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一個公益活動,有能力的話,支援或轉帖一下,希望大家注意,只接受舊衣服,不要現金,衣服大家直接郵寄到學校就可以了。

--------------------

舊衣暖人心

你想扔掉的舊衣服,是他們需要的新衣服

城市裡的你,每年都在為怎麼處理舊衣服而煩惱,留著佔地方,扔了又可惜,送親戚朋友送不出手。

山裡的他們,每年都在為生計而煩惱,年均收入不過千,孩子上不起學,老人看不起病,衣服殘舊不堪。

我們也許沒有很高的收入,我們也許沒有多餘的存款,我們也許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學,但我們可以把我們不需要的舊物轉給那些需要它們的人,這只需要我們的愛心。

請需要處理舊衣服的人們來這裡尋找舊衣服的去處,用我們的愛心給這些舊衣服增添新的光彩。

請原意接受舊衣服的人們來這裡留下你們的資訊,讓我們知道哪裡能讓我們盡一點綿薄之力。

謝謝大家!

舊衣吧:

http://tieba.baidu./f?k=%be%c9%d%c

或直接百度搜尋“舊衣吧”即可。

------------

印度洋決戰前(1915年9月)雙方主力艦隊編成——

東亞聯合艦隊印度洋決戰前編成:

總計無畏型戰艦18艘,前無畏型戰艦10艘,戰列巡洋艦6艘,裝甲巡洋艦15艘(含6艘新型重巡),艦隊航空母艦4艘,水機母艦4艘,輕巡洋艦艘,驅逐艦84艘,潛水艦艇*艘,大型魚雷艇8艘。計140萬噸。

頭兩批登陸船隊包括86艘大型運輸船、7艘船塢登陸艦和17艘戰車登陸艦,各型登陸艇51艘,魚雷艇、炮艇、掃雷艇、驅潛艇、登陸支援艇、特設支援艇等各型作戰艇196艘,總計約75萬噸。

另油船、煤水船、修理船、糧秣船、軍械船、快速綜合補給船等50艘,5萬噸。

a、偵察部隊:司令官袁鋒中將,以6艘戰列巡洋艦為基幹,配屬6艘輕巡、16艘驅逐艦,各艦共搭載水機18架。作為主力艦隊前衛,攔截敵前衛部隊,掩護己方主力艦隊展開並佔據有利陣位。

中國戰巡第1、第戰隊:迅雷、響雷、震雷、閃雷

——標準排水量0000噸,最大航速8節;主炮8門50毫米/50倍徑,10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速射炮和4門90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00毫米。

日本戰巡1戰隊:霧島、榛名(同上)

——以上戰列巡洋艦共裝備48門50毫米/50倍徑主炮,一舷全部可用。

配屬——

輕巡第1戰隊:戰隊司令方孝雲准將

4艘豹字號輕巡洋艦:青豹、白豹、花豹、玄豹

——標準排水量5860噸,最大航速0節,8門單裝150毫米主炮-單艦一舷可用5門,8門90毫米速射炮,門75毫米高射炮;戰隊一舷共可用0門150毫米主炮)

雷擊第1戰隊:

旗艦輕巡洋艦金豹號

8艘陽字號驅逐艦(調自第二艦隊):固陽、新陽、沐陽、全陽、昇陽、安陽、高陽、灤陽

——陽字號驅逐艦,標準排水量1470噸,最大航速節,武備4門10毫米主炮,4座單裝1毫米機槍或毫米機炮,座三聯550毫米魚雷發射管)

驅逐第7戰隊:

旗艦輕巡洋艦神豹號

8艘陽字號驅逐艦(1915年6月新設戰隊):西陽、董陽、開陽、彭陽、寧陽、桐陽、綿陽、渭陽

b、機動部隊:司令官梁書銘上將,以4艘艦隊航空母艦為基幹,配快速裝巡(重巡)6艘,輕巡6艘,驅逐艦16艘,常用載機46架(計艦戰70、艦攻16,艦偵4),水機1架。負責摧毀敵航母,驅逐敵機,掩護己方偵察校射機,情況允許時攻擊敵主力艦。

航空第1戰隊:戰隊司令兼艦隊副司令畢凌波少將,司令官梁書銘駐旗大鵬。

第1艦載聯隊聯隊長蔡勇上校(大鵬)

第艦載聯隊聯隊長司徒祺上校(雲鵬)

大鵬級航空母艦艘:大鵬、雲鵬

——標準19400噸,最大8節;載機常用69(艦戰18,艦攻45,艦偵6),備用7(艦戰,艦攻,艦偵1);戰隊總載機15架。

航空第戰隊:戰隊司令東方高

第艦載聯隊聯隊長梁慕斌上校(金隼)

第4艦載聯隊聯隊長趙子淅上校(獵隼)

金隼級航空母艦艘:金隼、獵隼

——15000噸,8節;載機54(艦戰1,艦攻6,艦偵6);戰隊總載機108架。

配屬——

裝巡第戰隊:

崑崙級裝甲巡洋艦4艘:崑崙、祁連、天山、秦嶺

——11815噸,8節;4座雙聯10毫米主炮,4座雙聯10毫米副炮,門75毫米高射炮;戰隊一舷共可用門10毫米主炮,16門10毫米副炮。

裝巡第5戰隊:

崑崙級裝甲巡洋艦艘:太行、武夷

——單艦效能同上;戰隊一舷共可用16門10毫米主炮,8門10毫米副炮

輕巡第6戰隊:

4艘豹字號改型輕巡洋艦,天豹、龍豹、雲豹、雨豹

——5970噸,節,8座單裝150毫米主炮,8門90毫米速射炮,門75毫米高射炮,;戰隊一舷共可用0門150毫米主炮

驅逐第5戰隊:

旗艦輕巡捷豹

8艘陽字號驅逐艦:貴陽、青陽、衡陽、連陽、重陽、沁陽、恩陽、夢陽

驅逐第6戰隊:

旗艦輕巡睿豹,

8艘陽字號驅逐艦:平陽、龍陽、山陽、宣陽、至陽、松陽、綏陽、俊陽

c、主力部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薩鎮冰大將親領,以18艘無畏型戰列艦為基幹,配1艘輕巡、8艘驅逐艦、艘水機母艦,各艦共搭載水機60架。

中國戰艦第1戰隊:戰隊司令官程壁光中將,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駐旗寧海。

平海級4艘:平海,寧海,靖海,威海

——標準排水量000噸,最大航速5節;8門80毫米/45倍徑主炮,10門150毫米副炮,1門90毫米速射炮,4門90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50毫米。

中國戰艦第戰隊:司令官廖勝真中將,聯合艦隊副司令長官劉冠雄上將駐旗揚波號。

揚波級4艘:揚波,逐波,伏波,駕波

——7500噸,5節;8門50毫米/45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速射炮,4門90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50毫米。

日朝聯合戰隊:司令官山屋他人中將,轄日本戰艦1戰隊和朝鮮戰艦1戰隊。

日本戰艦第1戰隊:司令官山屋他人中將

伊勢、信濃

——即購自中國的揚波級

朝鮮戰艦第1戰隊:司令官樸永翰中將

廣開土號、李舜臣號

——即購自中國的揚波級

中國戰艦第戰隊:司令官易明軒中將

龍威級艘:龍威、鳳翔

——400噸,節;8門50毫米/45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速射炮,4門75毫米高射炮;主裝甲最厚0毫米。

中國戰艦第4戰隊:司令官高龍中將

東嶽級艘:東嶽,西嶽

——1000噸,節;8門05毫米/50倍徑主炮,14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速射炮和4門75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0毫米。

北嶽級艘:北嶽,南嶽

——19000噸,節;8門05毫米/50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速射炮和4門75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0毫米。

以上戰列艦部隊合計裝備門80毫米主炮,80門50毫米主炮,門05毫米主炮,一舷全部可用。

配屬:

航空第戰隊:

海鷹級水上飛機母艦艘:海鷹、獵鷹

——9700噸,節,載機14架;戰隊載機共8架。

輕巡第戰隊:

豹字號輕巡4艘;鐵豹,銀豹,鋼豹,石豹

——戰隊一舷共可用0門150毫米主炮。

日輕巡1戰隊:

球磨級輕巡4艘;阿賀野、由良、三笠、最上

——450噸,8節,門150毫米主炮,8門10毫米副炮,8門75毫米速射炮;戰隊一舷共可用8門150毫米炮、16門10毫米炮。

朝輕巡1戰隊:

豹字號輕巡4艘;奉華、陽華、禮華、承華

——戰隊一舷共可用0門150毫米主炮。

驅逐第1戰隊:

8艘狼字號驅逐艦:旗艦疾狼,下轄敏狼、銳狼、捷狼、速狼、馳狼、狡狼、銀狼

——1090噸,節,門10毫米炮,4座單裝機槍或機炮,座雙聯550毫米魚雷發射管。

驅逐第戰隊:

8艘狼字號驅逐艦:旗艦海狼,下轄風狼、雲狼、金狼、天狼、鐵狼、野狼、怒狼

驅逐第4戰隊:

8艘陽字號驅逐艦:旗艦瀋陽,下轄遼陽、德陽、岳陽、洪陽、黔陽、青陽、振陽

驅逐第8戰隊:

4艘陽字號驅逐艦:旗艦正陽,下轄邵陽、建陽、雲陽

d支援部隊:司令官馬升宇上將,以10艘舊式戰艦為基幹,配9艘舊式裝巡、9艘輕巡、4艘驅逐艦、艘水機母艦及約196艘魚雷艇、掃雷艇、驅潛艇、炮艇、特設支援艦艇等,搭載水機8。負責登陸護航、對岸支援。

另油船、煤水船、修理船、糧秣船、軍械船、快速綜合補給船等五十餘艘。

主要作戰艦艇部隊包括:

戰列艦4個戰隊10艘——

戰艦第5戰隊:

瑞祥級二等戰艦4艘:瑞祥、瑞吉、瑞仙、瑞鶴

——標準排水量14800噸,最大航速17節;6門05毫米/40倍徑主炮,10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和0門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05毫米;1900到1904年間完工。

戰艦第6戰隊:

飛電級二等戰艦艘:雷電、雲電

——1800噸,17節;4門05毫米/40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和0門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0毫米;1896到1899年間完工。

日本戰艦第戰隊:

加賀級二等戰艦艘:加賀、土佐

——中國瑞祥級戰列艦改進型,15600噸,19節;6門05毫米/45倍徑主炮,10門150毫米副炮,門5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80毫米;1907到1908年完工。

朝鮮戰艦第戰隊:

漢城號二等戰艦

——即購自中國的瑞祥級戰列艦。

平壤號二等戰艦

——即中國無償轉讓的飛電級戰列艦。

以上戰列艦部隊主炮合計54門05毫米,其中45倍徑1門,一舷全部可用。

裝甲巡洋艦4個戰隊9艘——

裝巡第4戰隊:

吹雲級裝甲巡洋艦艘:白雲、香雲

——10500噸,0節;4門05毫米/40倍徑主炮,10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和1門7毫米速射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本裝巡第6戰隊:

伊吹級改型裝甲巡洋艦艘:妙高、羽黑

——1600噸,節;4門05毫米/45倍徑主炮,10門150毫米副炮,門57毫米速射炮。

朝鮮裝巡第1戰隊:

太白級裝甲巡洋艦艘:太白、太極、太宇

——即中國無償轉讓的吹雲級裝甲巡洋艦

朝鮮裝巡第戰隊:

蘇州級改型裝甲巡洋艦艘:濟州、義州

——1400噸,節,主炮4門05毫米/40倍徑,10門150毫米副炮,16門75毫米和16門7毫米速射炮。

以上裝巡部隊主炮合計6門05毫米,其中45倍徑8門,一舷全部可用。

配屬——

航空第4戰隊:

海鷹級水上飛機母艦艘:神鷹、金鷹

——戰隊載機共8架。

日本輕巡第戰隊:

球磨級輕巡洋艦4艘;球磨、足柄、長良、大井

——戰隊一舷共可用8門150毫米炮、16門10毫米炮,總體航速8節。

朝鮮輕巡第戰隊:

購自中國的虎字號輕巡洋艦4艘;白虎、雪虎、高麗虎、得撫(日)

——517噸,8節;門150毫米主炮,8門10毫米副炮,6門75毫米速射炮。戰隊一舷共可用8門150毫米炮、16門10毫米炮。

雷擊第戰隊:

旗艦王虎號輕巡洋艦(虎字號,見上)

8艘水月級驅逐艦:桂月、珍月、酒月、朧月、雲月、寒月、松月、皓月

——960噸,0節,門10毫米炮,8門7毫米速射炮,座三聯406毫米魚雷發射管。

雷擊第戰隊:

8艘水字號大型魚雷艇(小型驅逐艦):“漢水”、“江水”、“河水”、“渭水”、“遼水”、“灕水”、“湘水”、“邕水”、“淮水”、“贛水”

——480噸,0節,門75毫米炮,4門7毫米速射炮,座雙聯406毫米魚雷發射管。

日本雷擊第1戰隊:

村雨級驅逐艦4艘:五月雨、花雨、秋雨、川雨

日本雷擊第戰隊:

朝潮級驅逐艦4艘;朝雪、朝雲、朝風、朝露

e登陸部隊:馬升宇兼任登陸部隊艦船部隊總指揮官,印度方面軍司令官鄧簡大將任登陸部隊總指揮。

第一波:7艘船塢登陸艦,17艘戰車登陸艦和0艘大型運輸船,合計54艘船,搭載約000部機動車輛(其中866部預定首日上岸)和陸戰1軍的5萬名兵員。配備登陸艇50艘,兩棲機動車輛70部。

第二波:56艘運輸船,搭載第袁世凱第1集團軍的第一梯隊——第9軍(陸戰5師、步18師、步115師),6萬5千人。

f警戒部隊:司令官何凱中將,以第十一艦隊*艘潛艦為基幹,其中遠洋潛艦8艘。

潛艦第1戰隊:供應艦飛鯨,鯨16、0、1、、、4號,共6艘。6月前補入5號、0號,共8艘。(由東海方面調來)

潛艦第4戰隊:供應艦波鯨,鯊5到6號,共1艘。

潛艦第5戰隊:供應艦滄鯨,鯊14號、16到號(缺15號),共9艘。

潛艦第6戰隊:供應艦波鯨,鯊1到1號,共1艘

日本潛艦第1戰隊:潛水母艦迅鯨,4艘鯊二、6艘鯊二改潛艦:伊5到14號

日本潛艦第戰隊:4艘鯊一型潛艦:伊1到4號

朝鮮潛艦戰隊:艘鯊一型,5艘鯊二型潛艦:戰潛1到,5到8號

g海軍基地航空部隊:司令官凌翼中將,以第三航空艦隊00架基地飛機為基幹。可利用基地包括——緬甸境內的仰光、勃生、實兌以及安達曼群島的布萊爾港。負責協助機動部隊奪取戰區制空權,並視情攻擊敵艦隊。

h陸軍第三和第五航空集團:飛機近500架。負責擊潰戰區敵岸基航空部隊,掩護己方陸上行動。

海軍陸基航空部隊——

*第三航空艦隊:

司令官凌翼少將

直屬水偵6,陸偵6。

下轄:

第七航空戰隊——

戰隊直屬6架陸偵(海炎雷偵,搜尋半徑700公里)

陸基101聯隊

轄第651-656陸攻中隊,各9機,合計54機。

陸基10聯隊

轄第657-66陸攻中隊,各9機,合計54機。

共裝備108架海炎雷四發重轟,攜帶800公斤炸彈時作戰半徑800公里)

---------

第八航空戰隊——

戰隊直屬架水偵

第1水機混成聯隊,轄第11-1水偵中隊,共18機。

第1海軍浮空聯隊,轄1艘f**紫雲改裝的巡邏飛艇

第海軍浮空聯隊,轄1艘f**強雲改裝的巡邏飛艇

獨立第1水偵中隊,6機。

獨立第901、90水戰中隊,共1機

----------

以上兩個戰隊總計108架陸攻,架水偵、1架水戰、1架陸偵和4艘飛艇。

15年6月新加入個獨立水戰中隊(908-910),水戰達到0機。

1915年6月新編成第十一航空戰隊——

戰隊直屬6架陸偵(海響雷偵,最大搜尋半徑900公里)

陸基第10聯隊

轄第66-669陸攻中隊,合計54機。

陸基第104聯隊

轄第670-67陸攻中隊,合計6機。

注:以上兩個陸攻聯隊共裝備90架海響雷四發重型陸攻,載彈1噸時最大作戰半徑900公里。

陸基第151聯隊

第401-406陸戰(陸上戰鬥機)中隊,6機。

注:151聯隊裝備陸軍新式“雲電”戰鬥機,用於三航艦的基地防空,此外,三航艦的基地還能得到陸軍戰鬥機的保護。

第十一航空戰隊共90架陸攻,6架陸戰,6架陸偵。

到決戰前夕,按編制三航艦應有198架陸攻、架水偵、18架陸偵、0架水戰和6架陸戰,總計14機,另有4艘飛艇。

印度和緬甸方面軍配屬陸軍航空部隊:

*第三航空集團,預定用於馬來亞方面(15年初一度用於法屬印度支那方面)。馬來亞作戰結束後用於印度方面,暫時部署於緬甸南部-吉大港方向

司令官遊緩中將(飛機派)集團司令部直屬1機(偵察聯絡6,運輸6)

下轄:

第5戰鬥機聯隊(第1-16中隊,54機)

第6戰鬥機聯隊(第17-0中隊,54機)

第7偵轟聯隊(第107偵察中隊,第16-18輕轟中隊,偵察11輕轟9機)

第8偵轟聯隊(第108偵察中隊,第19-1輕轟中隊,偵察11輕轟9機)

第10偵轟聯隊(第110偵察中隊,第5-7輕轟中隊,偵察11輕轟9機)

第5重轟聯隊(第805-808重轟中隊,40機)

第55重轟聯隊(第81-816重轟中隊,40機)

獨立第15偵察聯絡中隊(合計9機)

以上9個中隊合計9機——戰鬥機108架、偵察聯絡機48架、輕轟炸機87架、重轟炸機80架、運輸機6架。

*第五航空集團,預定用於緬甸方面(15年初一度用於法屬印度支那方面)。

緬甸作戰後用於印度作戰,主要部署在緬甸北部-因帕爾方向

司令官馬恆明中將(飛機派)

集團司令部直屬10機(偵察聯絡4,運輸6)

下轄:

第7戰鬥機聯隊(第1-4中隊,54機)

第9偵轟聯隊(第109偵察中隊,第-4輕轟中隊,共偵察11輕轟9機)

第11偵轟聯隊(第111偵察中隊,第8-0輕轟中隊,共偵察11輕轟9機)

獨立第156偵察聯絡中隊(9機)

以上1個中隊合計15機——戰鬥機54架,偵察聯絡機5架、輕轟炸機58架、運輸機6架。

到決戰前夕,兩個航空集團按編制應總計有48機——其中戰鬥機16架,偵聯機8架,輕轟炸機145架,重轟炸機80架,運輸機1架。

——

注:1915年5月,第三航空集團改為配屬到印度方面軍,暫時先與第五航空集團共用部分設施。

注二:作戰期間,東海方面艦隊司令長官由第六艦隊司令李響中將代理。

vs

印度洋協約聯合艦隊戰前兵力:

合計無畏型戰列艦艘、前無畏型戰列艦8艘、戰列巡洋艦5艘、艦隊航空母艦4艘,水機母艦艘,裝甲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和其他巡洋艦0艘,驅逐艦和小型驅逐艦74艘,潛艇9艘。以上作戰艦艇合計約115萬噸。

具體包括:

無畏型戰列艦艘——英國18艘,法國4艘,荷蘭1艘。

復仇級1艘:復仇(1915年7月後增補)

——正常排水量1400噸,最大航速4節;8門15英寸l45=81毫米,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4門6英寸=15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門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點5英寸=4毫米。

伊麗莎白女王級4艘:伊麗莎白女王、剛勇、巴勒姆、厭戰

——正常排水量7470噸,最大航速4節;8門15英寸l45=81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4門6英寸=15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門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英寸=0毫米。

喬治五世級4艘:喬治五世號、百人隊長號、大膽號、阿賈克斯號

——540噸,1節;10門1點5英寸l45=4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英寸=05毫米。

獵戶座級4艘:獵戶座、征服者、君主、雷鳴

——0800噸,1節;10門1點5英寸l45=4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英寸=05毫米。

巨人級艘:巨人號、大力神號

——000噸,1節;10門1英寸l50=05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部分角度可用10門,全部角度可用8門,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1英寸=80毫米。

海神級1艘:海神號

——19680噸,1節;10門1英寸l50=05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部分角度可用10門,全部角度可用8門,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10英寸=54毫米。

科爾貝級(法國)艘:科爾貝號、海洋號

——00噸,0節;1門05毫米l45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10門,另門140毫米l55副炮,4門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70毫米

丹東級(法國)艘:狄德羅號、康多塞號

——100噸,0節;1門05毫米l45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8門,另18門140毫米l55副炮,4門47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70毫米。

爪哇級(荷蘭)1艘:蘇門答臘號

——800噸,1節;1門05毫米l50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可用8門,另14門150毫米副炮,14門88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05毫米。

1915年8月後增補——

阿金庫特級1艘:阿金庫特號(1915年8月後增補)

即一戰爆發後英國強行租用原巴西訂造的里約熱內盧號(歷史上巴西曾因經濟問題轉售土耳其,開戰後被英國沒收,因本時空中國贏得土耳其兩艘戰列艦訂單,故巴西無從出手)。

——正常4800噸,最大航速節;武備14門1英寸=05毫米主炮-7座雙聯,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0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門英寸=76毫米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9英寸=8毫米。

加拿大級1艘:加拿大號(1915年8月後增補)

即一戰爆發後後英國強行租用智利訂造的拉託爾海軍上將號。

——正常7000噸,最大航速4節;武備10門56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門6英寸=15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門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9英寸=8毫米。

*戰列巡洋艦5艘——

獅級4: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虎號

——正常650噸(瑪麗女王6780噸、虎8800噸),最大航速8節(虎9節);8門1點5英寸l45=4毫米主炮,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虎1門6英寸=15毫米副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門英寸=76毫米高射炮;主裝甲帶最厚9英寸=8毫米。

不倦級1:不倦號

——正常18750噸,6節,8門1英寸l45=05毫米,主炮任意一舷全部可用,另16門4英寸=10毫米副炮;主裝甲帶最厚6英寸=15毫米。

以上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主炮合計40門81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0門56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1門4毫米(任意一舷全部可用)、11門05毫米(任意一舷全部角度可用70門)

*艦隊航空母艦4艘——

百眼巨人級艘:百眼巨人號、鷹號、大洋號

——正常排水量18000噸,航速8節,載機常用*架(戰鬥機4,魚雷機40,艦載聯隊編制戰鬥機中隊,魚雷機中隊4,偵察中隊1)

1915年7月後增補——

光輝級1艘:光輝號(1915年7月後增補)

——正常排水量萬噸,航速8節,載機常用7架(戰鬥機4,魚雷機50,艦聯隊編制戰鬥機中隊,魚雷機中隊5,偵察中隊1)

以上4艘航空母艦共搭載64架飛機。

*水機母艦艘——

人馬座級:人馬座號、堡壘號、海神之子號

——標排6000噸,航速4節,搭水機6架,武備門4英寸=10毫米炮、4門磅=47毫米速射炮和門1磅=7毫米高射機關炮。

以上艘水機母艦共搭載18架水上飛機。

*前無畏型戰列艦8艘——

愛德華七世級艘:阿非利加、西蘭地亞號

——標排17400噸,航速19節;4門40倍徑1英寸=05毫米主炮,4門9點英寸=4毫米二級主炮,10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4門1磅和14門磅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9英寸=8毫米;1905-1906年完工。

鄧肯級4艘:鄧肯、康沃利斯、埃克斯茅斯、蒙塔古號

——標排17噸,航速19節;4門40倍徑1英寸主炮,1門6英寸副炮,10門1磅和6門磅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7英寸=190毫米;1904年以前相繼完工。

防禦級艘:防禦號、可敬號

——標排1566噸,18節;4門40倍徑1英寸主炮,1門6英寸副炮、16門1磅和6門磅速射炮;主裝甲帶最厚9英寸=8毫米;190年相繼完工。

*裝甲巡洋艦8艘——

德雷克級1艘:好望角號

——14000噸,節,門9點英寸=4毫米炮,16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門1磅=76毫米速射炮,0年完工;一舷可用門4毫米主炮和8門15毫米副炮

愛丁堡級艘:愛丁堡、黑王子

——11500噸,-節,6門9點英寸=4毫米主炮,10門6英寸=15毫米副炮,門磅=47毫米速射炮,06年完工;單艦一舷可用4門4毫米主炮和5門15毫米副炮)

德文舍爾級1艘:羅森伯格號

——10800噸,-節,4門7點5英寸-190毫米主炮,6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8門磅=47毫米速射炮,05年完工;一舷可用門190毫米主炮和門15毫米副炮。

蒙茅斯級4艘:貝德福德號、肯特號、埃塞克斯號、蘭開斯特號

——9800噸,-節,14門6英寸=15毫米主炮,10門1磅和門磅速射炮,0-04年完工;單艦一舷可用9門15毫米主炮、

*輕巡洋艦15艘——

查塔姆級艘:都柏林、南漢普頓

——5400噸,8門6英寸炮,其中一舷可用5門6英寸炮,6節,1年完工。

布里斯托級:布里斯托號、格拉斯哥號、利物浦號

——4800噸,門6英寸炮,10門4英寸炮,其中一舷可用門6英寸炮和5門4英寸炮,6節,10-11年完工。

布勞德級艘:布勞德、布蘭奇

——50噸,10門4英寸炮,4門磅炮,其中一舷可用5門4英寸炮,座1英寸魚雷發射管,5節,10-11年完工。

1915年7月後增補:

林仙級艘:林仙、大膽

——750噸,8點5節,門6英寸炮,6門4英寸炮,1門磅炮,其中一舷可用門6英寸炮和門4英寸炮,4座1英寸魚雷發射管,14年完工。

博阿迪西亞級艘:博阿迪西亞號、女戰神

——00噸,6門4英寸炮,4門磅炮,其中一舷可用門4英寸炮,座18英寸魚雷發射管,5節,09-10年完工。

1915年8月後增補:

卡羅琳級艘:卡羅琳、考狄莉亞、科瑪斯、征服

——400噸,8點5節,門6英寸炮,8門4英寸炮,1門6磅炮,其中一舷可用門6英寸炮和4門4英寸炮,4座1英寸魚雷發射管,14-15年完工。

*殖民地型防護巡洋艦5艘

安南級(法國)1艘:安南號

——600噸,4門5點5英寸炮,節;一舷可用門5點5英寸=140毫米炮)

巴達維亞級(荷蘭)艘:巴達維亞號、巨港號

——500噸,8門1磅炮,4節;一舷可用5門1磅=76毫米炮。

蒙哥馬利級(美國)艘:底特律號、馬布林黑德號

——5噸,門6英寸炮、8門5寸炮,18節;一舷可用門6英寸和4門5英寸炮。

*驅逐艦和小型驅逐艦74艘(驅逐領艦艘,千噸級艦隊驅逐艦59艘,400噸級小型驅逐艦9艘)

*潛水艇9艘

以上作戰艦艇計115萬噸。

戰前編成:

a、主力部隊,聯合艦隊司令官傑利科親自指揮,旗艦喬治五世號,合計戰列艦18艘,裝甲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艘,水上飛機母艦艘,驅逐艦40艘。

第1戰列艦分隊:司令官多佛敦-斯圖第中將

轄:獵戶座號、征服者號、君主號、雷鳴號

——整體1節,一舷可用40門4毫米主炮

第戰列艦分隊:傑利科直屬

轄:喬治五世號、百人隊長號、大膽號、阿賈克斯號、加拿大號

——整體1節,一舷可用40門4毫米主炮、10門56毫米主炮)

第戰列艦分隊(法):司令官德·富爾內中將

轄:科爾貝號、海洋號、狄德羅號、康多塞號

——整體0節,一舷可用6門05毫米主炮

第4戰列艦分隊(英荷):司令官馬丁-傑拉姆中將

轄:巨人號、大力神號、海王星號、蘇門答臘號、阿金庫特號

——整體1節,一舷可用46門05毫米主炮

以上18艘戰列艦合計配備4毫米主炮80門、56毫米主炮10門、05毫米主炮104門。

其中,一舷可用4毫米主炮80門,56毫米主炮10門,05毫米主炮8門。

直屬——

第10驅逐艦隊:

8艘i級驅逐艦

——1050噸,燃油0節,4門10毫米炮,座雙聯5毫米魚雷發射管

配屬——

第1巡洋艦中隊:司令官阿巴斯諾特少將

轄4艘裝甲巡洋艦:好望角號、愛丁堡號、黑王子號、羅森伯格號

——整體節,一舷可用10門4毫米主炮、門190毫米主炮和1門15毫米副炮。

第巡洋艦中隊:司令官哈斯少將

轄4艘裝甲巡洋艦:貝德福德號、肯特號、埃塞克斯號、蘭開斯特號

——整體節,一舷可用6門15毫米主炮。

第航母中隊:司令官莫里准將

轄艘水機母艦:人馬座號、堡壘號、海神之子號

整體4節,載機18架。

第1驅逐艦隊:司令官坎貝爾准將

旗艦林仙號輕巡洋艦

16艘獵兔犬(g)級驅逐艦

——1000噸,燃煤7節,4門10毫米炮,座單管5毫米魚雷發射管

第驅逐艦隊:霍克斯利准將

旗艦大膽號輕巡洋艦

16艘h級驅逐艦

——100噸,燃油0節,4門10毫米炮,座單管5毫米魚雷發射管。

預定進入炮戰後由直屬驅逐艦部隊護衛第航母中隊艦迴避。

b、偵察部隊,司令官貝蒂中將,旗艦獅號,合計戰列巡洋艦5艘,快速戰列艦5艘,航空母艦4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9艘:

戰列巡洋艦第1分隊:貝蒂直屬

獅號、皇家公主號

戰列巡洋艦第分隊:司令官帕肯翰少將

瑪麗女王號、虎號、不倦號

——5艘戰列巡洋艦合計4毫米主炮門,05毫米主炮6門,總體航速6節。

戰列艦第5分隊:司令官托馬斯少將

復仇、伊麗莎白女王、剛勇、巴勒姆、厭戰

——總體航速4節,主炮合計81毫米40門。

直屬——

前衛先導艦:輕巡洋艦都柏林號、南漢普頓號

——最大航速各6節,一舷各可用5門15毫米炮

第10驅逐艦隊4艘i級驅逐艦(航母護衛隊)

配屬——

第1航母中隊:司令官胡德中將

光輝級航空母艦1艘:光輝號

百眼巨人級航空母艦艘:百眼巨人號、鷹號、大洋號

——整體8節;常用載機64架,其中戰鬥機96架,魚雷機和偵察機170架。

第輕巡中隊:司令官古德諾夫准將(航母護衛隊)

4艘卡羅琳級輕巡洋艦:卡羅琳號、考狄莉亞號、科瑪斯號、征服號

——整體8點5節;一舷共可用8門15毫米炮,16門10毫米炮。

第4輕巡中隊:司令官艾德蘭准將(前衛)

艘布里斯托級輕巡洋艦:布里斯托、格拉斯哥、利物浦

——整體6節;一舷共可用6門15毫米炮,15門10毫米炮。

第5輕巡中隊:納皮爾准將(後衛)

艘布勞德級輕巡洋艦:布勞德號、布蘭奇號

艘博阿迪西亞級輕巡洋艦:博阿迪西亞號、女戰神號

——整體5� ��;一舷共可用16門10毫米炮。

第驅逐艦隊:司令官費雷上校

旗艦迅速號驅逐領艦

——1550噸,節,1門6英寸=15毫米炮,門4英寸=10毫米炮,座雙聯1英寸=5毫米魚雷發射管。

16艘l級驅逐艦

——1080噸,燃油節,4門10毫米炮,座雙聯5毫米魚雷發射管。

第14驅逐艦隊:司令官溫特爾上校

旗艦猛烈號驅逐領艦(迅速號同級艦)

8艘j級驅逐艦

——1100噸,燃油節,4門10毫米炮,座雙聯5毫米魚雷發射管。

c、支援部隊:司令官塞西爾-伯尼中將,旗艦阿非利加號,合計前無畏型戰列艦8艘,殖民地型巡洋艦5艘,小型驅逐艦9艘。

第11戰列艦分隊:伯尼直屬

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艘:阿非利加號、西蘭地亞號

第1戰列艦分隊:司令官羅多克少將

鄧肯級戰列艦4艘:鄧肯號、康沃利斯號、埃克斯茅斯號、蒙塔古號

第14戰列艦分隊:司令官安德少將

防禦級戰列艦艘:防禦號、可敬號

——整體最大航速18節,一舷可用門05毫米/40倍徑主炮。

配屬:

聯合巡洋艦分隊:司令官德*拉比頓准將(法)

安南、巴達維亞、巨港、底特律、馬布林黑德

——整體航速18節,一舷共可用6英寸=15毫米炮4門、5英寸=17毫米炮8門(底特律、馬布林黑德),5點5英寸=140毫米炮門(安南),1磅=76毫米炮10門(巴達維亞、巨港)。

聯合驅逐艦隊:司令官喬森上校

400噸小型驅逐艦9艘

——通常航速8節以下,每艦裝備1磅=76毫米炮到門,磅以下速射炮或機關炮若幹門,18英寸=457毫米魚雷發射管具。

d、警戒部隊

麥克米倫准將

9艘潛水艇

e、航空支援部隊

威斯特蘭少將

約00架陸軍飛機、約100架海軍陸基飛機

附一:1915年外南洋(西南太平洋)戰場雙方海軍力量對比

東亞聯軍東南方面艦隊——

司令官松村龍雄中將,任務區在菲律賓海到珊瑚海之間,基本兵力為第三艦隊:

#第三艦隊,司令官由松村龍雄中將兼,下轄:

*日本裝巡第戰隊:

富士級改型裝甲巡洋艦艘:淺間、常磐

——標準排水量9900噸,航速節,座雙聯0毫米/45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副炮,1門75毫米速射炮和7門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裝巡第4戰隊:

富士級裝甲巡洋艦艘:磐手、八雲

——標準排水量9700噸,航速1.5節,座雙聯0毫米/45倍徑主炮,1門150毫米/45倍徑副炮、1門75毫米速射炮和7門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輕巡第4戰隊:

朝日級輕巡洋艦4艘:“朝日”、“春日”、“日清”,“日進”

——1898-190年自英國下水,標準排水量4760噸,航速4節。主炮門0毫米/45倍徑,副炮8門15毫米/45倍徑-後改為150毫米/45倍徑、6門1磅=76毫米速射炮和5門磅=47毫米速射炮。

*朝鮮輕巡第11戰隊:

江華級舊式輕巡洋艦4艘:“江華”、“群山”、“濟州”、“釜山”

——1897-1899自德國下水,標準排水量900噸,航速節。一座雙聯10毫米/4倍徑主炮,5門150毫米/0倍徑副炮、4門7毫米速射炮。

*中國驅逐第11戰隊:

月字號驅逐艦8艘

——見前述

*日本驅逐第11戰隊:

叢雲級驅逐艦4艘:捲雲、暮雲、赤雲、飛雲

——標準排水量650噸,最大航速0節,座雙聯406毫米魚雷發射管,門75毫米速射炮,4挺機槍。

*朝鮮驅逐第戰隊:

雪字號驅逐艦4艘

——設計排水量850噸,航速6節,主炮門75毫米/45倍徑或門100毫米/40倍徑,副炮-4門7毫米/0倍徑,魚雷座三聯406毫米,備魚雷1枚。

*朝鮮驅逐第11戰隊:

雪字號驅逐艦6艘

——見前述

以上第三艦隊常備兵力合計4艘舊式二級裝甲巡洋艦、8艘舊式輕巡洋艦和艘舊式驅逐艦

1915年6月-8月東南方面艦隊臨時加編第二艦隊外南洋分遣隊:

*日本戰艦第戰隊:加賀、土佐

——中國瑞字號改進型。

*朝鮮戰艦第戰隊:

漢城號

——購自中國的瑞字號,1908年服役。

平壤號

——由中國轉讓的電字號,1906年加入朝鮮海軍。

*日本輕巡第戰隊:

球磨級輕巡洋艦4艘:球磨、足柄、長良、大井

*日本雷擊第1戰隊:

村雨級驅逐艦4艘:五月雨、花雨、秋雨、川雨

*日本潛艦第戰隊:

鯊一型潛艦4艘:伊1、、、4號。

8月後該部隊返還第二艦隊

vs

1915年6月英澳艦隊編成:司令官喬治-布萊恩中將,旗艦女王號,共6艘前無畏型戰列艦、4艘裝甲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5艘潛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主要兵力包括——

戰列艦第15分隊:

女王級戰列艦艘:女王號、威爾士王子號

——標排14000噸,最大航速18節;4門1英寸l40=05毫米主炮,1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4門1磅=76毫米速射炮和6門磅=47毫米速射炮,1904年完成。

戰列艦第16分隊:

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4艘:愛德華七世號、統治號、愛爾蘭號、印度斯坦號

——標排17400噸,航速18節;4門1英寸l40=05毫米主炮,4門9點英寸=4毫米二級主炮,10門6英寸=15毫米副炮,14門1磅和14門磅速射炮,1904到1906年完成。

巡洋艦第5分隊:

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艘:海牙號、酒神號

——標排1000噸,航速1-節,門9點英寸主炮,1門6英寸和門磅速射炮,190年相繼完工。

勇士級裝甲巡洋艦艘:勇士號、阿基裡斯號

——標排1550噸,航速節,6門9點英寸=4毫米主炮,4門7點5英寸=190毫米二級主炮,6門磅=47毫米速射炮,06到07年完工。

澳大利亞第1輕巡洋艦分隊:

查塔姆級輕巡洋艦艘:悉尼號、布里斯本號

——5400噸,5節,8門6英寸炮。

伯明翰級輕巡洋艦艘:阿德萊德號、達爾文號

——5400噸,5節,9門6英寸炮。

第7輕巡洋艦分隊:

林仙級輕巡洋艦艘:彭妮洛佩號、曙光女神號、保皇黨號

——見前述。

另驅逐艦4艘(主要是小型驅逐艦),潛艇5艘。

附二:北太平洋戰場1915年9月後雙方陸海軍兵力對比

東亞聯軍北海方面艦隊——

司令官阿部弘毅少將,下轄:

日本裝巡第1戰隊:

筑波級裝甲巡洋艦艘:筑波、生駒

1600噸,節,主炮4門05毫米/45倍,10門150毫米副炮,門57毫米速射炮。

日本裝巡第5戰隊:

富士級裝甲巡洋艦艘:富士、出雲

——9700噸,1點5節,主炮4門0毫米/45倍,1門150毫米副炮,1門75毫米速射炮和7門47毫米速射炮。

日本輕巡第5戰隊:

笠置級舊式輕巡洋艦4艘——“笠置”、“阿蘇”、“宗谷”、“津輕”

——標準排水量000噸,航速節。主炮10門15毫米/45倍徑-後改為150毫米/45倍徑,副炮6門75毫米速射炮、5門47毫米速射炮。1900-190年下水。

日本驅逐第戰隊:

朝潮級驅逐艦4艘:滿潮等

——970噸,節,門10毫米炮,座雙聯550毫米魚雷發射管)

東亞聯軍北海方面艦隊合計裝巡4艘、輕巡4艘、驅逐艦4艘。

陸軍守備部隊包括:

駐烏納斯卡拉島(荷蘭港)海軍北海第1支隊,司令官路川廣訓大佐,約000人。

駐科迪亞克島陸軍北陸第1支隊,海軍北海第支隊,司令官佐藤德之助少將,副司令小澤長治大佐,約5000人。

vs

美加聯軍阿拉斯加攻略部隊——

a、護航艦隊:

司令官本森上將,包括9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艘裝甲巡洋艦和4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和艘水機母艦。

主要兵力包括——

艦隊司令部直屬隊: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1艘:愛達荷號,本森上將旗艦。

——000噸,1節,主炮1門56毫米(4座三聯)。

第11戰列艦分隊:施羅德中將直屬,兼統第1和第15戰列艦分隊。

康涅狄格級戰列艦艘:康涅狄格號、堪薩斯號、新罕布什爾號

——16000噸,18節,4門1英寸l40=05毫米主炮。8門8英寸l45=0毫米二級主炮(4座雙聯,分佈兩舷,即一舷可用4門),16門7英寸=190毫米副炮。

第1戰列艦分隊:

弗吉尼亞級戰列艦艘:弗吉尼亞號、羅德島號

——14948噸,19節,4門1英寸l40=05毫米主炮,8門8英寸l45=0毫米二級主炮(4座雙聯,座置於主炮塔頂,座置於兩舷,即一舷可用6門),16門6英寸l50=15毫米副炮。

第15戰列艦分隊:

緬因級戰列艦艘:緬因號、俄亥俄號、密蘇里號

——1500噸,18節,4門1英寸l40=05毫米主炮(座雙聯),16門6英寸l50=15毫米副炮。

配屬——

第1巡洋艦分隊:

切斯特級輕巡洋艦艘:北安普敦號、路易斯維爾號

——5000噸,6節;門5英寸炮,6門英寸炮,座18英寸魚雷發射管,1915年新服役。

第巡洋艦分隊:

皮特斯堡級裝甲巡洋艦1艘:皮特斯堡號

——1680噸,節;4門8英寸炮、14門6英寸炮。

哥倫比亞級裝甲巡洋艦艘:哥倫比亞號、明尼蘇達波利斯號

——870噸,點5節;1門8英寸炮、門6英寸炮、8門4英寸炮,1894年服役。

加拿大巡洋艦分隊:

查塔姆級輕巡洋艦艘:溫哥華號、魁北克號

——5400噸,5節;8門6英寸炮。

第1驅逐艦分隊:

卡辛級驅逐艦8艘

——100噸,續航力5600海里/16節,最大航速9節,4門4英寸炮,1門1磅=7毫米機關炮,座雙聯18英寸發射管,每舷可用座。

第驅逐艦分隊:

保爾丁級8艘

——74噸,燃油節,門英寸炮,座18英寸發射管。

第驅逐艦分隊:

保爾丁級驅逐艦8艘

水機母艦分隊:

共艘水機母艦,搭載1機。

改裝水機母艦木星號

——運煤船改裝,5600噸,14節,門英寸炮,搭載6機。

改裝水機母艦丹佛號

——丹佛級防護巡洋艦改裝,4700噸,16點5節,保留門5英寸炮,搭載機。

改裝水機母艦德梅因號

——利用切斯特級艦體試建,5000噸,6節,1門5英寸炮,門英寸炮,搭載機。

b、登陸部隊:

6艘運輸船,搭載海軍陸戰1師第1團,第7步兵師的個步兵團,以及炮兵、工兵各一部,約萬5千人。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