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皇上很快派人來傳旨,說是要見他。

徐階一聽忙趕著進宮,一入乾清宮門,果然見高拱就站在裡面。徐階這才放慢了腳步,緩緩走到皇上面前,跪地行禮,口中道:“臣徐階參見皇上。”

朱載垕忙道:“首輔快起來吧,不必多禮。”

“謝皇上。”徐階這才起身,高拱站在御案左邊,他便自然而然的站到了右邊去。

高拱不說話。

朱載垕也不急,先等了等,確定高拱不再開口,才對徐階道:“首輔急著見朕,不知為何事?”

徐階看了高拱一眼,心想他在也無妨,於是道:“臣是來同皇上舉薦一個人。”說完便伸手往袖子裡,想要掏出那舉薦海瑞的奏本來,今早他離開家時特地帶在了身上。然而這一掏卻撲了個空,袖子裡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徐階這一想才明白壞事兒,定是剛才急著進宮,不小心忘在內閣了。

徐階只能吃個啞巴虧,又將手縮了回來。但見皇上和高拱都看著自己,也是在等自己拿什麼東西出來。反正一開始他也沒直接開口,於是事已至此,便索性直接道:“臣想向皇上舉薦海瑞,出任戶部左侍郎。”

朱載垕一聽卻面有詫異,不禁望向高拱。

高拱也有驚訝,只是又望著徐階。

徐階看到二人的神色,覺得有些不尋常,心想自己舉薦海瑞難道很奇怪嗎?還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於是他小心翼翼的試探道:“皇上,臣剛才所言可有什麼不妥?”

朱載垕心知他誤會,忙搖頭,道:“不是不是,朕不是覺得不妥,只是有些吃驚。”

徐階不明白了:“臣愚鈍。”

朱載垕看了高拱一眼,道:“還是讓高閣老來告訴首輔吧。”朱載垕這麼做,也是想著讓兩人多說說話,彼此的嫌隙也會少一些。

高拱雖心有不願,但皇上開口還是不得不說,於是對徐階道:“我今日一早來見皇上,正是為了海瑞的事。”

徐階聽了也吃了一驚,但很快也明白過來:“你也是向皇上舉薦海瑞?”

朱載垕點了點頭,忽一笑,道:“不錯,巧的是高閣老向朕舉任的也是這戶部左侍郎一職。”

徐階聽著,忍不住望向高拱,高拱倒很快將目光轉到了別處。徐階心想,自己來為海瑞求官還說得過去,可高拱來幹什麼?何況欽天監的事,海瑞突然請病,高拱未必就一點也沒有懷疑,以他的性子應該將海瑞當做了敵人,怎麼又會有今日之舉?徐階越想不越不明白。

只是現在徐階更關心的是皇上的回答,卻見皇上半響也不說話,臉上也看不到什麼表情。又過了一會兒才道:“你們二人的想法倒難得一致,原本這件事,朕該準了你們請的。只是海瑞......從正六品主事升到正三品左侍郎,未免調動太大。朕擔心這麼一來朝中會有非議,所以這件事還是讓朕再想想。”其實朱載垕真正顧慮的並不是這個,只要是人才,調動大又何妨。只是他始終記得父皇的話,海瑞的名是罵皇上得來的,自己放了他是為了體現大度,也是為收攏天下人心,也是遵從父皇的“遺詔”。只是這樣的人,還是不要再重用的好。否則讓人以為罵了皇上還能名利雙收,那讓天子的顏面何存。

徐階和高拱倒沒想到皇上是這個想法,二人倒真信了皇上的話,也覺有理。原本這件事就按皇上說的先緩緩,今後再議,只是徐階一想到海瑞昨日那決然的態度,就不由得又勸:“皇上,海瑞才雖不足,但其勇氣絕對可嘉。而且為人正直,實在是難得一見的良臣啊。”

朱載垕只聽著,卻不說話。他如何能將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說出口,否則不顯得自己小心眼嗎?海瑞既有膽子罵皇上一次,也會有膽子罵第二次。雖說“罵”的言辭懇切,把握分寸,可他也不想如芒刺在背,整日都提心吊膽著自己的言行。

高拱聽徐階勸了,自然也不示弱,道:“皇上,臣也以為海瑞是難得的人才,應當立刻升任。”

朱載垕心裡暗暗叫苦,這下他們兩人倒是一致了,卻逼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該如何說不行呢?想來想去,只有道:“朝中那麼多大臣,各個都是為朝廷效力多年。少有越級升任,何況連越三級,實在有違祖制。朕登極之初,怎能做這樣的事?還是先緩緩,容後再議。”

果然他這麼一說,徐階和高拱都不說話了。

朱載垕心裡暗歎,果然還是祖制最好用。

不過二人雖不說話卻沒有表態,這倒讓朱載垕覺得有些不妙,於是忙道:“好了,這件事就這麼辦吧。你們先回內閣,先將今日的奏疏貼了票送過來,朕還等著看,快去吧。”

皇上既已經開口了,徐階高拱雖無奈,但卻不得不告退。

等二人又行了拜禮,便要一同退下,朱載垕忽然想起什麼,開口叫住了徐階:“首輔等等。”

徐階停下腳步,恭敬的面朝皇上,高拱也同樣停了下來,跟著一併聽著。

朱載垕問:“今日李春芳可在內閣當值?”

徐階不明白皇上為何會忽然這麼問自己,如實回答:“李閣老在禮部。”

朱載垕點了點頭,李春芳在禮部也是情理之中,畢竟父皇的梓宮還沒過發引,就放在乾清宮正殿裡面。好在如今是冬日,若換做是夏日,恐怕最多放個三五日就臭得不行了。按照禮部上的大行皇帝喪儀,再過幾日便是梓宮發引的日子,朱載垕也想趕早,畢竟父皇還是儘早入土為安的好。只是他這心思卻不能直言,否則便成了不孝。於是只道:“梓宮發引過了王府女眷和世子也該入宮了,朕也許久沒見著他們,這件事要儘快。”

“是,臣會轉告給李閣老,讓他儘快安排。”徐階說著,想起世子的事,不禁又提心吊膽的試探了一句,“世子既入宮,便不能再稱作世子了,皇上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東宮不定國本不安啊。”

朱載垕很快點點頭:“這是自然,只是事情要一件件來。”

徐階聽了這話不免心頭一喜,就連高拱也跟著面有喜色。武宗皇帝無後,先帝又不立國本,致使朝局混亂,好在皇上不同。一登極便立了國本,百官們的心也可以跟著安了。

想到這裡,他便不免覺得精神振奮,再見高拱,只見他面上也有同樣的神色。(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