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新的問題就出來了,如果地方豪強真要採用民變手段來衝擊察院,大概會選在什麼時間?對此範弘道的判斷是“很快”。

不過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魏安不贊同的說:“範先生要考慮到張家的背景,人人都知道,那鳳盤相公服喪期滿,即將起復回京,預計會重新擔任首輔。

如果我是張家主事之人,肯定要等到鳳盤相公回京後,再行舉事。因為民變是一把雙刃劍,到底傷人還是傷己,最終要看朝廷偏向哪邊。

若京城有鳳盤相公呼應,可以直接影響朝廷決斷,所以等到鳳盤相公起復,才是舉事的最佳時機。”

鳳盤就是張四維的字,此時別人對這位首輔級別的大佬都有一定敬畏,一般都敬稱為鳳盤相公。

範弘道對魏安還是比較客氣的,不像對韓延昌韓秀才一般動輒冷嘲熱諷,當即解釋道:“魏先生所言確實也有幾分道理,可是我認為張家一定會在張四維起復前舉事!”

“為什麼?”所有人又不約而同的問道。

此刻範弘道非常想說一句“老子算命就是這麼準你們愛信不信”,但沒奈何,又只能挖空心思的尋找理由來解釋。

“首先,張家人若煽動鹽丁舉事,本身就很有成功把握。因為鹽運司、地方州縣官員都與他們沉瀣一氣,肯定會幫助他們說話,影響朝廷的判斷。

其次,如果張四維沒有起復時,他們舉事不順利,或者出現波及自身的危險,那麼他們也還有挽救機會。或許可以等到張四維起復後,利用首輔權勢重新翻轉乾坤!

所以總和起來看,還是提前發動利大於弊,說不定就是這幾天功夫,而張四維起復可以作為預備隊使用。”

有人憤然道:“他們就不怕胡作非為牽連到鳳盤相公,並妨礙鳳盤相公起復嗎!”

範弘道卻很淡定的說:“他們又不傻,肯定不會讓這種事牽扯到張四維身上的,說不定出面的人根本就與張家無關!”

範弘道再一次說服了眾人,此時郜御史再看範弘道,甚至有了“劉皇叔遇到諸葛孔明”的感覺。

既然當劉皇叔,就要有劉皇叔的覺悟,把握一下大概方向就好了。要拼細節,劉皇叔無論如何也沒可能比諸葛孔明強啊。

“想必範賢生已經有了應對之策,老夫先不問這個,但有一點需要範賢生指明。”郜御史說。

指明這個詞,真讓範弘道受寵若驚,不知為什麼老御史口氣居然如此謙和。

“老夫剛才在想,按照賢生的說法,眼下正處於均勢,能打破均勢的一方,就是最終獲勝的一方。

如果對方企圖發力,我們即便應對過去,但也還是你所說的均勢,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那麼我們這邊怎麼發力打破均勢?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可以扭轉局面,獲取最終的勝利?”

“我們當然有這個契機,最後贏家一定是我們!”範弘道異常肯定的說,這口氣不容置疑,給人以強大信心的感覺。

眾人心中一喜,連忙問道:“範先生有何妙策?”

範弘道信誓旦旦的說:“張家驕橫不法,侵吞國利,天必厭之!請諸君看好了,上天一定會懲罰張家,而且時間就在最近不久!那時候我們必將無往不利!”

在範弘道心中,這個契機當然就是張四維去世了,這就是他河東之行的最大底牌,看看時間也該到了。

張家這地方豪強看似強大,但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張四維的威名上的。若非有張四維這個擎天白玉柱,別人會任由張家攫取鉅額餘鹽利潤?

張四維同輩人中,只有張四維真正有成就,張四教也只是靠捐銀子捐了個虛銜,其他人大多為庸庸碌碌之輩。

而下一代更是不值一提,張四維兩個兒子都是近幾年剛中進士而已,如果沒了大樹,這樣的小苗也長不起來。

具體可以參見江陵另一個張家的遭遇,張居正死後,幾個兒子自殺的自殺,被流放的被流放,面對劇變完全沒有反抗能力。

所以範弘道可以斷定,一旦張四維這個核心人物去世,張家就是另一種光景了。即便不至於立刻土崩瓦解,但也絕對會立刻衰落。

人情世態最為現實,沒了張四維的張家,還會有如此多官員庇護麼?還會有如此多官員為了張家譴責察院麼?

只可惜關於張四維的命運,天知地知範弘道知,別人卻是沒法知道的。就算範弘道早就暗示過什麼,別人也不會太相信,跟別說察院裡這些同僚了。

這是什麼鬼?範弘道的同僚們只能面面相覷,完全不明覺厲。

但再不明覺厲,也要覺得把希望寄託在老天實在不靠譜。範弘道這樣一個挺靠譜的人,怎麼又這麼不靠譜了?

不過老御史發現,範弘道這範兒更像孔明了,貌似演義裡的著名軍師都喜歡這樣裝神弄鬼。他剛才這番說辭,就差說一句“我夜觀天象”了。

聽到範弘道口口聲聲“很快”、“不久”,郜御史不由得萬分感慨,他才上任不到半個月啊!

原本老御史是想著,用一年時間緩緩圖之。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感覺就失控了,好像節奏徹底進入了快車道,用飛一樣的速度向前衝。

這才上任沒半個月,屁股底下的座位還沒有捂熱,換成一般的官員上任,現在還正處在新官上任三把火階段!

結果就這點時間,眼瞅著就要展開最後大決戰了,節奏也太玄幻了,真真是情何以堪。

穩定心神,郜御史開始調兵遣將。先是對魏安道:“你草擬一封給撫臺的回信。”

魏安請示道:“那該如何回話?”

郜御史答覆道:“就按範弘道的意見寫,但不要寫那麼粗俗,直白拒絕撫臺干涉就好。”

然後郜御史又將從京師帶來的差役喊來,吩咐道:“爾等揀選聰明伶俐的三五人,然後去鹽場探聽鹽丁訊息,若有風吹草動便及時彙報。”

最後郜御史皺眉道:“對朱公子此人,雖然言行惡劣,影響很壞。但老夫覺得仍然不可嚴厲對待,應該是能夠再爭取過來的,

畢竟餘鹽與鹽引掛鉤,她這樣大鹽商沒道理反對餘鹽配額。再說當初她也曾與察院合作過,雖然最後沒落下好處,但多少也有幾分香火情。”

郜察院在眾人身上掃了幾個來回,卻指著韓延昌道:“你與朱公子相識,就派你去與她見面!重點是邀請她回心轉意,順便看看能否從她那裡,打探一些對方的動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ps:每每到最後,思路都極其凝澀,寫出來的東西總要根據後續大修,第四更就放明天中午和下章一起發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