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氏一族實為古族,一些遺世蒙塵而晦澀難懂的古籍中有相關記載,炎黃時期有此姓氏的記載,雖是寥寥數筆,但曲氏能源遠流長,綿延昌盛之今,足以說明此族血脈之強大。

只是曲氏一族人數少,多聚居於東海和江南,每個氏族都有它的弊端。

曲氏子孫少,一大原因便是天性,曲氏男女是出了名的專情忠貞,一生只認定一個配偶。若配偶不幸亡故,男子終生不娶,女子守著活寡終生不再改嫁。

這也就能理解為何朝廷眾多貴族世家中,獨獨曲氏一族只娶一妻,只嫁一人。

挽心音的姑姑當年便是因為如此,險些自盡而亡,要不是及時制止,只怕奔赴南疆和親的早已是一具屍首。

不過挽心音每次提到姑姑曲瀲姝和親的事情,心中都會充滿欣慰。

當年南疆求娶凌雲國和親女子的皇子秘密來到凌雲國的京城瑞都。

南疆皇子與曲瀲姝無意相識,一見鍾情。兩人後來便常常私下相會。因為當時南疆皇子秘密入京,並未告知曲瀲姝自己的真實身份,只說是外地進京尋親而來。曲瀲姝未疑有它。

曲瀲姝告知對方自己的身份,示意對方上門提親。

沒想到等來的是一紙和親的聖旨。

當時曲瀲姝沒有哭鬧,只僵硬地接過聖旨,默默回到房中拿起尖利的簪子直往手腕劃開一道口子,血流不止。

幸虧哥哥曲江珩察覺到妹妹曲瀲姝的異常,匆匆闖入房中得以及時救回曲瀲姝。

當時看到妹妹身旁一攤血水時,嚇得魂都要飄了。

曲瀲姝才一歲時,皇帝公孫伏不顧朝臣的反對,毅然派挽心音的祖父也就是曲江珩的父親去邊疆平定戰亂,誰知挽心音的祖母偷偷跟去。

祖父在戰場上認出了祖母,只剛重逢便不幸被襲,祖父分心護著母親,場面一片混亂,最後不幸雙雙死在戰場,從此長眠於地下。

只剩曲江珩與曲瀲姝兄妹相依,當時曲瀲姝還年幼,曲江珩把她帶大,對她呵護備至。別說受傷,就是別人想動她的皮毛都得問問曲江珩的長劍願不願意,可見兄妹之情深。

曲江珩每每對挽心音講起這件事時,都嘆息搖頭,並反覆警告挽心音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像姑姑一樣衝動。

當時挽心音個子只有凳子般高,趴在曲江珩的腿上聽著他徐徐道來,小小年紀只迫切的想知道結果,便呆呆點頭,其實並不能理解姑姑自盡的行為。

後來挽心音恍然明白時,已經走上了與姑姑相似的道路。

曲瀲姝最後還是遠嫁千里,並不是因為重家國之義,自然是因為空悲一場。

當時曲瀲姝自盡的事情鬧得人盡皆知,沸沸揚揚。

正在驛站中籌備新婚的南疆皇子聽到這些言論時,將南疆皇帝的叮囑拋至腦後,不顧隨行下人的阻止,火急火燎便要往曲府衝去。

冒著在他國暴露身份的危險徑直闖入曲府。入府卻是一波三折,曲江珩聽到他就是南疆皇子時,想到自己疼愛的妹妹險些因為他命喪黃泉,直接就打了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曲江珩雖是文官,但早年的武藝可算難逢對手,與南疆皇子打鬥一場,化解誤會後,對南疆皇子是禮遇有加。

挽心音依舊記得當年曲江珩講到這裡時目露欣賞。這也不難猜測南疆皇子為何最終被南疆先帝選為繼承大統之人。

當時還在臥床養傷的曲瀲姝聽到曲江珩與南疆皇子打起來後不顧扯裂傷口的可能,急急跑下床阻止兩人。原本是怕曲江珩受傷,結果看清來人,發現那正是她心心念念的情郎,呆了好一會兒。

正打鬥得難解難分的兩人注意到曲瀲姝時,她卻一聲不吭的走了。

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一場誤會。

曲瀲姝不知道情郎的真實身份就是與她和親的南疆皇子,只道這一生只愛情郎,不願嫁於他人,奈何聖旨不可違抗,她只得以死相許。

化解誤會後南疆皇子那是費了好一番心思才最終抱得美人歸。

南疆皇子繼位後,曲瀲姝便成了一國之母。

而且南疆新帝六宮無妃,獨寵皇后一人,帝后恩愛非常,兩人前前後後又育有一子兩女,可謂是南疆的一段佳話。

挽心音心中,姑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

可祖父這一代的回憶卻是灰色的。

當年祖父與溫婉大方的祖母季韻怡在三年一次的簪花大會上一見鍾情,祖母的父親季徽當年是皇帝簪花大會不久前欽點的進士,一時聖寵非常。

皇帝直接欽點他擔任戶部尚書,很少露面的女兒季韻怡也就是挽心音的祖母,在簪花大會上一鳴驚人,奪得“羞花仙子”的稱號。

因為她的父親是會州人士,進京趕考被皇帝賞識後才剛在京城落腳,女兒季韻怡也剛接入京城,正是該認識其他世家權貴的時候。

所以季徽讓季韻怡參加簪花大會,機緣巧合下一鳴驚人,更與挽心音祖父一見鍾情。當年簪花大會上,便是挽心音的祖父為季韻怡簪花。

經此一事,後來越來越多官員陸續爭相拜訪季徽,很快季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有了官員的擁戴,最後季徽官拜右相,是凌雲國史上第一位布衣丞相。

按照各個朝代的慣例,丞相都是由朝廷貴族擔任,而季徽能從一個落魄世家子弟,最終官拜丞相,可見先帝對其榮寵之盛。

不過最大的原因還是他謀略過人,智謀無雙,先帝打下的半壁江山多半是因為他的功勞。

先帝很是信任他,並把最受寵愛的長公主嫁於夫人早逝的他。

只是早年京城發生過一場動亂,因為當時作為丞相的季徽正全力清掃秘密混入朝堂的前朝亂黨,亂黨受激,趁機劫持長公主脅迫季徽。

當時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公孫伏力除前朝亂黨,不肯妥協,致使季徽與長公主雙雙殞命。

曲江珩每每講到這裡,臉色陰沉,他告訴挽心音,這不過是太子的一箭雙鵰之計,既掃除亂黨又除了季徽這根眼中釘。

父親回回講起都嘆惜不已,想當年季徽豔豔驚華,多少人曾歎服於他的驚世才華。

那可是他的親外公。

季徽還在世時,女兒季韻怡當時只生得一子曲江珩,季徽一見曲江珩就喜歡得不得了,說此子可教也,總是把他從曲府抱去丞相府。

當時祖父雖然很頭疼自己岳父天天跟自己搶兒子,但是教導孩子的事情都被季徽做了,他自然日子輕鬆,有時間跟祖母天天膩在一起,抱著大不了再生幾個孩子的心態,也就不再計較了。

季徽教曲江珩讀書寫字,給他講治國安邦之道,讓他熟讀兵法史書,請人教他武藝……可謂費了一大番心思。

當時季徽逝世,太子本以為曲家會記恨他。

先帝聽聞噩耗,大受打擊,當場吐血暈倒,此後一病不起。

滿朝文武議論紛紛,指責太子失德,沒想到挽心音的祖父卻第一個站出來擁護他,稱太子英明,是以曲家到如今依舊被皇帝倚重。

當時朝臣都以為太子會被先帝廢位,挽心音的祖父急急進宮覲見病危的先帝,不久先帝崩。

挽心音的祖父帶先帝意旨進入滿朝大臣的大殿時,感受到的是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宣讀聖旨。

太子本以為曲家會記恨他,那皇位十有八九不會傳給他,結果太子派黨派虛驚一場,太子公孫伏順理成章登基為帝。

但是挽心音聽著曲江珩講這些時,問了一個問題,問他,祖父和祖母是不是皇帝暗害的。

因為挽心音想起祖父母死在平定邊疆戰亂的戰場上。祖父是一介文臣卻被皇帝派去打戰,祖母一女子竟然能輕而易舉混入軍營見到祖父,這不得不讓人懷疑。

曲江珩當時沒有說話,不答卻也不否定。

挽心音看到曲江珩意味不明的眼神後,沒有再追問。

更令人意外的是,挽心音祖父母死後不久,曲府門口突然闖來一個身懷六甲的婦人,說是挽心音祖父的外室,說懷了祖父的孩子,不求名分,只求他照顧肚中孩子。

這件事被當今天子知道了,立刻讓曲江珩妥善安排婦人,竟然也不去懷疑是不是騙子,只說什麼那是祖父的遺腹子,讓曲江珩好好待這婦人。

稱祖父為國捐軀,自己悲傷難抑,愧對曲家,如今老天再賜祖父一子,實乃幸事。遂馬上下旨賜她“簪花夫人”封號,並派人送她回曲府。

挽心音一聽“簪花夫人”時,忍不住哽咽了一下,要說簪花夫人,明明屬祖母最適合不過,偏偏皇帝給了這來路不明的婦人這樣的封號,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

不過族人根本不願意接受!是以族譜中至今未有她們的名字。

可是皇帝的旨意,他們也不敢違抗,分明是試探曲江珩的態度。

據府中年長的小廝描述,當時曲江珩鐵青著臉咬牙隱忍將那婦人安排在曲府別院,本以為只要那婦人安安分分,他便不與她們計較。

沒想到那婦人還未生孩子便以不安分了起來,說什麼府中的人不把她當回事,處處刁難她,這事又不知道怎麼被皇帝知道了,立馬斥責了曲江珩幾句。

後來這婦人生下一子後更加過分,直接逼父親交出掌家大權和庫房鑰匙,稱自己是府中唯一的婦人,拿出挽心音的祖父來說事,說自己算是曲江珩名義上的母親,她掌家是理所應當。

曲江珩當然不會傻到給她主母的權利,她便一哭二鬧三上吊。

忍了這婦人那麼久,皇天不負有心人,父親終於抓住了她的把柄,當場拿出一疊信紙,冷笑著擺在她面前。

那些信都是她與外人有姦情的證據,信中的內容清清楚楚提到那孩子是那姦夫的,並不是挽心音祖父的,沒想到那婦人死死不承認,說要讓皇上主持公道。

但是證據真真實實就擺在這裡,皇帝才不會再傻到出面掩護她。若他這樣做豈不是相當於當這眾人的面打自己臉。當年可不就是他把這婦人安排入府的。所以皇帝對這件事默不作聲。

私下暗罵她蠢婦,後來又一改先前不欲理睬的態度,親自命人賜死這對母子。

最後曲江珩說此子無辜,求皇帝饒孩子一命,這才保住了孩子。

只是曲江珩怎麼也忘不了那婦人臨死前一直大罵皇帝負心漢,混賬,忘恩負義,狠毒到連自己的骨肉都不放過。

事後皇帝還召見曲江珩,警告了他幾句。

最後曲江珩把那婦人的孩子以祖父子嗣的名義送去了柳州的主宅,命族人好好教養。

知道這真相的只有皇帝和曲江珩,但是曲江珩早就告訴挽心音了。

挽心音當時眼中滿是嘲諷。

挽心音直言不諱地說:“那是皇帝的意思對不對?將自己的孩子以祖父子嗣的名義養在柳州!

就算當時父親沒有求皇帝放過孩子,皇帝也不會真正毒死自己的孩子。

一來可以試探父親的忠心,一來殺人滅口,銷燬自己陷害臣子的證據,真是下得一步好棋。”

曲江珩聽到挽心音說這話時只慈愛地摸了摸她的頭。

挽心音又突然道:“當年若不是父親查到了證據,還不知道曲府現在是何情形!”

其實不用想也知道,曲江珩必然躲不過一死的下場。

那孩子長大後,皇帝必然會幫助他掌控曲府,沒有什麼比自己的親生孩子牢牢掌控臣子的家再好不過。

挽心音越想越心驚,後背冒出一陣冷汗。當時只趴在曲江珩的膝上,雙手牢牢抱著曲江珩的大腿。

曲江珩一直對挽心音知無不言,這些陳年往事,曲江珩並未刻意瞞著她,他也是希望女兒能看明白一些事情。

希望她莫要被有心人利用了而不自知,陷入無奈的境地。

為了她以後做事時能多留個心眼。

可以說曲江珩真的是一位盡職的好父親,更是一位忠心不二的好臣子。

現在的朝堂中的反派其實早在皇帝登基之初便被肅清了,留下的都是擁護他的黨派。

不過現在皇帝公孫伏年事已高,底下皇子們蠢蠢欲動,漸漸對他造成威脅,他便幾次秘密出宮去到一些大臣的家中,明裡暗裡的警告他們,不要背叛他,否則結果便只有一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