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陝西潼關,坐鎮此處的三邊總督洪承疇,收到了崇禎皇帝八百裡加急的最高指示。

主題很簡單,陝西貪腐官員,不殺不足以謝天下,不誅三族不足以平民憤。

“看來,皇上真的是被氣急了。”

洪屠夫輕嘆一聲,轉頭對監軍劉元斌說道:“劉公公,不知你有何指示?”

劉元斌是皇上派給他的監軍,洪屠夫這麼說是表示尊重,畢竟,今後要受到人家的監督。

“當然是按照皇爺的指示做,此次以洪總督為主,咱家就不多置喙了。”

劉元斌朝京城方向虛拱,理所當然說道。

此次,他和洪承疇搭夥開發河套平原,皇爺有囑咐。

地方一切政務一律不得干涉,可組建的總督標營,他說不得卻要插一槓子了。

這也很好理解,他的職務是監軍,監督的不是政務而是軍隊。

在這方面,他有監軍勇衛營的經驗。

洪屠夫殺氣騰騰點點頭,搓搓手往堂外走去,留下一句,“那本督去佈置了。”

此時,離潼關不遠的蒲城縣衙,也聽到了一點風聲,人心惶惶。

“東翁,此次看來風險甚大啊?”一個留著八字鬍的幕僚,不停的府衙後堂走動著,語音中充滿惶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風險,擔心什麼,有什麼風險?”

主位上的官員嘲弄的笑了笑。

他是見過大世面的,貪墨一些賑災糧食而已,如何查?

這不比府衙開支,筆筆有出處,這賑災嘛,饑民有多少,朝廷能知道?

這不扯淡嗎?

饑民是活的,那是會跑動的,朝廷如何查?

大驚小怪!

“可聽說皇上大發雷霆,說伸手的誅三族啊。”幕僚不知朝堂具體情況,心中的恐懼始終存在。

“放心吧,沉住氣,整個陝西哪裡不是如此?

大明朝就是這樣,再說也沒有多少百姓餓死嘛。”

蒲城縣令淡然一笑,捻著三縷長鬚,不急不慢地撫慰著心慌的幕僚。

只要內部不亂,他就有底氣。

“東翁說得也是,依照朝廷法度,也是由三司衙門審理此案。這裡面,東翁往日裡沒少打點,幾位大人也是有數的。

再說了,不是謀逆罪,朝廷也沒有夷三族的慣例啊!”

幕僚安下心來,思想也就活絡了,越來越覺得不可能出現夷三族的事情。

恐嚇,這只是皇上恐嚇而已。

只是,話音未落,隨著轟隆一身,府衙大門被撞開,一群身著戎裝的將士團團圍住他們。

為首一位穿著大紅飛魚服,腰挎繡春刀,冷冽的眼神掃過驚慌愕然的二人,大手一揮叫道:“抓起來,帶走!”

“你們是什麼人,為何擅闖蒲城縣衙,眼裡還有王法嗎?”

蒲城縣令拍著茶几,氣急敗壞的大聲嘶吼。

只是,表面的強硬卻難以掩藏眼角的恐懼,錦衣衛出手了,麻煩就大了。

這些人,是不會講道理的。

更不會講大明律,涼涼了。

“王法?你也配!帶走!”

這一幕場景,在陝西蒲城周邊府縣,同時開始。

一場空前的抓捕轟轟烈烈展開,從官員,地痞流氓,到黑心糧商等。

在錦衣衛探子的指引下,三邊總督洪疇親自坐鎮,手下的大軍一起出動,把整個陝西攪得雞飛狗跳。

一隊隊鋼刀出鞘的將士,頻頻出現在大街小巷,或是團團圍住當地府衙,對六個府縣的貪腐官員進行抓捕抄家。

同時,前往西安的路上,大量披枷戴鎖押入大牢的犯官家眷絡繹不絕。

數日後,經過審訊,三邊總督洪承疇在西安頒佈對這些貪腐官員斬立決!

轟動整個陝西的賑災貪腐案,從起始到落幕,尚不足一個月。

當然,此案亦沒有經過陝西三司衙門過問,就這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草草的宣判幾百條人命。

崇禎八年歲末的某一天下午,天空陰沉,寒風吹蕩在西安城裡,頗有蕭瑟之感。

可西安百姓萬人空巷,全部上街觀看行刑。

東西城門之間,那條平坦寬闊的青石板路已被衙役、巡檢、將士們封鎖。

道路兩旁每隔幾步,便跪著一名囚犯,身後站著一名按刀面立的軍中健卒。

這些囚犯從筆直的西城門兩側一直跪到東城門,雙手倒縛,嘴上綁了布條。

人流湧動中,有部分百姓行至四條大街匯聚處的十字路口,赫然見到臨時搭立的高臺上,跪著的是陝西的文武官員。

刺激啊,這些狗官,也有今日。

陣陣嘈雜聲中,鼓聲轟隆隆響起,百姓議論聲漸漸消停。

於是,十餘名將校走出來,手舉令箭揚聲大喝道:“傳欽差大人周尚書令,人犯就位,驗明正身。”

聲音在寒風中盪漾開去,片刻之後有了反應。

持刀立在人犯背後的官兵齊聲回應:“回稟欽差大人,九百五十一死囚,全部驗明正身,靜候命令。”

遙遙之中,三聲號炮響起,整個大街上第隔一段就有人高喝:“鳴炮行刑,斬!”

悠長的“斬”字飄然而過,路兩旁“唰”的一聲,鋒利的鋼刀一齊舉起,耀出一片森然的光芒。

在西安萬千百姓的注視下,怵目驚心的九百多道閃亮的弧線劃下,熱血飛濺上半空,九百多顆人頭滾落在地。

瞬間,西安城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郁的血腥之氣。

嘶……

在整個西安無數百姓倒吸一口冷氣的同時,又有數十名錦衣校尉持令在路上奔行,高喊道:

“奉大明天子令,今後賑災膽有貪賄救災物資者,一律夷三族。

不殺不足以謝天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但以一千人頭求陝西百姓諒解。”

“天子聖明!”

驀然,萬千西安百姓眼裡噙著淚水,突然自發的吼叫起來。

天子用貪官的人頭求他們這些小民的諒解,這似乎是太祖成祖的做法,可兩百餘年來,只是聽說,並沒有親睹。

可如今,這一幕居然活生生的出現在他們的眼前,怎不讓人感動萬分?

當今天子的魄力、心胸真是令人讚歎啊。

很快,訊息隨著鐵騎被傳送到陝西各地以安民心,無數曾經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家破人亡,令百姓紛紛拍掌稱讚。

而對於陝西官場來說,則不啻於於經歷一場十級地震,全陝官員膽戰心驚,乖乖的開始認真做事,只求皇上放過自己。

畢竟,自己身上的屎很多,經不起查。

這也使得周廷儒在隨後的賑災期間,各級官員傾力配合,再也沒人膽敢有什麼小算盤。

至於說官員空位,問題是大明還缺想做官的人嗎?

三條腿的哈蟆不好找,兩條腿想做官的遍地皆是。

隨著時間的過去,漸漸的不止是陝西,事件開始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整個大明都在震盪!

百姓們當然是拍手稱快,他們沒有見過那血流成河的場景,但他們知道皇上殺了那麼多貪官汙吏,是為了他們而殺!

這就夠了!

明君殺貪官汙吏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政治正確,都是收買民心的正確舉動。

尤其是那句“不殺不足以謝天下,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更是讓民心快速的偏向崇禎皇帝。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憂,不僅僅是陝西,整個天下的官員都在思考,什麼時候大明的官這麼難做了?

僅憑一聲令下,一千顆人頭落地!

除了洪武,永樂時代,大明兩百年來哪位君主有此魄力?

與此同時,各地的民情民意透過錦衣衛暗探的傳遞,絡繹不絕的湧入京城,送呈崇禎皇帝御覽。

這無疑讓崇禎皇帝很開心。

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在他眼裡,就是最值得高興的事情。

現在的崇禎皇帝,確切地說,可以叫百姓天子,因為他就是百姓出身。

瞭解百姓的苦,知道貪官的恨,這一點,崇禎皇帝和開國的朱重八同志很類似。

另外,隨著此次行動,得到的不僅是民心,還有錢財土地。

這麼多官員被查抄,雖然級別低了一點,但也有整整六百萬兩白銀,更多的還是土地,足足有上百萬畝之多。

而且,還是陝西當地的良田。

而這,無疑可以做很多事情。

首先是六百萬兩白銀,雖然是一筆鉅款,可現在的崇禎皇帝並沒有瞧在眼裡,也不用押解進京,全部交由方正化暫時保管。

這些銀兩是要流出去。

正在平叛的盧閻王和老孫頭,已經把老回回和高闖王趕往滁州,馬上就要進行大決戰了。

對於此次戰役,崇禎皇帝並沒有多少可擔心。

勝利是必然的!

既然是勝利,軍隊肯定要犒賞。

還有,陝西有無數的窮苦百姓嗷嗷待哺。

另外,盧象升的天雄軍也還要繼續投入。

這些,都是要花銀子的事情。

錢這個東西,只有花的時候才知道不禁花!

其次,就是對查抄來的上百萬畝的良田,崇禎皇帝一律把它劃撥成官田,讓洪承疇租借給當地的貧困百姓耕種。

蒲城附近的良田,和貧瘠的陝北大不相同。

這裡屬於西安附近,乃三秦要道,八方通衢之地,良田光照充足,降雨適應,一句話,就是利於耕種。

相信,這可以解決十幾萬百姓的生活問題。

陝西這地方,對於靠天吃飯的年代,百姓需要分流啊!

因為崇禎皇帝清楚地知道,這次的地震,對於多災多難的陝西而言,充其量只是一道開胃菜。

後面苦逼的日子,至少要延續十幾年之久,或者更多。

所以,崇禎皇帝對於陝西的問題,相當的重視。

因為,這是配合前線作戰的老孫頭和盧閻王,徹底解決西北叛軍的最好辦法。

只要沒有災民、饑民,老回回、高闖王他們根本翻不起波浪。(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