延長了廣告播放時長,王媽倒還好,作為芒果衛視的忠實觀眾,對於漫長的看不到盡頭的廣告早已經“寵辱不驚”。

對於王一晴這種已經好多年沒在電視上追過劇,在網上看全集的影視劇也恨不得倍速播放的年輕人來說就有些難熬了,她恨不得遙控器上也有個快進鍵直接拉到10分鐘後。

等的不耐煩再次開啟了q群,這時候群裡面的訊息已經有99+了。

[雖然只看了第1集,但我有預感,這絕對又是一部神劇!而且是9分級別的!]

[確實,別的不說,光是色調看起來就很舒服,沒有白的能反光的磨皮和濾鏡,也沒有那種影樓風的高色差對比。]

[第1集裡有好幾個轉場太驚豔了,之前說這部劇的導演之前拍的都是爛劇,現在看來能力不錯啊,鏡頭跟電影一樣有質感。]

[編劇不行,導演也是難為無米之炊呀,要是木有景神的劇本,畫面再有質感也沒有意義啊。]

[吹爆陳景行!]

[李世安和小秦海在樓梯撞上落下紙條的那一幕,太有宿命感了!]

[我有一個問題哈,李世安在對講機那邊還沒說完就被人襲擊了,那秦海以後再怎麼跟他聯絡上呢?]

[安啦,李世安肯定不會死啊,要不然劇情之後怎麼進展啊?]

[李世安透過對講機到底是要跟誰說話啊,是他的同事嗎?]

[我感覺李世安的語氣好像早就知道對講機對面是秦海似的]

[不應該吧,要是李世安知道對講機那邊是秦海,那秦海也應該知道啊,但是他很明顯是第一次啊,對講機還是剛從報廢垃圾桶裡撿來的呢]

“快開始了,晴晴。”王媽打斷了王一晴在群裡的劇情討論,她作為芒果衛視忠誠使用者,對劇開始前的那幾個廣告很熟悉。

王媽看著靠在自己身邊的王一晴,心中有些熨帖,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女兒就再沒有和她共同依偎在沙發上看電視了,兩代人的文化代溝遠超過她的想象,影視劇口味也一樣。

明明是一家人,明明是不大的房子,但是飯後一家人卻基本沒有共同語言,一個飯後出去消食兼下棋,一個就算在家也是關在自己的臥室裡,只有她一個人“霸佔”了電視機和遙控器,她也曾嘗試瞭解年輕人的喜好,但最終卻不得不承認她搞不懂年輕人的口味,也無法假裝融入下一輩的話題。

而年輕人也不屑於去瞭解上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作為被女兒稱為“家長裡短苦情狗血劇”的堅實擁護者,雖然《訊號》第一集確實讓她產生了追劇的興趣,也帶來了一些驚嚇的緊張情緒——這是在她看其它電視劇中很少體會到的——但她也並不覺得《訊號》就比《妻子的謊言》更合她的胃口。

可是這部劇能讓她們母女倆難得的依偎在沙發上共同追劇,那麼《訊號》對她而言便具有了其他電視劇無法取代的價值。

王一晴並不知道自己母親的心理活動,但是她也喜歡有人陪著追劇的感覺,哪怕互相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對電視劇劇情的語言交流,但也能實現某種情緒與感情上的交流。

第二集開始,秦海發現窖井中的骷髏後立即聯絡了何秀英,何秀英卻懷疑他為什麼知道這裡有屍體,秦海不知道如何開口講述對講機的事情,只告知何秀英這個屍體應該是馬小靜綁架案的所謂嫌疑人徐俊的屍體。經過屍檢,果真如此。

何秀英立馬把秦海揪到一邊問他是誰,因為李世安就是在調查這個綁架案時才失蹤的。

這讓王一晴感到有些驚訝,難道李世安還真是跟秦海通完話就被偷襲殺死了?那接下來的劇情該怎麼辦呢?失去了李世安,秦海還能使用這個能夠跨越時空的對講機嗎?

而且李世安可是鄧朝演的啊?哪能這麼快就打醬油了?

不過很快,接下來的劇情打消了王一晴的疑問,並且帶給了她更大的震撼。

秦海再一次聽到了對講機那邊傳來的聲音,而這次李世安在奄奄一息中告訴了秦海自己的身份,以及對講機能跨時空溝通兩人的神奇功能,並且說自己命不久矣,拜託秦海說服更早的自己。

“說服更早的李世安?”

說服什麼?對講機的事嗎?

不僅王一晴有這樣的疑惑,秦海也同樣迷惑不解。

“沒錯,就像我說服你這個對講機能跨越時空交流一樣,也請你這樣說服更早的李世安……”李世安臨死前的這句話仍舊沒有點醒秦海,但卻點醒了電視機前的王一晴。

“啥意思這是?什麼說服更早的李世安?”王媽嘀咕著問道,她也沒指望女兒能給她解惑。

王一晴看過陳景行所有的電影,對於這類新奇的設定反應比較快,她啊的叫了一聲,有些興奮的對王媽說道:“李世安早就知道秦海的存在,知道對講機的神奇功能,那是因為他早就跟秦海聯絡過!也正是因為十八年後的秦海提供線索,他才能找到窖井裡的屍體,所以他看到屍體後才會對著對講機說:‘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徐俊的屍體果然在這裡!’”

王一晴越說越興奮:“所以其實是未來的秦海先跟李世安聯絡上的,未來的秦海說服李世安這個對講機可以跨越時空交流,然後不知道為什麼李世安死前又跟現在的對對講機完全不知情的秦海聯絡上了,他告訴現在的秦海對講機能跨時空交流,然後再囑咐現在的秦海在未來也要同樣說服第一次聽到對講機那邊有人說話的對此一無所知的李世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一個迴圈!”

王媽仍舊一頭霧水,然而這不影響王一晴“看懂陳景行腦洞”的激動情緒,通常這只會出現在她在看陳景行的電影時,她會為了陳景行在電影中展現的奇思妙想和腦洞大開的科幻設定而叫絕。

而這次她第一次在一部電視劇中體會這種“解謎成功”的興奮。

果然!這可是陳景行啊,她怎麼會認為《訊號》電視劇只是電影版的翻拍或者注水版呢?

即便是同樣的跨越時空交流的對講機設定,陳景行也能將其玩出更多的花樣,《訊號》電視劇並不是電影版的“擴容”,他擁有比《訊號》電影更加複雜的設定,更加精妙的腦洞和更加深沉的基調。

王一晴勉強按耐住自己“解謎成功”的興奮,雖然她對自己的理解很有自信,因為這個猜想相當符合陳景行的腦洞風格,但還是需要後續劇情的驗證。

與此同時,劇情中的主角秦海可能沒有電視熒屏外的王一晴有足夠的閱片量,所以跟王媽一樣並不能真正理解李世安臨終前透過對講機說的這番話,但有了李世安從十八年前傳遞來的資訊以及秦海與何秀英的堅持,最終他們衝破了警局內部的層層阻力,開始重新查辦這起十八年前無疾而終的綁架案。

經過緊張懸疑的查案過程,警方終於鎖定了一位山城醫院的護士長曹靜。

同樣是大雨天,同樣是頂著傘,罪魁禍首一個回眸與在瓢潑大雨中趕來的秦海對視,時空彷彿與十八年前的那一幕發生了重合。

在鏡頭360度的環繞中,秦海重新回到了十八年前的那一天,他是那個彆扭的不願接受同學馬小靜善意的小男孩,他看到了一個穿著碎花裙紅色高跟鞋的女人打著雨傘領著馬小靜經過他的身邊。

秦海的愧疚、憤怒與終於再次找到真兇的暢快伴隨著詩意的鏡頭與優美而悲傷的旋律傳遞給了電視機前的每一個觀眾,經過十八年時光打磨的宿命感充斥著王一晴的胸膛。

這部劇不僅有更為複雜精妙的腦洞,還有悲辛無盡的情感,充沛到能調動起電視機前觀眾的情緒,震撼著他們的心靈。

這一幕彷彿讓電視劇前一集積累的情緒獲得了總釋放,王一晴與王媽不管看沒看懂電視劇的科幻設定,但也都深深沉浸在劇中,與主角同悲同喜。

而劇情接下來的發展並沒有讓王一晴松一口氣。

歷經了被兇手調虎離山的挫折,終於在兜兜轉轉中柳暗花明,抓住了推斷的真兇,但是時隔18年的案件,已經沒有證據能夠直接指證兇手綁架馬小靜及殺害並嫁禍男友也是共犯徐俊的犯罪事實,刑警隊沒有辦法只能乾著急,畢竟警方只有24小時的扣留時間讓曹靜認罪,如果沒有得到犯人的口供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釋放兇手。

沒有辦法,何秀英決定用激將法攻破兇手的心理防線,在孫儷扮演的何秀英將警察的思路用堅定語氣娓娓道來向兇手曹靜施加壓力,並且假裝找到了證物,兇手確實已經出現了即將要認罪的狀態,但是能作案18年而不被發現並隱藏地天衣無縫的人並不是這麼容易上當的,兇手在最後關頭識破了警察的誘供,並沒有上當。

這一番反轉讓王一晴的情緒做了一場過山車,太反套路了!

按照通常劇情,到了這一步,主角們在最後關頭靈關一閃智珠在握的冒險肯定是能獲得成功的,沒想到劇情在這裡玩了個神轉折,打破了觀眾的預期,讓王一晴母女倆很是驚訝了一番。

就在何秀英陷入絕望時,秦海想起了李世安透過對講機傳來的資訊——李世安發現的屍體鼻樑上戴著一副眼鏡。

但是經過了18年,屍體變成了屍骨,眼鏡卻不見了。

秦海用無法解釋的理由——被李世安託夢,說服了將信將疑的何秀英,何秀英漏夜組織人力排查屍骨所在窖井周圍被廢棄的地下管道,在一個管道中找到了眼鏡,推測應該是眼睛脫落後被老鼠叼走的。

隨後在鼻樑夾的位置提取到了曹靜的DNA,正是她當年殺害了共犯和唯一的知情人徐俊,在與其撕扯中在徐俊的鼻樑部留下了血跡,染上了眼鏡。

一波三折的劇情讓王一晴喘不過氣來,她看了看時間發現第二集劇情已經快要結束,這個案子完了下面應該就是垃圾時間了吧?

警局表彰之後,秦海被正式歸入了以何秀英為首的積案小組,雖然為馬小靜報了仇,將真兇繩之以法,但秦海對對講機仍然十分好奇,他不斷試著開啟對講機,並詢問對面有沒有人。

二十年前(1995年),李世安正與眾多警察在河邊搜尋一起連環殺人案的破案線索,這時他隨身攜帶的對講機發出了沙沙聲,李世安停下腳步拿起對講機,他以為是有同組的警察找到了線索。

“有找到線索嗎?”

二十年後的秦海聽到擺動了好久的對講機終於傳出說話聲,先是驚喜隨後有些迷茫:“是李世安警官嗎?你問的是讓我找到什麼線索?是馬小靜案嗎?找到了,多虧你從過去傳來的資訊,才讓我們找到了那副眼鏡,馬小靜案已經破了!”

“什麼馬小靜案?亂七八糟的,你是新人嗎?趕快找作案工具或者其他的作案線索啊?我這邊江邊已經搜遍了,沒找到任何東西,按照前兩個案子受害女性胸前有刀傷,雙手捆綁紅繩,身裹黑色布袋來看,肯定不是第一案發現場,江邊應該有拖拽或者其他痕跡血跡遺留才對。”

“胸前刀傷……雙手捆綁紅繩……身裹黑色布袋……”秦海不可置信看向了桌前的剛成立的積案組翻出來的第一本陳年積案——1995年山城淺灘連環殺人案。

“前兩個受害者?”秦海驚愕的說道:“這個案子不是一共有八個受害者嗎?第三個是在江邊新星號貨輪停泊點前發現的,第四個……”

“你在說什麼?什麼第三個受害者?什麼新星號貨輪?”李世安覺得莫名其妙,隨即遠處同事的叫喊聲打斷了他的發問。

“快過來!這裡有發現!”

“好像是黑色布袋!趕快挖!”

“大家都過來!”

鏡頭從李世安身上升起,居高臨下的俯瞰著長江邊一堆人靠攏著聚集在一起,似乎在挖掘著什麼東西,旁邊是一艘巨大的貨輪。

李世安抬頭看到貨輪上面寫著的三個大字:新星號!

他用難以置信的目光低頭看著對講機,情緒激動的說道:

“你是誰?!”

果然是迴圈!

伴隨著動人的旋律響起,王一晴看著定格的畫面和慢慢滾動升起的字幕,雖然早就猜到了這個劇情結構是一個“迴圈”或者說一個“圓”——李世安臨死前告訴了秦海對講機能跨時空聯絡,隨後秦海又聯絡上了更早的李世安說服他對講機能跨時空交流,他們倆互為對方的“老師”,從而形成了時空上的閉環——但還是被劇情震撼到了。

旋即她又想到《訊號》是周播劇,不由為這樣的“斷集”感到悲憤。

陳景行!你讓我這一週怎麼過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