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如約而至,讓萬曆心情大定,所以美美的睡了一個好覺。這下不用擔心了,至少編造出來的太祖爺兩個示警預言已經應驗了一個,至於湖廣江西是否真的會如史書上記載的那樣發生地震,已經不那麼重要了。要是沒出現,頂多撒潑打滾的說自己記錯了……。

但萬曆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關注著流星的時候,陳太後、李太後、馮保也不約而同的在盯著西南方向的天空……。

第二天一大早,馮保就匆忙趕去內閣值房,他一邊走著一邊琢磨:“今天這事可不太好辦。張閣老估計不會贊成,但還是可以爭取。必竟自己對他推行的”考成法“,是全力的支援,從沒拆過他的臺。可是這呂閣老嘛……。”

果不其然,馮保到了內閣值房,把皇上要調整學習時間安排的事情一說。還沒等張居正開口,呂調陽就象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炸了毛。

“不行、絕對不行、萬萬不行。”呂調陽一口氣連說三個不行,說的時候激動得連鬍子都在抖動。

“這儒學才是大道,那些雜學豈是正途?皇上的學業可是關係到將來治國理政的大事,哪裡能這樣兒戲……。”

此時呂調陽的心裡那是怒火熊熊。也怪不得平時以忠厚著稱的呂閣老現在這麼大的火氣。你說要是語文老師發現自己的課時被體育老師和美術老師給搶走了一半,那是什麼心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閣老,稍安勿燥,稍安勿燥,大家有話好好說。”張居正看到此時馮保已經面露不快之色,就趕緊出來和稀泥。

“馮公公,我想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兩位太后做出這樣的決定?”張居正接著說道。

“兩位太后說了,你們所說的這些雜學,那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你們又不教,還不讓皇上自己去學呀。儒學又不是不學,有你們教導,皇上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又不是要考科舉,沒必要皓首窮經的苦讀……。”馮保說道。

張居正得知這的確是兩宮太後的意思後就默不作聲,不發表意見了。他是極聰明,又善於變通的一個人,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跳出來反對。

“要說這國計民生,皇上現在開始看奏章,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們司禮監不是也給皇上講嗎?這些奏章上所奏的哪件不是關係國計民生的事,不也是學嗎?為何非要……。反正老夫是堅決不同意。”呂調陽態度依然堅決。

馮保這下也是沒辦法了,心裡也是著急。昨天的事就已經讓自己在太后和皇上面前灰頭土臉一回了,要是這件事再辦不好……。

“兩位閣老,你們可知前天皇上午睡的時候做惡夢被嚇著了?昨天晚上,天上出現了有雞蛋那麼大的流星?”馮保神神秘秘的問道。

皇上做惡夢被嚇的事,都叫了太醫,他們想不知道都不可能。流星的事情今天一早大家夥都在議論,還有好些人想藉著這流星的天象去彈劾人呢。可這兩件事件根本就是八杆子打不著,扯不上邊呀。張居正和呂調陽滿腦子的問號。

“是太祖爺託夢給皇上,把皇上給罵了一頓,罵皇上只顧學儒,卻不知國計民生之道,還以天象示警,昨日那流星就應驗了,今天湖廣江西會發生地震,你們看看這兩天有沒有八百裡加急送上來的報災急報,趕緊準備救災吧……。”馮保把聲音壓得低低的說道。

馮保真是被逼急了,把陳太後告訴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說的話給說了出來。陳太後早就防著內閣這邊頂牛,所以把這些話說給了馮保,當然有關什麼國祚、國運的那些,肯定是隱瞞了起來。

“這事可千萬千萬不能讓其他人知道,不然的話那又是一場軒然大波……。”馮保繼續說道。

張居正和呂調陽聽了之後,覺得匪夷所思,然後沉默了半天。

突然張居正一聲大喊:“咱們快去看看,有沒有急報……。”

此時萬曆可不知道內閣值房發生的這精采一幕,要是知道了,非得笑抽過去不可,這太祖爺又被馮保給請了出來一回。

萬曆正在乾清宮的書房裡,悠閒的一邊喝著茶,一邊捧著《永樂大典》看。看著看著心裡就開始謀劃開了。

自己來到大明已經兩天了,一直在為解開身上的束縛在努力著什麼事都幹不了。現在不用擔心了,他相信憑馮保的手段和能耐肯定能讓內閣接受這件事。那自己也算得到了一點點自由,那接下來要乾點什麼呢?

搞事情,要搞大事情,種土豆,種玉米、種紅薯……。可這土豆、玉米現在流傳到大明來了嗎?雖然一些書上記載說有,但是自己也不確定。

至於紅薯,萬曆根據前世的資料知道,現在呂宋已經有種植,八年後會有一個叫陳益的東-莞人從呂宋引入到廣-東開始種植。萬曆二十一年,然後一個叫陳震龍的福-建華僑,冒著身命危險,偷偷的從呂宋帶回了薯種開始種植,並得到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大力扶持推廣,從此才開始大面積在國內流傳。

一定要想辦法派信得過的人去一趟呂宋,把這穿越者農業三大神器之一的紅薯提前引進。

煉鋼鐵,造水泥、造蒸汽機、搞軍火……。可是現在手中沒錢呀,自己那可憐的小錢錢全被太后老媽管著呢,自己想買幾本書都得要管張維借錢。

賺錢、一定要賺錢,不然什麼事情的幹不了,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萬曆腦海裡把在前世在網文中看到的,所有穿越者的賺錢方法都過了一次。可是悲哀的發現,好象都不適和現在幹。

萬曆抬頭看著窗,突然一件穿越者必搞的神物進入了腦海。玻璃,對就先搞玻璃(喂喂,說你呢,看書看到這裡可別想歪了哈)。什麼平板玻璃、玻璃瓶這些太低端了,現在不稀罕,留著以後搞。現在要搞就搞點高大上的玩意,水晶玻璃,投資小,見效快,而且產品高大上。

“張伴伴,宮裡有沒有造琉璃的工坊?“心動不如行動,萬曆馬上問在一旁的張維。

“皇上,當年修京城的時候,在南城外設有琉璃廠,專為皇宮建造燒製琉璃瓦。後來京城南邊擴建了城牆,琉璃廠就搬到現在叫琉璃渠的地方。”張維滿心疑問的答到。

“那除了燒琉璃瓦之外,他們還會生產什麼?”

“還會生產一些琉璃珠、藥玉佩…..一些小玩意,供應宮內。”

“那他們能生產透明的琉璃嗎?”

“據奴婢所知,生產出來的這些小玩意和玉的樣子差不多,所以稱之為藥玉,好象沒有看到透明的。”

萬曆心想,果然和自己之前想到的一樣,現在大明這個時代還沒有生產出純色潔淨透明的玻璃。曾經有古墓出土過透明玻璃杯,其實那是用天然水晶製成的,不僅開採成本高,而且製作成本也高。看來自己選擇搞玻璃是可行的。

“張伴伴,明天你和太后說說,找幾個做藥玉的琉璃匠人來,另外還有會砌琉璃窯的匠人,朕有事想要問問他們……。“

就在萬曆和張維說話的時候,胡有德來了,他滿臉興奮的和萬曆說。

“皇上,您要奴婢做的那鉛筆,奴婢已經做好了……。“

萬曆心想,這小德子辦事還真不錯,這麼快就做好了,正好要畫圖,可以用得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