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曜以公事為託辭,又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時程安排,長孫操也不好再向她發出宴會邀請,當下便鄭重其事地表態道:“國師但有吩咐,臣等定當竭力而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曜忽然從袖口裡取出一個黃綾卷軸,長孫操、蘇世長等人見狀紛紛跪拜在地。

李曜徐徐展開詔書,揚聲念道:“門下,時武德九年,乃者突厥犯境,擾關塞,荼我生靈,洛州大都督府諸軍戰亡將士,懷忠立節,重義輕生,不顧鋒矢,沙場捐軀,視死如歸,朕嘉其忠勇,哀其遺靈,特任天輔國師護國明昭公主明真為陝東道巡撫使,主爵郎中榮九思、考功郎中李覲玉為副,宣慰陝、熊、、洛、鄭、嵩、管、汝、魯等九州,量歿者功績,宜加優撫,或監觀民瘼,佈施財貨,可便宜行事,務令周悉,以稱朕意!”

在場的陝州諸文武及本地人士叩首齊呼:“聖人仁德!聖人英明!”

待李曜將詔書收回袖中,長孫操起身稟道:“此番朝廷征討突厥,陝州近年所儲官糧皆被洛州大都督府徵調一空,但此地以北兩裡處,有一座前隋所置的太原倉,裡面尚存米粟九十萬斛,由於朝廷難以在明年足額發放撫卹,故下官以為,國師可取一些官糧用於撫慰戰亡人的家眷。”

當初大運河開通之時,前隋已先後在河洛地區建成了許多大型官倉,儲糧多者千萬石,少者亦不低於百萬石,其糧食儲備之充足,以至後世文人為此發出了“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感嘆,然而隋末唐初大亂,天下人口銳減,前隋大業五年,全國尚有戶八百九十餘萬,時至唐朝武德九年,民部登記入冊者僅存二百萬戶,若按戶均五口來算,諸州人口總和也只有區區一千萬,數量還沒有後世一個大型發達城市的居民多。

而其中作為前隋都畿的河洛之地,在隋末唐初的短短數年時間裡,先後經歷了連場大戰,可謂是兵禍的重災區,人口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唐朝嚴格的官倉管理制度,於是到得如今,這片地區便出現了一個“荒多丁少,糧足而民飢”的詭異現象。

按照唐朝律令規定,官糧屬於國家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平時若無戰事,只有遇到嚴重饑荒,地方官府向朝廷如實上報災情,在得到朝廷批准之後,方可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但李曜這個巡撫使享有自行決斷的權力,是以長孫操才敢放開膽子提出這個建議。

李曜聽罷,卻蛾眉一挑,質疑道:“可這些……米糧還能吃麼?”

雖然未去殼的粟米可以儲存很多年,但經過李曜今年指揮的那場大規模外戰,依舊還留存在官倉裡的糧食,天曉得是何時入庫的陳年老米,她此次東巡是來撫卹軍烈家眷的,若讓人家吃壞肚子,乃至鬧出人命,豈不是教她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長孫操恭聲答道:“國師請放心,太原倉幾經戰事徵用,前朝貯藏的陳糧早已消耗殆盡,現如今糧窖裡的粟米,幾乎都是出自本朝武德三年。”

李曜眉梢不由微微舒展了一些,她知道這時官方通行的土窖儲糧法完全可以保證六年前的粟米不會變質,於是又細思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倒也可行,只不過……取壓倉之糧用於撫卹,百姓雖能接受,但彰顯出來的誠意,終究是少了些。”

李曜頓了頓,揚手一指東巡隊伍後方的上百輛大車:“要不這樣,我等將這些關中的新產粟麥和布匹特贈於孤寡老弱,而餘者則由你們來按人口發放倉糧,如何?”

長孫操頷首道:“如此甚好,臣等聽從國師安排便是。”

商議已定,李曜不再浪費時辰,立刻下令在路邊搭建營帳,準備就地開始佈施。

見識到護國公主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長孫操、蘇世長二人的反應也不含糊,當即對在場的陝州官員和士人耆老發起總動員,讓他們按照巡撫使提供的名冊,迅速返回各縣把相關人等喚來領取撫卹。

陝州夾在函谷關與崤山之間,境內方圓不過五十餘裡,由於受到城裡鄉間某些有心者的挑撥,許多戰亡將士的家眷近來對護國公主頗有嗟怨之言,乍聞護國公主要代表朝廷優撫他們,紛紛奔走相告,驅車駕驢,理直氣壯地向巡撫使的營地趕去,待李曜一行扎好營地,堆放財貨的幾頂大帳前立刻排起了一條條長龍。

不過,屬於孤寡老弱病殘的家眷,仍然只是少數,而撫卹名單上的大部分人,都被陝州官吏們帶到營地附近的太原倉領官糧去了,半日過後,隨著最後幾個過來領取撫卹物資的百姓離開,巡撫使的營地也就此安靜了下來。

李曜見時候尚早,遂向長孫操、蘇世長告辭,又收拾起營帳,率領隊伍朝下一站州進發。

行至半途,李曜忽然掀起車窗帷幔,對伴騎在鳳輦旁的蘭韶英喚道:“蘭姊,進來。”

蘭韶英將韁繩交給旁邊一名少女,踩鐙離鞍,便扶軾躍上行進中的鳳輦車廂前沿,端的是身輕如燕,直教一眾女騎士忍不住小聲叫好。

見蘭韶英進來,李曜對魚玄微和張玄妙說道:“你們暫時出去片刻,我有話想與蘭姊單獨談談。”

“是,師父。”

魚玄微和張玄妙應聲掀簾而出,如今這對師姐妹也都練就了不錯的身法和騎術,轉眼便一起乘上蘭韶英的那匹坐騎繼續前行。

這車廂非常寬敞,被隔板分作了兩間,前面為乘坐室,後面為寢居室,李曜將蘭韶英引入寢帳中,然後互換衣裳,再為彼此化妝,只一會兒的工夫,兩人就搖身一變成了對方的形象。

李曜從頭到腳仔細檢查了蘭韶英全身的裝扮,又攬鏡自照了一番,確認瞧不出端倪,這才低聲開口叮囑了一句:“我若沒回來,絕不可進洛陽。”

蘭韶英重重一點頭,學著李曜的聲音揚聲道:“停車!”

一聲令下,整個隊伍緩緩停下,李曜跳下車廂,魚玄微和張玄妙絲毫沒有認出自己的師父,趕緊將蘭韶英的坐騎交給她,復又回到了鳳輦裡。

李曜扳鞍上馬,揚手一鞭,便撥轉馬頭,朝著原路方向奔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