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沙漠奧金萊克受挫北非沙漠之狐揚名

蘇德戰爭爆發,使德軍在北非失去了戰場制空權。相反,英軍從7月到9月,共增調個師、10個坦克隊和大量航空兵。英軍中東總司令奧金萊克在兵力、兵器形成對敵優勢後,決定在北非發動第二次大規模進攻。這次作戰的代號為“十字軍”行動。

根據“十字軍”行動計劃,英軍首先收復昔蘭尼加,並在那裡徹底摧毀非洲軍團的裝甲部隊;爾後攻佔的黎波里、利比亞。為實現這一目標,奧金萊克於8月底將北非英軍各部隊編為第8集團軍,由坎漢寧將軍指揮。

坎漢寧指揮的第8集團軍由第1軍(轄第4印度師、第紐西蘭師、第1陸軍裝甲師)和第0軍(轄第7裝甲師、第4裝甲師、第1南非師、第警衛旅)組成。至11月中旬,第8集團連同託卜魯克守軍在內,共有15萬人,坦克94輛、作戰飛機111架。此外,還可以從馬爾他島出動10個航空中隊支援。

就在英軍集結兵力,準備向德、意軍隊進攻的時候,隆美爾也正在進行攻擊託卜魯克要塞的準備。託卜魯克位於地中海南岸,是控制埃及與利比亞沿海通道的要塞,像一顆釘子擋住了德意軍隊前進的道路。隆美爾要向埃及境內推進,必須撥除這顆釘子。然而英軍搶先開了第一炮。

1941年11月18日凌晨,英軍在傾盆大雨中發動了進攻。10萬大軍和1萬多輛軍車,形成一股車輪滾滾、履帶隆隆的浩蕩洪流,越過北非沙漠向西推進。

這支龐大的英軍攻擊行動之際,德意軍隊對迫在眉睫的危險仍一無所知。致使隆美爾對英軍可能進攻的情報毫無感覺的原因,在於他對繳獲英軍的一份絕密文件的錯誤判斷。9月14日,當隆美爾擊潰英軍的一次試探性攻擊時,在繳獲的裝甲通訊車裡,他“意外”地發現有許多機密文件,其中有第8集團軍撤出剛與德軍作戰的這片沙漠的命令。這顯然是英軍故意設下的圈套,卻使隆美爾作出英軍最近不會向他進攻的結論。

11月19日早晨,英軍第0軍第裝甲旅,接到進攻駐在比爾古比的義大利艾裡特師的命令。於是在中午炎熱時分,向義大利坦克部隊發起了迅猛衝鋒。由於義大利反坦克陣地堅固,偽裝巧妙,坦克又隱蔽在起伏的沙丘背後,第裝甲旅受到了嚴重損失,半數以上的坦克被擊毀。

但第0軍第7裝甲師的1個旅和支援部隊,都順利佔領了西迪雷澤格,並設定了一道馬蹄形警戒線,以引誘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出戰。第4英印師牽制著奧馬爾地區各沙漠要塞的敵軍,而紐西蘭師則開始沿海岸公路迅速挺進,以接應突圍的託卜魯克守備部隊。此時隆美爾仍未作出反應,使坎寧漢大為困惑。

第三天,非洲軍團終於對英軍的挑戰作出了反應。隆美爾對於這突如其來攪亂他攻佔託卜魯克的行動怒不可遏,於是派出一支強大的坦克部隊。這一天黃昏,空中烏雲密佈,雲隙間透出幾道夕陽的餘輝,就在此時,兩軍展開坦克戰。英軍發起衝鋒,英制輕型蜜蜂式坦克作“Z”字型迂回前進,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向對方衝去。德軍的火炮射程比英軍遠半公裡,因而英軍不顧一切發起這次衝鋒,希望依靠速度和靈巧取得突破。與此同時,第7裝甲旅的支援分隊在發起攻擊後佔領了德軍的機場,第6皇家坦克團則從陡坡上衝下來,掃射並擊毀了機場上來不及起飛的德軍飛機。

英軍的行動再次激怒了隆美爾。他終於下令停止進攻託卜魯克,開始將分散的裝甲部隊集中起來,準備發動一場強有力的裝甲攻勢。消滅所有可能遭遇的英軍坦克,然後向西面出擊,給自己在沙漠中開闢出回旋餘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11月0日晚,當隆美爾從英國廣播中得知,第8集團軍7.5萬人發起總攻的訊息時,大吃一驚,感到處境危險。立即命令第15裝甲師停止與英軍第4裝甲旅交戰,轉而協同第1裝甲師“進攻並消滅正向託卜魯克前進的敵軍”。

在西迪雷澤格一帶,第8集團軍的其他部隊也遭到了德意軍隊的頑強反擊。第7支援分隊的步兵隊和炮兵,面對滾滾而來的德國非洲軍團的裝甲部隊,沉著地予以抗擊。但由於對方的坦克數量太多,這些兇猛可怕的坦克一邊開炮,一邊隆隆地開過來。就在英軍眼看要完蛋的時候,一支調到機場來對付德軍坦克的野炮部隊趕到了,英軍的坦克部隊也趕到了。他們立即對德軍坦克群進行襲擊,德軍坦克開始四處潰散。但英軍坦克不如對手,很快就被德軍一輛又一輛地擊中,剩餘的坦克無力再同德軍對抗,蹣跚爬離戰場,把陣地再次丟給炮兵和步兵。這一天是最殘酷的階段,雙方展開大規模的坦克戰,損失很大,任何一方均未取得決定性勝利。

11月4日,隆美爾為了攻擊英軍的後方補給線,集中了裝甲部隊主力,準備越過埃及邊境向東挺進。當天下午,德軍第1裝甲師透過比爾設斐森向哈爾法亞隘道前進,企圖切斷英軍第8集團軍的退路。

德軍的這一行動引起了英軍的恐懼和混亂,大批英軍部隊和車輛,潮水般向東湧來,一心只顧逃命。驚魂未定的駕駛員駕駛車輛爭相搶路,車禍連連發生,情況混亂不堪。英國皇家空軍全面出動,力圖以轟炸堵截隆美爾的裝甲部隊,然而追擊者和逃跑者混雜在一起,他們難以分辨出敵我。

面對德軍追擊和英軍的潰散,第8集團軍司令坎寧漢認為局勢難以控制,準備全線撤退。然而,前來督戰的中東地區總司令奧金萊克卻堅持繼續對德軍加緊進攻。他認為隆美爾的衝刺毫無戰略價值,根本不必介意。奧金萊克免去了坎寧漢第8集團軍司令職務,委派他的參謀長裡奇將軍接任。

在英軍第4英印師依託要塞粉碎德軍坦克進攻的同時,託卜魯克要塞的英軍守備部隊和紐西蘭師正與德軍進行一場浴血步兵戰。德軍對託卜魯克要塞進行四面圍攻。為了解除託卜魯克要塞危機,減輕其壓力,裡奇命令第1軍迅速向西推進。紐西蘭師在第1陸軍坦克旅的支援下,沿海岸公路兩側向西猛攻西迪雷澤格,經兩天激戰,終於收復這座城市,並於11月6日夜與託卜魯克守軍會師。

在這期間的戰鬥中,情況相當混亂,敵對之間犬牙交錯,互相殺得難解難分。在德意軍隊的後方地區,英軍一支由裝甲車輛和炮兵組成的“喬克縱隊”,見到什麼就打什麼,嚴重騷擾了隆美爾的後方。在這樣的混戰中,局勢對隆美爾越來越不利。德軍後方吃緊,且缺乏燃料,反攻計劃根本不可能再執行。於是隆美爾只好下令德軍經巴爾迪亞向託卜魯克方向撤退。

為了截住西撤的隆美爾部隊,英軍在追擊時組織了一支快速特遣隊,取捷徑直插班加西。當這支特遣隊到達該地時,這裡的德軍早已南撤。第4英印師雖然及時從賈拉布卜綠洲出發,先敵到達阿賈達比亞,但它未能阻止隆美爾軍隊的退卻。至194年1月10日,隆美爾部隊有組織地退至阿拉格地區,並阻止了英軍的前進。

“十字軍”行動,英軍第8集團軍以傷亡1.7704萬人,損失坦克78輛的代價,殲敵.萬人,擊毀坦克00輛,將隆美爾非洲軍團從埃及、利比亞邊境的阿爾迪亞,一直趕到昔蘭尼加沙漠西部的阿拉格。

就在此時,德國潛艇在地中海發起了猛烈攻擊。英國“皇家方舟”號已經消失,兩個星期後,“巴勒姆”號中了枚魚雷在分鐘內傾覆,損失500人以上。1月18日夜間,一艘義大利潛艇駛進亞歷山大港,放出了枚“人控魚雷”,這些炸彈在19日凌晨在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和“英勇”號的下面爆炸了,兩艘艦都受到重創。

與此同時,“K艦隊”也受到沉重打擊,就在亞歷山大港災難發生的當天,說有敵人的一個運輸船隊向的黎波里駛去,巡洋艦“海王星”號、“曙光”號和“佩內洛普”號率4艘驅逐艦立即出發追逐。在駛近的黎波里港時,艦隻進入一個新布雷區。“海王星”號觸雷受重傷,其餘的兩艘巡洋艦也都受了傷。不久,驅逐艦“坎大哈”號駛入布雷區去營救“海王星”號艦上的官兵,但它也觸雷而無能為力。“海王星”號飄蕩在布雷區內,又觸了兩枚水雷,隨即沉沒,艦上的700名官兵只有1人生存。巡洋艦“加拉提亞”號也被一艘德國潛艇擊沉。“K艦隊”的光芒就這樣熄滅了。英國東地中海艦隊所剩餘的全部艦船只,有幾艘驅逐艦和維安海軍上將艦隊的艘巡洋艦。

英國“K艦隊”的覆沒,使敵軍護航艦隊能夠滿載重要供應物資透過海面,在危急關頭補充了隆美爾部隊。

從1月1日到1日,受到補充的隆美爾部隊在阿拉格陣地上不見動靜。不幸的是,奧金萊克低估了隆美爾重整旗鼓的能力。此時,馬耳他的皇家空軍,遭到西西里島上德國空軍中隊的襲擊,基本上被打垮了。以致在一個時期內,德意兩國的供應可自由送到隆美爾手裡。

1月1日,隆美爾派出個縱隊,每隊1000名有坦克支援的摩托化步兵,發動了威力偵察。這些縱隊迅速突破了英軍部隊接合部的缺口。

這些英軍部隊沒有坦克掩護。戈德溫-奧斯汀將軍於是命令撤退,先退到阿杰達比亞,然後攔住德意軍隊從安特拉特到姆蘇斯的去路。

隆美爾把主力部署到姆蘇斯後,可以隨心所欲地向西北進攻班加西,或向東方進攻梅基利。他的企圖是奪取班加西,但他也派遣了一支部隊到東北去,向英軍的交通線佯攻。這個佯攻十分得手,英軍預定派遣從班加西抽調的第4英印師的一部分、裝甲師以及從察魯巴抽調的警衛旅向南反攻的計劃迅速取消了,撤出了班加西,整個第1軍退到加柴拉-比爾哈凱姆戰線上。

隆美爾再度證明他是沙漠戰術的能手,重佔了昔蘭尼加的大部分。英軍後退了幾乎00英里,打破了他們的希望,使其放棄了班加西,喪失了奧金萊克將軍盼望已久,在月中旬進攻所收集的一切儲備。隆美爾一定驚奇,怎麼他開始進攻時只用了小小的個縱隊,在他所能糾集的軍隊支援下發動的進攻,竟能獲得如此輝煌的戰績。

這次戰鬥結束後,雙方進入對峙階段,直到5月下旬。雖然奧金萊克認為自己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奪取主動權的地步,但他頗有信心等待敵人的進攻。在他的監督下,第8集團軍裡奇精心部署了一條防禦陣地,從海岸上由南非師防守的柴拉起一直伸延到沙漠正南45英里的比爾哈凱姆。全部戰線由大片布雷區掩護著。在這而後,還有全部的裝甲部隊和第0軍作為後備。

沙漠上的戰役,都是以側翼上的裝甲部隊迅速的大包抄開始的。隆美爾5月6日至7日乘月光開始進攻,並且用他全部的裝甲部隊繞過比爾哈凱姆向前掃蕩。打算同英軍的裝甲部隊交戰,並且將它消滅。然後在8日傍晚佔領從阿德姆到西迪雷澤格的陣地,從而從背後襲擊英軍部署的陣地。

隆美爾打垮一個印度摩托化旅後,高速向前挺進,但遭到英軍裝甲部隊和所有列陣以待部隊的頑強抵抗。經過幾天苦戰後,他發現無法取得進展,因此要找一條較短的交通線。由此,他命令工兵從英軍的布雷區中開闢出兩條捷徑。在這不斷擴充套件的道路兩側,便是第50師和第150旅固守的“哨所”。到1日,隆美爾終於能夠把大量裝甲部隊和運輸車輛撤進這兩條窄路。

隆美爾原來的大膽計劃失敗了,但他一旦撤進英軍的布雷區之後,這些地區就成為他的防禦中有效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在這兒重整隊伍,待機作再一次反撲。

在6月的第一個星期裡,戰事的焦點集中在兩個地方:比爾哈凱姆和橋頭堡。在橋頭堡內,有頑強的第150旅守衛,隆美爾迫切需要物資和水的供應。如果不讓這場戰事全盤皆輸,他就必須消滅這個旅,從而使他的車隊可以透過。

對於這場戰鬥,隆美爾敘述說:在英國人的那種可以想像得到的頑強抵抗之下,德意軍隊一碼一碼地掙扎著前進。英國人指揮這次防守,頗有技巧,他們和往常一樣,一直戰鬥到最後一發子彈。

不久以後,德意軍隊的裝甲部隊從橋頭堡突圍而出,再往前進。自由法國軍隊經過一度出色的防守後,撤出了比爾哈凱姆。這對英軍來說是另一次沉重的打擊。戰役的第二階段開始時,情況對於英軍來說,比第一階段更壞。即使有皇家空軍的全力支援,也不能防止後來的崩潰。

英國手中一直保持一支具有機動性的戰略後備隊,1941年夏天,儘管美國尚未參戰,但丘吉爾說服羅斯福總統,讓他將運輸艦船借給英國,以便把兩個師運往好望角。194年月4日,丘吉爾再次請求總統,利用美國船隻,把另外的兩個師運往好望角,這支可觀的兵力目前正在海上,使丘吉爾有任意選擇的餘地。看來,他們顯然應該前往埃及去支援沙漠戰役。

英軍由於各種原因損失飛機176架,打死、失蹤或受傷的飛行員共70名。估計德意軍在飛機方面是165架,其中/4是德國飛機。與此同時,第英印師摩托旅、第14英印師、一個裝甲旅和幾個其他部隊都前來支援第8集團軍,而且第5英印步兵整裝待發。從戰鬥開始以來,第8集團軍已獲得5000名士兵、78門野戰炮、0門防坦克炮,還有5輛坦克。

而在損失方面,英軍也是十分重大的,估計在1萬名左右,其中8000名被俘,但第5英印師傷亡數字尚未確切知道。

在6月1日和1日,為爭奪阿德姆與“騎士橋”之間的山脊進行著一場激戰,這是坦克戰的頂峰。戰鬥結束時,德意軍隊成為戰場上的主人,而英軍的裝甲部隊則大大削弱了。僅僅由於撤退及時,第1南非師才免於毀滅。到14日,戰爭急轉直下。

英軍立刻面臨託卜魯克問題。正如去年一樣,英軍肯定應當不惜一切代價來守住它。經過一個月不必要的耽擱以後,現在奧金萊克將軍又從敘利亞調來了紐西蘭師,但它未能及時趕上託卜魯克戰役。

根據前一次戰鬥的經驗,英軍對守住託卜魯克滿懷信心。不僅如此,從全域性看,正如奧金萊克所指出的,在理論上比1941年大有好轉。有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已在託卜魯克鄰近的一條設防的戰線上展開,還有一條新近修建的寬軌鐵路在支援著。

0日深夜,當丘吉爾在美國與羅斯福總統共同策劃未來戰爭的重要時刻,一封電報送到總統的手裡。他一語不發地把電報交給丘吉爾。電報上寫著:“託卜魯克投降,5000人被俘。”丘吉爾簡直不相信這是真的,於是讓伊斯梅打電話到倫敦去詢問。幾分鐘後,伊斯梅將在亞歷山大港的哈伍德海軍上將的來電帶來了:

託卜魯克已經陷落,情況惡化,亞歷山大港可能即將遭到嚴重的空襲;鑑於月圓時期即將來臨,我正調遣所有東方艦隊到運河以南,以防萬一。

這是丘吉爾在大戰期間最大的打擊之一。它不僅在軍事上的影響是嚴重的,而且還影響到英國軍隊的聲譽。在新加坡,8.5萬人對數量處於劣勢的日軍投降了。現在在託卜魯克,實際上是.萬名久經戰場的老兵向敵人繳了械。

此時的丘吉爾心情十分沉重,難道他的大英帝國,就要在盟軍統一戰線已經形成的戰略展開期間,以失敗而載入史冊嗎?對此,丘吉爾決不甘心,那麼,他將採取哪些重要措施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