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我們自己的能力,我想肯定不可能完全探索清楚那裡的情況。無論是裝置、武器、支援等等方面,我們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那裡很危險!”我一邊履著思路,一邊講道。

“那裡的危險,我是親身經歷的,在黑暗中我們的能力必然會被降至最低,所以原本能發揮出來的也會因此打折,更不用說在知識層面上的欠缺了,即便我們能發現一些東西,以我們的能力和水平,也無法判別出來。所以,組建一支專業的考古探險隊伍,就是非常必要的了。之前我們的想法有些偏差,走入了一個思維誤區,一聽到探險考察,就覺得是小範圍、秘密的,其實不是,我們不是盜墓賊,沒想著進去弄些什麼東西出來,只是想瞭解清楚那裡的秘密,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憑藉我當年的經歷,我們手裡的地針,跟有關部門和組織合作,完成這次探險考察。”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地針雖然是我們家的東西,但是它的功能和作用我們完全不清楚,那些虛無縹緲的說法,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也太遙遠了些,所以即便是拿出來,讓國家去研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小鎮還準備把家裡那些東西都捐獻給國家呢,是吧?”我說著話,看了看符鎮。

符鎮點了點頭說道:“對的,如果不是說咱們當初懷疑它跟遠誠公預測未來的能力有關係,那它其實就跟家裡的其他物件沒什麼區別,一樣可以捐出去。”

我接著他的話說道:“對啊,既然是這樣,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卻得到了瞭解事情真相的權利。所以,我們並沒有吃虧。不過考慮到後面找到的那本筆記上的那些東西實在有些驚世駭俗,而且也還存在著很大的疑問,所以沒必要牽扯進來。至於帛書圖……”

我攤攤手:“遺憾的是,我們只有一個故事,再沒有任何其他線索,所以完全可以視作跟這件事沒有任何關係。”符鎮和小白聽著我的話,點頭表示同意。

“這樣一來事情就簡單了,筆記跟這次探險無關,帛書圖更是跟探險無關,地針本來我們就沒多少瞭解,唯一跟這次探險有關的就是,我的那段經歷,以及地針上面跟斷碑上面相同的圖案和紋飾。所以,這次探險,我們提供了兩條重要的線索,但是卻對我們本身沒有任何不好的影響,而且只有靠我們提供的線索,這次考古探險才能展開,所以即便是以官方組織起考古隊,也不可能把我們甩開,這樣我們就完全擁有了瞭解事情真相的能力和權利。”我一口氣說完了這幾天思考的內容。

“我同意!只有依靠我們的線索,才能開始這次考古,他們甩不開我們的!”我的話剛說完,小白就興奮的表示了贊同。

“那我們怎麼去跟他們談呢,怎麼組織考古隊呢?”跟小白不同,雖然有著比同齡的年輕人更成熟的心態,但是也許因為這些年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裡,與外界接觸的並不是很多,符鎮表示了一定的憂慮和疑惑。

“首先我們跟邱老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清楚,當然這裡不包括我前面說到的那兩點,並請求他的幫助,協調有關部門,組建一支考古探險隊伍,對那一區域進行考古發掘,因為有著青哥的真實經歷和地針這樣的實物證據,相信邱老出面,很容易就能組織起一直隊伍。由考古隊出面跟當地協調,我們的安全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證!”面對符鎮的提問,小白侃侃而談。

這時我輕輕一笑插嘴道:“其實,有了考古隊,安保方面我有更好的選擇。”

看著他倆有些迷惑不解的神態,我笑著說道:“別忘了那是在哪裡!如果我們能說服邱老由官方出面組建一支考古隊,那到時候可以名正言順的向當地駐軍和相關部門尋求幫助,而駐軍這塊……小鎮,你別忘了,我二叔,你的九爺爺,現在可是那個大軍區的副司令員!我們完全可以順理成章的去找他幫忙。”我很是自得的笑了笑。

“啊!對啊!”符鎮恍然大悟驚喜的叫了起來。

“哇靠!你們家還有這樣厲害的人物啊!”小白也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刺激的跳了起來。“青哥,你們家實在是太牛了!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小白滿臉興奮的說道,看著他那樣子,口水都快噴出來了。

看著他們那副興奮的樣子,我繼續說道:“當年我出事以後,二叔也曾經託人去那裡探查過,不過畢竟他當時野戰部隊的主官,手不可能伸的那麼長,又不可能直接調派部隊去做什麼,再加上那裡地形地貌的變化,最後也就不了了之,而現在,整個西北地區的軍事調動,他都有參與和審批的權利。這次去,我們以官方的名義尋求幫助,這點小事,在合理的範圍內,我有把握請求他給予我們最大的便利條件和幫助。”

“好!那就按這個計劃來,我們明天就去爭取說服邱老,組建考察探險隊。”符鎮和小白高興的互相一擊掌。

心事一去,再加上對探險前景的美好期許,這天晚上我們胃口大開,飽飽的美餐了一頓,以至於最後出門回去的時候,一個個都腆著肚子大呼“撐死了”。

第二天早上,我們又就一些細節再次商量了一下,下午按照約好的時間,來到了邱老的家裡。幾句閒話,落座之後,邱老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我們手裡的地針,符鎮從揹包裡拿出了裝著地針的絨布長袋遞給了邱老。

邱老接過布袋,慢慢的從裡面抽出了地針,一看到地針上的花紋,老人立刻驚聲喊道:“沒錯,就是這個!0年了,沒想到我還能再看到它!”

看著輕輕撫摸著地針上面的花紋,猶自唏噓不已的邱老,我跟符鎮對視了一下,我開口問道:“邱老,您看這跟您當年看到的那個一樣嗎?”

“沒錯!兩個一模一樣,上面的紋飾跟圖案略微有些不同,但整體的風格跟大的線條絕對是一樣的。”邱老拿起放大鏡仔仔細細的審視了一番後對我們肯定的說道。

“哦?那有哪些不一樣呢?”我好奇的繼續問道,原來我以為上面的紋飾跟圖案應該都是一模一樣的。

“你看這裡,還有這裡。”邱老指著地針頭部偏下的一處說道:“這裡的圖案跟我記憶中的略微有些不同,我之前看你們的拓片就有所發現,但是當時沒看到實物,所以還不敢確定。但是現在可以肯定,這裡的圖案有著細微的差別。”

邱老拿起放大鏡對著那個部位繼續說道:“根據我最近的研究,這根地針上面的紋飾跟圖案,應該是擷取自一幅畫的某一部分,我原來見到的那個,上面是另外一部分。把所有地針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書圖。”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我看了符鎮和小白一眼,而他倆這時也向我看了過來,我心裡明白,這時我們肯定都想起的就是老祖得到的那副帛書圖,看來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想到這裡,我以目示意他倆,先安定下來,有話回去再說。

我們繼續不動聲色的繼續聽著邱老講解道,“但是地針具體有幾根,在我瞭解的古籍上,目前還沒查到任何的線索,所以不好說,也許很少,也許很多,不過照我的估計,應該在7到1根之間的數量。這幅書圖上大的線條和紋飾風格完全一致,只是在一些區域性地方的圖案上有著細微的差別。像這裡,我猜測應該是指的某種動物,而我原來見到的那個,可能是另外一種動物。”

“至於這上面的這些線條和紋飾,我最近有一個想法,這可能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邱老很是興奮的看著我們說道。

“咱們都知道,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的知識相信你們都有些瞭解吧?”邱老問道。

看著我們都點頭,邱老繼續說道:“但是在甲骨文之前呢?我們都知道,一種文字的形成,特別是漢字的形成,不是蹴然一就的事情,那是在一個漫長的時間裡,慢慢演化而成的。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已經完全成熟,有著明確表述意義和系統性的甲骨文字。那麼在它之前呢?”邱老設問道。

“《周易》上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但結繩記事的作用只是以實物來喚起人們的記憶,因此絕無演化為文字的可能,原始的文字應該是從繪畫中產生的。在遠古居民遺留下來的巖畫、石刻符號、族徽等大量帶有圖案的資訊中,又如何去判斷哪一種僅僅是圖畫,哪一種是文字呢?以前曾有學者認為,可視圖案複雜與否來決定,越古老,越偏於畫的本意;而符號化成分越多,結構相對概括而簡單的則偏於文字的本意。但是後來發現,在不同的文字中很難以這個標準衡量。所以後來又有語言學家將圖畫到文字的定義改為:一旦圖畫與語言形式之間出現了約定俗成的固定聯絡時,它就完成了向文字的過渡。比如說‘天’字,甲骨文裡‘天’字上面是一個圓,下面是個人,根據學者的研究,現在可以肯定,這個‘天’字,上面的圓代表的是月亮,月亮下面有個人,這就是天。也就是說,當時人們約定俗成的認可了這個字就是天。但這個過程非常之漫長。”

“咱們都知道,漢字是一種表意字,又稱方塊字,有別於拉丁字母一類的表音字如英語。在漢字發展早期階段,主要是西周以前,其象形程度較高,多使用意符和音符,甲骨文、金文均是如此。而隨著漢字字形的演化,書寫的規範,到隸書形成時,許多原先的表意字已看不出其表之‘意’,變成了記號。所以漢字發展到後來,成為意符——音符——記號文字體系。

而在甲骨文和原始文字符號間,目前尚未有透過考古手段發現中間型別的古代文字遺物,也許這個算是唯一的線索。”邱老說得興起,指了指手中的金屬棒。

聽到這裡,我又瞅了瞅符鎮,當時他也有過類似的判斷,只是沒有邱老這麼博學多才,並且有著系統的研究,可以嚴謹認真的從學術角度給出科學的論據和判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透過對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現狀的調查,我們已經發現了兩種古文字裡的活化石:爾蘇沙巴文和納西東巴文。爾蘇沙巴文是四川西部自稱‘爾蘇’人的文字,爾蘇沙巴文有近二百個獨體字,象形程度很高,有不少是照實物描繪下來的簡單圖畫。”

“另一種較爾蘇沙巴文成熟些的化石文字是著名的雲南納西族東巴文。東巴文現存經卷二萬多冊,在造字方法上,東巴文與其他漢古文字相似,有表意也有表音,但兩者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比如‘日’字的甲骨文為圓圈中加一點(或一橫、一小圓圈),東巴文則在圓圈內多加了表示光線四射的‘十’狀筆畫。還有一種造字法,如東巴文中借‘綠松石’來記‘綠色’;借‘火’表示‘紅色’,這種‘義借’在甲骨文中也有。由於爾蘇沙巴文、東巴文的原始性比甲骨文更強,所以反過來,也可以看出甲骨文的成熟性與系統性。”

“所以,我猜測的結果是,很有可能,這上面的圖案,是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介於甲骨文和原始符號之間時期的文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