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的黃昏時分,我們遠遠的看見了山中飄起的藍色煙霧,那是灶火碳石燃燒才能升騰出來的炊煙,此般景象證明山中確實有村莊,而且多半可能就是崗子井。只是因為有了之前的那些猜測,這時候冒出來的村落卻顯得格外應景。

“要我說呀,咱還是繞道吧,你們不覺得這地方就是個搭好了籠子嘛,怎麼著,我可不想當麻雀。”山中諜霧層層,看不見村落,樹影倒是稀落了一些,群山如壁,全然是石碑林的模樣。

姜淮看了我一眼,有些詫異,但很快又沒了顏色,他頓了頓才說:“有時候提前知道前面的路怎麼走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兒,”

姜淮說完,也沒有繼續的意思,甩手就朝著進村的山路走了出去,其他人一同跟著,我在原地頓了一一會兒這才急忙也追了過去。

這地方的的確確是崗子井,地方並不大,是個鎮子,整體依照山勢建造,是一條鯉魚的模樣。鎮子借了過山電塔的光,還通了電。整個鎮子燈火雖不算通明,但也是半數都開了燈。

我們在鎮子裡找到了唯一一家招待所,這是一樁老角樓改的,裡面房間很多,聽老闆說最開始的時候,這是當地一個大財主的宅子,後來宅子充了公,這地方又改成了政府的辦事處,到現在,辦事處搬走,這地方就承包給了個人,讓現在的老闆改成了招待所。

角樓左右延伸出去,又往前突出了五六個房間,這樓大概就是個三面包圍一面開口的三合院。樓一共兩層,只有最中間有一道上去的樓梯,因為時間已晚,別處找不到吃的,我們也就直接在招待所的食堂吃了飯。

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禿頂男人,看著並不精明,但卻能感覺到,這是一個極其有心思的人。飯間樓古山就打問了幾句那個老闆。

樓古山靠著門框,手上端著黃米粥,喝一口又吐掉沒有手工脫乾淨的糠皮,有些抱怨的問那老闆:“這地方一週兩趟進出的火車,地方是挺漂亮,但是出入也不見著方便呀,一年到頭也就我們這幾波人,收的回成本嗎?”

老闆自顧自的刷著鍋,過了許久他才掃了我們一眼,並沒有聽出對方有什麼語氣,他只是哼了一聲就說:“不只你們,多的很,月月都有,樓上就差你們都住滿了。”

樓古山微微有些詫異,他探頭到門外,我看不見正對著的這一面,但是左右兩側延生出去的角樓內景還是可以看到的,起初我還沒怎在意,以為是樓上的裝飾燈光,但是現在看來,卻發現那是露天樓道裡的房間窗戶,各個燈火通明,其中還似有人影走動。

“住的都是些什麼人,這小地方有那麼多人來嘛?”我此時也不明白其中的道道了,這破地方,來一趟沒那麼容易,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外人。這座角樓招待所一共三層,至少有五十多個房間。要是平均算下來,怎麼也得住著一百多號人。

老闆低頭不做聲,行為不得不讓別人懷疑。前不

久住的那家義莊,這裡難道也是?跛子孫倒是與他有幾分相似,我心覺不對,就幾乎要脫口而出問一句:“這也是義莊嗎?”但話根本沒有開口,姜淮就在我的大腿上猛掐了一把,這只手比鉗子也差不了多少,我腿上抽疼,不得已也沒將那話說出來。

雖說我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差點兒開錯了口,但是這傢伙手勁極的,這麼對付我,那我也是不會舒服呀。最後,我們也沒多問老闆什麼,那張陰鬱的臉,也是難有好話說的主兒。

“是籠子,你還在裡面吃食兒,想死啊。”姜淮出了門就斜瞥了我一眼,我則沒好氣的哼哼了兩聲,就上了樓。

這角樓裡的房間多數都是大屋子,一間裡面住下七八個人都足夠,是架子床,我們理所當然的住進了一間屋子、

氣氛不是太融洽,姜淮四人各自坐在床上,窗外天已經黑了,明天也是我和劉全有約定的時間,只是現在被綁架,這事情可能就不好辦了。

“之前我還不明白你們為什麼要跟著那幫人走,現在我算是明白了,沒什麼利益的事情,連我都不幹,你們這幫人總不會比我還傻吧,這事兒是不是和我被牽扯的那件有關係?”

等了很久,姜淮才搖了搖頭,他皺了皺眉頭才說:“難說,這事兒只是碰巧撞見,與你,似乎也沒什麼大的關係,你不是要找那個老狐狸嘛,明天他和你去,我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姜淮瞥了一眼樓古山,我並無驚訝,只是有些煩惱又得挨上這個王八蛋。雖是無奈,但也知道這事兒其實早就已經板上釘釘了。我只得躲開樓古山的眼神,窩進了發酸的被褥裡。

應該是凌晨四五點,角樓就開始亂糟糟的響了起來,木製的樓不管是哪個角落有人走動都會傳到各處。那禿頂的老闆確實沒有說錯話,這樓裡面的的確確是住滿了的。

一直忍到了太陽出來,我才爬起了床,除過樓古山,其餘的三個人都已經不在了,桌子上是樓古山弄上來的早餐,我看了一眼,還是黃米粥,不同的是有一種油炸過的麵食,整個有點兒像是生炸的饅頭。

“快吃,吃完了幹活兒。”樓古山站在窗戶口看著外面,估計自己已經吃完了。我有些納悶為什麼好端端的要在這滿是混雜了腐臭的屋子裡吃飯,等我端著黃米粥到了窗戶口,這才發現,在院子裡和食堂的門口臺階上或蹲或站著許多人,大概掃了掃,少說也有四五十號。

“窮山僻壤的來這麼多人?裝束也不像是山裡常年走的,盜墓賊吧?”我喝了一口黃米粥,這東西不知道是怎麼處理的,全是糠皮,咽下去嚼了半天也沒嚼爛掉,索性我直接吐在了一邊的地上。

“哎,還記得青白元嗎?當年教眾可有數萬人,莫名其妙的沒了蹤跡,幾萬人吃什麼,好好想想,這些表象上的東西,不只你眼睛看到的。”

樓古山並無他平常嬉笑的口氣,他嘆了口氣,有些憂愁的望著樓下的那些人。我還是

大概理解了他的意思,不知為何,我總感覺這幫子人總是以一種為人師長的口氣在教導我,只是又並非是一種極其自負的顯擺。我不明白他們處於何種心境,但依舊是很討厭。他娘的腦細胞就那麼點兒,一天也才能恢復多少?這麼活躍的去使用,會不會提前得老年痴呆啊。

青白元,教眾最盛的時候有將近四五萬。在最初的階段,他們與太平天國類似,自稱義軍,什麼替天行道,行大義之類的話盡給自己招呼,可是等到李牛兒繼了大天師之位,似乎他們就不那麼熱衷於政治權利的爭奪了。全眾多數躲進了深山,可是這三四萬人,那就是三四萬長嘴啊。

古時候鬧饑荒,幾十萬饑民如蝗蟲過境,草木根系樹葉皮枝盡數被吃了個乾淨。那都如此,這四萬多信奉邪教的起義軍怎麼也該與他們無二。

自古農民起義基本與燒殺搶虐的土匪沒什麼區別,陳勝吳廣如此,李建成亦是,那太平天國更不用說。青白元的前身就是天國殘餘,搶劫財物更是貫穿始末,但是巴蜀漢中一代在當年也不是什麼富庶的地方,老百姓各個吃糠咽皮度日,他們是這樣,靠搶劫他們活命的強匪義軍,恐怕不會比他們好。

之所以我懷疑其中存在問題,就是因為這裡的有些數字和常理對不上,錢財,他們自然沒有,糧食更別說,那麼是什麼東西維持著這些個人活命的?姜淮之前所說的確是有出山採購物資的,但是實際所採買的數量是絕對供應不起盡數萬人的。我越想越亂,實在也是沒有頭緒。

所有或蹲趴在窗戶口或在臺階上吃喝的人。挨個兒看了好一遍,這些人要是光從外貌上還沒什麼不一樣的,所有人幾乎無一例外穿的都是戶外服飾,從一邊開著的房間門還能看到一些大小的登山包和黑色的裝置箱。這些人一定有問題,只是不知道姜淮想要知道什麼,雖不明白這些,但他現在在做什麼我倒是很容易能猜到。

我招呼了一聲樓古山,自己獨自去找劉全有,兩邊都有危險,這個姓樓的雖然也與姜淮是一流之人,但我對他倒是沒多少懼怕,索性要他跟著,劉全有到時候要真發難,也沒那麼容易。

在鎮子裡找了一個多小時,我就見到了獨自一人的劉全有,他依舊拄著那只可以作為斷腿的柺杖,幾步看他走著,倒並不像是個殘疾人。

他見我還帶了個外人,也沒有表現出多少過度的情緒,只是指了指身後的破敗土房子,就招呼我們進去。

這的確是一座老宅子,裡面都不知道多久沒住過人了,老家夥這兩天才回來,屋子裡的蜘蛛網都沒怎麼收拾,只是能看見木板搭成的簡易床上放著一團破被褥。

劉全有隨手指了指一邊的木板床,我們極不情願的坐下,就見到劉全有在一邊的櫃子裡翻找了起來。這只櫃子一定不是新的,而且距離上一次開啟也絕對超過了三年。櫃子全是灰塵絮沫。老家夥探頭摸了許久,他才從裡面掏出了一張東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