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請姑姑。

六月六,曬紅綠。

所謂天貺節,天賜之佳節也。陰陰有夏木,此時盛夏正始。

窗外天色還沒有亮透,天地間朦朧朧著覆蓋一層薄霧。李牧羊卻早已起床,收拾停當,勤奮尤勝陳苦禪。他換上一身單薄夏裝,整整齊齊束起長髮,最後又背起那方時刻不離身的劍匣。

勤能補拙,儉可養廉。

李牧羊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一身廚藝、一身詩書,包括今年他跨越修士與紅塵中人之鴻溝後接連而來的機緣,無一不是日夜苦修掌握。所謂閒坐數年,一朝頓悟。講得乃是超凡入聖的大修士於天地大道的感悟。以少年眼前微薄修為,惟有勤字加身,方可一往無前。

因為鐵劍被李晉棠封印,難以取用。他想了想,又在腰間斜挎一把鹿城衛制式長刀。

按三無道人所說,煉化魚竿各憑機緣,卻也有許許多多的兇險爭鬥。大道氣運之前,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誰也退不得半步,縱然是知己親友,說不得也得拔刀相向爭鬥一番。非是世人無情,實乃是天地氣運優勝劣汰的殘酷。

走出聽雨樓,鎖上木門。李牧羊在心中暗暗祈禱一句:“李晉棠,記得保佑我。”然後轉身踏入晨曦之間,高挑修長而略顯瘦弱的身軀筆挺如松,轉眼消失在薄薄霧氣之間。

小巷兩側生有高大挺拔的銀杉樹,整整齊齊排列在每家每戶門前,夏可遮陽,秋日裡金黃銀杏葉鋪滿小巷,蔚為奇觀,極為耀眼。

李牧羊疾馳而行,目光掃過這些銀杉樹,忽而輕聲道:“四時有序,春去秋來。一葉一果,垂垂青黃。我李牧羊,自幼生於此,長於此,與各位同生共長。如今地脈有變,還請各位行個方便,賜我一枝半葉,聊作晉身之資。”心中默誦法訣,口齒熠熠翻動。

風吹銀杉,沙沙作響。

卻沒有一絲其他響動。

過了片刻,李牧羊皺起眉頭,自言自語道:“難不成三無老道騙我?這法子根本沒用?”凝神施展那門名為獨釣寒江訣的神通,只覺數百顆銀杉樹之間自有莫名氣韻相連,生機旺盛,令人心生無窮振奮之意。

雖有所感,卻無所得。

再過數刻,李牧羊劍眉一揚,臉色陰沉,“這是給臉不要臉麼?我好歹也是一名實打實的鹿城衛,和各位統領相交莫逆。就連那鹿城衛大統領蕭錦繡姐姐,與我都有一份隱秘至極的機緣牽連。爾等幾根朽木,竟敢如此怠慢於我?信不信,明天早上,老子就帶人來把你們一根根砍了,連根都給挖出來,一把火燒他個乾乾淨淨。”扯虎皮作大旗,乃是少年最為擅長之事。

少年性格多變,既有君子儒雅風度,亦不缺市井盲流無賴兇悍。

先禮後兵,既然施禮不成,那便圖窮匕見。

一番威脅,銀杉樹群依然毫無反應。李牧羊更是面沉如水,深深呼了一口氣,反手從腰間拔出那柄以逐鹿山玄鐵所鑄的沉重長刀。只見刀鋒盈盈,玄光流淌,少年冷笑:“既然不識抬舉,不打算賜我一枝半葉。那我也不願把你們留著,給其他人當做嫁衣。今日時間寶貴,老子就先砍你一根,明日再來全部斬草除根。”森冷之意,溢於言表。

話說間,他橫舉長刀

,狠狠劈下,完全是魚死網破的狠絕姿態。

刀鋒尚未及身,一根小小樹枝倏然間落下,擋住長刀去勢。枝葉新鮮黃嫩,樹皮猶泛光華。

李牧羊止住長刀,冷笑斥道,“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一根不夠,再來一根。”

銀杉樹寂寂無聲,彷彿很難做出決斷。李牧羊心中不耐,正待發怒,另一根手臂長短的樹枝飄然落下。也不知是否錯覺,兩根樹枝落下後,整個小巷的銀杉樹群都變得黯淡了一些。

少年轉怒為喜,俯身撈起兩根枝幹,抱拳笑道:“方才心急之下口不擇言,多有得罪啦。其實,就算各位不願行方便,在下也不會做那伐木毀林的惡事。”

銀杉樹群沙沙作響,彷彿在一起出聲鄙視討伐少年的無恥。

少年神色安寧,假裝毫無所知,轉身大步離開。

※ ※ ※

不遠處小院中,三無道人負手而立,隔著院牆卻彷彿親眼目睹了少年所作所為。

他嘆息道:“小黑炭啊,你要是有這少年一半的殺伐決斷,為師何至於此?”

黑炭小道士冷笑道:“小巷銀杉樹群,共有兩根氣運樹枝,可煉化魚竿。他倒好,橫衝直撞,不守規矩,全都給搶了去。以徒兒看來,這兇狠毒辣的多變性子,日後定是修行路上一大心障。師父您心境出了岔子,不識弟子真面目,弟子也不怪您。”

三無道人奇怪道:“真面目?莫非小黑炭你還有什麼其他根腳不成?”

黑炭小道士何辛甲傲然自得道:“昨日夤夜,酣睡之中。有餘觀先輩託夢而來,手指徒兒額頭,大笑曰——心有意趣,胸懷若谷。大興有餘觀香火者,必此人也。”

三無道人怔住,收徒無恥至此,實乃畢生之憾。

※ ※ ※

依靠幾近於搶的惡劣手段,李牧羊輕而易舉收穫了小巷銀杉樹群的氣運枝幹。

按獨釣寒江訣記載:天下凡有靈物屬,皆有氣運加身,大至天地四海,小至螻蟻砂礫。取尋常可見之物屬弱小氣運,凝練一體,即為所謂“魚竿”,亦有“魚餌”之效。可垂釣江河氣運之魚,可垂釣地脈氣脈之魚。

按三無道人的說法就是:天地氣運,便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今日垂釣之人,他日未嘗不是旁人之餌料。反反覆覆,形勢多變,人力難以盡知。

但凡佳節時令,天地靈氣必然旺盛。六月初六,便是最近一段時間裡,天下物屬靈氣最盛的日子,也是這群八方來客煉化“魚竿”的最佳時刻。

簡而言之:

誰拳頭硬,誰手段高,誰搶得多,誰的“魚竿”便越強大。

※ ※ ※

小巷出口,早餐攤子早已擺了起來,灶火咯吱咯吱,煙氣四處瀰漫。許多吃食需要提前準備,比如潼城肉夾饃,便需提前開始燉肉,和面卷餅烤制。如此,食客到來,才不會耗費時間等待。

李牧羊手中提著兩根樹枝,不急不緩走著,一邊笑呵呵與眾多相熟的街坊打招呼,一邊在田師傅的攤前坐了下來:“田師傅,來碗豆花泡饃。”

田師傅矮矮壯壯,面色黝黑,正在小攤裡忙碌著,笑著應了一聲:“好嘞。”也不多話。老

板本是鳳闕城人士,流落鹿城多年,憑著一門豆花泡饃的手藝倒也衣食無憂。

豆花泡饃,乃是西荒女帝行宮之地——鳳闕城的有名傳統小吃。

一碗正宗的豆花泡饃,往往離不開正宗的鍋盔饃饃與鮮嫩豆花。饃饃以獨門手藝加調味料烙制而成,很是考驗火候功底,出鍋之後,色澤金黃,外脆內韌。厚逾寸,成鍋形,表層堅硬,敲之有聲,猶如甲盔,故而俗稱“鍋盔”。而後將鍋盔饃饃以快刀切片,形如金葉,再將豆花、豆漿澆於饃上,潑一層辣子油,浸泡入味,即可食用。亦可加麻花、花生等物,更增風味。

其時,豆花鮮嫩潔白,鍋盔金黃脆韌,辣子油紅豔豔,入口回味無窮。

有先賢文豪曰: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

李牧羊端坐木桌之前,雙唇微動,心中法訣湧動。整個小巷入口煙火氣息濃郁,天地靈氣隨之水漲船高。待一碗豆花泡饃下肚,靈氣蜂擁而至,以法訣運轉,潛伏五官竅穴之間。待午時到來,便可凝練“魚竿”,為臨溪捉魚做好準備。

擦了擦嘴角的紅油,李牧羊打了一個飽嗝兒,心滿意足。

然後在桌角留下一顆銀粒,向田師傅告辭離開。

※ ※ ※

西南城區,有一古井。

近日來頗為神異,乾涸多年之後,它再度湧出清水。此刻,只見碧波盈盈,深水悠悠,不知流向何處。

突然之間,古井之下幽碧水面泛起圈圈漣漪,猛然間有一道璀璨至極的黃色光華破水而出。在空中濺起無數水滴,落下一場瓢潑大雨。

黃色光華消退,一名穿著整整齊齊杏黃色長裙的少女出現在眼前,穩穩站在古井邊緣上。圓圓的胖嘟嘟臉蛋,齊齊的劉海,金光流淌的雙眸,外加一柄巨大的金錘斜掛身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少女,蛟龍,虞丘。

她盯著遠處的藍天白雲,口中喃喃自語:“龍紋三命通會大陣,果然不錯喲,這次爹爹倒是沒有騙我。否則的話,等我回去,饒不了他。”

虞丘眼睛忽而眨了一下,伸出五指,指向古井深處,唇齒微動,彷彿在默誦某種不可知的神奧法訣。

片刻之後,古井深處,升起陣陣乳白色濃霧,仿若仙境,但出現在這偏僻古井中卻更顯詭異。

蛟龍騰海,風雷激盪。龍躍九霄,雲生霧繞。

金錘倏然離體,迎風飛舞,高懸天際,錘身向下,直指古井。白霧猶如怒濤橫卷嘩嘩作響,轉眼之間匯聚成巨龍之形,翻飛騰挪,無聲呼嘯。

虞丘皺眉,淡淡叱責,“區區水脈氣運,見吾龍族,還不束手就擒。”

霧龍微微一顫,閃電般衝上天際,搖頭晃腦便要逃遁。金錘嗡嗡作響,直撲下來,轟鳴陣陣聲中,金光萬道猶如銅牆鐵壁,攔住霧龍去勢。

虞丘冷笑,五指倏然緊握,霧龍哀鳴一聲,化作絲絲縷縷白霧進入少女掌中。頃刻之間,消散殆盡。少女展開手掌,只見掌心握有一枚晶瑩剔透的小小冰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少女細細瞧著掌心冰龍,眉眼間露出笑意,如詩如畫。

然後縱身而起,翩若蛟龍,向遠處某地疾馳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