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楊法律和尚離去,眾人一時都是有些沉默,又是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俱是坐在了正殿一旁,只顧著喝茶,也不說話。

過的片刻,就聽得三清殿外風聲大作,隨後便有一道黑雲落下,憑空凝聚出了委蛇的身形來。此番靈均老道和烏蠻大祭司聯手做法,卻是要委蛇充當苦力,叫他御使著水氣雨雲,趕往六詔各處,平衡五行陰陽,降下陣陣雨水,

經過了這麼多年,跟隨者靈均老道聽道修行,委蛇的道行也是有了極大的增長,否則以他妖王之身,想要撼動天地法理,倒還是有些艱難。饒是如此,眼下的委蛇也是滿臉疲憊,要不是他乃是蛇族修煉成型,本體不會出汗,只怕這下也是汗如雨下,累得死狗一般。

也是因為委蛇跟隨靈均老道修行多年,一身的妖族元氣都是朝著道家正統法力轉化,近些年來倒是不如先前一般畏懼三清天尊的法理之力,隨意進出三清觀之間,倒也是頗為自由。加上鳳鸞多年來一直堅持勸他茹素,雖是未能斷去他嗜食血食的愛好,倒也是助他減少了不少殺孽,身上的血氣逐漸淡破,氣息也是愈發清明。

一見委蛇進來,靈均老道也是連忙喊他道:“委蛇道友辛苦了,快過來用些茶水瓜果!”

說著話,便有望舒起身去沏了茶來,鳳鸞也是忙著抓起委蛇喜歡的瓜果遞給他去,卻是眾人都知道委蛇今日著實辛苦,乃是有功之臣,自是待他極好,服侍周到。委蛇生來就是個不知道客氣的,接過瓜果茶水便是大口吞吃,一面咂巴著嘴,一面就是大聲說道:“道長,我方才看老和尚下了山去,可是他來過了麼?”

大家都是知道,妖族向來與佛門不合,饒是這麼多年一來,靈均老道百般開解,又是鳳鸞自己做出表率,與楊法律和尚一門交好,委蛇卻始終還是看他不順眼。尋常老和尚不上山來,他們還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一見他前來,委蛇心中卻還是不痛快。

靈均老道將剛才的事情與委蛇說了一遍,也是叫他知曉楊法律和尚前來的因由。至於封神之事,委蛇自己就是那個時候活下來的,雖是不曾參與,倒也多有耳聞,自是不用靈均老道再給他講上一遍。

聽見老和尚即將圓寂,委蛇一時也是無言,卻是雖然看老和尚不順眼,可是這麼多年的鄰居,一時聽聞這等訊息,心中也還是有些悲涼之感。不必鳳鸞這等只修煉了幾百年的新晉妖王,委蛇可是真實不虛地活了兩千餘載的。在他漫長的生命之中,也是見多了高明卓絕之輩一個個死去,反是留下了他這等不求上進的妖王活了下來。乍一聽得這等訊息,也還是叫他一時勾起了塵凡來。

不過委蛇就是委蛇,心寬之處,卻是別人比不得的。短暫的沉默之後,便聽見他嘿嘿笑了起來,一時說道:“這老和尚卻是著魔了,命裡該著,怪不得別人。神祈佛陀,哪裡是這麼容易證得,又哪會是這般好做的?安安穩穩,修個長生久視,該吃吃,該喝喝,該生生,該死死,豈不快哉,何必糾結?”

靈均老道聞言大笑,朗聲說道:“不愧是委蛇道友,看得這般透徹!成仙容易,成神艱難,神道悽悽,實在不是我等該求!”

鳳鸞聞言卻是不解,也是她修行時日還短,也沒有接觸過多少道門知識,一時疑惑。嘉月聽聞兩人話語,心中已得開解,見了鳳鸞這般樣子,也是好生解釋道:“道家修行之中,神和仙乃是兩個概念。所謂‘神’,乃是天地法理之中的一部分,有其神職與神格,雖是無災無劫,無窮無量,卻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受到法理限制,就像大臣上朝一般,還受到皇帝的節制。而所謂‘仙’,卻是自由自在,灑脫非常,雖然不上三清天,就證不得永劫不滅,可是自由自在之處,卻是勝過正神一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靈均老道聞言點頭,接著說道:“若是一定要說起來,仙人可是要比正神灑脫得多。兩教三商封神榜之時,也曾說明,卻是‘根基深者成其仙道,根基次者成其神道,根基差者成其人道’。仙人自由自在,誰願意做那受制於人的正神哩!”

這話一出,晴空中卻是響起一道炸雷,不過眾人都在三清觀之中,卻是法理天劫之火都不敢侵犯之地,自是不以為意,只是聽著靈均老道言語,心中一時有所感悟。

鳳鸞還是有些不懂,又是向靈均老道問道:“按照道長這麼說,卻是仙人比之正神要灑脫得多。只是仙道渺渺,又是如何修得?”

靈均老道微微一笑,說道:“凡我大教弟子,修持己身,得有神通,長生無量者,皆可稱之為‘仙’。你說仙道渺渺,卻是你我現在修行,不是仙道,又是什麼?”

眾人聞言一愣,隨即明白了靈均老道話語之中的意思,臉上俱是露出了歡喜神色,又是暗暗反思己身,回憶過往一切作為,卻是不知自己這般,可算是踏上了仙道。

看眾人這般樣子,靈均老道也就笑笑,不再說話,只顧著在一旁坐著喝茶。他卻是沒有告訴眾人,這周天正神之位,乃是定數所在,莫說是凡俗修持,就是遠古洪荒之輩,想要求這神道,也不是這般容易的。那楊法律和尚自己陷入了執著,想要追求這等業位,自是萬分艱難,又是求而不得,不過徒增煩惱而已。

平心而論,靈均老道與老和尚所說的話語都是真實所想,卻是上界之事,法理運轉,他也是知之不多。要是真能明白諸天神佛的道理,洞悉法理運轉的規律,靈均老道自己就該是三清天尊那個級別了,又何苦在這西南之地辛苦傳道,耗費時光歲月?

封神之前,世上原本只有闡截二教,兩家修士,大多可以稱作仙人,特別是大羅元始天尊座下,更是有十二金仙業位。金性不朽,所謂金仙,就有萬劫不磨之意,比之三清天上的諸神,卻是多了一份自在,故而當時兩教並不爭奪封神榜上名頭,反倒是想方設法地避開,爭著要將他人送上榜去,湊足法理之數,求得自身解脫。

只是這些話語,靈均老道自是不好跟眾人說起,卻是此事已然牽涉道門秘辛,更是涉及三清天尊這等不能想象的存在,若非道門真正的高層,卻是誰也不能知曉此事的。

當然,靈均老道怎麼也算不到,百千年之後,此事也會傳得眾人皆知,卻是後話。

一群人在一起,只要有一個是心寬的,眾人都會輕鬆起來,這下委蛇一回來,三言兩語就將楊法律和尚的執念困擾,甚至連帶著眾人對於生死的些許畏懼都一掃而空,反倒是帶來了一種灑脫意境,一時叫得眾人都是輕鬆了不少。

說起老和尚就要圓寂,委蛇雖然覺得可惜,倒也跟靈均老道商量了到時候的種種事情。聽他的口氣,卻是他也想去參加觀禮,一時叫鳳鸞好奇,出言問道:“委蛇大哥,你向來與那佛門不合。如今老和尚就要圓寂,你怎地一下子熱心起來,還打算去觀禮?”

委蛇嘿嘿一笑,說道:“這老和尚也是真有德行修為的,到時候圓寂身死,說不得會留下幾顆舍利子來。我……嘿嘿……”

眾人一時滿頭冷汗,卻是想起了當年委蛇想要皮羅閣手上那枚佛指骨舍利吞吃,雖然最終未能如願,這慾望卻是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頭。想到到時候老和尚一圓寂,委蛇就撲上去搶奪舍利的場景,眾人都是心中一涼,又是無法,只是轉頭看向靈均老道。

靈均老道卻是什麼也沒有聽見一般,只顧著用些茶水瓜果,對於面前的一切都毫不在意,卻是不管委蛇心中做何感想。老和尚圓寂,若是能夠召來妖王觀禮,倒也是一樁難得的福分,至於委蛇想要舍利,到時候能不能得手,可就要看機緣,並不是誰一念所能主導的。

而且皮羅閣身上那顆佛指骨舍利,絕不是尋常之物,卻是連靈寶天尊出手煉製的玉刀法器都能擋下來的東西,絕不是區區一個老和尚身上能夠出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靈均老道只求委蛇到時候不要失望得發瘋才好。

這一下說說笑笑,大家倒是都消去了先前的些許沉悶。畢竟今天是兩位高人聯手作法,為六詔求雨的日子,而委蛇也是作為苦力,收穫了一眾百姓們稱其為“龍”的機緣。鳳鸞向來多嘴,已經告訴了委蛇百姓們打算為他修建龍王廟的事情,又是叫他十分歡喜,卻是得了香火供奉之後,他的機緣又是愈發加深。

只是就像當時修建大土主廟之時一般,委蛇對於這個“廟”字多少有些不滿,卻是雖然靈均老道不曾收了他入門,他卻已然將靈均老道當作了修道的導師,自然也將自己當作道門中人。若是要叫他在廟裡被供奉,多少還是有些不妥當的。

靈均老道聽委蛇這麼一說,微微一笑,只點道:“委蛇道友若是不願受廟宇供奉,不如由老道去與南詔王說說,請他幫忙說服百姓,就在道友的居所之外,修建一座‘龍潭殿’,一年供奉兩次,平日只留香火便是。不知委蛇道友,對此是否滿意?”

委蛇一聽這“龍潭殿”的名字,就是十分滿意,卻是他本身乃是蛇屬,雖是得了百姓們的口彩,可真若是供奉起龍王來,多少還是有些名不副實。而這“龍潭殿”三字,卻是避開了委蛇的身份,只將他所住的深潭稱為“龍潭”,頗有一絲謙遜意味,又是保留了口彩,自是叫他高興得不行,不住稱讚靈均老道,又是感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