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雨後,長安城涼爽宜人,天空放晴,薄雲浮動,南去的大雁排排成行,偶爾飛過城北的大興宮。

太極殿內,大唐皇帝李淵南面而坐,御座之下,文武重臣持笏而立,正在奏議梁師都南下一事。

尚書右僕射裴寂說道:“先前,秦王出師不利,高墌已被薛仁杲佔領,我軍新敗,士氣低沉,沮喪之卒豈可抵擋精銳之師?不如同梁師都議和,送出一些金銀財物,勸其退回西北。”

太子李建成皺了皺眉頭,說道:“梁師都若肯接受財貨退兵,那再好不過;我擔心他此番與薛氏聯手南下,胃口不小,現在我軍又前線失利,梁師都若提出割地要求,我們該如何應對?”

“派人去延州一趟,面見梁師都,不就知道結果了嗎?”齊王李元吉說道,“不行的話,本王親自走一趟,去會一會那梁師都,我倒要看看他是否有三頭六臂!”

“不可,”裴寂搖搖頭,說道,“齊王乃金貴之身,不可輕往虎穴,若有閃失,梁師都更是有恃無恐。”

“哎,要是前朝的尚書左丞裴矩在我朝中就好了,”李建成嘆息了一聲,說道,“此人曾在大業年間經略西域,著有《西域圖記》,詳載其中四十四國的山川、姓氏、風土及物產,我閱視之後,亦受啟發。況且,那梁師都曾是裴矩的舊部,若他能出面斡旋,梁兵必退啊!只可惜此人被竇建德所獲,現在生死未卜…”

“太子殿下,‘遠水解不了近渴’,”裴寂捋著鬍鬚說道,“現在梁師都兵臨城下,以臣看來,還是議和為上策啊!”說罷,用眼角餘光瞄了瞄御座上沉默不語的李淵。

工部尚書武士彠持笏出列,對李淵揖拜道:“陛下,右僕射之言,臣不敢苟同!自古戰伐不利,方有城下之盟,如今梁賊南侵,與我大唐尚未兵鋒相交,即有議和之說,實難讓人悅服!誠然,我軍高墌失利,已退入內地,然而秦王正在康愈,將士積仇待報,若假以時日,必摧折薛氏!何況,霍國公所舉薦的西北領軍之將、延州總管段德操本就是西域人氏,深諳胡風域情,曾隨前朝右衛大將軍宇文述征戰至西域腹地,對梁師都等邊塞豪強知之甚深,若大唐與梁賊兵戎相見,未必不利啊!”

“可是,我們的糧草供養已運送高墌方向了,短短數日,如何能夠再次籌集以供應延州呢?”李建成愁眉苦臉地問道。

“太子殿下,”柴紹這時開口說話了,“旬日之前,奉秦王之命,我曾攜平陽公主赴延州探視過段德操總管,據我所知,段德操在延州戍邊屯田多年,軍倉廩實,兵械甚銳,對梁師都防備已久,應當可以一戰。”

李元吉嘴角一翹,斜著看了柴紹一眼,說道:“那段德操是前朝舊將,為隋煬帝所恩寵,咱們起兵晉陽時,他作壁上觀,按兵不動,這樣的人能委以重任?”

柴紹回答道:“昔日局勢晦暗不明,人有自保之心,亦屬常情;如今大唐已立,四方志士從善如流,只要肯為大唐盡心竭力,何論當日之狀?”

“嘿…嘿…”李元吉從嗓子眼裡擠出一絲怪笑來,“你這樣說,是因為他是你當年的軍中師傅吧?”

“齊王,此話不妥…”李建成趕忙阻止,話音未落,只見柴紹把寬大額頭上的眉毛一橫,看著李元吉冷冷地說道:“不錯,段德操是我的恩師。縱然如此,又當怎樣?大唐立國日淺,四面臨敵,要實現陛下既定的‘先北後東’的戰略意圖,必當唯才是舉,為我所用,何論親疏?古人雲:‘擇將之道,惟審其才之可用也,不以遠而遺,不以賤而棄,不以詐而疏,不以罪而廢’,齊王,您也領兵多年,不會不知道這個理兒吧?”

李元吉嘴動翕動,還想爭辯時,只聽見御座上傳來了李淵沉沉的聲音:“眾位愛卿皆以國是為重,朕心甚慰吶!秦王伐薛失利,事出有因,將士復仇之心,日後必可大用。我自信,薛氏雖有此勝,終不足為慮!何況,此次高墌之戰並未動搖我大唐的根基,反而是那梁師都,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若我們此時示弱,則會讓周邊的割據勢力覬覦大唐領土,讓突厥的陽奉陰違變成明火執仗,萌生諸多憂患,不利於我大唐‘先北後東’,各個擊破的戰略部署。另外,對於段德操,朕也是有所瞭解的,其為人不事聲張,卻頗有本事,駐守延州多年,堪稱西北宿將,朕以為邊塞可以一戰,若力有不逮,再議和不遲!”

見皇帝已作出了決定,眾臣便不再爭論了,在一片“陛下聖明”的跪拜聲中,恭送李淵退朝而去。

……

雖然皇帝決定與梁師都一戰,但畢竟唐軍新敗,士氣受損,朝廷上下的擔憂並未消退。霍國公柴紹更是憂慮,食不甘味,夜不安寢,時刻牽掛著延州的戰事。

這日半夜,涼風習習,竹葉沙沙,柴紹在床榻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於是,輕輕地起身,給身邊的妻子蓋好被衾,自己系上披風,輕掩房門,來到院中,在月下低頭踱步,思慮重重——梁師都進入延州地界已經四、五天了,雖然在城外的野豬嶺與段德操形成了對峙,但兵鋒未交,勝負未見,何況梁師都傾巢而出,重甲騎兵就有五千之眾,恩師段德操此番面臨的是勁敵啊!

想到這裡,柴紹不禁抬起頭來,望著半空中雲線挑起的一輪彎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夫君,怎麼睡不著嗎?還在想著延州戰事呢!”不知何時,妻子李三娘已經來到自己身邊了,手上還拿了一件薄袍,柴紹回頭正要回答時,李三娘笑著說道:“已經入秋了,晚上涼,來,把披風解下,換上薄袍吧。”

柴紹穿好妻子遞過來的薄袍,拉著妻子的手,看著她的眼睛,問道:“娘子,你說恩師能夠抵擋住梁賊的進攻嗎?”

李三娘咯咯笑道:“你不是說段老將軍熟稔邊塞物情,是梁師都的剋星嗎?怎麼突然間,這麼不自信了?”

“哎,形勢複雜,不容不慮啊,”柴紹嘆息一聲,搖了搖頭,然後將前日在朝堂上與李元吉的爭論講了出來……末了,說道:“若恩師抵擋不住梁賊的進攻,我柴紹舉薦不當就不提了,關鍵是牽涉到秦王用人不明,事情就麻煩了,對於秦王今後在軍中的威望有害無益,況且,朝中有人似乎對秦王……”說到這裡,柴紹突然覺得講得太多了,便就此打住,抬頭望了望穿雲而過的月亮,不再言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三娘伸出手去,用掌心輕輕撫著丈夫的下頜,笑道:“夫君,你不要想那麼多了,我相信,段老將軍可以擋住敵人進攻的,只是他患病多年,我擔心軍務繁重,他的身體是否吃得消啊!另外,嗯…”李三娘頓了一下,放下手來同柴紹握緊,說道,“二弟智勇雙全,難免遭人嫉妒,你在朝中要多多周旋啊,‘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大唐的昌盛需要你們同心同德啊!”

“我知道,娘子放心吧,”柴紹點點頭,把妻子擁入懷裡……

三日之後,近午時分,豔陽當空,風和日麗。

李三娘正在書樓中專心致志地研讀《吳子》,只見柴紹手舞足蹈地衝了進來,興高采烈地高呼道:“捷報!捷報!”

李三娘笑了笑,站起身來迎上去,問道:“延州獲勝了?”

“正是,大快人心吶!”柴紹坐下來,滿頭滿臉都是汗珠。

李三娘掏出袖中白絹,一邊擦掉丈夫頭上的汗水,一邊吩咐鳳鳶倒涼茶上來。

柴紹接過茶碗只輕啜了一口,便拉著妻子的手,讓她坐到自己面前,然後滿面紅光地說道:“今早,延州副帥梁禮受恩師派遣回報朝廷,前日在野豬嶺我軍反擊梁師都,大獲全勝,全殲其重甲騎兵,逐北二百裡,敵人枕屍相藉!”

“好哇,”李三娘喜形於色,讚道,“段老將軍用兵如神!”

“正是!”柴紹眉飛色舞地繼續說道,“聽梁禮奏報,恩師自忖兵少,不睬梁賊的數番挑戰,按甲以挫其銳。等到梁部稍稍懈怠時,恩師遣梁禮率眾出擊,酣戰兩個時辰,雙方筋疲力盡之際,恩師則親率銳騎奄至其後,多張旗幟,出其不意,縱擊梁軍,轉眼之間,敵人土崩瓦解!真是令人暢快啊,對了…”柴紹扭頭對鳳鳶說道,“去準備一桌好菜,今晚我與三娘要開懷暢飲!”

李三娘點點頭,笑靨綻放,對鳳鳶說道:“去把那壇三十年的窖酒拿出來。”

“好咧,”鳳鳶滿面笑容地答應著,輕快地走出門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