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十五年三月中旬,吐蕃使節祿東贊得知吐谷渾侵犯唐土,二次入宮覲見李淵,再番提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兩國結盟共擊吐谷渾的請求。

對此,弄清楚吐蕃人底細的老皇帝便把早已琢磨好了拒絕的措辭搬了出來:“吐谷渾本為唐朝藩屬,伏允之輩不服王化,自有我朝天師戮之,無需外邦涉足其間,還望你們回去以後,能夠將朕所說之言如實轉達給貴國的贊普。”

隨後,李淵賞賜吐蕃使團一些珍寶繒帛,就將對方打發了事。

未能促成唐蕃兩國達成合作意向,祿東贊雖然為此深感遺憾,但他們此行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考察唐朝的制度、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從而幫助松贊干布對吐蕃實施全方位的改革。

在這個時代,儘管吐蕃已經崛起於雪域高原,但在唐朝人的心目中還名聲不顯,唯有熟知歷史的李曜如臨大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她知道,李靖聲稱祿東贊有大才,絕非言過其實。

自吐蕃使團抵達長安的頭一天起,李曜就安排人手對祿東贊的一舉一動實施嚴密監視。

祿東贊在逗留長安期間,好似一刻也不得閒,每天不是拜訪京中權貴,就是帶著幾個副手遊走於長安東、西兩市,瘋狂採購他們自認為有用的物品。

若非李曜提前向皇帝諫言,限制了吐蕃使團的自由活動範圍,並且警告他們不準購買人口,祿東贊甚至還打算到長安周邊的田莊和工坊裡探索一番。

饒是李曜私下給祿東贊的行動造成了種種不便,這位出身噶爾氏家族的吐蕃能臣最後還是滿載而歸,除了給吐蕃帶回了大量糧種、菜種、工農具、銅鐵器、藥材,甚至還包括了醫學、煉丹術、詩詞、佛經之類的書籍。

松贊干布為此激動不已,因為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必然會給整個吐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遠比唐朝皇帝回贈的那些珍寶繒帛更有價值。

儘管護國公主的橫空出世給大唐的外部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卻也改變不了雄心正盛的吐蕃人追求文明進步的發展之路。

就在祿東贊離開長安的第二天,李淵下詔任命兵部尚書、衛國公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鎮軍大將軍、霍國公柴紹為積石道行軍總管,宗正卿、襄邑郡王李神符為鹽澤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任城郡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武陽縣男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左武候大將軍、申國公安修仁為赤水道行軍總管,諸路兵馬均受李靖節度,並聯合焉支州都督祁黛雙及拓跋氏、細封氏、米擒氏、往利氏等党項部落,發兵二十萬征討吐谷渾。

由於這一次出征是以滅國為最高任務目標,所以李曜為避免重蹈原來歷史的覆轍,果斷棄用岷州都督李道彥這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庸才,寧願捨近求遠也要給各路主將配備一兩名得力的副手。

其中不僅包括左驍衛大將軍馬三寶、壯武將軍蘇定方、左領左右府大將軍薛萬徹、左衛將軍馮立、右領軍將軍薛孤吳仁等當年平滅東突厥的功臣,還有李曜為了營造李家兄妹關係緩和的假象,重新起用的薛萬均、張士貴、公孫武達等前秦王府勇將。

在李曜看來,除了坐鎮幷州的李世勣以及負責監視回紇、薛延陀二番的韋雲起以外,其他大唐當世名將幾乎已經全在此套陣容當中。

而跟隨李靖大軍一同西行的,還有唐朝派往大羊同的使團。

在李曜的推薦下,鴻臚寺少卿趙德楷成為了使團正使,而兩位副使則分別是安興貴之子千牛備身安元壽與會說羊同、吐蕃等番邦語言的將仕郎馮德遐。

此外,李曜為了掩人耳目,還特意讓互市監何潘智將使團偽裝成了一支武裝商隊,由昭武副尉何潘信所率的一營薩寶府胡兵擔當護衛,再加上正副使佐吏、胡商、僱工,隨行人員總數達到兩千人之多。

……

……

暖風吹過,旌旗獵獵作響。

長安城西,昆明池畔,槍林聳立,甲光熠熠,大軍即將出征,剛祭告完天地、太廟、社稷的大唐皇帝親自前來送行。

李淵與三軍統帥李靖相對而立,各自從宦官手中接過滿滿一盞酒水。

李淵神態莊重地捧起酒盞,抑揚頓挫道:“吐谷渾訓導積年,兇頑未改,燒殺剽掠,使我隴右道幾無寧息,此刻朕代天下萬民為卿餞行,祝我大唐天師逢戰必勝,早日誅夷除暴,班師凱旋!”

語畢,君臣二人仰頭喝了個涓滴不剩。

李靖踩鐙上馬,打馬奔出幾步,又一勒韁繩,轉身朝李淵抱拳道:“臣誓將醜虜獻於太廟。”

李淵豪氣十足地大笑道:“好!無論死活。”

李靖撥回馬頭,抬手向前一揮:“全軍出發!”

將旗一動,人喊馬嘶,鼙鼓聲喧震地,大軍行至灃水橋,就見幾個年輕男女佇馬立於橋頭旁邊,眾將定睛一看——打頭之人正是李曜。

此刻李曜頭戴幞頭,穿著一襲紫色圓領勁裝,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巾幗不讓須眉的強大氣場。

李靖、柴紹、馬三寶、薛萬徹、薛萬均等人紛紛策馬上前見禮:“貴主!”

“諸公免禮。”

李曜虛扶一下,對李靖說道:“我不能陪大總管再戰疆場,實屬遺憾!”

李靖道:“貴主肩負家國天下之重任,邊陲小國不比昔日突厥,哪裡值得貴主親自出馬,只管靜候佳音便是。”

李曜微微一笑:“那我就翹首以待了。”隨即看向薛萬徹、薛萬均,叮囑道:“萬徹、萬均,西海地形複雜,吐谷渾人擅長設伏,你們兄弟二人作為先鋒大將,切記不可逞能。”

待薛氏兄弟應喏,李曜朝身邊的宋君明的點頭示意,宋君明將一個錦盒遞到馬三寶的手上,馬三寶開啟盒蓋一條縫,立時飄出了藥味兒:“貴主,這是……”

李曜說道:“這是我和巢太醫專門為治療臌症而研製的藥品,卿每日服食一小份即可,雖說仍然無法徹底根治此等頑疾,但可以保證服藥期間不會再次復發。”

眼見李曜對自己如此上心,馬三寶感動得幾欲流淚,當年平定突厥之後沒多久,他就不幸病倒在榻,如果不是李曜及時領著御醫們過來醫治,只怕他這條老命早就沒了。

馬三寶小心翼翼地收好藥盒,便衝著李曜重重一點頭:“謝貴主關心!”

緊接著,李曜又把視線投向柴紹:“吐谷渾氣候酷烈,你也要多多保重身體。”

柴紹心中泛起一絲漣漪,但瞬即又平復下來,拱手道:“知道了,還請照顧好哲威和令武。”

“你大可放心。”

李曜點頭保證,目光從另外幾名圍攏過來的將領身上一一掃過,朗聲道:“願我天師大勝還朝之時,諸公都能平安歸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