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四人再次回到潘家園,老王是練攤去了,而張四季卻是收拾收拾準備休息兩天,畢竟賺這麼多錢,還要回去報了喜訊。

而周安和韓春明還沒找到元青花呢,當然是再尋找一番,看看有沒有好運氣。

這次重回潘家園,兩人分頭行動,左右包抄,說不定機率大一點。

周安從一個個攤位路過,都沒見過幾個真東西的,做舊染色綠松石雕件,工藝粗糙,而且還是染色的。

又一件做舊翡翠手鐲,豆種翡翠浸泡強酸後染色加工。這攤主的首飾盒雖然是酸枝的,不過是緬甸酸枝,也是做舊的,還是機器雕刻而成。

一連看了好多個攤位,都是些現代仿製品做舊的玩意,沒一個像樣的東西,這讓周安有些鬱悶,潘家園什麼時候成這樣了?哪怕你從民間收一些民俗的東西,也算是那麼回事。

雖然這種贗品假貨的攤子不少,但也有一些攤子上是有老物件的,雖然沒有值大錢的,是老物件的也行啊。

周安就這樣慢慢的溜達著,背著手和一個老頭似的,他也懶得挨個查探了,只是用眼睛大概掃一掃,有看的上眼的再去細細觀察。

“小哥,來看看啊,我這都是今天剛上的新貨。”正逛著,忽然一人叫住了周安,這是一個擺攤的攤主。

“您可別拿新東西誆我啊。”周安抬頭一看,微笑回道。

所謂新貨,就是現在剛製作出來的東西,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上週”的。

“這怎麼可能,我這都是鄉下淘貨淘來的,假不了!”這攤主非常肯定的回道,一點都沒為周安的而生氣,這行裡假貨太多,都見怪不怪了。

“那成,看看你有什麼好物件。”周安說著蹲了下來。

這人的攤位可謂是個雜貨鋪,什麼玩意都有,木器、瓷器、銅器、玉器種類繁多,還有一些雜項的小玩意。

周安蹲在那隨意的挨個拿起看看,拿了好幾個,結果一看,嘿!和之前的一樣都是做舊仿製的物件。

見周安挑挑揀揀攤主還以為能做成一單買賣,可是周安失望的樣子,讓攤主連忙說道,“小兄弟,怎麼一個喜歡的也沒有?”

“沒有特別喜歡的,我再看看。”周安說的很婉轉,剛才他沒看攤主的東西開玩笑說贗品沒關係,可是既然看了那就不能這麼說了,要是說了,這位老闆說不定會揪住你不放的。

“那行,您放心大膽的看,看好什麼就儘管說,肯定給您市場最低價。”

老闆這話周安也就聽聽,嘴上說給最低價,到時候那個價說出來,你砍一半他還能賺很多。

周安再次從地攤角落拿出一個算盤出來,從掩蓋物下抽出算盤周安有點驚訝了。

原來這個算盤比一般的算盤長一點,周安數了數,這是個十七檔老式木珠算盤。這算盤不但比一般算盤長,而且黑黢黢的,根本看不清材質。

算盤這東西也算是華夏的“國粹”了,也是古代華夏的一項重要發明,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雖然有大量的計算器走進千家萬戶,但是只要你去識字的人家裡看一看,你總能找到一個算盤出來。

雖然它有輝煌的歷史,但最終還是要走入了塵封的歷史。

如果再過一百年,大概很多人早已不知算盤為何物了。

算盤其形長方,周圈為木框,貫直柱相連,這直柱俗稱為“檔”。

一般算盤有九檔、十一檔、十三檔、十五檔,像周安拿出的十七檔就很少見了。

這檔中橫木是為梁,樑上有兩粒珠子,每珠作數為五,梁下是五粒珠子,每珠作數一,運算時定位後撥珠計算,可以做加減乘除等演算法。

宋末元初詩人劉因的《靜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盤詩,內容是這樣的:“算盤:不作甕商舞,休停餅氏歌。執籌仍蔽簏,辛苦欲如何?”這是我國第一首以“算盤”為題的詩。

說到這首詩,就有一個小故事了,這詩裡的“甕商舞”說的是有個賣甕的商人他只有一隻甕,白天在大街上叫賣,沒有賣得掉,晚上他就睡在甕中開始盤算:如果明天把這只甕賣掉,賺到的錢可以買二只甕,二只甕賣掉又可買四隻甕,四隻甕賣掉又可買八隻甕,這樣成倍成倍地翻,將來一定可以發大財。

他越想越高興,不禁在甕旁手舞足蹈起來,竟把自己惟一的一隻甕給踏破了。

這首詩的用意是告誡人們,發財致富還得靠自己的辛勤勞作,不要白日做夢。

還有一首詩就是:

七子之家隔兩行,

十全歸一道滄桑。

五湖四海盤中算,

三教九流珠上忙。

柴米油鹽小黎庶,

江山社稷大朝堂。

八方天地經營手,

六六無窮今古章。

這首詩也是說的是算盤。

曾經,算盤是古代時候世界上廣為使用的,最為先進的計算工具。

它製作簡單,價格便宜,口訣便於記憶,運算方便,不僅在中國被普遍使用,並且流傳到了日本、朝鮮、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就在現在這個八十年代,不論任何單位的會計,還是商店的售貨員,都能打一手的好算盤。

甚至一些會計的辦公桌上,還有一把算盤放在上面,它不僅是辦公桌上的標配,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在普通人的眼裡,會打算盤的人,一定就是文化人。

周安用手指輕輕一摳算盤珠表面,這珠子不但還有些發軟,周安的指甲竟然能扣出一點黑色的東西。

這是什麼鬼?算盤珠子都是硬料,那這種軟綿綿的,好像塗了一層漆之類的東西在上面似的。

周安不露聲色的隨手將算盤拿起,可也就是這個其貌不揚的算盤,卻給了他不一樣的驚喜。

這十七檔的算盤,份量有點沉,就算是紫檀木打造,也不可能這麼重的啊?

周安對這個算盤起了疑心。

不符合常理的東西,不是臆造就一定另有原因。

而算盤這東西肯定不是臆造品,那它一定另有玄機,周安眼中精光瞬間一閃,臉上卻沒有什麼變化,他也在古玩市場混跡多年,知道什麼叫喜怒不形於色。

“實在沒看上眼的,這一天下來,也不能空著手吧,就這個算盤吧,回去還能算算賬什麼的。”周安先壓住內心的激動,緩了一口氣,遺憾的說道。

那攤主見周安拿定主意要這個不起眼的算盤,臉上表情微微一愣,似乎對周安選的東西不是很滿意。

因為要是其他東西,比如瓷器,老闆還能胡說是什麼朝代的好東西,叫一個好價格。

可這……這個算盤你讓他怎麼往高了說價格,也沒聽說有人喜歡收藏算盤的啊,這根本賣不上價錢。

正所謂沒有大魚大肉,這小魚小蝦也行吧,有錢賺總比一毛沒有的強,於是這攤主伸出五根手指說道。

“這可是清朝的老物件了,你看它比一般的算盤都大,給五十就成,您看怎麼樣?”

“不會吧?這個破玩意還賣這麼貴?五十塊我都能去百貨商店買十個八個了!”周安一臉的不樂意,都將算盤“扔”地攤上了,打算立馬有人。

“別,別介兄弟,這樣吧,我這做買賣的您也不能讓我虧著是吧,總得人吃口飯啊,我按進貨價給您,這總可以吧?”攤主一咬牙,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多八塊,不賣我可就走了。”周安再次佯裝要走的樣子。

“別介兄弟,你再給加兩塊錢,十塊您看這總行了吧。

多兩塊錢也窮不您,也富不了我,您說是吧?”攤主的樣子,好像周安賺多大的便宜一樣。

“那……那行吧。”周安假裝考慮了一下,然後答應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