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攻波蘭揭大戰戰幕

應攻擊英法大起兵

199年9月1日清晨,56個裝備精良的德國師團,在000架飛機和800輛坦克的掩護下,越過波蘭邊境,自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迅速朝波蘭內地挺進。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侵犯波蘭的德軍,包括德軍所有的9個裝甲師和摩托化師。德軍第集團軍8個師從東普魯士向南,進攻華沙和比亞威斯託克;第4集團軍1個師從波美拉尼亞出發,消滅但澤走廊的波蘭軍隊,然後再沿維斯杜拉河兩岸向東南行動,進攻華沙;面對波森突出點邊境,由德軍後備部隊防守;但在他們的右翼一直向南,則是第8集團軍7個師,該軍掩護主攻部隊左翼;擔任主攻的是第10集團軍17個師,直攻華沙。再向南一點,是負有雙重任務的第14集團軍14個師,第一個任務是,佔領克拉科夫以西的重要工業區;第二個任務是,如果主攻前線順利進展,它就直攻波蘭東南部的倫貝格。

德軍對波蘭邊境軍隊首先予以突破,然後再以兩個鉗形攻勢,把它們包圍起來:第一個鉗形攻勢是從北方和西南進攻華沙;第二個鉗形攻勢範圍更大,從布列斯特-利託夫斯克前進的第集團軍,與攻佔倫貝格的第14集團軍會師所組成的。這樣,從對華沙鉗形合圍中逃出的波蘭軍隊,進入羅馬尼亞的退路被切斷了。

德軍出動了1500多架新式飛機,在波蘭上空進行狂轟濫炸。它們的第一個任務,是壓倒波蘭空軍,第二步再協助戰場上的陸軍。此外,還襲擊軍事設施以及所有的公路與鐵路交通。同時,它們也把戰爭恐怖散佈到四面八方。

倉促應戰的波蘭僅能動員9個師和870輛坦克,在人數和裝備方面,都遠遠落後於敵手,而且部署也不明智。把所有部隊都散佈在邊境一帶,沒有集中的後備部隊。尤其是既採取自大、傲慢的方式對抗德國的野心,又害怕對方責備它們挑釁,不敢在適當時機進行動員,以對付在周圍大量集結的德軍。

此時波蘭軍隊,已經做好或將要做好作戰準備以應付突然襲擊的,共有0個師,佔現役軍隊/。形勢變化的迅速,加上德國空軍的猛烈阻撓,使波蘭其餘的軍隊,無法在前線陣地被突破以前趕到增援,而是捲入到最後的崩潰。因此,0個師的波蘭部隊,面對比它們多一倍的半圓形大包圍,它們不僅在人數上處於劣勢,裝備上也遠不如德軍。波蘭軍隊只有一個裝甲旅,卻要應付德軍9個裝甲師。波軍有1個騎兵旅,卻要英勇抗擊成群結隊的坦克和裝甲車,它們的大刀長劍,不能損傷這些坦克和裝甲車。波軍所有的900架第一線飛機,其中或許有半數是新式的,遭到德軍出其不意的襲擊,多數還沒有飛上天空,就已經被摧毀了。

德國空軍首先出動,襲擊了波蘭機場上的波蘭空軍。在兩天之內,波蘭空軍實際上已被殲滅。

在一個星期內,德軍已深入波蘭。所有邊境上的波蘭軍隊,除了在波森兩翼已深深陷於包圍的兵團外,都被迫後退。在羅茲的兵團,被德軍第10集團軍截成兩段,德軍兩個裝甲師,穿過這一突破口直赴華沙。

在更北面一點,是德軍第4集團軍,它迅速渡過維斯杜拉河,折而沿河流撲向華沙。只有波蘭北部兵團,阻止了德軍第集團軍的進攻,可不久他們就被包抄,不得不退守納雷夫河,防守河岸預先準備好的防線。這就是波軍在德軍閃電戰進攻下的結果。

戰爭進入第二星期,名義上有00萬人的波蘭軍隊,已經潰不成軍,不再是有組織的武裝力量。在南方德軍第14集團軍繼續推進到桑河,退到拉多姆的4個波蘭師,就在這支軍隊的北面被包圍消滅。

德軍第10集團軍的兩個裝甲師衝到了華沙郊外,因為沒有步兵跟隨,遭到華沙市民組織起來的殊死抵抗,不能有所進展。華沙東北是德軍第集團軍從東面包圍。其左翼縱隊到達距離戰爭前線有100英里的布列斯特-利託夫斯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波森的波蘭兵團,由於德軍猛攻,與自索恩和羅茲退卻的幾個師會合,現在共有1個師。德軍第10集團軍由較弱的第8集團軍掩護,穿過這支波蘭兵團的南翼,湧向華沙。

雖然已被包圍的波森兵團,在兵團司令庫特爾齊亞將軍的指揮下,向南進攻德軍主力的側翼。這次英勇果斷的反攻,造成了嚴重的局勢,不僅吸住了德軍第8集團,並且吸引了部分第10集團軍,使它們不得不放棄華沙的目標,甚至從北方吸引來第4集團軍的一個兵團。波森兵團在這些強大軍隊的進攻下,在空中轟炸的強大壓力下,進行了10天艱苦卓絕的戰鬥,最後在9月19日全軍覆沒。

這時,外圈鉗形圍攻部隊已經會師。第14集團軍在9月1日到達倫貝格外圍,向北進擊,在17日與超過布列斯特-利託夫斯克的第集團軍會師。0日,德國人宣佈,維斯杜拉河之戰,“是自古至今最大的殲滅戰之一”。

9月17日,蘇聯軍隊蜂擁越過毫無防禦的波蘭東部邊境,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西推進。18日,蘇軍佔領了維爾紐斯,在布列斯特-利託夫斯克與德軍相會。在上次大戰中,布爾什維克屈辱地接受了德國嚴酷的媾和條件。而現在,蘇聯政府與納粹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收回了痛心割讓的這部分土地。

華沙的抵抗,主要是由於民眾的愛國情緒,雖然偉大悲壯,但卻毫無希望。經過許多天猛烈的空中轟炸和重炮的瘋狂炮擊,華沙電臺終於停止播放波蘭國歌。而希特勒則進入了這個一片廢墟的城市。莫德林是維斯杜拉河下游0英里的一個要塞,曾經收容了索恩兵團殘部,繼續苦戰,直到8日為止。

於是在一個月內,一切暫告結束。一個擁有500萬人口的國家,就這樣陷於殘酷的桎梏之中。

這次進攻,人們初步領略了閃電戰:看見了陸軍與空軍在戰場上的密切配合;看見了對於一切交通線及任何可以成為目標的城鎮,所進行的猛烈轟炸;看見了活躍的第五縱隊身手;看見了間諜和傘兵的任意使用。最重要的是,看見了大批裝甲部隊,勢不可擋地向前衝鋒陷陣。

按照波蘭與英法兩國所簽訂的協議,一旦德國進攻波蘭,法國空軍應立即出動支援,至遲在開戰後第15天,法國陸軍也應轉入進攻。然而在整個波蘭戰爭期間,英法的援助始終停留在口頭和紙面上。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對波蘭大使表示,英國政府“不能分散為採取決定性行動所需要的兵力”。法國總司令甘末林,9月日致電波蘭政府,聲稱將於次日在陸上發動攻勢,但次日依然是“西線無戰事”。

其實,就在德國進攻波蘭後,英法仍然希望再一次用犧牲小國的辦法去製造新的“慕尼黑”。兩國政府都曾透過義大利外交大臣齊亞諾和瑞典資本家達列魯斯,祈求德國停止在波蘭的軍事行動。英國政府為顧全面子,要求德軍全部撤出波蘭,然後再開始和平談判。法國方面連這一最起碼的條件也放棄了。

希特勒早在簽署慕尼黑協定時,就曾惡意譏笑張伯倫和達拉第,現在則更傲慢地聲稱,假如他們膽敢到貝希特斯加登來,就毫不客氣地將他們趕走,還要讓儘可能多的記者來看熱鬧。在和談的大門完全關閉後,英法兩國才硬著頭皮於9月日向德國宣戰。

在德軍主力投向東線的情況下,9月1日駐守所謂齊格菲防線的德軍只有1個師,至9月10日,才增加至4個師。並且連一輛坦克都沒有。

面對德國西線陣地的,則是配備有近000輛坦克的法軍90個師。不少深知內情德國軍官都認為,如果法軍大舉進攻,“那麼,他們幾乎毫無疑問會突破邊界。可以肯定會毫無困難地推進到萊茵河,還可能渡過萊茵河,以後的戰爭程序也就會很不一樣了”。

即使是希特勒身邊的高級將領也直言不諱,如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約德爾說:“我們之所以能擺脫困境,完全是由於西線沒有軍事行動。”希特勒的最高統帥部長官凱特爾則聲稱:“假如法國進攻,那麼,他們所遇到的將只會是一道德國的軍事紙屏,而不是真正的防禦。”

應該說,德國發動侵略波蘭戰爭,是十分危險的冒險行動。德國傾全國之力進攻波蘭時,西線實際上面對著幾倍的英法虎狼之師。從其他方面看也是如此:英法兩國此時控制的人口總數達6億7千萬,其中兩國人口就有近9000萬,而德國的人口把奧地利和蘇臺德區都包括在內,也只有7940萬。大戰爆發前,德國煤產量為.84億噸,而英法產量為.05億噸。戰爭前夕,德國鋼產量雖略高於英國,但其資源有限,無潛力可挖,僅英國一國的資源潛力就比德國大得多。另外,英國幾乎壟斷了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德國主要依賴於進口。戰爭一爆發,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斷絕了海外來源。

這些情況希特勒是清楚的,他曾對將軍們說:“按我們的經濟情況,我們只能支援幾年。”但英法統治者對自己的有利條件視若無睹,死抱著綏靖政策不放,指望德國打敗波蘭後進攻蘇聯。

應該認識到,希特勒發動戰爭還是有所準備的,他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就可以從蘇聯方面得到所需要的戰略物資。以應對英法的經濟封鎖。

就在德軍在波蘭作戰期間,成百萬裝備精良的盟軍穩坐在工事裡,面對著近在咫尺的敵人,幾個月幾乎一槍不發。英法兩國不僅坐視波蘭的覆滅,而且此後也毫無作為。

只是9月9日,甘末林為欺騙輿論,下令法國在薩爾地區的10個師,向前推進了至8公里。儘管沒有遇到強烈的抵抗,但1日,英法最高軍事會議還是作出決定,把這次象徵性的攻勢也中止了。

曾經到過前線的法國記者多熱萊斯,對這一情況作過記述:“我對那裡寧靜的氣氛感到驚訝。駐守在萊茵河畔的炮兵,悠閒地觀望著德國運送彈藥的列車在河對岸來往行駛,我們的飛行員從薩爾區工廠冒煙的煙囪上空飛過,也不投擲炸彈。”

為了使成千上萬士兵不致在戰壕裡感到過分乏味,法國政府特地在軍隊中設立“娛樂服務處”,決定增加士兵的酒類配給,還為他們購買了一萬多個足球。於是在德軍的炮口下,盟軍便以看電影、踢球、進行各種文娛活動來消磨時光。人們唱著“我們要到齊格菲防線去曬襯衣”的輕鬆歌曲,逐漸對這場戰爭是否真會繼續下去產生了懷疑。

出現這樣的情況,實質上是英法兩國戰前推行綏靖政策的繼續。在兩國領導集團內部,企圖以犧牲蘇聯的辦法同德國達成妥協的頑固派仍大有人在。

199年11月底,蘇芬戰爭爆發後,英法掀起了新的反蘇浪潮。英法對芬蘭慷慨解囊,給予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1940年1月19日,達拉第責成甘末林和達爾朗,共同制定襲擊蘇聯油田的方案。月日,甘末林建議透過黑海進攻蘇聯南方,並在高加索穆斯林中策動反蘇維埃政權的叛亂。4月5日,法國空軍參謀部,進一步計劃在短期內摧毀巴庫等地的煉油設施和碼頭。

再說義大利墨索里尼雖然臨陣脫逃,並暗中和英國人勾搭,但他並沒有使義大利完全中立。他向法西斯代表大會如此通告說:“在目前,義大利將不開始軍事行動。但這並非意味著我們要嚴守中立,冷眼旁觀、伺機而動是我們採取的立場。這次戰爭與義大利關係甚密,我們要保留一切權利,以便在適當之際,以我們本身的語言和手段,敘述我們所欲言的東西。”

但墨索里尼並不能做到“冷靜地觀察事態”。他似乎以瘋狂的熱心注視著戰爭的進展。當希特勒的閃電戰在波蘭取得大勝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嫉妒又羨慕。為瞭解納粹元首下一步意圖,他不惜派外長齊亞諾前去摸底。

199年10月1日,齊亞諾在柏林同希特勒作了一次長談。這位年輕的義大利外交大臣雖然已經對德國人厭惡透頂,但還是不得不維持著表面的“親善”。齊亞諾說,希特勒講述自己計劃時,只要提到他作戰手段和方法,兩眼就閃射著兇狠的光芒。他象連珠炮似地手舞足蹈地說,他要消滅波蘭,他要征服北歐,他要征服西歐,他決心打敗英國和法蘭西!

大戰開始後的第一個秋天,羅馬-柏林軸心就發生了齟齬。在一些分歧問題上,雙方各級官員互相指責:意方指責德國人沒有執行前一年6月間的協議,從義大利的南提羅爾撤退日耳曼族人;德國人沒有按月供應義大利100萬噸煤。德國則指責意大利人,未能突破英國的封鎖,將原料供應德國。

新年剛過,墨索里尼給希特勒寫了封長信,傾吐壓在他心頭的話。這是墨索里尼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元首”直率地提出尖銳的逆耳忠言。他深信德國即使有義大利的幫助,也永遠不能“使英、法屈膝,甚至不能將它們拆夥。如果認為有這種可能,那是自欺欺人。為了雙方的爭奪,美國絕不會聽任民主國家完全失敗”。因此,既然希特勒的東部邊疆現在已經鞏固下來了,是否還有必要為了戰勝英法“而去孤注一擲地冒險,連本國的政權也不顧,並且把德國幾代人的精華都犧牲掉?”

納粹德國元首沒有答覆墨索里尼的信。在整整一個月裡,義大利不斷詢問裡賓特洛甫,什麼時候可以得到答覆,並且暗示義大利和英、法的關係正在改進,而且貿易也在增加。這種貿易內容之一,就是德國人十分惱火的出售戰爭物資。

其實,希特勒是在尋找機會,月1日,英國宣佈切斷德國由海上,透過鹿特丹運往義大利的煤炭,這對義大利經濟是個沉重打擊。他認為機會到了,要趁熱打鐵,便在月8日寫一封長信給墨索里尼。希特勒語氣親切地寫道:“領袖,我認為,這次戰爭的結果無疑也將決定義大利的命運。你總有一天會面對今天與德國作戰的這些敵人的。我也看到了我們兩國的、兩國人民的、我們革命的和我們制度的命運,都已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

面對希特勒的參戰壓力,墨索里尼忐忑不安。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問題。從眼下看,希特勒節節勝利,如果遲遲不參戰,萬一希特勒“大功告成”,不僅他要獨吞勝利果實,而且會使自己臉上無光;參戰吧,又怕將來不可收拾,冒“滅頂之險”。在面對裡賓特洛甫時,墨索里尼不得不明確說明,義大利的經濟情況不能長期作戰。他不能像英、法兩國那樣,可以每天花費十億裡拉。

就在墨索里尼猶豫不決的時候,希特勒並沒有停下侵略擴張的戰爭步伐。那麼,希特勒下一個目標又是哪裡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