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小朝會落下帷幕,幾位重臣告辭離去,崇禎皇帝卻把老王和不起眼的楊維垣留下,有些事情必須要佈置了。

“楊愛卿,此去揚州開展鹽務新法,定然艱難重重,望卿能不畏強敵迎難而上,把兩淮鹽運司徹底整頓。”

整頓兩淮鹽務,說穿了就是觸動繼得者的利益,這些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那麼反抗似乎也是必然的事情。

而在這種情況下,主政者楊維垣的決心和手段就很很重要了。

說實話,歷史上鹽務又不是沒整頓過,可為什麼沒有效果?

還不是那些官員不願意得罪人。

到兩淮蜻蜓點水一番,撈了大量孝敬後,然後回到京城裡反而替鹽商說起好話來。

不是實際中如何困難云云,就是說鹽商如何不易等等,到最後,還是維持原狀或者更是變本加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崇禎皇帝啟用楊維垣這個閹黨成員,就是希望有所改變。

畢竟,在不方便用刀子的情況下,那就得智取了。

崇禎皇帝留下他,就是想聽聽他的態度和做法,這叫問政。

“啟稟皇上,困難,臣不怕。

只是,在來的路上,臣一直在想,不知皇上想要臣做到哪一步,臣才能決定如何做?”

楊維垣知道皇上這是在勉勵自己,不過,他卻給出讓崇禎皇帝非常意外的回答。

這位兄弟很生猛啊!

果然,崇禎皇帝聽了他的話,隨即一愣,闊以啊,很牛逼哄哄的樣子,看來找對人了。

聯想到他的實際經歷,崇禎皇帝也就釋然了。

這位老哥性格剛硬啊!

一個可以把全家燒死殉國的傢伙,性格該有多剛硬,才能幹出這種事?

如此一來,他敢這麼回答,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朕希望這些鹽商能吐出錢並離開,鹽場今後能為大明戶部盈利,但前提是江南暫時不能亂起來。”

面對這樣的人,崇禎皇帝也不繞彎子,直接說出要求。

什麼整頓,什麼改革,全是假的,都是屁話面子話!

唯有銀子,才是崇禎皇帝的終極目標。

“只要皇上支援臣,也不是做不到!”

楊維垣臉色並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淡然的答道。

“說說看,愛卿有什麼主意?不過,朕可不喜歡說大話的人。”

楊維垣說得如此肯定,崇禎皇帝頓時來了興趣。

不過,想到愛放大炮的圓嘟嘟,崇禎皇帝也警告了他一句。

帝王,不能一直被欺騙,否則,還是要涼涼。

“皇上,朝廷要對付商人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臣有的是手段對付他們。

不說別的,臣就任兩淮鹽運使之後,可用整頓之名,停止兩淮鹽場生產半年或數月。

然後大明其他鹽場全力開工,全部投放到江南,衝擊鹽商的市場,讓他們銷量銳減。

抑或讓鹽丁把官鹽當私鹽賣,時間長了,鹽商絕對受不了。

受不了,事情就好辦了。”

楊維垣這次明顯是豁出去了,毅然決然說出了自己使用的手段。

曾經他以為,自己此生是再無機會了,淮安府就是他老死的地方。

誰知峰迴路轉,此生居然還有機會進京面聖,居然還有機會從五品的知府上升到三品的兩淮鹽運使?

這無疑讓他死去的心活了起來。

但是,崇禎皇帝的性格他是知道的,不管成不成,楊維垣覺得都要把心裡話說出來,才能夠安心。

哪怕最近傳言皇上性格大變?

可誰知道呢?

畢竟,自己身上還頂著一個閹黨的稱號。

如果皇上要是厭棄自己,那還是回家養老算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心裡暗道:果然是閹黨的行事風格,做事不講手段,只求結果。

不過,朕喜歡!

看來,強大的東林黨,就是要用他的政敵來對付才行。

“臣所慮者,乃徽州鹽商背後多是東林黨人,都是朝堂官員,他們早已官商一體,難分彼此。

臣能肯定,只要一動鹽商,江南彈劾臣的奏摺將如雪片般飛往京城,送呈皇上御覽。

且罪名定然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臣在外,兼之行事手段或有出格之處,無可辯駁下,臣……”

說到這裡,楊維垣沒有繼續往下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現在就看皇上的態度了。

也就是說,皇上的態度決定自己做到哪一步?

“朕會將所有彈劾你的奏摺,一併留中不發,並交由你處置。”

楊維垣的期待中,崇禎皇帝做出決定。

只要你敢幹,朕全力支持你。

這就是崇禎皇帝的態度。

並且,為什麼把彈劾奏摺交給楊維垣?

那就是允許他報復。

人家都出手對付你了,朕把告密者告訴你,你來決定如何應對。

看是不是可以用什麼手段,把告密者牽扯到賄賂案裡面去,反正,鹽商中的水很深。

楊維垣聽完,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皇上,支援太大,美好得不要不要的,他怕崇禎皇帝說反話啊?

自己是什麼身份,那是被皇上親自打倒的人吶!

可見皇上不似說反話,他臉上轉為驚喜,甚至身子都顫抖了起來,不自信的問了一句,“皇上,此言當真?”

事實上,這樣問皇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可楊維垣是真的太激動了,他哪裡敢想會有這樣的待遇?

其實,在接到吏部任命自己為兩淮鹽運使之時,他就籌謀著如何做了。

做好了,這是洗刷自己罪名的唯一機會。

兩淮都轉鹽運使,總理兩淮鹽政鹽務:嚴察鹽場灶戶,稽核派銷鹽引,徵收稅釐,疏銷積鹽,兼轄行鹽地方該管的州縣,還有下河水利。

最關鍵的是,兩淮鹽運使隸屬於中央戶部,地方左右布政使無權干預它的業務。

這個職位,想幹事能幹事,想發財能發財,在不同的人手裡,有不同的定義,端的美妙無比。

他一個戴罪之身,平常哪裡敢想這個職位?

可是,這個職位就這樣莫名其妙到手了。

不過,聽吏部的人說是溫首輔向皇上舉薦。

這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在接到吏部任職文書時,楊維垣就琢磨開了。

自己的背景是什麼,皇上自然清楚。

那皇上為什麼啟用自己?他老人家要做什麼?

這其中的答案,已經昭然若揭。

再加上這兩天瞭解京城傳聞已經今天的秘密會議,無疑讓楊維垣的猜測得到證實。

那麼剩下的,則是皇上的態度,畢竟他老人家做事總是反覆。

“朕乃大明天子,金口玉言言出法隨,說了自然就算!

請愛卿放手施為,誰要有不滿,朕自會為愛卿做主。”

崇禎皇帝看著楊維垣,擲地有聲霸氣說道。

這件事情楊維垣衝鋒陷陣,崇禎皇帝自然要在背後支援他,不然他做不了。

並且,要讓幹事的人有信心,他們才好做事。

“臣叩謝皇上信賴!”

楊維垣跪伏在地,信心十足高聲謝恩。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想不到東林黨人也有今天!

崇禎皇帝看到楊維垣顫抖的身子,心裡嘆了一口氣,如此忠義之人,誰能想到居然是一生被打壓的閹黨骨幹?

按理,本尊吊死煤山,最高興的應該就是他們這些人了。

可是呢?

自詡忠義無雙的東林黨人大部分投降建奴,而被打為奸賊的閹黨卻幾乎壯烈許國,這操蛋的歷史啊!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奇怪。

壯烈許國的人死了,自然就沒有機會書寫歷史。

投降活著的人,才能任意書寫他們想寫的歷史。

“愛卿起來吧!”崇禎皇帝擺擺手柔聲說道:“兩淮鹽場你隨便搞,官吏也由你從其他鹽場抽調,吏部一律放行。

朕會讓御馬監的主事幫你負責鹽丁,和你一起做這件事情。放心,他什麼都不干涉,有麻煩就由他去處理。”

鹽丁,在大明是有戰鬥力的隊伍,因為,有油水餉銀充足。

只要是軍權,崇禎皇帝是要插手的。

軍隊的監察機構是一定要有的,崇禎皇帝準備將御馬監打造成軍隊的監察機構和情報機構。

事實上皇帝對軍隊的掌控是不嚴厲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情報不到位。

另外一點就是管轄權,地方官府對軍隊有管轄權,這個最要老命了,崇禎皇帝要把這個權力收回來。

另外,讓御馬監去,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替楊維垣撐腰,表明崇禎皇帝的態度。

江南鹽商很有勢力,和強大的東林黨人相互勾結,也算龐然大物。

楊維垣勢單力孤,要想撕開口子,需要皇帝的支援。

聽到崇禎皇帝這麼說,楊維垣知道做這件事情的壓力和風險,也知道這是皇上對他的愛護,便俯身激動說道:

“臣遵旨,定不負皇上重託。”

“大伴,在京城準備一套大宅子,裝修一番,把楊愛卿一家老小接過來,讓廠衛多注意安全。”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身邊的老王,朝他吩咐道。

崇禎皇帝還是有些擔心楊維垣的家人安全,鬼知道情急之下那些人會做什麼?

這些鹽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並非是任人宰割的物件。

要是狗急跳牆下,拿楊維垣的家人逼迫他或者洩憤,那可就對不起為大明效忠的這一家人了。

“老奴這就讓人去辦!”

老王點點頭,深深看了一眼搓著手欲言又止的楊維垣,連忙開口說道。

“楊愛卿,京城居家大不易,這些年你的委屈朕也知曉,恐怕以你的俸祿和資歷,難以負擔一家人在京的生活費用。

故而,朕許你今後可以從交往的鹽商收取部分賄賂用於養家,無需多慮。

另外,這幾日你和溫首輔探討期間,朕會派御醫為你調養身體,別事情沒做,人卻先垮了。”

崇禎皇帝望著有些局促不安的楊維垣,款款交代著。

這些年,楊維垣作為閹黨骨幹,七八年被東林黨盯得死死的,屬於夾著尾巴做人的官員,是沒有什麼貪汙的機會的,要想用俸祿養活京城家人,那是會餓死的。

崇禎皇帝苦過,明白這些道理。

再說,要讓人做事,做大事,就必須解決人家的後顧之憂。

在他眼裡,貪汙受賄,多大的事情啊,關鍵要做事。

那些東林大佬,哪一個不是揮金如土的大款?

這些錢,從何而來,是人都知道。

憑什麼不讓一個全家死節的忠義之人活得舒服一點?

“皇上,臣叩謝皇恩浩蕩,臣叩謝皇恩……”

崇禎皇帝的話,當場就讓楊維垣淚如雨下,這個剛硬到極點的老頭,再次跪地嚎嚎大哭,數度哽咽。

實在感動啊!

皇上做事不對啊!

這和過去完全兩種風格!

不過,值了!

這些年的委屈心酸全都不翼而飛,代而取之的滿滿的忠君之心。

在君臣相宜的勸慰中,楊維垣帶著感恩之心離開了大明皇宮,卻踏上了不惜身死,也要和徽商和東林黨相鬥以報皇恩浩蕩的決心。

崇禎皇帝眯著眼睛,望著身材瘦小走路卻虎虎生風的楊維垣,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PS:推薦好友一本書《扶一把大秦》,相當精彩,不容錯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