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載垕剛一這麼想,嘉靖便道:“放心,我沒事。只是想著年後便將皇位提早傳給你,然後我便可以再移居西苑,安心在玉熙宮中參道。”

朱載垕心中一驚,但想父皇竟還念著道術,不禁道:“父皇是天子,自然應以天下為重,為何總是沉迷於道術,不思......”他說到這裡也意識到言語不妥,便不再說下去。

“你想說不思進取。”嘉靖淡淡道,眼中並無怒氣,只是嘆道,“你這麼快就忘了我剛才的話。”朱載垕不答,只是將頭垂得很低。

嘉靖又道:“你也覺得我是個昏君?外面是不是都說,我一個好好的皇帝不當,卻成天想著修道成仙?”嘉靖說著,忽然自嘲一笑,“你也這麼想對不對?”

朱載垕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兒子只希望父親成為像二祖一樣的明君。”事實上聽到百姓群臣口中這些議論指責父皇的話時,他心裡也不好受,雖然他也覺得是事實,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朱載垕心中感觸,不禁道:“兒子希望父親能名垂萬世,成為千古一帝。”

嘉靖沉默,忽然嘆了口氣,畢竟也是他的一番心意。於是笑道:“名垂千古有很多方式,不一定非要成為明君。不過我......就這樣了,並無太多奢求,今後便只有靠你了,但願你能如你所願。”嘉靖停頓了一下,還不等朱載垕開口,忽然問道:“你可知我剛才究竟是要賞還是要罰?”

朱載垕搖頭:“兒子不知。”

嘉靖並不詫異,而是道:“要的就是不知。”朱載垕一臉疑惑,嘉靖並不急著解釋,而是又問:“你知道百官為何會怕我?”

朱載垕沉默,事實上他不是不知,而是不知該如何回答。

嘉靖似乎看出他的心思,道:“你無需顧慮,想到什麼直說便是。”

朱載垕這才開口,小心翼翼道:“言語嚴厲,做事……”他實在想不出如何形容,話也就斷在這裡。

“你是想說兇惡殘暴的人,自然讓他人畏懼。”嘉靖接下了他的話,臉色依舊如常,出乎意料的點了點頭,“這是一點,只是殘暴之人表面雖能讓人畏懼,但背地裡肯定受人咒罵。並不是真正的怕,更稱不上敬畏。所以並非駕馭臣子之道。”

朱載垕又想了想,道:“因為父親是臨駕於萬人之上的天子。”

嘉靖還是搖了搖頭,剛想告訴他答案,忽聽懷裡的孫兒開口,說:“鈞兒第一次見爺爺也害怕,因為從沒見過,怕說錯話、做錯事讓爺爺不喜歡。但是這幾日和爺爺一起玩,知道爺爺不會對鈞兒生氣,慢慢就不怕了。”

嘉靖臉上有驚喜,忽然大笑,將孫兒抱起對朱載垕道:“看到沒有,看到沒有,你兒子可比你聰明多了。小小年紀便能一語中的,將來定是帝王之才。”

朱載垕也是聽了兒子的話才明白過來,慚愧一笑:“兒子愚笨,倒是被鈞兒一言點醒。沒錯,正是因為無法確定才會有畏懼。所以為君者若要讓臣子敬畏,首先便是不能讓他們猜準自己的心思。”

“你倒明白的快。”嘉靖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只是也不能讓他們一點也猜不準,否則做起事來只會瞻前顧後、膽顫心驚,讓他們能猜準一點又不能完全猜準,這樣才會謹慎小心。”

朱載垕恍然大悟,心中一喜,忙朝父皇一拜:“兒子明白了,多謝父親教誨。”

嘉靖一笑:“也是你悟性好。一會兒高拱他們便來了,你和鈞兒去裡屋。你平日少接觸朝政,今天便來見識見識你的這些內閣老師們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是。”朱載垕接過朱翊鈞,嘉靖親自帶著他們進了裡屋,關上了門,接著又重新坐回到御案旁,忽然開始咳嗽了起來。

朱載垕在裡面聽著,心中更加擔心,也不知父皇的身體究竟如何。但願不要有事才好,朱載垕不是不想當皇帝,只是若在這個時候繼承帝位,對於國家朝政,自己還當真沒多少把握。

等了沒一會兒,馮保才回來,帶來了嘉靖讓叫入宮中的人。

眾人見皇上,自然是先行跪禮,嘉靖微一抬手,讓他們都起來。打量著眾人,卻忽然覺得好像少了什麼似得,不禁問徐階:“內閣的人都來了?”

徐階道:“回皇上,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張居正忽染疾病,已同臣和禮部尚書李大人請休。”

原來如此,嘉靖點了點頭:“他倒病的是時候。”

徐階聽這話,心中不免又警覺,皇上心思難測,莫不是已經察覺到太嶽是裝病。東廠耳目遍佈京城,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徐階正想著,嘉靖忽然拿起案上一奏本,道:“今天讓你們來,就是來看看這個。”

馮保見狀立刻躬身上去接過本子,但皇上沒說,也不知該遞給誰。他很快環視眾人一圈,目光最終落在胡應嘉身上,便上前遞給他。

胡應嘉一接過,嘉靖便道:“這奏疏既是你上的,便由你來唸給他們聽吧。”

“是。”胡應嘉應了一聲,展開摺子,心中卻是十分不情願。他雖彈劾高拱,但要這麼當眾念給他聽,未免太過彆扭。但皇上的話他不能不聽,只能硬著頭皮一字不落的念出來。

高拱一聽就急了,還不等胡應嘉唸完,當著眾人的面便出言斥責:“好你個胡應嘉,沒想到你竟是如此小人。仗著自己吏科都給事中的身份,可以跳過內閣直接向皇上彈劾,竟然如此顛倒黑白,誣陷於我。”

胡應嘉不自在一笑,高拱脾氣火爆,此時又怒上心頭,說起話來倒真有幾分威懾。好在皇上在,胡應嘉也不信他敢如何,於是道:“下官所言句句屬實,何來誣陷一說?高大人身為朝廷正三品要員,如此枉顧皇恩,玩忽職守,難道不是對皇上的不忠?”

“皇上,休要聽著小人之言。”高拱立刻道,“他與臣有過節,臣可以證明他居心叵測,分明是公報私仇。”

嘉靖聞言詫異,他記得這胡應嘉和高拱素來沒什麼來往,更沒聽說什麼結怨的事。即便是私下裡也不怎麼可能,畢竟東廠的探報可沒提過這件事。嘉靖一時好奇,不禁問:“你有什麼證據?”

高拱極力為自己辯解,忙道:“皇上還記得前次被罷的工部左侍郎李登雲嗎?”(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