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殺威棒過後,效果槓槓的。一次杖斃三位朝臣,崇禎年間絕無僅有。

當成名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是人都會計算成本。

尤其是朝堂上的正人君子們,有句話怎麼說來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嗎?

當然,最關鍵的是,隨著崇禎皇帝腐儒二字出口,不知讓多少人膽戰心驚。

天子出口成旨,腐儒這個標籤一旦粘上,外面那些被杖斃之人可就是榜樣嘍。

崇禎皇帝見朝臣老實了,又繼續討論被中斷的糧食問題。

一個國家要想兵精將廣,前提必定是建立在糧餉充足之下。

餉的問題不大,崇禎皇帝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解決。

可糧食的問題很大,需要多花些心思。

對外向藩屬國借糧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解決不了根本。

唯有大明自己糧食充足,方是正道。

可這操蛋的老天爺,和人禍相勾結,造成了大明糧食嚴重不足。

解決糧食問題,要圍繞這兩點出發。

接下來的朝會上,崇禎皇帝提出三點增加糧食產量的舉措。

首先,是命令工部水利司在京畿附近,也就是河北全境內興修水利。

至於大明其他地方,暫時顧不上也沒有這個能力。

還是集中錢糧一個個來為好。

同時,崇禎皇帝還明確規定,工部必須僱用流民參加水利建設,為流民解決生活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次,崇禎皇帝下旨,要求大明官員來年的土地種糧不得低於八成,民間土地不得低於六成。

並吩咐都查院左右都御史,來年巡按御史主要職責就是檢查各州府縣完成的情況。

但有未能按比例完成者,一律緝拿入獄流放九邊。

崇禎皇帝的這條命令,其實主要是針對大明的豪門和大地主,和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關係。

時下,大明土地兼併已經嚴重到了不要不要的地步,豪門和大地主掌握了絕大多數的土地。

那麼,如此多的土地拿來幹什麼?

全部用來種糧食嗎?

不可能的,當人家是傻子嗎?

這麼多土地,若是全部用來種糧,吃也吃不完啊,儲存也不容易,又不是人人都是糧商?

如何讓土地利益最大化,並不是只有後人才明白,他們也懂。

這些豪門和大地主,根據土地肥沃程度,或種植果樹、或種植菜品以及各種農作物。

這些暫且不去說他,畢竟都是能吃的東西。

關鍵在於他們還種植大量不能吃的東西。

北方種植棉花,南方種桑養蠶。

具體有多少土地,大明朝廷沒有去統計,也沒人關心這些。

可崇禎皇帝卻知道,棉布絲綢是大明的奢侈品,不僅供應國內,更是用海船運往全世界,供不應求。

這其中,需要多少土地,不言自明。

尤其是江南的魚米之鄉,大量的良田用來種植桑樹,用來種植糧食的土地自然也就減少了。

於是,這也成為了大明糧食短缺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啊,單單只是天災並不是大明糧食短缺的原因。

泱泱大國,物產豐饒,國土廣闊,自我調節能力強,遠不是彈丸之國可以比擬。

後世美帝對天朝又是封鎖又是制裁,還有對老毛子亦是如此,其實都是白費心機。

這些,對大國都沒有用。

崇禎皇帝穿越前在地球上也來來回回走了幾趟,這才發現面積這個東西,實在是國家的命脈。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面積,那亡國也就是分分鐘鍾的事。

縱使不亡國,國事也是被操控於大國之手,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說完前兩個增加糧食產量的問題,並沒有朝臣有意見。

畢竟,這是政治正確的問題。

大明乃農業之國,糧食問題歷來是重中之重,任何提高糧食產量的事情,都是為政者首要解決的事情。

第三點,崇禎皇帝的方法是增加糧食渠道。

他下令正在組建海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楊嗣昌,立即成立漁業司,負責出海捕魚,充當糧食。

“皇上聖明!多管齊下,大明自此再無缺糧之憂矣!

尤其是成立漁業司,更是點睛之筆。

臣慚愧,臣失職!只知道盯著腳下,卻不知抬頭望向大海,那裡亦是一番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崇禎皇帝接連下的這幾道旨意,首輔溫體仁越想越覺得高明,從操作到執行,均無任何難處。

尤其是向藩屬國借糧和漁業司的成立,更是立竿見影,馬上可以見到成效。

困擾大明多年的糧食問題,終於看到解決的希望。

“這幾點愛卿和內閣務必逐條落實到位,出了問題,朕的板子打在你們身上。”

溫奸相拍的龍屁,崇禎皇帝還是滿受用的。

此話,也是一半認真一半玩笑。

“謹遵聖諭!臣親自負責此事!

若有差錯,所有罪責,臣一力擔之。”

溫奸相大包大攬,當著所有朝臣的面,立下軍令狀。

“愛卿忠心國事,朕心甚慰!

賞百年老山參兩顆,紋銀三千兩,賜其子溫良玉錦衣千戶,鬥魚服一件。”

陽光拋灑在溫奸相的身上,眼尖的崇禎皇帝看到他鬢角的白髮,這才猛地醒悟過來。

若是沒有記錯,這貨好像是崇禎十一年去世。

當然,估計是和被罷黜心情憂鬱有關,可壽元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呢?

良心發現的崇禎皇帝,當即對他進行賞賜。

“皇恩浩蕩,謝皇上賞賜!”

不知緣由的溫奸相,滿臉感動俯身謝恩。

“罷朝!”

開會的人不幹事,幹事的人不開會。

一切已經安排妥當,崇禎皇帝龍袍一揮,美滋滋回到後宮放飛自我。

“飛熊老弟,天子聖明,比之成祖皇帝亦是不遜色,這是我等的福分啊!”

溫奸相這話雖是對王應熊講,只是未免大聲了一點,朝堂上還未散去的朝臣,聽了個真真切切。

眾臣聞言,心中皆是一凜。

縱觀皇上近段時期的動作,還真如溫奸相所說,真有明君的手段。

一時間,朝臣若有所思,心情不一,步履緩慢走向殿外。

PS:感謝書友憂傷的二狗子、神幻界、017006016045、星夜紳士打賞,承情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