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才的聲音古井無波,心中卻已惴惴不安。

畢竟,他雖所學甚廣,但總體來說也以儒學為主,雜學為輔,而他面前坐著的護國公主,還有著“輔天國師”的名號,可是當今道家明面上的一教魁首啊!

須知儒門自漢代以來受玄學思潮的影響,吸收了大量道家和陰陽家的理論,如漢末大儒鄭玄認為“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換成通俗易懂的說法,“格物致知”就是一種知曉事物好壞,瞭解人之善惡並從中感悟心得的方式——相比呂才的解釋,這才是當今最高大上的主流觀念。

僅此一問即探出其自然科學觀,李曜不由暗忖:“這位仁兄不愧是個唯物主義者。”卻故作驚疑道:“呂郎君的想法端的有些特別。”

呂才聞言,登時神色一黯。

即使在他的親朋好友之間,他的這一觀點也鮮有人認同,可他絕不能違背本心去逢迎權貴,因為這是他作人的底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周皺眉看著一旁的呂才,似乎比這位前來“干謁”的正主還緊張。

李曜不著痕跡地瞧了一眼馬周,不由暗自好笑,又問呂才道:“若按此說法,不知呂郎君懂哪些格物之術?”

呂才道:“六經、地理、水文、陰陽、歷算、醫學藥理……”不自覺地握緊了手裡的竹管樂器,頓了頓才繼續道:“樂器音律。”

李曜覺得他明顯有所保留,故意裝出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淡淡地道:“還有麼?”

馬周曾在護國公主面前誇他今天所薦者“來之能用”,這時聽見呂才沒說出至關重要的本領,忍不住出言提醒道:“貴主唯才是用,請文甫將平生所學儘管道來。”

呂才咽了口唾沫:“除以上所述,鄙人還擅長機關術與煉造術。”

旁觀的永寧郡主忽然明眸一轉,看向李曜,掩嘴笑道:“姑母,看來這位郎君是個妙人呢。”

永寧郡主與李曜首先是姑侄關係,其次才是師徒關系,故常以“姑母”相稱,李曜雖然感覺有些彆扭,但時日一長也就聽慣了。

李曜側臉看了永寧郡主一眼:“且看這位呂郎君能否經得起你姑母的考量吧。”旋即吩咐道:“玄微,將盒中之物給呂郎君一觀。”

魚玄微抱盒起身,坐到呂才近前,隨後開啟銅盒,在地席上擺出了三樣物件,一組成年人巴掌般大小的鐵製機關,一塊有著四個小孔的半月形厚鐵片,以及一個典型西域風格的金花短頸銀瓶。

呂才的目光首先落在鐵製機關上面,他只看了一眼,便開口道:“此物應是弩機。”

李曜神色平靜地問他:“何種弩機?”

呂才再定睛看去,略一思索後,答道:“擘張弩。”

李曜點點頭:“你答對了,繼續。”

呂才伸手拿起厚鐵片,攤在手心裡掂量了一下:“如果鄙人沒看錯的話,這塊鐵片乃是高句麗人打造之物。”

李曜又問:“你可知其用於何處?”

呂才又把鐵片舉到眼前觀察了片刻,說道:“遼東多山,雪季綿長,牲畜蹄掌磨損遠甚中原磧北,而此物小孔呈梭形,且均分左右兩側,按照其形制,應為高句麗具裝戰馬蹄掌所用。”

李曜再次點頭道:“此物名為‘蹄鐵’,其作用類似類似鞋履,可防滑、防磨,減少馬匹損傷。”

早在兩晉時期,雙邊馬鐙與高橋馬鞍就已經成為戰馬的標配,但由於鍛造技術落後,鐵釘不易打造,耗費非常高,所以看似結構簡單的蹄鐵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流行開來。

如當年羅馬人為延長戰馬使用壽命而發明的“鐵涼鞋”一樣,除了給馬掌楔入短釘以外,有時候還需要用皮革來捆綁加固,即使到了中世紀晚期,蹄鐵脫落仍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甚至還因其改變歷史而誕生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英倫民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輸掉一場戰役。輸掉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呂才放下鐵片,又拿起銀瓶,擰開瓶塞,朝手心裡倒出一小撮淡黃色的粉末,湊近輕輕嗅了嗅,登時聞到一股刺激氣味。

呂才仔細地將粉末重新倒回瓶中,方才說道:“鄙人曾聞西域有一且彌山,晝則孔中狀如煙,夜則如燈光,山中盛產硫黃,其品質之高,我中原所產遠不能及也。”

華夏地區的硫磺礦藏一直非常匱乏,古人們主要依靠燒煉黃鐵礦的方法來提取硫磺,自是比不得火山地區天然生成的礦體。

“不錯,這種硫黃正是龜茲國進貢的方物。”

李曜終於露出一絲笑容,就連語氣也平添了一分敬意:“呂君見聞廣博,堪為當世英才。”

“貴主謬讚,鄙人實不敢當。”

呂才嘴上表示謙遜,心底則暗自松了一口氣,看來他算是透過了這場別開生面的面試。

李曜看向馬周,問道:“騎曹參軍事張弼何時可出任隴右牧總監?”

馬周開口道:“隴右那邊尚在圈建馬場,數十萬吐谷渾良駒尚在西海,雖說工程並不浩大,但算來最快也需兩月時日方可營建完成。”

李曜的眸光轉回呂才身上,其實她早已認出對方手裡的新制樂器正是“尺八”的前身,卻故作不知地問道:“這是甚麼?”

呂才恭謹地雙手遞出樂器,回道:“這是江左長笛,聽聞貴主喜好管樂,鄙人正打算獻於貴主。”

李曜自然笑納,又問馬周:“太常寺的職官可有空缺?”

馬周想了想,答道:“三天前,協律郎張文收病逝了,目前暫時還無人接任其職。”

李曜道:“我想讓呂君外任甘州長史,待隴右整頓好馬場以後,與張參軍一同前去赴任,而在此之前,呂君就暫任協律郎好了。”

說罷,她見呂才發愣,娥眉輕輕一挑,問道:“呂君對本公主這般安排滿意否?”

呂君回過神來,連忙衝著李曜伏身一拜:“鄙人願為貴主效犬馬之勞!”

等呂才重新坐直身子,馬周語重心長地說道:“貴主一直有意起用寒門士子,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理由,便是彌補地方官員不足。甘州在隴右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只要經營得當,那裡必將成為整個大唐最好的戰馬來源地。”

呂才感慨道:“其實貴主剛才拿出弩機、蹄鐵、硫黃三件事物,鄙人便大致明白了貴主的深意,有道是男兒志在四方,建功立業當牧守邊疆,只是沒想到貴主與我初識,竟立刻委以重任。”

永寧郡主瞧見李曜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好奇地問道:“姑母有何深意?”

李曜抬手示意呂才來講,呂才對永寧郡主叉手一禮,解答道:“弓弩,易於守禦堡塞,亦可迅速成軍;蹄鐵,可強天師遠征之能;硫黃,若能掌控且彌山,意味我大唐將重開西域偉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