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更令賴都總管想不通的事情生了——那只恐怖的紅衫軍以區區半千之數,就敢於進攻駐守了3ooo大軍的吉林城。

吉林城這個地方,在明朝的時候屬於海西女真的勢力範圍,明朝在此設立了兀也吾衛,冊封海西女真領,任命其為明朝世襲千戶鎮守此地。

當後金崛起之後,努爾哈赤親征海西女真,打敗了葉赫,烏拉等海西女真部落,成為了這篇土地的統治者。為了更好的剝削掠奪北方各部族的財富,特別是遼東特產的寶物——東珠,於是歷代滿清皇帝不斷再次設立採供東珠和其他珍貴皮毛藥材的驛站,到了順治十三年,為了鞏固北面黑龍江流域的邊防,抵禦沙俄入侵,順治皇帝派遣昂邦章京沙爾虎達(也就是寧古塔將軍的前身,同時沙爾胡達也是現任寧古塔將軍圖海的老爹)在吉林建廠造船,吉林舊稱“船廠”,因此而得名。到了康熙十年,把寧古塔副都統掉到吉林來,同時又派遣數千“流人”(指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的流放犯人)在此地另設吉林副都統,這個決定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指揮前線對抗沙俄,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決他於另外一名副都統的矛盾。

康熙十二年,在吉林副都統的指揮下,在原有船廠和驛站的基礎上,擴建了吉林城。

剛剛建成一年的吉林城南依松花江,無城牆,東、西、北3面豎松木為牆。牆高8尺,東、西兩面各長25o步,北面長289步。設東、西、北三門,牆外有池護城壕,周長7華里零18o步。

這樣一座簡陋的城池,甚至連俄國人在北面雅克薩修建的夯土稜堡也不如,對於指揮著數百裝備精良的士兵的張耀祖來,攻佔它,實在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張耀祖身為義勇軍新編第二營營長,這時候卻遠離蛟河來到吉林城外指揮者區區5oo人,這完全是他自己強烈要求的結果。

上一次義勇軍的戰鬥中,張耀祖還是預備隊的隊長,可是由於贏得太輕鬆,太簡單,張耀祖完全沒有得到任何表現的機會,戰後卻憑空的了數百個的新兵,並且從預備隊隊長,一下子升為了新編第二營的營長,他心裡固然高興,卻也有些苦悶。

這幾年中,他多次親自率隊進山征服各個部落,為義勇谷的展獲取了很大的資金支援,而李滿江也一直對他信賴有加義勇軍第二號人物的地位也因此而一直保持著。

可是,作為一個軍事團體,特別是在李滿江的帶領下,非常有進取心的軍事團體,張耀祖的地位實際上也面臨著不少挑戰。

隨著義勇軍規模的逐漸擴大,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了才能和忠心的其他人也逐漸得到了提拔,這些人隱約之間彷彿成了義勇軍中的少壯一派,掌握著不少的權力,滿心的對李滿江的忠誠,腦子裡也滿是李滿江灌輸給他們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偉大事業。相比之下,張耀祖雖然帶隊征服了不少山林部落,可是對於這些少壯派來,山林部落裡那些用著劣質弓箭的獵人怎麼能稱得上是對手?在他們看來,如果不能做到像司令給他們講的印加帝國征服者皮薩羅那樣,至少也要像科爾特斯那樣。張耀祖的勝利,不過是理所當然的。

張耀祖在隱約之間,也曾聽到過某些風評,他不過是靠著資格老跟在司令身邊溜鬚拍馬的弄臣。遠的不,雖然陳進財是張耀祖一手帶出來的,並且陳進財也一直保持了下級對待上級的那種恭敬禮貌,可是陳進財除了公事之外就是絕對不會主動和張耀祖打交道的。

特別是當義勇軍正式起兵以後,這些少壯派在迅膨脹的義勇軍中個個都謀得了相當的位置:陳進財當上了炮兵千總,王爾德當上的騎兵千總……,而他卻僅僅是在李滿江完成了改變之後,統領幾百個新兵,當個預備隊隊長。

在第一次於清軍的正式交戰中,王爾德,陳進財等人都出盡風頭,立下了不的功勞,而他卻完全淪為了如同其他人私下竊竊私語時的那樣,跟在李滿江身邊的弄臣。要不是弄臣,為什麼他一力沒出,就在戰後得到了最大的獎勵:新編第二營營長。和司令一樣統領12oo多名士兵。

他受不了某些人不經意間投來的不清味道的眼神,他想證明自己作為一個義勇軍軍官的能力。

因此,當他和其他軍官一起被李滿江召集起來商討整個戰事佈局的時候,他這一次出奇的一言不,認認真真的聽完了整個佈局,然後當晚,他就私下到了李滿江的書房,懇求李滿江把北上吉林的任務交給他。

李滿江對張耀祖突然的要求有出乎意料,他當時:“耀祖,你好好的怎麼想起這一出來了?第二營新編,正式要加強訓練形成戰鬥力的時候,你這個主官怎麼倒跑我這裡來要這個隨便一個千總都能完成的任務了?”

張耀祖諾諾半天,也不敢把他心裡的那心思出來,畢竟他也不知道這種局面是不是李滿江有意照成並樂於見到的,他只是:“司令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個人,就是個粗魯廝殺漢子,這次打薩布素那子,完全都沒輪上我,看的我是心理癢癢,這不就找您要任務幹來了嘛!”

李滿江最後沒有經得住張耀祖的再三懇求,畢竟是跟著自己好幾年的老人了。於是他再三叮囑張耀祖,要好好的完成牽制賴都,給他足夠的軍事壓力,卻又要保證不讓他逃走了一面糜爛局勢不好收拾。

再次期間,義勇軍的新兵隊伍中爆了一次短暫的騷亂,又把張耀祖出兵的時間拖後了一個月。

這件事的起因並不太複雜:

義勇軍中的士兵來源大至有如此下集中,中堅力量,自然是義勇谷的老人,這些人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洗腦,李滿江作出的一切決定他們都會不打折扣拼命去完成到最好。

其二就是那批在奉天府被奪佃之後又被構陷為吳三桂舊黨同謀販賣到蛟河來的原三藩的佃戶,這群人由於已經失地,同時又是待罪之身,已經成了除了義勇軍老兵之外最支援李滿江和義勇軍的一群人。

其三就是在這次戰鬥中被俘虜的上千名清軍,雖然他們中大部分已經被編入了義勇軍中,不過短時間之內,他們的階下囚身份還不會被解除,這些人目前自覺得不得了,深怕觸怒李滿江被按照清軍傳統殺了。

其四就是這次騷亂的根源,來自於蛟河附近地區鄉村的農家子弟。

按道理,李滿江的義勇軍待遇頗高,每月5兩銀子的軍餉一不打折扣的由賬房放到手裡,期間完全不經過軍官的手,讓他媽沒有機會剋扣,同時還放了全新的鮮豔保暖的軍醫——雖然模樣太過怪異,不過好歹穿著卻很合身保暖,只要滿足這,軍衣樣式的怪異就可以被忽略,何況大家都穿一樣,反倒能激士兵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每頓飯都能吃得飽飽的,每隔三兩天還要加餐吃肉和白面饅頭,同時被徵來參軍的時候,軍官們還親口承諾,所有參軍家庭的地租都會減免兩成。如此豐厚的待遇,怎麼還會鬧出騷亂來呢?

原來,由於這些士兵的來源過於集中——都來自附近的鄉下,甚至各個果的士兵有的更是同村同姓,大家都是親戚,很容易就抱成團,同時雖然義勇軍待遇優厚,訓練極為嚴格,稍不注意就是鞭打,但是同時完成了訓練之後,軍官們就沒有了架子,甚至還幫他們燒水洗腳,挑血泡,擦藥。這樣固然能讓士兵們心存感激親近,同時卻也容易讓他們自我膨脹,從歷代士兵地下的地位中走出來,表達自我的訴求。

這種變化,如果從長遠來看,當然是好事,明社會最底層的士兵們也開始覺醒了,可是在這個隨時都可能爆戰爭的時候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這些出身農村基本是文盲,沒有出過周圍三十裡地的士兵自然不會有那麼長遠的眼光。當義勇軍打敗了大隊的清兵,整個蛟河地區就得到了短暫的和平和安寧,這個時候,認為軍官們很好話的士兵們就開始三三兩兩的一起,要求休假回家春耕種地了。

還好,雖然呼聲越來越高,出於對旬月以來義勇軍嚴酷的軍紀的恐懼,這些士兵在多次被拒絕之後,沒有干預暴力對抗軍官們。

最後,驚動了李滿江,經過了反覆思考之後,李滿江認為,目前的局勢下,三個月之內是不會有大規模的戰事的,規模的戰鬥即便是缺少了這幾百個士兵也完全不會有影響。同時放這些士兵回去,還可以穩定軍心,同時穩定勢力範圍內的百姓,給他們一種映像:看,我一都沒有吧清軍放在眼裡。這也有助於爭取民心。

饒是如此,出於謹慎起見,李滿江還是調動了部隊到各個隘口駐守防備,直到大半個月後,春耕進行得一切順利,而南面和東北面仍然沒有大部隊調動的跡象,李滿江才正式派張耀祖帶隊前往吉林。

剛到吉林,張耀祖就指揮手下輕鬆擊敗了來犯的清軍,這也讓他看出了城內清軍的外強中乾之勢,看得出來這些部隊的指揮官缺少勇氣,同時部隊的精銳程度也完全無法和之前吉林副都統率領的清軍相比。

在經過了一夜的思考之後,他決定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