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過後,這位攤主才鄭重其事的要給周安和韓春明道謝,三人也重新認識一番。

原來這位古玩地攤老闆叫張四季,三十五歲了,不過看不出來,周安還以為是二十七八的大齡青年呢。

張四季要給周安和韓春明一人一萬塊表示感謝,被周安和韓春明拒絕了。

這年頭能願意拿出兩萬塊白白給別人,說明這個張四季為人還不錯,要是換一個人,絕對不會提這碼事。

見兩人死活不要,張四季又準備邀請兩人去搓一頓。

“張大哥,你就不用客氣,這小R本可是和我們血海深仇,能幫你從他們手裡賺了錢,也算是為了抗R出了一份力了。”周安嬉笑著說道。

看見R本人被自己幾個人坑了,心裡面有說不出的爽快。

韓春明都剛才差點摔倒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這比打他們一頓更過癮。

至於便宜了誰,都無所謂,兩位也算是大老闆了,不可能眼紅這點錢,再說了,那真是人家攤主出的東西,能說給你錢,已經算是夠意思的了。

“那怎麼樣,要是這樣,那我張四季成什麼人了。

中午老莫我請客,你們倆一定跟爺們臉子啊!”張四季見兩人錢也不要,吃飯也不肯去,都有點不高興了。

“張大哥,我們哥倆還有事,要不這樣吧,我們就在您這攤上挑件小玩意,就當是您的謝意了,您看成不成?”

見自己兩人要是再不答應張四季,他都要發火了,於是周安變相的提出要求,了卻他一樁心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東西,都不值幾個錢,要是喜歡隨便拿。”

張四季本是一個爽快之人,正愁沒辦法感謝周安兩人呢,要知道人家可是幫自己賺了十五萬一千塊,整個攤子送給人家,他也高興啊。

周安和韓春明兩人都隨便看了一下,也沒有一個個鑑定,看哪個順眼就拿了一個。

韓春明拿了一個帶蓋的粉彩罐子,周安拿的則是一對鎮紙。

這個粉彩罐子大概在二十五公分左右,器型也不算大,關鍵是一個完整,連蓋子都沒有遺失。

粉彩自雍正以後就非常的繁盛,雍正時期,由於粉彩比五彩,素三彩顏色豔麗,又比鬥彩價格低廉,因此甚受當時景德鎮的喜愛,特別是乾隆皇帝,鍾愛粉彩。

粉彩其秀美的顏色,使得瓷器從青花的淡雅一躍成為色彩斑斕的藝術品,同時也受到了更多歐洲人的喜愛,景德鎮這邊就有大量粉彩出口歐洲。

可是在大清朝在乾隆後期,特別是到了嘉慶時期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盛極而衰,獨立感不強,因此不具有非常重要的標誌特點。

而到了同治甚至光緒時期,清朝進入了短暫的繁盛,史稱同光中興。

同光中興可謂是封建王朝在華夏歷史上最後的輝煌,短暫的30年間,國內政治安定,官僚求富求強,洋務運動轟轟烈烈,西方技術,資金和人才得以加強,因此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短暫的喘息。

這一時期景德鎮的瓷器也開始有了一定的風格和標準,這也就是同治粉彩的一個歷史背景。

而韓春明手裡的正是同治粉彩三娘教子人物罐。

韓春明沒想到自己隨手一拿竟然是同治粉彩,他呵呵一笑道。

“張大哥,我拿的這可能是清朝的物件,到時候要是賣了大價錢可別找我啊!”

韓春明這純粹是開玩笑,這同治粉彩在他家裡還真算不上是高階貨。

就算是非常值錢,韓春明都不會去賣的,他和關老爺子一樣,到手的東西就沒有再出售的道理,他們是真的喜歡老祖宗的東西。

而周安卻不同了,尖端貨他不會再賣出去,但普通的精品還是可以買賣的,不然他也不會想著去開一古玩店了。

當然,他和關小關她爸媽和蘇萌大舅卻又不同,那兩人才不管你是什麼文化傳承呢,只要能賺錢,一股腦的都能賣到國外去。

見韓春明開玩笑,張四季連連擺手,“這哪能?你們都幫我從R本人那裡坑了十五萬了,我再計較這個,還算是人嗎?!

不過老實告訴你,這東西是我十五塊錢從老宅掏回來的,那老宅子也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就算是清朝的,也就民窯瓷器,能值幾個錢?!”

老闆都這麼說了,韓春明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省得他知道這東西是同治官窯的,心裡有點酸。

這不是說張四季小氣,而是他們古玩行的人手裡有一個好東西,自己卻不知道,要是韓春明是當普通物品買走的,那張四季他就算是“走寶”了。

周安手裡的一對鎮紙卻是就平平無奇,東西也顯得非常老舊,表面上烏漆麻黑的,鎮紙上也有些簡單的雕琢。

兩隻分別雕刻的是梅蘭竹菊裡的竹與蘭,除了這個上面連個刻字都沒有。

“周老弟,要不你再挑一個吧?”

張四季有點看不過去,要知道韓春明拿的還是清朝粉彩的罐子呢,你就拿兩根破木棍子,他於心不忍啊,他能賺這麼多錢,大部分功勞可都在周安身上啊。

要是傳出去,別人幫你賺十五萬,你給別人兩根破木棍子,還不讓別人笑話死。

那他張四季就沒人叫了,估計明天就有人叫他張摳門、張小氣了。

“張大哥,你可能不知道,這鎮紙也是一件老物件。”周安坦白說道。

張四季朝周安翻了翻白眼,這能不是老物件嗎?都黑成什麼樣了。

可是再老的物件,它不是古董啊,最起碼它賣不出古董的價格來。

見周安沒有要換物件的意思,張四季自作主張,從攤上拿起一件自己認為不錯的東西塞給周安。

“走,我們去吃飯。”給完東西,張四季就要拉周安去吃飯,說完,他還跟旁邊的人喊道。

“老王,幫我看一下攤,改天請你吃飯。”

“你小子,發了這麼大的一筆財,就算你不請客,我登上你家門去蹭飯。”

旁邊攤位的老陳開玩笑說道,他是真的羨慕啊張四季啊,能賺這麼多錢,這錢都能買好幾套房子了。

不過,他除了羨慕還好沒有嫉妒,十五萬雖然不算小數目,但在他們潘家園這種地方,隨時隨地都有可能一夜暴富了,說不定明天就能輪到他了。

雖然俗話說同行就是冤家,但是有個幫襯的也很有必要,再說了他和張四季關係也不錯,上次他老婆生病了,忙著去醫院,他的攤子就是張四季幫他看的,那天張四季幫他賺了八百塊,人家一份都沒有要他的好處。

所以生意雖然互相競爭,但你不能攪和別人生意,要是大家都這樣,今天你攪和明天我搗亂,那這生意還要不要做?

“別介,張大哥,現在還沒到飯點呢,我還要在這市場上逛逛,要不您還是先做生意吧,等中午我們一起吃個便飯就成。”

周安知道今天算是盛情難卻了,看了看手錶對張四季說道。

既然周安同意了,張四季就更高興了,興奮地點頭道,“沒問題到時候我在這攤位上等你。老王,中午你就別買飯了,咱們一道去。”

“嘿嘿,你讓我買我也不買啊,這頓飯我是蹭定了,賺這麼多錢,你可得拿瓶好酒啊!”

“這還用你說!”

幾人說好了後,周安就和韓春明繼續他們的尋寶之路。

“周安,你那兩玩意也不簡單啊,我看是紫檀木的鎮紙吧?!”韓春明一語道破周安手裡鎮紙的真正面目。

鎮紙是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它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鎮紙它的材質有很多,有鎦金、翡翠、紫檀和烏木,也有用瓷器的,但大多數讀書人用的都是竹木製作的。

當然,沒錢的人家只能用普通的竹木製作的鎮紙。

而周安手裡的可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的,紫檀木的鎮紙,那都是有錢人才能用的,就連皇上家裡也有幾對紫檀木鎮紙,可想而知紫檀木的身份尊貴了。

而周安拿這對鎮紙,就是因為他看出了這鎮紙的材質是紫檀木做的。

而這對鎮紙之所以這麼黑,周安估計是染上墨汁的原因吧。

韓春明一邊走一邊看著兩邊攤位上的東西,而周安卻一手一根鎮紙,一走一擺的,要是給鎮紙上裝兩個斧頭,別人還以為他是黑旋風李逵呢。

等時間差不多了,周安和韓春明重新回到張四季這裡,兩人才發現,張四季的事蹟已經在這一片傳開了。

十幾萬的買賣,有人說讚美之詞,有人卻在心裡狠狠詛咒了張四季,也有人遺憾這種好事怎麼會不是自己。

雖然說古董能讓人一夜暴富,但像張四季這樣一下就賺十幾萬的事,也不是天天都有的。

幾人中午沒去老莫吃飯,因為有點遠,他張四季賺錢了。下午不做生意都可以,那老王就不行了,他還要養家餬口呢。

於是在張四季的抱歉聲中,就在附近找了一家還不錯飯館胡吃海吃了一頓,這也是張四季花自己的錢,吃的最好的一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