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不用了!”

崇禎皇帝臉色一寒,已然對他下了判決書。

不說這孫子做事不地道,就憑他身為皇家奴才,居然信奉番邦異教,就已經屬於政治不正確了。

兔子國為什麼不允許在職官員有宗教信仰?

拋開大的層面不說,如果允許官員信教,就等於允許一些官員既接受黨的領導,又接受各類宗教組織的領導。

這會造成什麼後果?

後果很嚴重,是會亡這亡那的。

宗教都是有利益需求的,如果官員信教,則勢必成為某一種宗教勢力的代言人。

一些地方將出現宗教徒管理官員的現象,利用政府資源助長宗教熱,長此以往,將從根本上動搖國體。

崇禎皇帝雖然沒有什麼從政的經驗,但這些道理他是明白的。

所以,他哪裡還容得下龐天壽這個狗奴才?

現在,趁著天主教尚未形成氣候,正好清理。

否則,等他們壯大了,就什麼也管不了。

最終只好來一句,信仰自由!

而這,是崇禎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皇爺,奴婢知錯了,請皇爺寬恕啊!”

短短的三個字,龐天壽嚇得魂飛魄散,死命磕頭求饒。

現在皇宮上下,誰不知道皇爺性子變得愈發暴烈了,再不是原來呵斥幾句,就可以矇蔽過關。

“尊敬的陛下,請你寬恕您忠實的僕人,上帝會保佑您!”

神父龍華民雖然不明白是什麼問題,使得大明皇帝震怒,但還是出聲求情。

龐天壽是教會好不容易才發展的一個宦官,是他們走上層路線用來當保護傘的角色,自然要爭取。

哪怕他起先已經說要脫離天主教了?

但他相信,龐天壽只是在大明皇帝盛怒下才選擇的妥協,而內心信教的決心不會變。

因為,他們都是發過誓言的。

說起來,他們這些傳教士真的苦啊。

自從龍華民在韶州挑戰佛、道、儒教,導致了一系列排教事件後,他現在只能透過官宦參與儒生們的雅集、講學,從討論學問開始,迂迴地接觸信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否則,他們在大明寸步難行。

“把這狗奴才拖下去,杖斃!”

崇禎皇帝看都不看龍華民,自然更不會聽他說的,只是揮揮手朝李若鏈吩咐道。

“諾!”

李若鏈雙手抱拳,和兩個大漢將軍把癱倒在地的龐天壽夾起,拖到前院去行刑。

“皇帝陛下,手下留情啊!”

龍華民猶自不死心,望著被拖走的龐天壽,還在苦苦哀求。

“龍華民,回去吧,大明不適合你們!”

望著這個狂熱的宗教分子,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揮舞著龍袖,沉聲說道。

此時,正是天主教最興盛的時期,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天主教徒們開始向全世界傳播他們的信仰。

其中,遠在東亞的大明朝和日本,就是他們的重點。

只是,目前的基督教和後世的有很大的不同。

這時期的基督教教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

文學、藝術、哲學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教義,誰都不可違背,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他制裁,甚至處以死刑。

而且,他們希望被傳教國的國王,能接受他們教皇的洗禮,冊封為王。

就問,崇禎皇帝能允許這樣的教會,在大明傳遍嗎?

偌大的大明帝國,接受他們的洗禮冊封,這不是腦袋有坑嗎?

“尊敬的陛下,鄙人遊數十百國,所見中土土地人民,聲名禮樂,實乃海內冠冕。

懇請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能容許我和我的教友學習大明的文化,和僧、道、儒探討學問。

而且,教會願意派出最精銳的鑄炮專家,為大明帝國鑄炮打擊北方的韃虜。

望陛下恩准!”

崇禎皇帝竟然要驅逐他們這些傳教士,龍華民心裡大駭,急忙把他們進入大明的說辭再次說了一遍。

老實說,龍華民讚揚中華文明,絕不是阿諛之詞,也不是拍崇禎皇帝龍屁。

他用漢語對大明的士大夫這樣說,也用西文通訊、撰述,在西方讀者中散佈,顯然是出於真心。

羅明堅、利瑪竇、龍華民等人輕視除了大明以外其他東方民族的觀念,在後世看起來也許是一種文化優越和種族歧視。

但這種“錯誤”,在時下卻是十分自然的。

來自剛剛經歷過“文藝復興”國度的神父們,對“文明”和“野蠻”有著深度的敏感和獨特的理解。

從印度洋試探進入到東亞、東南亞的歐洲人,對遠東民族的文明有較高估計。

他們以為恆河以東是一個文明世界,那裡的人種是“白人”,曾經是“約翰長老”的疆土,有過大量的基督徒。

尤其是,他們有著悠久的文明,繁複的禮儀,還有大量的圖書經典。

龍華民認為,大明宗教裡的一些方面,都可以與歐洲古典宗教相比肩,甚至比歐洲古典宗教還要優越。

因為大明佛僧所講的關於他們佛祖的故事,不像朱庇特、維納斯和丘比特的那樣淫蕩,也不像羅馬人崇拜的其他無道之神的那般無恥。

在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氛圍中,說大明的文明超過古代希臘、羅馬,這是何等的讚美?

同時,龍華民還主張歐洲人和大明人混血,製造更加優秀的人種。

他在寫給教會的信上說道:“大明婦女身上有西班牙人貴婦人同等的,甚至更高雅的氣質和美。

她們守貞節、篤實、溫和、謙虛、順從,鑑於澳門的中西混血兒都非常聰明漂亮,遠比西屬美洲混血兒優越。”

他建議西班牙人和大明人混血,這樣可以產生世界上最好的人種,產生最好的藝術家、工藝家、乃至大主教、高貴的軍人和廉潔的官員。

這些,都是龍華民的肺腑之言,也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如果是單純的學術交流,朕代表大明歡迎你們。

可是,你們可以不傳教嗎?”

聽完龍華民的話,崇禎皇帝嘴角掠過嘲諷,龍眼直盯著他,淡然問道。

小樣的,騙朕呢?

朕還不明白你們的目的,真是白穿越了。

不傳教?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是傳教士的使命。

龍華民在崇禎皇帝的注視下,艱難的吞嚥了一口口水,期期艾艾地說道:“尊敬的陛下,大明已經有佛教、道教、***教等,為何您就容不下天主教?

鄙人以為,您應該有偉大帝王的雄心,能容納不同的文明和信仰!

同時,鄙人也以為,大明百姓有信仰自由的權利。”

信仰自由?

真他娘的搞笑。

尤其是從龍華民口裡說出。

崇禎皇帝彷彿聽到天大的笑話,忍不住哈哈大笑,半餉,他才笑著問龍華民,“那朕請問龍神父,大明的國教道教,可以到羅馬傳教嗎?”

————————

說兩句,前面一章被噴了,說信仰自由,今天都不知怎麼寫了,有點卡文,抱歉,今天只有一更!

歡迎大家留意見,也開通了一個書友群:6475854歡迎有興趣的老鐵加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