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時,天空還沒完全亮透,大興宮兩儀殿的殿前石階下,已是人頭攢動。參加早朝的文武官員們三五成群地小聲說著話,由於吐谷渾侵犯河西的訊息已經傳播開來,所以大多數在場者的面色都很凝重。

魏徵是最早到場的人,卻沒有參與其他朝臣們的討論,此刻他正獨自站在一盞明亮的宮燈旁,仔細檢查著笏板上的內容。

“玄成。”

耳邊傳來一聲低喚,魏徵扭頭看去,就見王珪向他走來,魏徵忙上前叉手施禮,含笑道:“下官見過王相公大駕。”

去年李綱病故,王珪由此升任侍中,成為原太子東宮僚屬當中最早拜相之人,近來多次進諫均被皇帝採納,可謂是新晉的當朝紅人。

不過,魏徵與王珪是相識多年的摯友,此番彬彬有禮的言語作態並無阿諛奉承之意,只是朋友之間的普通調侃而已。

王珪也笑了笑,佯裝受寵若驚狀,連連擺手:“尚書右丞不必多禮。”

魏徵知道王珪與護國公主走得非常近,相互打完招呼便衝著王珪遞了個眼色,王珪立時會意,待走到一處無人的角落,魏徵低聲問道:“吐谷渾犯境,禹玉可知護國公主態度?”

魏徵的問題似乎完全沒有出乎王珪的意料,王珪抬起下巴朝附近一指,道:“昨日午後,我約馬周同遊曲江,期間論及河西局勢時,就說起了你那天的諫言,他認為以護國公主的一貫作風,定會奏請聖人對吐谷渾用兵,但支援朝廷和吐蕃結盟與否,卻是不敢確認。”

魏徵扭頭望了眼遠處一名正與同僚侃侃而談的緋袍官員,不自覺地捏緊手中的象牙笏板。

王珪將老友的表現看在眼裡,咧嘴灑然一笑,附耳提醒道:“護國公主最不喜書生之見,玄成順其自然便是。”

魏徵輕輕點頭:“玄成受教了。”

兩人正交談著,殿臺上傳來一道高聲宣唱:“時辰已到,百官進殿!”

今天是常參日,只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前來朝參,所以人數並不算多,不一會兒朝臣們就自覺按照職事品第排好了隊伍,踩著一曲雅樂的節奏,依次邁入大殿之內。

待文武百官各就各位,端坐在龍榻上的老皇帝開口道:“想必今日廷議之事,諸卿都已經知曉了,朕也不再多說,取輿圖來!”

沒過多久,幾名宦官將兩面一人多高的木製展示架搬到玉階下,每個木架上各掛著一幅巨大的地圖,其中一幅是吐蕃使團進獻的《吐蕃地域圖》放大複製版,另一幅則是兵部職方司最新繪製的《大唐西南諸番全覽圖》。

宦官們剛退到一邊,位列文官首位的中書令楊恭仁就立刻瞧出兩張地圖存在相互矛盾之處,忍不住怒道:“蕞爾蠻邦竟敢厚顏行此欺矇之舉!”

原來《吐蕃地域圖》將雪域高原上面的所有勢力以及吐谷渾西海以南全部領地都劃入了吐蕃的疆域範圍,而兵部自繪的輿圖卻對吐蕃、大小羊同、吐谷渾等國清晰而明確地標明了界限與相對關係,前者粗製濫造錯漏百出,後者製作細緻精良,差距一目瞭然,絲毫不像同一個時代的文明產物。

大殿內一片騷動,李淵抬手示意朝臣們保持安靜,隨即瞧了溫彥博一眼,就見此君面色頗為難看,繼而又望向臉上寫滿了“果然如此”的魏徵,這才收回目光說道:“下面有請明昭來給諸卿講解相關詳情。”

話音一落,手搭一柄拂塵的李曜便從大殿偏門走了進來,李曜站到兩幅地圖之間,居高臨下地面向滿堂公卿,以拂塵指著兵部繪製的那一副輿圖,說道:“此圖乃朝廷耗費重金以及數年時間,透過党項諸部、東女國、附國等與吐蕃相鄰番邦所提供的情報繪製而成,雖說遺漏在所難免,但河山險易、道路曲直,地域遠近,卻也稱得上細緻周祥。

諸位朝公請看,吐蕃最近攻佔了柏海,但吐谷渾仍保有積石山天險,是以吐蕃當前暫時還無法染指西海。

而吐蕃使節所呈輿圖以西兩國如圖所示,名為大、小羊同,百姓皆辮發氈裘,以畜牧為業,其中大羊同南臨北天竺戒日國,北抵西域于闐,領地東西逾千里,勝兵約十餘萬,年末羊同王李迷夏迎娶吐蕃贊普胞妹為妃,使兩國結為秦晉之盟,故此松贊干布才敢對吐谷渾用兵,但羊同本為西南番邦中的一方霸主,吐蕃日益壯大令李迷夏著實難安,據可靠消息,吐蕃公主在羊同王宮倍受冷落,婚後連李迷夏的面都見不到,而且這件事在大羊同已是眾所周知。”

說道此處,李曜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又隨意地指了指《吐蕃地域圖》:“請諸公試想一下,倘若我們將吐蕃使節呈獻上來的原圖轉送給羊同王,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事先與李曜有過溝通的李靖臉上閃過一絲恍然之色,朗聲答道:“常言道‘一山難容二虎’,若是如此,松贊干布和親之策可謂作了無用功,就算李迷夏不敢輕易撕破羊同與吐蕃的盟約,也必將大加戒備,甚至可能伺機對吐蕃發難,總而言之,兩番遲早會有決死之戰。”

“不錯。”

李淵含笑點頭,立即轉入廷議正題:“發兵征伐吐谷渾,朕後顧之憂莫過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今聽得明昭和李卿這一問一答,方知吐蕃人呈上假圖以虛張聲勢,倒頭來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接著他頓了一頓,揚聲喚道:“鴻臚卿鄭元璹。”

鄭元璹聞聲移步出班:“臣在!”

李淵道:“大羊同自古未通中國,遣使通好之事,你就儘快去辦吧,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你們鴻臚寺亦可找明昭安排,切記不可有任何差遲。”

鄭元璹拜揖道:“臣定會盡心竭力辦妥此事,不負陛下所託。”

隨後,李淵吩咐宦官撤去兩幅地圖架子,又一臉嚴肅地繼續道:“吐谷渾殺掠我大唐子民,擾亂一方安寧,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心意已決,卻不知何人可為將帥,為朕剿除豺狼醜類?”

此言一出便有無數道視線投向了李曜,不過李曜的目光卻落在了李靖的身上,搶先對李淵開口道:“兒以為,西征統帥之位,非李尚書莫屬!”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