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達遠先是說道:“請說!”接著又說道,“慢著,且先讓我猜上一猜……”

朱月影想不到路達遠在這個時候會說這種話,忍不住愕然:“這種事也能猜到?”

路達遠說道:“看你身手矯捷,當時周帷幄極之信任之人,多半你是他的貼身隨從,你此行毫無敵意,那麼便有勸和之心,而此刻我兵力正盛,想要勸和我,自然是要有好處的,不知我猜得對也不對?”

朱月影佩服地說道:“路統領果然是人中之傑,猜對了大半。”

路達遠笑得令朱月影心情也好上不少,他心想路達遠好沒城府,自己誇讚他兩句,他便笑逐顏開,不過在朱月影心中,對這種人更有好感,不但有種不忍欺瞞他什麼之心,更感到若是用奸計對付此人是一種罪過。

說到這裡,朱月影對汪九成和劉蘇兒說道:“我嘴笨,有時候詞不達意,說話裡嗦,你們莫怪,只是初次見到路達遠印象深刻,所以才說了這麼多,唉……”他最後一聲長嘆,臉色變得悲哀起來,汪九成和劉蘇兒都知道後來路達遠戰敗身死,讓朱月影心中難過,這路達遠究竟真有這麼好?那為何沙忠利還會叛變他呢?

朱月影收拾了一下情緒,有繼續講著後面的事。

在朔州城外乾旱到連草都不生的荒地上,路達遠說道:“既然我都猜對了大半,那麼周都督給我們準備了什麼好處?”

朱月影說道:“糧食,我們周都督願意將軍糧分給你們一半,解決百姓饑荒問題。”

路達遠點了點頭:“那好得很啊,當初若是有這種好事,我們也沒有造反的理由了,可是我們已經到了如今這等地步,為了你們一半的糧食就此散了,也說不過去啊,還有,這是你們周都督的意思,還是朝廷的意思?”

朱月影也受到他那種帶著玩世不恭情緒的影響,跟著說道:“這便是路統領沒有猜到的一小半,朝中百官商議的結果是讓我們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叛軍撲滅,但皇上卻給我們周都督下了道密旨,暗中授意周都督以籠絡你們為主,以圍剿為輔,畢竟你們也都是百姓出身,都是皇上的子民。”

路達遠聞言臉上的笑容罕見地消失,他先有些感動,接著埋怨地說道:“都是陛下的子民,為何有的人過著奢靡的生活,有的人卻連吃飽飯都做不到?都是皇帝的子民,天下大旱時,他又在哪裡?”

朱月影說道:“你我都心知肚明,這都不是皇上的過錯,災荒之初,皇上下令調集江浙一帶的賦稅錢糧過來賑災,只可惜賑災之糧經過種種叛國劫掠,送到百姓手中的,十成中不過一二成,因此釀成大禍,皇上高高在上,本沒有錯,錯在下面的人陰奉陽違,況且一切災禍之始,都是由天災而起,難道天災是聖上所願麼?”

路達遠搖了搖頭:“那些層層盤剝的官員,豈不是皇上自己任命的?他雖無直接過錯,總有間接過失,唉,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你們駐軍屯田自給自足,如今旱災之下,我也未見你們軍餉增加,分給我們一半,你們又怎麼辦?而且我們吃飽了一頓飯,吃飽了一個月的飯,也依然撐不過災年,到時候又該怎麼辦?”

朱月影說道:“我們都督早有預料,所以並不是讓叛軍就此散了,而是在表面上,咱們依然在打仗,我們駐軍糧食雖然不多,但盡夠吃的,分給你們一半,也還餓不死,只要仗一直打下去,那軍糧總會送來,旱災不會持續多久,到時候田裡能生出莊稼時,就是我們駐軍徹底大勝仗之時,路統領可還滿意嗎?”

一席話說得路達遠心動不已,他幾乎就要立刻答應下來,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跟手下交代的事,他領導百姓造反的初衷,不過只是想讓大夥吃飽飯,能活下去而已,如今周帷幄給了他不用打仗的理由,他又沒有野心,只要百姓能活下來,誰願意拼上性命去廝殺不休呢?

路達遠說道:“此事我一人做不了主,請你先回去稟告周都督,我會和手下好好商量,並慎重考慮此建議,這提議不過是個大概,就算我答應了,咱們還得好好商量一下細節問題,周都督既然要仗打下去,本意無外乎做戲給京城那幫官員看,當然不能讓人瞧破,否則我怕事情反而鬧得更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朱月影聽他意思,明白他基本已經答應了,只等著更詳細的籌劃,而且現如今叛軍兵臨朔州城下,為了不使人生疑,當然要好好籌謀一番才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回來後,朱月影如實跟周帷幄彙報了此行經過,並對路達遠讚不絕口,周帷幄說道:“路達遠當然有他的氣度,否則怎能領導住這麼叛軍?聽你這麼說,我都想見見此人,咱們的提議對雙方都好,他路達遠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朱月影點了點頭,說道:“若是周都督想見一見路達遠,到時候不妨由我來陪你去。”

周帷幄想了想,還是拒絕了:“暫時還是不要見了吧,否則此事傳出去,咱們的計策就不靈光了,此後有的是機會,關於咱們駐軍的糧食問題,我還要好好和各部商量好才行,否則驟然讓他們少一半的糧食,他們不得鬧將起來才怪。”

朱月影也感到此事有些為難,他說道:“此事可有些不大好辦。”

周帷幄卻沒怎麼當回事,他說道:“話只要說透了,沒什麼不好辦的,比起打仗生死難料外,餓點肚子卻一定能活難道不是更好麼?”

可是周帷幄的計謀終於沒能夠實現。

因為在周帷幄正著手實施此事時,一名本該在山海關鎮守的將領,忽然被朝廷送來做他的副將,這位不速之客便是譚豹。

同朝為官,儘管兩人因為職責不同,從未見過一面,但大家都是兵部的人,所有相互之間都有耳聞,譚豹原本是和周帷幄平起平坐之人,不知何故竟萬里迢迢地趕到西北助他對付叛軍,這在譚豹來說,那是降級了,兵部之人若無重大過失,極少有這種安排,而譚豹又是出了名的直性子,所以周帷幄推測他得罪了人。

譚豹是否得罪了人,抑或是得罪了誰,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唯令周帷幄感到棘手的是,譚豹的行事是按照京城文武百官的意思,要對叛軍加以圍剿殲滅,而周帷幄又不能將皇上的密旨告訴他,所以表面上不得不虛與委蛇,希望將他應付過去。

此事朱月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原本已經不用靠打仗就能解決的事,因為譚豹的到來,而變得復雜起來。

朝中明面上的軍令還是要剿匪,所以譚豹上來就要帶兵去支援朔州,對付正攻打朔州的叛軍,周帷幄對此又喜又憂,喜的是此人可以離去,自己實施和路達遠的約定便容易些,憂的是譚豹到了朔州,就會和路達遠真個進行戰鬥,自己答應他的假打,便無從談起。

最後,在周帷幄的安排下,譚豹帶走了三分之一的駐軍,臨走前,周帷幄千叮萬囑:“沒有我的命令,你只能守,不能出城攻擊,否則軍法處置!”

譚豹雖然對這道軍令有些莫名其妙,但還是答應下來,轉身離去。

說起譚豹,原本也不是什麼非要打仗立功之人,只因駐軍之地苦寒,生活條件不好,譚豹又是貪圖享樂慣了的,他要支援朔州城,帶著一般假公濟私的想法,朔州畢竟是一座大城,城中應有盡有,守城之餘,還能到城中花天酒地,何樂不為?

這是朝廷軍的突發的麻煩,在叛軍當中,同樣並非一帆風順,路達遠回去將朝廷之意說出來,立刻引起了爭論,有的人認為朝廷軍的提議很好,深得民心,有的人則認為朝廷的話不可信,現在義軍攻城掠地,完全能夠自給自足,何必乞討似的問他們要糧食吃?難道叛軍肚子餓了,不會自己將糧食搶來吃麼?

眼前就是朔州,只要攻下這座城,城中的糧食足夠他們吃上一年半載,他們以此為根基,創立一番不朽大業,榮華富貴似乎就在眼前,若遂了朝廷之意,他們之後也不過還是老老實實地回家種田,受官府苛捐重稅的盤剝,與其飢一頓飽一頓,不如行個險,贏了就做開國功臣,敗了也大不了一死而已。

其中不願意與朝廷軍議和的,竟然佔了大多數,甚至平時和路達遠交好的沙忠利,這時也站在了路達遠的反面。

路達遠苦口婆心跟他們分析他們起兵的本意,並說道:“咱們不過是打了朝廷軍一個措手不及,並非咱們真有多大的本事,咱們造反不過是為了活命,如今朝廷給了咱們活路咱們不走,難道非要自尋死路不可麼?”

沙忠利卻有另一種想法,他說道:“路兄,你想想,若非朝廷軍不是咱們的對手,他們何用這種招降的辦法呢?朝廷軍真要有本事,直接將咱們滅了就是,還省下一半的糧食給咱們,一看就知道這裡面肯定有鬼,他們有這個好心?我說路兄,你可千萬不要被他們的花言巧語給騙了,咱們這一撤兵,他們若是趁勢打過來,咱們豈不是淪為羔羊任人宰割?”

沙忠利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贊同,路達遠臉上的笑容逐漸變得黯淡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