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預想的1萬碼正常交戰距離已經被證明不合實際,孟加拉灣海戰中包括戰列巡洋艦在內的主力艦最遠交戰距離超過兩萬碼,正常交戰距離在一萬五千碼左右。”

“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炮彈的入射角度將十分陡峭,有很大的機率擊中防護薄弱的水平甲板——而非專門設計用來承受對方主炮低伸彈道轟擊的水線主裝甲帶。穿透水平甲板的炮彈如果在動力艙甚至彈藥庫附近爆炸,後果將是致命的。此外,由高曲彈道落下的炮彈一旦穿透炮塔頂板,即使沒有立即誘爆下方的彈藥庫——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同樣很大,也幾乎肯定會令該炮塔喪失戰鬥力……”

“由此我們認為,所有在建的和設計中的主力艦,都要進行針對高曲彈道攻擊的防禦強化改造,為此不惜犧牲航速和其它部位的‘過剩’防護。如果形勢允許,還應設法為在役的主力艦進行相對簡便而有效的改進,以增強它們的生存性和適用性……”

丹尼爾在此戛然而止,伸手去取水杯的同時,向威爾遜投出了“您應該還想知道更多”的閃亮目光。

果然,總統饒有興味地追問起來:“聽起來很有意思,不過你確定這不會影響我們原先的反攻計劃?”

丹尼爾朝對面的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微笑點頭:“多虧巴魯克先生和他的委員會大力協助,過去一年內,我們已將絕大部分民間船廠納入海軍的動員體系,擴修和新建了大批船塢、船臺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從各個行業動員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同時緊急招聘和培訓了足夠多的工人。此外,我們的技術人員已經逐步吃透了早先英國提供的一批新裝備和新技術,各相關企業和部門在高度密切的合作中也變得更加默契、更具效率……”

“……預計從明年年中起,我們將有餘.力展開一輪規模可觀的補充造艦計劃,預計各種作戰和輔助艦船的單艦及總體建造週期都將大幅縮短,足以彌補修改艦船設計對原定造艦進度的影響。”

“新的計劃?有腹案了?我們得提.早跟國會那邊打招呼。”威爾遜催促道,顯然他對國會的大方程度抱有相當清醒的懷疑。

“是的,海軍總委員會已經提出了初步的草案。”丹尼.爾展開了筆記本,畢竟在提到資料時還是照本宣科最為可靠。

所謂海軍總委員會,是由海軍高階軍官和在相關.領域有突出貢獻或見識的傑出平民組成的諮詢機關。委員會的成員由海軍部長邀請。他們協助海軍部長分析戰略需要以預見造船需求,海軍部長需要他們根據各自的特長做出關於戰略重點、科技創新、戰術經驗和國家意志等各方面的判斷。總委員會的職責是說明海軍的戰艦需求並向海軍部長遞交所推薦的年度造船計劃建議。

在和平時期,戰艦建造的立項過程如下:每個財.政年度(從前一年7月1日到當年6月0日)開始的大約兩年前,總委員會將連同有關費用的初步估計一起向海軍部長遞交新的造船計劃建議。海軍部長接著研究這個建議,有時向其他的軍事和民間顧問諮詢後進行修改,然後提交給眾議院和參議院海軍事務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將進行聽證,形成授權法案。過程最終步驟是眾議院發起授權法案授權撥款,然後送交參議院批准,最終由總統簽署。

雖然這個國家.一年前就已被迫進入戰爭時期,但總統並未被授予遠遠超出和平時期的權力,最關鍵的預算權仍被國會牢牢把持,任何戰艦建造計劃的立項仍須透過參眾兩院的聽證和授權程式,只是這個程式的法定執行時間被大大縮短,如果總委員會和海軍部長之間的協調十分得力,整個立項過程就有可能在預定財政年度的4到6個月前展開。

丹尼爾理解總統的擔心,現在已經是年底,如果想要如期在1916年年中展開新一輪造艦計劃,就必須在聖誕假期結束後加緊展開公關活動,爭取到1917財年(1916年7月1日至1917年6月0日)的授權撥款,稍有耽擱,計劃就有可能擱淺或被迫縮水。

“……在借鑑孟加拉灣海戰的經驗教訓,對4艘在建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6艘南達科它級戰列艦和6艘列剋星敦級戰列巡洋艦進行設計修改的同時,擬從1916年中期開始新建4艘南達科它級的改進型戰列艦,暫名為北達科它級,主要的改進是加強甲板裝甲和水下防護,並在顯著增加噸位的前提下保持5節的最大設計航速。”

“關於航空母艦:擬新建不少於8艘新型艦隊航母:新航母的航速應不低於節,裝備1到16門4英寸高射炮和4門以上機關炮,編制載機量超過100架。”

“另擬改裝到5艘準艦隊航母,航速到6節,裝備8到1門英寸高射炮和16門以上機關炮,編制載機量在0到50架之間。”

“還應改裝或新建8到10艘1萬噸型護航航母,15到0艘7000噸型航母。1萬噸型護航航母的航速不小於16節,編制載機量0到0架,7000噸型護航航母航速不小於14節,編制載機量15架以上。護航航母可裝備1或門5英寸平射炮以對抗敵潛艇,自衛火力主要是機關炮和機槍。”

“作為必要的輔助力量,還應改造或新建一批水上飛機母艦,為大型船身式水上飛機提供服務,具體的需求數量和技術要求尚在研究中。”

“關於巡洋艦:擬追加建造6艘彭薩科拉級快速裝甲巡洋艦,8艘奧馬哈級輕巡洋艦,以及8艘以奧馬哈級艦體為基礎設計的亞特蘭大級防空巡洋艦——這種新型巡洋艦顧名思義,是以防空作戰為主要任務,它將裝備0門4英寸高射炮,安裝在10個雙聯裝炮座上,每一舷可同時使用8座共16門——這相當於4全}文艘田納西級戰列艦的遠端防空火力。”

“我們還應爭取將156艘新型克萊姆森級平甲板驅逐艦和6艘法拉格特級驅逐領艦列入1917財年計劃——即使它們的總建造週期將註定跨越兩個財年。”

“未來跨越大洋的反攻還需要大量的專用登陸艦艇,相關的設計已經成熟,主要分為1萬噸級的大型船塢登陸艦,5000噸級的大型坦克登陸艦,1000噸級的通用車輛登陸艦,00噸級的通用車輛人員登陸艇,50噸的輕型機械登陸艇和15噸的步兵登陸艇。具體的需求數量還有待繼續研究,但可以預料的是,那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最後我們還應該繼續增強潛艇部隊,尤其是要加緊建造能夠長時間遠離基地活動的大型巡洋潛艇,列入新財年計劃的新建數量應不少於0艘,而作為防禦力量使用的中小型潛艇也應新建至少0艘。”

報告完畢,丹尼爾滿懷期待地向總統微笑。

威爾遜卻面露難色:“聽起來就是個耗資驚人的計劃,在陸軍即將大規模投入法國戰場的同時,要說服國會再為‘已經訂購了很多新玩具’的海軍撥出鉅款,可不是什麼容易事。”

“如果能順利而不打折扣地透過這個計劃,我們將更早迎來註定的勝利。”丹尼爾挺直了脖子強調道。

“三天內給我遞交一份清單,最好附帶估價表和形勢分析報告,就算是提前探探口風,必要的準備可不能少——現在我們該聽聽陸軍的戰況報告了。”威爾遜一邊轉移話題,一邊抬頭瞥了眼格櫥旁的大笨鍾。

新任陸軍參謀長斯科特中將早已自覺地展開了筆記本,他的報告要比丹尼爾簡潔得多。

他首先介紹了陸軍阿拉斯加軍團攻佔科迪亞克島的概況,特別指出了陸海軍之間存在的嚴重協同問題,同時對日軍在極其惡劣條件下的頑強抵抗給予了高度評價,提醒大家“不可輕視這種東方式的堅忍”,最後還提出應在陸軍部隊中特別劃定一批專門的“兩棲步兵師”,在編制、裝備和訓練等方面進行符合兩棲作戰需要的調整。

接著介紹了第一批美軍接受塹壕戰訓練的情況,根據專門負責戰地考察的軍官團提出的綜合報告,指出美軍現有的編制和裝備並不適應歐陸戰場的需要,要求為部隊編列更多的重炮和自動武器,組建強大的坦克部隊和陸軍航空部隊,並完全以汽車取代輜重部隊中的騾馬。

最後報告了墨西哥遠征軍的準備情況,這支由潘興將軍指揮的近5萬人的強大軍團——相對軍隊裝備和戰鬥力一貫拿不出手的拉丁美洲諸國而言,將在明年年初從墨西哥城以東約400公里外的韋拉克魯斯灣大舉登陸,計劃在卡蘭沙的立憲軍協同下進軍墨西哥城,以期一舉打垮被認為具有強烈親華傾向的微拉和沙巴達的農民軍,由相對親美的卡蘭沙統一墨西哥,消除位於美國後院的隱患,“收拾好院子出遠門”。

陸軍部長史汀生跟著報告了陸軍動員計劃的進展情況:陸軍總員額已擴充到400萬人,完成編組的步兵師數量達到66個,其中一半的師裝備齊全,另一半還缺乏火炮、機槍和輜重車輛。陸軍飛行中隊增加到90個,編制作戰飛機約1000架,60座陸軍飛行學校擁有比作戰飛機多得多的教練機,計劃每年培訓5000到10000名飛行員和機組人員。陸軍坦克和裝甲車輛專案的招標工作業已順利完成,準備以1916財年的剩餘預算先行訂購兩種型號共6000輛坦克,將另外000輛坦克的訂購計劃列入1917財年預算……

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巴魯克最後報告了工業轉產計劃的進展狀況。

所謂軍事工業委員會,是在戰爭爆發後三個月左右由威爾遜總統下令組建的戰時行政機構,它逐步承擔了以應付政府的需要為目標,使工業轉產並對其進行管理的一切複雜工作。到1915年6月,威爾遜總統為這個委員會賦予了與內閣各部平行的獨立行政機構的地位:首先使其直接對他這個行政首腦負責;其次,任命伯納德.巴魯克為該委員會的主席;第三,賦予該主席行使所有控制工業生產的職權——除了制訂物價之外。

軍事工業委員會被認為是戰爭時期工作的主要指導機構。為了承擔繁重的任務,確保充足的補給和物資源源不斷地供應武裝部隊,採取的做法是統制一切與工業生產有關的資源──裝置、原料、燃料、運輸,勞工等等。

使用一套優先次序的分配辦法(所有的生產工作都被按照重要性或緊迫性分成五個總等級──a*級、*級、b級、c級和d級,總等級下再細分次等級),委員會把分配資源的具體權力分散到那些專門建立的部門,由它們決定物資的買賣和對實際購買力的控制。為了達到這些目標,該委員會成立了一大批高階職能部局,如優先次序分配部、資源保護部及裝置管理部等。但真正的工作機構是由將近60個商品處負責,每個處由一名從有關工業招收的人員任處長,掌握某一類產品從原材料到製成品的整個過程,負責處理與它有關的那個工業部門的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戰爭時期,真正賦予軍事工業委員會管理美國工業能力的,是它的徵用權,當這種由國會相關法案支援的強制權力與交通運輸分配權、決定資源分配的先後次序的否決權等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條件結合到一起時,軍事工業委員會“就可以行使一種懲治那些內心不服管理的企業的權利。”

用一句話來說,軍事工業委員會就是戰時美國工業的總司令部,而伯納德.巴魯克則堪稱主宰美國工業界的“經濟沙皇”。

能被賦予如此巨大權力的男人,與威爾遜總統之間的關係,僅僅是競選出資人與受益者之間的“單純”交集嗎?

威爾遜宣佈“今天的會議到此為止,謝謝大家”之後五分鐘,大門緊密的橢圓形辦公室內,巴魯克愜意地解開了領口,一屁股坐上了總統剛才主持會議時所在的軟椅。

“壁爐的火有點旺過頭了。”巴魯克撐開雙臂抱怨道。

靠在寫字檯邊的威爾遜有點不耐煩地用手杖點了點地面:“這次又是什麼事?”

巴魯克聳聳肩:“先生,您知道,我只是個跑腿傳話的。”

“這並不影響我對你能力的信賴。”威爾遜努力收斂起情緒。

“謝謝……接下來我要說的,您一定會以為是連科幻小說裡都不會出現的奇談怪論,荒謬,不可理喻,胡說八道——是的,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理事會卻偏偏不這麼想……”

“你知道我不喜歡兜圈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